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比较、分析类 材料题 讲义题型分析分析、比较型非选择题是各地高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给定材料中的历史现象或概念进行比较,归纳出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它主要考查比较归纳能力,其提示语一般有“不同”“相同”“差异”“变化”“演变”等。 方法点拨分析、比较型非选择题的核心是“比”,通过“比”,找出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做好以下三步:第一步,审清题干中心词,明确比较对象。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前提。第二步,仔细辨别比较对象,明确比较项。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对于题干已明确列出比较项的试题,只需依题目要求进行比较作答。对于题干
2、中没有列出比较项的试题,则须依据比较对象的相关内容确定比较项后作答。第三步,依据比较项,回归教材与材料,提炼答案,规范作答。除了遵循非选择题的一般答题规范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之外,还应遵循比较题的特殊答题规范,如:对于相同点的回答,直接叙述其共同的内容就行:对于不同点的回答,不仅要指出不同的方面,更要指出各自不同的具体表现。当然,在解答比较题的时候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很可能只熟知比较对象中的一个,而对另一个不甚了解;或者虽了解两个比较对象,但只了解两个比较对象的某些方面:或者虽熟知两个比较对象,但对比较项不甚明确,以致影响顺利作答。在此情况下,可合理利用以下技巧。技巧一:假设有A、B两个比较对
3、象,自己只熟知A或B,或只了解A和B的部分内容,此种情况下虽然无法进行比较,但可通过发散性思维和适当的语言表述,将A的部分内容表述成A、B共同的内容。因历史考试是采点给分,利用此技巧解题可将大部分分值收入囊中。此种方法实质上是对数学并集思想的应用。技巧二:自己虽熟知A、B两个比较对象,但对比较项不甚明确,此时可以以A或B的内容为出发点,与B或A相对照,逐一寻找两者可比较之处,再进行归纳概括,即可找出两者的异同。此种方法实质上是过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题型示例1.2022湖北卷. 18【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
4、情况:1915年反“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组织领导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参与群体城市士绅、商人为主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基本形式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中心口号“救国”“勿忘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规模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摘自王奇生19151925
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材料二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年8月13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化,并简述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6分)【答案】(14分)(1)变化: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从自发行动到有政党领导。(2分)关系: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社会各界的组织联合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社会各界的联合和党的领导促进了反帝爱国运动更高水平的发展。二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4分
6、)【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结合所学得出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从自发行动到有政党领导。第二小问关系,据材料一“集会通电”、材料二“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社会各界的组织联合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据材料一“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结合所学得出社会各界的联合和党的领导促进了反帝爱国运动更高水平的发展,即二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2. 2022湖南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9491
7、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材料二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
8、,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9分)【答案】(15分)(2)变化:19491978年,由于缺少工业化的资金,实行计划经济,
9、农村支持城市。19782005年,改革开放推行,市场日益发挥作用,农村支持城市。2006年至今,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解析】(2)由材料一“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可得,19491978年,由于缺少工业化的资金,实行计划经济,农村支持城市。 由材料二“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可得,19782005年,改革开放推行,市场日益发挥作用,农村支持城市;由材料二“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
10、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2006年至今,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最新题型一、非选择题1(2022湛江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霸权兴衰更迭的不同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是建立在众多他国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
11、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霸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支撑霸权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导致潜在的竞争对手从技术扩散中获利。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据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等整理材料二民族国家的出现,技术扩散逐步受到国家的主导。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进一步加速了造船技术向英国的扩散。1790年,英国的“叛国者”塞缪尔
12、斯莱特将英国新式纺纱机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与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后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成功仿制出新式纺纱机,成为美国近代棉纺工业的先驱。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定的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的中间品供应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技术,甚至为之提供工人的技术培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摘编自赵朝龙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在霸权兴衰更迭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其原因。(5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不同时期国际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并
