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人教版小学音乐活动课生旦净丑荟精粹年级:四年级下册执教: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 黄燕红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并热爱京剧,弘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2、过程与方法:通过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3、知识技能目标:认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了解其人物形象;实践中感受京剧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学情分析:随着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已增强,这一学段学生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乐
2、于参与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实践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重点: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教学难点:体验并模仿学习四大基本功。教具准备:口风琴、手绢、扇子、小锣、脸谱、课件等。教学步骤与环节:一、激趣导入老师表演唱卖水唱段,学生猜是戏曲哪一种类?【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表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耳目一新;同时也为后面京剧内容学习做铺垫。二、走近京剧(一)了解京剧的行当,进行角色学习。1、老师介绍在京剧中,将性别、年龄、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划分为四个类型,这就是“行当”。学生通过老师
3、的表演唱,课件展示,了解行当。2、老师唱“卖水”唱段一两句,引导学生分辨、认识“花旦”:女性,性格活泼开朗。3、老师播放“苏三起解”唱段, 让学生观察人物性别相同但性格的不同,感受唱腔的特点,拖腔,委婉,高位置,甩腔吊嗓。加上手势引导声音位置走向。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观察对比,区别旦角中,花旦与青衣的不同特点,看剧照认识旦角中“老旦、武旦”【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声情并茂演绎,学生直观进入新知学习,通过示范唱腔,表情变化、动作变化,对比区别花旦与青衣,调动学习兴趣。(二)了解京剧四大基本功,体验并模仿学习。1、体验唱腔,老师示范“苏三起解”前两句。学生听辨唱腔特点 ,了解“苏三起解”故事。2、老师引
4、导学生读词,再分句学唱,注意唱的位置与拖腔保持,表情到位。生学唱前两句,模仿唱腔,加上手势动作,体验“唱”功。3、老师播放视频“武松打虎”,让学生从性别,动作观察特点,解故事。学生从中认识“生”角,男性,用了基本功“打”,听讲“武松打虎”典故。4、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生”角,并配上音乐示范动作,体验“打”的基本功。学生配上音乐模仿动作。体验“打”功。5、老师播放剧照,拓展“生”角中,的“武生、小生,老生”,各个不同的扮相,人物特征。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生”角的相关知识。6、老师在“苏三起解”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念”功。先请全班用普能话朗读,再请个别学生扮包公读,读出正直的语气。最后模仿唱腔念白读
5、。7、师生互动角色读,老师扮“苏三”,学生扮“包公”。与老师分角色接应情景再现“堂下犯妇,你可有诉状,速速呈上来。”8、老师引导看剧照,认识“净”角。讲解其特点。学生通过看剧照,了解净角扮相。9、老师唱京歌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不同着色代表不同人物的性格。边唱边给学生发脸谱头饰,请获得脸谱的的同学戴上面具上讲台展示。学生戴着脸谱面具,合上音乐上讲台展示自己。10、先让学生说出不同色彩所代表的相应的不同性格人物,再最后公布答案。学生先按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自己所知的知识,最后再与老师一同巩固准确知识点。11、认识“丑”角,最大特点,鼻梁处有小白粉,喜剧角色。学生看剧照记住“丑”角特征。12、引导学生学习
6、丞相动作并讲解动作模仿,配上锣鼓经“台 台台 七台 乙台”。学生学动作,体验“做”功。口念锣鼓经。13、老师用小锣为学生的表演伴奏,请学生上台表演,扮演龟丞相龟将军,体验“做”功。【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多媒体课件,老师口传心授让学生在动静结合,唱、演、练、学中,学会知识,理解京剧行当与基本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艺术节实践活动中,亲身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自内心地体验京剧艺术的独特,从而喜欢我国国粹京剧,让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三、拓展巩固“心有灵犀”游戏1、 先从“性别”“扮相”“配食”“唱功”描述,再让学生辨行旦。请一个学生根据其他同学和描述辨别行当角色。2、课业小结,巩固知识。【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课业小结,对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学生通过本课了解到京剧博大精深,集多种艺术之精华,激发学生热爱京剧艺术。四、情境中师生再见!老师小锣伴奏,学生模仿龟丞相动作,有序、有趣下课!【设计意图】情景交融,趣味师生再见!带着对京剧热爱之情,愉悦下课,同时也期待下次音乐课再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