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文章,有好的立意,但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尤其在中考时,成功的选材,就等于诞生了一篇好文章。哪些材料是我们要选的,哪些材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呢?我们可以在下文中找到答案。一、选材的原则一、选材的原则1.紧扣主题密切联系主题,并能有力地表现主题是选材的第一原则。如果不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不分主次,捡到篮里便是菜,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做的后果,轻则内容杂乱,喧宾夺主;重则跑题,白费功夫。所以,选材必须有的放矢,紧扣主题。2.
2、真实性合乎逻辑或客观存在,就是真实,这是写一切记叙文的基础。事真,才能情真。编造的故事,虚假的人物,无论怎样写,总不自然,总会露出破绽,而且难动真情。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传情表意、直抒胸臆之作。所以,我们应多写见闻感受,选材时一定要在“真事”“小事”上下工夫,做到事真情真。3.新颖性选材要选择鲜活新颖的,摒弃陈旧惯用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材料鲜活新颖,下笔便引人入胜。料新意新,哪能不得高分?相反,司空见惯,别人一用再用的陈旧材料,只会给人拾人牙慧、黔驴技穷之感,自然让读者兴味索然。如“历经挫折才能成功”这个主题,司马迁遭宫刑、海伦凯勒双目失明、爱迪生失败一千五百多次才发明电
3、灯、张海迪高位瘫痪,这些材料就是陈旧惯用的,考生作文时就尽量不要再选用。选材要做到新颖性,就要做到:一要平时认真观察周围,善于发现新事物;二要能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赋予那本来并不新鲜的材料以新的生命;三要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勤摘录、善整理鲜活材料。4.典型性选材不求多而在精,要选择深刻典型的,摒弃幼稚肤浅的。典型、有代表性的材料,才是最有力的,这样考生才能用较少的材料反映相对丰富的内容,才能用个别事例说明较为普遍的道理,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倍感轻松。二、选材升格法二、选材升格法以小见大,贴近生活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作为写
4、作的重点,细节中表达父爱。善于捕捉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具体细节。虚实结合,材料新颖孤独之旅:杜小康的放鸭经历是实写,而他面对困难时从“逃避面对挑战”的性格成长是虚线。双线结合法:写景与叙事交融、物线与人线相衬、叙事与感情线交织续表续表联想挖掘,巧妙组接荷叶母亲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选取能够引起我们想象和联想的材料抓住这类材料,将它与联想点进行巧妙组接(如从明月想到思乡,从笑容想到温暖、续表续表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赞美之情。和谐,从蜜蜂想到勤劳、无私,
5、从大海想到宽容、学海无涯等)。【“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佳作展示佳作展示】爱的脚步爱的脚步春的脚步是又轻又柔的,你听!“沙沙沙”,春踏过了树叶;夏的脚步是又急又快的,你听,“哗哗哗”,夏抚摸了流水;秋的脚步是又重又实的,你听,“咚咚咚”,秋摘下了果实;冬的脚步呢?冬的脚步像是水波扩散,无声无息。而妈妈的脚步,似春,似夏,似秋,又似冬。静夜。当我困倦卧床时,我听到了一阵“沙沙沙”的脚步声。我知道,妈妈来给我盖被子了。她的脚步又轻又柔,生怕踩到地上的蚂蚁似的。我享受那种心情,因为那是妈妈的爱。那是爱化成的脚步声,伴我酣然入睡。放学。当我焦急地在校门口徘徊时,“哗哗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入耳朵,是妈妈,
6、我笃定。因为这是妈妈来接我放学的脚步声,又急又快。每当这时,我便飞快地扑进母亲怀中,听着她的喘息声。我可以感受到那深深的爱,伴我平安回家。犯错。当我不安与害怕时,我会听到妈妈“咚咚咚”地走过来,我心里的节奏像抢拍似的狂跳,然而,妈妈的话却始终鼓励着我。她总是原谅我的幼稚与无知,她总是告诉我应走正确的路,让我收获多多。而妈妈那又重又实的脚步,伴我健康成长。考试。是让我又焦急又不安的字眼,像是中邪一样,每逢大考,我的心情,便变得不安与暴躁。然而,我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好妈妈。她懂我,她也知道如何安抚我。每当走过我身后,她都是静悄悄地、无声无息地,不让我有所察觉,这是妈妈用她的爱在保护着我,伴我走过