13、分析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9分)【答案】(14分)(1)不同态度:在霸权的崛起阶段和鼎盛时期都会对技术扩散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在霸权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2分)原因:霸权崛起阶段,因技术落后,需要学习、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国崛起;霸权鼎盛阶段,需要通过自由主义政策,促进本国产品销售而忽略其先进技术的扩散;霸权衰落阶段,技术的扩散为挑战国提供了动力,为维系自身技术优势和霸权故而进行技术管控。(3分)(2)基本路径:早期技术模仿、技术移民、政府扶持是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工业革命时期国际自由贸易也推动了技术扩散;全球化时代,国际技术扩散主要依赖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
14、等渠道。(3分,答出三点即可)影响:国际技术扩散推动了世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西方国家综合实力对比,加速了西方国家霸权的兴衰更替;对国际秩序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6分)【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态度,据材料一“在霸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可知,在霸权的崛起阶段和鼎盛时期都会对技术扩散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在霸权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可知,霸权崛起阶段,因技术落后,需要学习、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促
15、进本国崛起,因此实行较为开放的态度;据材料一“在霸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可知,在霸权鼎盛阶段,需要通过自由主义政策,促进本国产品销售而忽略其先进技术的扩散;据材料一“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可知,技术扩散为国家崛起提供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在霸权衰落阶段,为维系自身技术优势和霸权故而进行技术管控。(2)第一小问基本路径,据材料二“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
16、”可知,早期阶段以技术模仿、技术移民、政府扶持为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据材料一“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国际自由贸易也推动了技术扩散;据材料二“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可知,全球化时代,国际技术扩散主要依赖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渠道;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可知,国际技术扩散推动了世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
17、重要影响”可知,技术扩散改变了西方国家综合实力对比,加速了西方国家霸权的兴衰更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对国际秩序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2(2023安徽宣城高一上期末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然后就有同治初年由奕訢、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简单地说,这个方案是要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来对付西洋人。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材料二甲午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的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制,变法运
18、动无疑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材料三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革命方案,即三民主义。但是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在西洋尚且未实现,以落伍的中国,外受强邻的压迫,内部又满布封建的思想,何能同时推行三民主义呢?这岂不是偏于理想吗?其实中山先生充分的顾到了这层困难。他的革命方略就是他实行三民主义的步骤。同盟会的宣言的下半说明革命应分军法、约法、宪法三个时期,就是以后所谓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材料四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19、。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年初版)(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孙中山的救国方案较之“变法运动”有何不同。(10分)【答案】(16分)(2)积极作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维新思想(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国人的觉醒。(6分)不同: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废除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改善民生;结合中国实际,对西方政治制度加以改造;有步骤地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4分,任答2点即可得4分)【解析】(2)第一小问积极作用,据材料二“甲午
20、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的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传播了维新思想,促进了国人的觉醒。第二小问不同,据材料三“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革命方案,即三民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废除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改善民生;结合中国实际,对西方政治制度加
21、以改造;有步骤地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3(2023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24)(10分)书院与大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过唐末五代战乱的破坏,教育面临严重危机。北宋初期,书院应运而兴。宋代书院数量众多,对学生入学没有严格的身份限制。书院有丰富的藏书,又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于一体。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朱熹在此讲学,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岳麓书院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并和朱熹进行学术探讨和论辩;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丽泽书院理学家吕祖谦所建,倡导“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学风象山书院在陆九渊主持下,求学者多达数千人;得诏
