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6)-(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文档编号:5478427       资源大小:6.25M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Q123)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6)-(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1、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天下为公禅让制天下为家世袭制原始公有制 奴隶制私有制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结果。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2.商朝(1)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2)职官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

    2、务的官吏。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内服外服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除天子控制的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3.西周(1)分封制:分封对象:分封序列:分封地区:诸侯权利:诸侯义务: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分封制示意图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钱穆 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

    3、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利于民族融合推动西

    4、周经济与社会发展。探 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哪些的积极影响?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3.西周(2)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3)西周政治基本特征: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宗法制示意夏朝:对夏后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区通过部族间接统治商朝: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主要通过宗法制,将王畿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不同:与王室关系:内外服制之下,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

    5、;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体与王室有血缘或姻亲关系。对地方控制力:内外服制下,商王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弱;分封制下诸侯国权力义务明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4.原始民主遗存(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2)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3)国家遇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角度角度贵族政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地方单位地方单位邦国邦国郡县郡县官员身份官员身份贵族贵族官僚官僚选官标准选官标准血缘血缘才能才能产生方式产生方式任命

    6、任命世袭世袭在职时间在职时间终身终身任期任期经济来源经济来源采邑采邑俸禄俸禄行政特点行政特点分权分权集权集权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没有没有实现实现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历史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1)政治上:分封、宗法逐渐瓦解,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各国为富国强兵而变法,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士阶层活跃。(2)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重农抑商政策兴起。(3)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

    7、,私学兴起,文化下移。(4)民族关系上:诸侯战争客观上促进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民族交融,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材料四: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材料二: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材料三:材料三

    8、: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代天治民”,自称,自称“天子天子”。材料一: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家国一体 的局面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

    9、越。(1 1)等级)等级森严森严;(;(2 2)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血缘关系为纽带;(;(3 3)具有)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延续性和稳定性;(4 4)神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迷信色彩浓厚;(;(5 5)最高)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1.概念辨析【中央集权】:指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处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体现的是君臣关系)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2.建立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

    10、思想根源政治基础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前朝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大,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能维护统治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逐步瓦解。BC230年到BC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1.秦朝的中央政治制度(1)皇帝制度:地位:

    11、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秦始皇嬴政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资治通鉴秦纪材料二:“天子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天子独以印称为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李斯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2)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皇 帝御史大夫丞 相太 尉奉常廷尉少府卫尉宗正郎中令太仆典客治粟

    12、内史三三公公丞 相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太 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九九卿卿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郎 中 令 宫中警卫卫 尉 宫门警卫太 仆 宫廷车马少 府 皇家财政宗 正 皇室宗族典 客 少数民族治粟内史 租税、财政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家家天天下下色色彩彩浓浓厚厚1.秦朝的中央政治制度家天下色彩浓厚、官僚体制不成熟家天下色彩浓厚、官僚体制不成熟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3)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睡虎地秦墓竹简材料一:有事请也,

    13、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书同文字木方1.秦朝的中央政治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1)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制】皇皇 帝帝中 朝外 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 卿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汉武帝刘彻2.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决策与执行分离决策与执行分离架空外朝丞相、强化皇权架空外朝丞相、强化皇权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2

    14、)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3)东汉: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汉光武帝刘秀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后汉书仲长统列传材料二:(皇帝)要求把政权引渡到自己的卧榻之侧,所以尚书台权力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力就要减低,总理国家庶政的三公便变成“坐而论道”的闲员了。翦伯赞 形成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东汉进入中朝地位渐高西汉九卿少府属官地位低下秦尚书一职的历史演变尚书一职的历史演变2.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光武帝刘秀吸取西汉重臣专权、王莽篡光武帝刘秀吸取西汉重臣专权、王莽篡权的教训,不断

    15、削减三公权力,将中枢权的教训,不断削减三公权力,将中枢权力归于尚书台,成为权力核心权力归于尚书台,成为权力核心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3.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2)地位: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皇皇 帝帝中书省尚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执行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意义: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

    16、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熟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分散相权、强化皇权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4.宋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二府三司制皇皇 帝帝三司枢密院财政中书门下(政事堂)三司使御前会议台谏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执政)枢密使(执政)枢密副使(执政)御史中丞知谏院行政军政监察二府三司二府三司最高行政长官:最高行政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为分割宰相权力,设,为宰相之职;为分割宰相权力,设枢密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参知政事掌行政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参知政事掌行政。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分散相权、强化皇权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5.元代的中央政治制

    17、度:中书一省制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相权有所加强。皇皇 帝帝中书省御史台行政枢密院军事监察宣政院宗教西藏吏户工刑礼兵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史高鸣传 中书令一员以太子兼之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百官志 相权强大、威胁皇权相权强大、威胁皇权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6.明代的中央政治制度(1)废除宰相: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2)建立内阁: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

    18、行政中枢。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朱元璋胡惟庸案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1)废除宰相: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2)建立内阁: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明太祖)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明成祖)特简解缙、胡

    19、广、杨荣等七人入值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明清简史 6.明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7.清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0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

    20、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0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0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0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二、中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思考点答案:思考点答案:秦朝:秦朝:建立以丞相为首的行政中枢;建立以丞相为首的行政中枢;汉武帝:汉武帝:设中朝,削弱外朝;设中朝,削弱外朝;东汉: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隋唐

    21、:隋唐:设三省六部为行政中枢;设三省六部为行政中枢;宋朝:宋朝: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设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又设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元朝:元朝:设中书省为行政中枢;设中书省为行政中枢;明朝:明朝:内阁为行政中枢;内阁为行政中枢;清朝:清朝:军机处为行政中枢。军机处为行政中枢。总体趋势:总体趋势: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趋势】三、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秦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

    22、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隋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唐三、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路、州(府)、县三级制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宋行省制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元省、府、县三级制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

    23、、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明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清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最稳定的是县,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1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

    24、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5三、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隋唐两宋元明清世袭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内外服制内外服制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制郡县制郡县制中朝外朝制中朝外朝制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郡、县二级制 州、州、郡、县三级制郡、县三级制

    25、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节度使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路、州(府)、县三级制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一省制)行省制行省制废宰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废宰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军机处(雍正)军机处(雍正)省、府、县三级制省、府、县三级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结合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回答问题层级 秦汉东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 清一级制省 省二级制府 府三级制县 县1、补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特征。2、分析州、道、路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有何相同点?3、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

    26、断演变的原因?特征:(1)郡县体制不断完善,行政层级日益严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2)地方高级行政单位变化最大,最稳定的单位是县。(3)越早设立的行政单位,地位有日益降低的趋势。郡 县州 郡 县州 郡 县州 县道 州 县路 府 县省路 府 州县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同:(1)都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机构;(2)都发展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最后被取代。1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隶属于中书省隶属于尚书省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BCD【答案】A2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

    27、,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答案】D3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A丞相B内阁C六部D刺史【答案】C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答案】A5据史记记

    28、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罢除丞相设立内阁设司礼监六部直属皇帝ABC D【答案】D7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答案】A8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掌管天下庶务”D“别黑白而定一尊”【答案】A


    注意事项

    本文(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6)-(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