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言,愚公移山,22,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点击播放歌曲 愚公移山,3.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 法的表达效果。,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重点),(难点),来自点拨,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郑人,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一书,有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来自点拨,本文选自列子。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
2、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来自点拨,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寓言的分类,来自点拨,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
3、中祈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愚公移山 歌词,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定音法: 行列;兄弟姐妹的次弟;步行的阵列;某些营业所;行业;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少数时候也用做动词,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如“棉袄”其余读xng。,部分来自点拨,指通豫南 魁父 投诸渤海之尾 荷担者 智叟 无穷匮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太行,zh,f,zh,h,su,ku,cu,lng,hng,部分来自点拨,chng( ) 山北之s( ) 始chn ( ) shung ( )妻 一厝yng( )南 万rn( )jbn( ),惩,塞,龀,孀,雍,仞,箕畚,部分来自点拨,(一)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
4、返回 ) 2.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部分来自点拨,(二)古今异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今义: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 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竟,却。今义: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3.何苦而不平 古义: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 的语气表示不值得。,部分来自点拨,4.惩山北之塞 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5.寒暑易节 古义:变换。今义:容易。 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草。今义: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 类的羽毛。,部分来自点拨,(三)一词多义 1.且:年且九十(将要,快
5、要,副词) 且焉置土石(况且,连词) 2.焉: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呢,语气词) 无陇断焉(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 “了”,语气词),部分来自点拨,3.以:以君之力(凭借,介词) 河曲智叟亡以应(来,连词) 不以物喜(因为,介词) 必以分人(把,介词) 4.其:其妻献疑曰(他的,代词) 其如土石何(语气词,放在“如何”的句式 前,加强反问语气)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其中 的,代词),部分来自点拨,(四)词类活用 1.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3.聚室而谋曰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
6、,相当于“把召集 在一起”,部分来自点拨,(五)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句首省略主语“二 山”) 2.倒装句 告之于帝。(介宾短语“于帝”后置,是“于帝 告之”的倒装)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提前),部分来自点拨,3.被动句 帝感其诚。(主语“帝”是被动者,译为“天帝 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4.固定句式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结构,表示 “把怎么样”),部分来自点拨,(六)成语积累 愚公移山:借指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七)名句积累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甚矣,汝之不惠。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4.子
7、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导思1.愚公、家人、智叟对“移山”、 这件事,各是什么样的态度?,导思2:愚公和智叟对待困难,分别、 持有怎样的观点?,移山速度,处事观点,导思3. 文章结尾安排神仙搬走这两座大山有何目的?,神仙移山,导思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美好愿望,移山,关键词: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愚公移山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
8、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太行: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 王屋:王屋山,在山西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冀州:古地名,指今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部、河北东南部地区。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注释:,第一段,翻译课文,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它们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译文:,原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且:将要,快要。面:面对。,注释:,第二段,北山有个叫愚公的老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译文:,原文:惩山北之塞,出入之
9、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可乎?”,惩:苦于。迂:曲折,绕远。谋:谋划,商量办法。毕:尽,全。险:险阻。这里指险峻的大山。豫: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黄河以南。,注释:,塞:阻塞。,室:家人。,汝:你,这里指你们。,指:直。,他苦于山北的阻塞,出来进去都很绕远,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译文:,原文: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然:皆,共同。许:赞同。 献疑:提出疑问。 以:凭借。 曾:竟,却。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
10、用。损:削减。 魁父:山名。,注释:,焉:哪里。,置:安放。,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竟不能削减魁父这座小土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置到哪里呢?”,译文:,原文: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注释:,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子孙:儿子和孙子。 三夫:三个人。 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箕畚:簸箕和箩筐。这里是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的意思。,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于是愚公带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子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译文:,原文:邻
11、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注释:,孀妻:寡妇。 遗男:遗孤,孤儿。龀:换牙。 易:变换。始:才。 反:返回,现在写作“返”。,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遗孤,才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译文:,原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第三段,叟:老头。 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甚,太,过分。惠,聪明,现在写作“慧”。,注释:,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译文:,原文: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毛:草。 其:放
12、在“如何”的句式前,加强反问语气。 长息:长叹。 固:固执,顽固。彻:通,这里指思想的改变。 若:像,比得过。,注释:,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译文:,原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虽:即使。 焉: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呢。 穷匮:穷尽。 加增:增加(高度)。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亡:没有,现在写作“无”。,注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 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再增高了,担心什么铲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译文:,原文: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