22、赐“象山书院”匾额,盛况空前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11、12世纪,学者模仿行会的建制成立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自治团体来管理大学。中世纪大学既培养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它也是理论多于实践、抽象多于具体的。图4 欧洲大学的兴起(1)依据材料,比较中国宋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不同之处。(4分)【答案】(10分)(1)不同:宋代书院在山林,中世纪大学在城市;宋代书院由学者、思想家修建,政府支持;中世纪大学是城市创建,国王、教会支持;宋代书院传授儒家思想,重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中世纪大学传授神学、自然科学、法学等,重视大学的独立
23、性。(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从二者的兴建地点、修建者及支持者、教授内容及关注点等角度来对比回答。具体来说,从兴建地点来看,由材料一中的“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和图4中西欧大学所在地的分布可以得出,宋代书院在山林,中世纪大学在城市。由其修建者及支持者来看,由材料一南宋四大书院的讲学者或者主持者及“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等信息可以得出宋代书院由学者、思想家修建,政府支持,由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牛津大学得到英王大力支持”、“巴黎大学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得到教皇保护”等信息可得,中世纪大学是城市创建,国王、教会支持。由其教授
24、内容及关注点来看,由材料一“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于一体”、“朱熹”、“理学家张栻”、“理学家吕祖谦”、“陆九渊”等信息可以得出,宋代书院传授儒家思想,重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由材料二巴黎大学“以神学著称于世”、牛津大学“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走在欧洲前列”、博洛尼亚大学“成为罗马法和教会法研究中心”、萨雷诺大学“成为欧洲的医学中心”、“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自治团体来管理大学”等信息可得,中世纪大学传授神学、自然科学、法学等,重视大学的独立性。4(2023河北高三10月联考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亥革命发生后,孙中山回顾与反思辛亥革命之成败,其思想观念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
25、前期,他认为辛亥革命已经达到了铲除专制、确立共和的目的;后期,他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大皇帝,但是没有肃清由清廷遗留的武人、官僚、政客转变而来的无数小皇帝,广大民众也没有养成自主治理国家的能力,民主政府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扫除专制,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辛亥荜命是不彻底、不成功的。这种认识对晚年孙中山再次举起武装革命的旗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摘编自胡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二抗战时期是中国民族主义最为高涨的时期,国共两党都从辛亥革命中汲取理论养分,宣扬各自的抗战理念。国民党认为应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主张“中国的革命必须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革
26、命决不能中途妥协”,并将辛亥革命作为激励国人抗战到底的精神来源。中共清醒地认识到国民党政权存在着既联共又反共、既抗战又妥协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辛亥革命教训的总结,强调发动民众、将革命进行到底,呼吁加强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辛亥革命认识上的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意义。(8分)【答案】(14分)(2)相同之处:都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失败缘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从中汲取理论养分。(2分)意义:有利于两党达成政治共识,巩固国共合作关系;有利于树立持久抗战的理念;有利于整合抗战力量,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
27、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6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2)第一小问相同之处,由材料二“国共两党都从辛亥革命中汲取理论养分”、“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坚持抗战到底”等信息可得,都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失败缘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从中汲取理论养分。第二小问意义,可以结合材料从对抗日战争和对中共革命理论发展两个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从对抗日战争来讲,二者认识的相同之处是革命面前不能妥协,说明在面临抗日战争的时候,两党有可能继续达成政治共识,巩固国共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树立持久抗战的理念;同时,国共两党都坚持抗战到底,这就有利于整合抗战力量,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8、。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来讲,由材料二“通过对辛亥革命教训的总结,强调发动民众、将革命进行到底,呼吁加强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可得,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5(2023山东菏泽高一下开学联考16)(14分)图4和图5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4图5(1)指出图4和图5分别对应的朝代并说明依据。(6分)(2)对比图4图5,概述两个时期对外交通的主要共同点,并分析其相同原因。(8分)【答案】16(14 分)(1)图1是唐朝时期(1分),依据朝代首都是长安;西藏地区在唐代被称作吐蕃(2分)图2是元朝时期(1分),依据朝代首都
29、是大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等是元代特有。(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2 分)(2)主要共同点:陆海交通都比较发达。(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2 分)相同原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政策开明;民族交融;文化繁荣等(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6分)【解析】(1)图1是唐朝;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中对外交通路线图主要从长安出发,根据图示可知这一时期的都城是长安,同时西藏地区标注为吐蕃,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吐蕃是唐代对西藏地区的称呼,故图1是唐朝。图2是元朝;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中对外交通路线主要从大都出发,根据图示可知这一时期的都城是大都且在疆域中有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等地域名
