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招考、培训>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2023年安徽省中考备考一轮复习.pptx

    • 文档编号:5396153       资源大小:3.86M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Q123)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2023年安徽省中考备考一轮复习.pptx

    1、【中考复习】第3讲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备战备战20232023安徽中考安徽中考时光在线01纵横比较02中国(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世界(奴隶社会)阶段特征(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发展,奠定后世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2)经济:由汉初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经济集权;土地兼并日益严重。(3)思想:由多元到统一,汉武帝以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4)民族关系:秦朝修建长城;汉朝北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5)对外关系:汉武帝时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罗马发展壮大,逐渐演变成罗马帝国。(2)基督教兴起。中外关联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

    2、交流的桥梁,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发展起来。知识构建03&1&秦统一中国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1.秦朝的统一2013,2背景(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安定生活。(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3)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4)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秦朝形势图考点一考点一概况兼并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开拓边疆:北击匈

    3、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屯垦,在东南、华南、西南地区设置郡县,统一开发管辖;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比较: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秦朝形势图续表2.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目的 秦实现统一后,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权威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2018,2(2)中央三公九卿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决断权由皇

    4、帝掌控。(3)地方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郡下设县,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2022,1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影响(1)皇帝和朝廷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文化内容统一文字(“书同文字”):秦始皇命李斯等人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影响(1)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巩固统一。(2)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经济和

    5、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续表法律内容将严格的法律制度推向全国。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法律过于严苛,激起人民的反抗。2020,2经济内容(1)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流通。2011,1(2)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3)“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4)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影响(1)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2)有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的货币和计量单位产生了重大影响。续表军

    6、事内容(1)统一岭南与东南沿海地区。(2)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影响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了边防。思想内容“焚书坑儒”: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树、占卜等书籍。后又活埋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影响极端文化专制政策,加强了思想统治,也一定程度禁锢了思想,摧毁了文化。意义(1)这些措施加强了秦朝的统治,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2)消除了许多分裂因素,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续表材料解析 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7、,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解析】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的措施。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思维拓展1.评价秦始皇(1)功绩:他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的混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大胆创新改革,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其

    8、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制度,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北击匈奴,南伐越族,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幅员辽阔的疆域;制定法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2)过错: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刑峻法、赋税繁重、兵役徭役繁重,把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总结: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2.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划分依据主要以血缘为基础主要按地域划分地方长官的任职方式诸侯王位世袭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

    9、独立于中央,拥兵自重郡县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机构影响初期有利于稳定政局;后期诸侯势力崛起,引发诸侯争霸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特征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共奉天子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3.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项目周朝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王皇帝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统治地方的方式分封制郡县制&2&秦末农民大起义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秦的暴政(1)赋税沉重:连年大规模地征调民力

    10、服徭役(修建骊山陵、阿房宫)和兵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刑罚严重: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实行连坐。(3)文化专制:实行“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4)统治残暴:秦二世更加残暴,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考点二考点二陈胜、吴广起义原因(1)根本原因:秦的残暴统治使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严重破坏社会生产的发展。(2)直接原因: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误期要被处死。概况(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反抗秦朝暴政的农民起义。(2)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续表陈胜、吴广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体现了革命首倡精神、人权平等思想)。结果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杀害。评价(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2)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续表秦朝灭亡(1)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分别对秦军作战。(2)项羽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3)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概念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历时四年,史称“楚汉之争”。结果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垓下之围垓下之围”)自刎,刘邦获胜。续表材料解析 材料一:

    12、“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刑太极故也。”陆贾新语 【解析】材料表明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材料二: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解析】说明秦朝的法律非常残酷。&3&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考点三考点三西汉建立背景 楚汉之争,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

    1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目的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内容(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2)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鼓励耕织;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结果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文景之治”背景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西汉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重

    14、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影响中国古代出现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为汉代大一统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续表材料解析 材料: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 【解析】材料呈现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由于秦朝暴政以及多年战乱,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饥荒、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社会动荡不安。&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

    15、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考点四考点四原因客观上,汉初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主观上,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政治背景(1)西汉初,诸侯王独霸一方,骄奢淫逸,对抗朝廷。(2)地方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与官府分庭抗礼。(3)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封地,平定七国之乱,收回诸侯王的军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治。汉武帝像政治措施(1)颁布“推恩令”: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

    16、弱诸侯国势力。2021,2(2)削爵除国: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国叛乱。(3)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4)确立察举制:由各郡国向朝廷举贤荐能,经过考察,授予官职。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巩固了中央集权。续表思想背景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学说盛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措施(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2)在长安

    17、兴办太学(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推行儒学教育,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2015,11(1)影响有助于加强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续表经济背景私人铸币未完全禁绝,豪强掌握盐铁经营权,控制经济命脉。汉代耧车(模型)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措施(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开挖水渠,治理黄河)。影响国家财政状况改善很大,为汉武帝政策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续表民族关系措施(1)派张骞两次出

    18、使西域。(2)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影响维护了边境安全;扩大了疆域;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开拓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对外交往措施(1)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丝绸之路”。(2)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双方的繁荣和发展。影响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续表历史图解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1)反映的问题:两个图表反映出在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西汉王朝。

    19、(2)汉武帝对策: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随后还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并严厉镇压叛乱。2021,2(3)巧妙之处(作用):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不费一兵,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从政治上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秦坑儒谷 汉代讲经图(1)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2)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学立为正统,在长安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进入仕途,壮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3)汉代讲经图中的