7、荆棘之路。今天,我走上了考场,出乎意料地,我的心出奇的平静。我与妈妈肩并肩地走着,听着她的脚步声,对她说:“妈,你真的好厉害。”妈妈一脸茫然,但我不说,因为这份爱,其实我们都懂!春去秋来,冬夏换季。我时时刻刻都听到妈妈用脚步声编成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伴我成长,为我解忧。这是爱的脚步,这脚步,深深地印在我心里。(2008广东中考佳作)点评:点评:文章选取“脚步”来表现母爱,把母爱写得具体生动,更妙的是将四季的不同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虚实结合虚实结合”佳作展示佳作展示】我真想传承爷爷的梦想我真想传承爷爷的梦想“早晨,下田,露水多,点点露水润麦苗啊”雾霭沉沉,风染烟岚,夕阳迫
8、近地平线。灯笼近处,杨柳树旁,家乡民歌杨柳青的曲调慢慢流淌。我在想,如果不离开家乡,我能否继承爷爷的梦想呢?儿时,我和伙伴明乐坐在台阶上,听着爷爷弹唱起拔根芦柴花:“我呀就的来了,拔根的芦柴花花”这是爷爷辈广为传唱的秧田歌曲。我当时小,但也听出了山野气息。随着茉莉花扬州慢一首首曲子荡漾开来,我俩和路人都聚在这里,沉醉在这美好中。爷爷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和骄傲。这一首首的民歌,装满了我和明乐纯真的回忆。爷爷唱完后,就会牵我回家。爷爷说,他带我来这里是有目的的。我问他目的是什么,他却笑而不语。小学那几年放暑假,杨柳飘拂,我跟明乐的爷爷学会了琵琶,明乐则跟我的爷爷学会了长笛。几年后,我在华灯初上的寄宿
9、学校里接到爷爷的电话。从他口中,我得知很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巷口的这些家乡民歌无人传唱,爷爷的拉唱已经没有听众了。第二年夏天放假,当我乘着乌篷船回到魂牵梦萦的江南小镇时,明乐接我回家。路上经过巷口,只见爷爷和几个年长的老人还在拉着二胡,唱着民歌:“一根么丝线,牵是么牵过河了”一首歌是一代人的记忆,浅吟慢唱着这个古老村庄独特的气质。一曲终了,我和明乐坐在石阶上,明乐的爷爷回忆道:“你爷爷年轻时爱听别人唱民歌,跟着一老师傅学会了家乡民歌。如今又收了我家明乐丫头这个好徒弟。”明乐的爷爷叹了口气:“你也要加油了。”夜幕四合,深蓝色的天空上一轮残月低垂。浅月之下,杨柳树旁,两张木椅,两个琴谱架子,杨柳
10、青的旋律不曾停歇。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我问过爷爷为何带我去听他们弹唱。现在才发现那是爷爷对于家乡文化的坚守。而他所希望的,不过是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能在那种氛围熏陶下学着唱下去,去传承他的梦想,可惜我当年早早躲进自己的书房。明乐家乡歌曲唱得极好,我却对这些歌曲很陌生,现在想来,遗憾得很。如今,爷爷去世已一年多,当我再回到小镇,在粉砖黛瓦,炊烟袅袅的岸上,杨柳依旧那么青,可物是人非,再没人为我唱家乡小调了。明乐在岸边吹着长笛。我将心中遗憾告诉她,她莞尔一笑:“你现在学唱起来还不晚啊,我教你。”她轻声吟唱起家乡民歌“早晨,下田,露水多,点点露水润麦苗啊”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歌声久久回荡,爷爷,你听
11、见了吗?(2016广东中考佳作)点评:点评:文章选材独特,唱民歌是实写,而“文化传承”是虚写,作者善于挖掘最佳材料来表现中心,赋予了极简单的事物以深刻的含义,使得立意与选材完美结合,显出了作者深厚的思想功力。【“联想挖掘联想挖掘”佳作展示佳作展示】勒着青藤前行勒着青藤前行散步于幽静的亭落中,微风徐徐从耳际拂过,碧绿的瓜叶随着风儿跳动,隐约露出下面肥硕水灵的黄瓜。我惊讶于如此肥硕的瓜何以悬于如此纤细的藤蔓上,还如此茁壮成长!走过了,我看到盘结在瓜身上的一根根青蔓,以及瓜身上被青蔓勒出的一条条伤痕,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伸手拨开一条条青蔓。当最后一条藤蔓离开瓜身的时候,我听到的是瓜坠入土地的闷响。我
12、愕然了,原以为青蔓是瓜前进路上的束缚,却不知那是其生命的支柱;原以为那青蔓是瓜们无知的自残,却不知那才是对自己的善待。常常会反感于生活中的种种规矩、原则,认为那是追求自由的桎梏,是扼杀创造力的元凶,却不知那才是前行路上的明灯。如果失去这些规矩、原则,生活真的那么美好吗?恐怕不尽然。我们很容易从放松滑向放纵;会从最初的欣喜变为由岁月累计沉淀而成的茫然所取代。当徘徊于人生岔路口时,我们还会想找回曾经的原则与规矩。连无知的瓜果们都明白前行路上需要束缚,而我们这些自以为高智慧的人类呢?这些青蔓可以在我们面对不良诱惑时及时地悬崖勒马;可以在我们一展惆怅时坚定我们的信念;可以在我们孤独无助时看到前行路上五
13、彩的明天。这些青藤可以是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可以是父母的一句叮嘱,也可以是你不懈追求的理想。勒着青藤前行,恐怕会留下伤痛,甚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但为了茁壮成长留下这些又何妨呢?为了自己更好地前行,不是简单地抛弃原则、规矩,而是应当坚持原则,就算会受到束缚,就算会感到难受,但是看到了前行道路上的万丈光芒,又何必去在乎这些呢。记住,被青蔓勒住后留下的不是晦暗往事,而是你的青春舞步!我俯身拾起那枚黄瓜,它通透水灵却失去了生命的光泽,我不禁为我的顿悟而感到欣喜。勒着青蔓前行,让我们前行道路变得更万丈光芒吧!(2017年广东中考佳作)点评:点评:本文从青藤对于青瓜的支撑联想到社会规则、规矩对人的束缚,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叙议结合巧妙,中心清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