30、词,这些都符合元代特点。(2)第一小问共同点,根据两幅图片对比可知,两幅图片中度外交通路线均有陆路和海路,故陆海交通都比较发达。第二小问相同原因,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唐朝和元朝都是大一统的王朝、王朝疆域较为辽阔,为对外路线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唐朝和元朝的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为对外贸易奠定经济基础;唐朝和元朝都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在唐朝和元朝都出现了民族之间的大规模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推动了唐朝和元朝文化的繁荣,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进而推动了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6(2023安徽蚌埠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
31、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 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材料二表4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轻纺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美国71年(17901860)66年(18601925)31年(19251955)日本40年(18801919)36年(19201955)24年(19561979)中国1
32、8年(19781995)16年(19952010)11年(20102020)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材料三二战后出现了若干引入注目的新趋势:一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系列国家变成或正在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西方工业国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10分)【答案】(25分)(1
33、)相同之处:政府作用突出;阶段性特征明显。(4分)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中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政府的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国际环境影响。(6分)【解析】(1) 第一小问相同之处,由材料一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实现工业化并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30年代后期,军事工业发展迅速;由材料二可知,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化也经历了初、中、后三个阶段,这说明中苏两国工业化发展都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所学知识,中苏两国都是在政府的主导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的,即政府主导。第二小问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建立后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的方针,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牺牲
34、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工业化。30年代后期,面临着国际战争的威胁,重点发展军事工业;1978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建设热情高涨,立足于较弱工业基础,利用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之际,轻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待轻工业发展积累了资金后转而发展重化工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两者的工业化过程可得原因是中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政府的重视、国际环境影响。再加上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7. 2(2023辽宁沈阳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金文的“学”和“教”材料二汉语大字典中认为“学”的构意有两种:“古文字或从臼持爻以教膝
35、下之子,或从子学爻于大人膝前。”“爻”可以理解为与“数”有关的算筹。“冖”是房屋的样子;“臼”是在“爻”的两边,是人两只手的样子;“支”是人手持鞭子的象形,理解为击打、敲击;“子”是幼儿的象形。“教”字的形由三部分构成:子、攵和爻,上面已经解释了这三个部件的含义。“教”在说丈解字教部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支从孝。凡教之属皆从教。”庄轩浅谈从汉字看中国古代教育特点材料三希腊人有两个词表示教育,一是Agoge,一是Paideia。Agoge意为指引、约束、管教。Paidia意为儿童运动或游戏。Paideia并不包括强迫儿童做些什么,而更多的是指导儿童的自发活动,其中既包括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
36、导和培养,又包括儿童在活动中、在受教育中,身心得到自然而和谐的发展,雅典人所理解的教育就是这样。李立国古代希腊教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差异。(6分)【答案】(14分)(2)教育方式不同。(或答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强制性;古希腊的教育注重指导学生自发活动。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教育理念不同。(或答中国古代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承、道德上的约束;古希腊的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更尊重天性,以人为本。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教育内容不同。(或答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古希腊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解析】(2)据材料二
37、“支是人手持鞭子的象形,理解为击打、敲击”和材料三“并不包括强迫儿童做些什么,而更多的是指导儿童的自发活动”可得教育方式不同(或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强制性;古希腊的教育注重指导学生自发活动。);据材料二“从支从孝”和材料三“在受教育中,身心得到自然而和谐的发展”可得教育理念不同(或中国古代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承、道德上的约束;古希腊的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更尊重天性,以人为本);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教育内容不同(或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古希腊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涉及自然科学知识)。8(2023安徽“省十金科”高三联考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
38、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种全球地方主义是1500年以前的数千年中世界事务的特点。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德国把法德和解看作实现欧洲联合、实现德国欧洲战略最关键的一环。阿登纳在他担任战后西德第一届总理后就谈到,“法德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任何一种欧洲联合的核心内容”。战
39、后初期,德国虽已一败涂地,但法国仍认为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对手和唯一潜在的威胁。1945年,美、英、法、苏四国外长会议上法国仍提出肢解德国的主张,仅仅由于美英反对才被迫放弃。但是,法国的这种外交抉择不久就发生变化,其原因源于战后欧洲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在剑拔弩张、非此即彼的国际氛围下,法国外交必须重新作出明确抉择,而且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追随。正是从这时起,法国放弃其在美苏之间搞平衡的政策,转向联美抗苏。美国又以经济援助为筹码,在外交上诱压兼施,法国只得放弃其对德强硬态度。正在兴起的欧洲联合运动为法德和解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与历史机遇,1950年,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运动同时起步。