    20、“经”主要是指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是为维护大一统而量身定制的治国指导思想。续表材料解析 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解析】维护政治上的一统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提出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学说。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学逐步被改造发展成为此后2000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思维拓展对比秦始皇与汉

    21、武帝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并说说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秦始皇汉武帝措施地方管理推行郡县制颁布推恩令思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统一文字(小篆)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经济统一货币(半两铜钱)、统一度量衡统一铸币(五铢钱)、盐铁专卖军事修长城、北击匈奴、南戍五岭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秦始皇汉武帝措施作用巩固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原因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续表&5&东汉的兴衰2022版课标:通过

    22、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1.光武中兴背景(1)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王莽改制失败,社会动荡加剧,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东汉初期社会满目疮痍。(3)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巩固统治。考点五考点五措施(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表现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局面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续表2.外戚宦

    23、官交替专权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由其母亲主政,外戚势力膨胀。皇帝主政后依赖宦官除掉外戚,任用亲信,导致宦官把持朝政。概况(1)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2)这种局面导致政治腐朽,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3.黄巾起义背景(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2)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无法生活,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概况184年,张角等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农民军称“黄巾军”。黄巾起义历时9个月,最后被东汉统治者镇压。影响(1)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24、(2)黄巾起义后,东汉形成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思维拓展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背景措施影响“文景之治”西汉建立,政局稳定,初步发展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使西汉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东汉初建,政权不稳,百废待兴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使东汉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共同点: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都采取

    25、了“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都减轻了农民负担,轻徭薄赋;都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等。启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6&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1.张骞通西域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背景(1)西汉初,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2)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考点六考点六概况

    26、第一次通西域第二次通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期)。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之后)。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军事目的)。加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和平目的)。结果未达到目的,但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张骞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续表历史意义(1)民族关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2)开拓边疆:奠定了我国对西域(今新疆地区今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的基础。(3)对外交往: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续表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背景(1)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为通往中亚、西亚路线上的使团、商

    27、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2)开放、进取和积极地对外交流是大汉王朝的时代精神。路线2010,13(1)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长安(西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古罗(古罗马)马)2010,13(1)。名称来历“丝绸之路”是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中国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丝绸之路交流内容(1)从中原传到西域: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以手工业品和技术为主)(2)从西域传入中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及多种乐器、歌舞等传入中原。(以动植物品种和宗教文化为主)影响(1)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

    28、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2013,8(2)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明之间互通有无,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了双方的繁荣和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托。2017,17(3)续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路线(1)从山东沿岸穿过黄海,到达朝鲜、日本。(2)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影响(1)之后,我国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同亚、非、欧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频繁,为宋元时期海

    29、上交通和贸易兴盛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南海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并持续、有效地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续表3.汉朝对西域的管理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今新疆轮台)。管辖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意义(1)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新疆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015,14(1)(2)加速了西域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

    30、流。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背景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概况(1)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受阻于安息。影响(1)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续表思维拓展1.丝绸之路把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罗马文明等联结起来,使各文明之间相互交融,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说明了什么?(1)丝绸之路在古代人类文明交流中处于重要地位。(2)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不断丰富和发展。(3)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2.“一带一路”倡议概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3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提出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目的“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背景历史背景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时代背景(1)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

    32、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加强,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2)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续表意义(1)有利于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2)有利于实现全球化再平衡,缓解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

    33、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续表&7&两汉的科技和文化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1.造纸术的发明(科技)2019,19 详见本书P62第6讲考点八。考点七考点七2.张仲景和华佗(医学)张仲景简介东汉末年的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成就(1)编写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

    34、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2)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2022,16(1);2014,11(1)华佗简介东汉末年民间名医。他淡泊名利,立志“以医济民”;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成就(1)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2)发明了“麻沸散”,比西方早1000多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3)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2014,11(2)续表3.历史巨著史记(史学)作者 司马迁。内容(1)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2)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也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评价(1)史记是中国古

    35、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比较】春秋是编年体史书。(2)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史记兼具文学和史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体例完备,史料翔实,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文笔优美,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4.道教和佛教(宗教)道教创立(1)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2)东汉后期,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3)早期派别主要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传播以治病来传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教义道教倡导天人和谐,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长生不老

    36、,得道成仙。影响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佛教传入概况(1)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时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2)东汉明帝时,佛教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东汉时修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河南洛阳白马寺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影响(1)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2)三家之间彼此反复辩驳、吸纳渗透,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进一步增强文化凝聚力,在促使社会和谐安定方面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续表材料解析 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37、 【解析】(1)探求天人之间的关系,贯穿古往今来的变革,撰写有独到见解的、自成体系的著作。(2)材料表达了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材料二:纸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中国,有了纸,才有印刷术的发明;有了纸,才能大量地抄书、藏书、印书,书籍才能流通,文化才能传播;有了纸,在世界艺术史上大放异彩的中国绘画才能得到蓬蓬勃勃的发展。纸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同样大的。白寿彝中国通史 【解析】造纸术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对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思维拓展1.总结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成就领域时期人物主要成就造纸术西汉人们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了造

    38、纸术医学东汉末年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强身健体东汉末年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史学西汉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领域时期人物主要成就宗教张骞出使西域后佛教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对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东汉张角、张陵道教兴起,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续表2.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1)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2)政治:两汉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形成大一统的局面,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保障。(3)民族关系:两汉时期各民族交流、交融加强,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了更多的方向。(4)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外交往逐渐频繁,推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5)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


    注意事项

    本文(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2023年安徽省中考备考一轮复习.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