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招考、培训>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案.docx

    • 文档编号:5416380       资源大小:23.6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5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教师相关)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案.docx

    1、选必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之间的差异,教学所能取得的最佳效果需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向学生提供材料、梯子,启发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背景分析(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3课大体按照农业发展的时序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大部分组织内容,展现食物生产在各个时代的变化与延续。在生产活动中,食物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前提,而本

    2、课既是本单元的开篇,也是本书的基础和起点。通过研读课标、教学指导意见以及教材,我确定了本课知识层面的中心概念:食物生产;再由课标中的学业要求,确定情感层面的正确价值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本课的三个子目,第一目阐述了农业产生的过程,农业出现前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三子目重点探讨了农业的出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强化学生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两个子目共同呈现了农业出现的过程和意义,因此在学习时可以将两个子目整合在一起;受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农业文明各具特色,第二目介绍世界古代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概况,图文丰富、线索清晰,且和纲要下有较多重合,可在课前利用已有教辅引导学生

    3、自学完成基础知识部分。(二) 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其中“农业产生前后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不同地区农业文明的特点”、“生产关系的变革”等内容在纲要、政治教材中已简单学习,但在选必二中则是从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角度重构知识,需要教师着眼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能力基础:学生初步具备了根据历史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历史解释,能够根据史料分析解决问题,但对历史发展本质性、规律性的内容认识还不够。学习兴趣:学生对农业的生产状况了解不多,而本课专业性较强,需要学生进行联想与思考,并结合考古史料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的各要素又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兴趣相去甚

    4、远,授课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 总体目标: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 能利用传世文献和史学研究成果分析农业出现的原因,提高从各种类型史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 能通过对中国历史遗存的照片、史学研究成果的分析,从多角度阐释农业出现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 能通过比较古代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异同,理解农业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感悟人们克服不利条件,创造富有特色农业文明的智慧;梳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5、增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领先世界的自豪感。通过本课的整体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重点农业出现的意义、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二) 教学难点农业的出现(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的改变)对生产关系的影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人 依赖 改造 自然 生态文明 食物采集 食物生产 影 响 推动 变奏“谐”奏文明出现文明多样性生产生活生产关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6、新课出示材料:在史前时代的几百万年中,有两大转变为此后的全部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一是灵长类逐渐转变为人类,即具有思维能力的真正人类;其二是人类的先祖从坐享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导入:全球通史第一编史前人类开篇就点出了两件划时代的转变,分别是?前者我们在纲要中已简单学习过,大家看后者,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有何变化?大家能想到的食物生产的一般形态是?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大约出现于距今1万年前。伴随着这一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何种变化?我们一起从勇气、力量、智慧三个小主题来解读这首“人与自然的变奏曲”。回答问题本课以全球

    7、通史开篇的一段话导入,引出史前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大转变,学生结合生活知识联想“食物生产”的一般形态,并明确原始农业出现的时间,思绪快速进入课堂当中。继续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引出“人与自然的变奏曲”这一主题,此后的环节紧紧围绕勇气、力量、智慧三个变化的小主题进行。一、改变的勇气:从采集到生产1.出示远古人类生活想象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书本,初步认识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2.出示小麦种子实物,提问学生种进地里能得到什么。(操作得当、精心照料,大概率是有成果的),这个现在对于我们不用动脑筋的问题,在当时却是需要想象力的。毕竟这些吃下去可以果腹的粮食,扔进地里几个月,会发生什么,是有变数的。而历史发展

    8、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过去的10000年间,普遍的结果是从狩猎采集转变为粮食生产,因此我们必须问一问,是哪些因素助长了先祖们改变的勇气?也即分析农业出现的原因。3.出示4则史料,认识农业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说出远古人类生活状态2.分析和解读文字史料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形象、直观;种子实物激疑激趣;在解读文字史料的过程中锻炼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二、农业的力量:从野蛮到文明1.攻破重点:有选择性地选择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文化遗存图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农业出现的革命性意义。2.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对之前概括出的结论进行整理,多角度归纳农业出现的影响,得出“农

    9、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3.通过阅读书本p6第三目,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请学生展示,完善逻辑图,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类文明的产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内涵,认识到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解农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4.出示人类早期历史发展进程时间轴,引导学生从时间维度观察,人类文明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社会在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理解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形成;从空间维度观察,学生在填充图册上清晰、准确地标注时间、驯化的动植物,得出世界古代农业起源的特点。解读史料整理归纳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解

    10、读时间轴、填充图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以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掌握分析历史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三、相处的智慧:从共同的起点到多样的文明1.通过表格展示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从表格所展示的角度比较异同,显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2.选取教材中的典型图片展示世界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引导学生比较印第安人的农耕图和中国东汉牛耕画像石,了解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3.梳理中国古代农业概况。比较自主梳理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同自然的关系,首尾呼应,树

    11、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奏响人与自然的“谐奏曲”。学生回答问题涵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学反思1.人与自然的“变奏曲”三个变化的小主题同教学设计联系不够紧密;2.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内容未能很好结合;3.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不够,偏重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对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一目中社会生活部分分析的不够透彻;4.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的不明显,例: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发挥时间。注:本设计除教参、已出版著作外,还借鉴了钱丽迪老师、崔兆艳老师课件中的部分成果;人类早期历史发展进程图的使用则借鉴了熊国荣、戴羽明老师的基于历史认识层次结构的历史教学思考与实践 以选择性必修“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为例一文。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