40、摘编自郭华榕欧洲的分与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最初在双方和解问题上的态度差异,并分析法国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6分)【答案】(12分)(2)差异:德国积极谋划法德和解,主张发展法德之间的良好关系;法国仍把德国视为潜在的威胁,试图肢解德国,防止其东山再起。(4分)原因:战后法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需要大量美国经济援助;美国在外交上对法国软硬兼施,迫使其放弃对德强硬态度;冷战形势下,法国欲在美苏对峙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正在兴起的欧洲联合运动的推动。(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2)第一小问差异,由材料二“德国把法德和解看作实现欧洲联合、实现德国欧洲战略最关键的一环”可得,德
41、国积极谋划法德和解,主张发展法德之间的良好关系;由材料二“法国仍认为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对手和唯一潜在的威胁”、“法国仍提出肢解德国的主张”等信息可得,法国仍把德国视为潜在的威胁,试图肢解德国,防止其东山再起。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二“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追随”并结合所学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的困境可得,战后法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需要大量美国经济援助;由材料二“美国又以经济援助为筹码,在外交上诱压兼施,法国只得放弃其对德强硬态度”可得,美国在外交上对法国软硬兼施,迫使其放弃对德强硬态度;由材料二“在剑拔弩张、非此即彼的国际氛围下,法国外交必须重新作出明确抉择”、“法国放弃其在美苏之间搞
42、平衡的政策,转向联美抗苏”可得,冷战形势下,法国欲在美苏对峙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由材料二“正在兴起的欧洲联合运动为法德和解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与历史机遇”可得,正在兴起的欧洲联合运动的推动。9(2022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4月模拟28)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三我国的民族制度有别于苏联等国而独具中国特色。我国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2%。我国形成为一个统一的、领土不可分离的、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是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各民族在开拓祖国的疆土、发展经济、创造文化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
43、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苏联的历史与国情和我国则截然不同。俄罗斯公国始建于公元9世纪,16至18世纪俄国沙皇发动了一系列旨在扩张领土的战争,被其扩张地区的各民族相继被并入其统治之下。迄至革命前夜,俄罗斯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10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俄国布尔什维克为了团结被压迫民族的劳动人民,在民族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要使各民族在自愿的基础上达到新的联合,就必须承认民族有分离的权利,在民族共和国的基础上实行联邦制。摘编自郑家骝我国民族制度的特色和成因(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写出“有别于苏联而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的名称,并概括造成中苏两国民族制度差异的原因
44、。概括我国民族制度的特色,并简述该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5分)【答案】(15分)(3)选择制度名称:民族区城自治制度。(2分)原国:两国各民族人口比重不同;两国统一政权形成时间不同;两国民族间的紧密关系程度不同。(3分)选择特色: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2分)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分)【解析】(3)选择,需要结合所学和材料三来回答。具体来说,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制度相关知识可得,“有别于苏联而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制度名称为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45、原因则需要结合材料三来分析作答。具体来说,由材料三中的“我国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2%”、俄罗斯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10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等信息可得,两国各民族人口比重不同;由材料三中的“我国形成为一个统一的、领土不可分离的、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是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16至18世纪俄国沙皇发动了一系列旨在扩张领土的战争,被其扩张地区的各民族相继被并入其统治之下”等信息可得,两国统一政权形成时间不同;由材料三中的“各民族在开拓祖国的疆土、发展经济、创造文化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被其扩张地区的各民族相继
46、被并入其统治之下”等信息可得,两国民族间的紧密关系程度不同。选择,则需要结合所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回答。具体来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色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其意义可以从对少数民族、对国家和对民族关系等角度思考作答。从对少数民族角度看,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对国家视角看,保证了祖国的统一;从对民族关系角度看,有利于保证民族的团结。10.(2022上海长宁高三下教学质量监测3)“心是口非”的晚清外交官1877 年,日本政要井上馨到访英国,与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
47、鸿会谈。郭、刘二人的日记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材料一(井上馨谈及英国近代税收制度为代表的西方制度后)刘云生(刘锡鸿)云:“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我认为)此论至允。郭嵩焘使西纪程材料二廿七日,井上馨来曰:“(清朝)胡不效西法改弦而更张之?”余曰:“祖宗之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若改弦而更张,则惊扰之甚,祸乱斯生,我中朝敢不以贵国(日本)为戒乎?”井(上馨)唯唯。刘锡鸿英轺私记(1)比较两人日记的记载,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4 分)【答案】(1)郭嵩焘记载刘锡鸿对西方态度中肯。既赞美了西方制度,也指出西方制度因国情不同不宜照搬。(2分)刘锡鸿自己在日记中记载他激烈反对中国学习西方制度,且应该尽力恢复中国旧有制度。(2分)【解析】(1)由材料一“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可得,郭嵩焘记载刘锡鸿对西方态度中肯,因为既赞美了西方制度,也指出西方制度因国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