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docx

    • 文档编号:5253925       资源大小:80.44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6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副主任)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docx

    1、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课题5.地球课时1核心 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地球是一颗行星34年级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思维 了解生活中与“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一事实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探究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态度责任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2、。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地球是球体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地球是球体。教学 准备教师:PPT、地球是球体演示仪、小船模型等。学生:地球仪、小红旗、橡皮泥、红线、蓝色气球、陆地板块贴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了解下地球。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出示微信开启画面截图,这个大家熟悉吗?画面中的是什么?地球。对,就是地球。我们知道地球是球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

    3、代的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但是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二、教学过程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同学们,谁能说出最初古代人们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像一个方形的棋盘,并且把天空看成是一个倒扣着的巨大的锅,是半圆的;就提出了“天圆地方说”,也称为“盖天说”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则相反。由此,人们开始认为海面不是平的。到这里,人们已

    4、经不再认为地球是平的了。后来随着虽然人们对地球研究的深入,有什么变化吗?谁知道?我国汉代的张衡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认为宇宙像个鸡蛋,天体如蛋壳,大地如蛋黄。这种说法被称为“浑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2.用实验解释观点你们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有没有一些案例可以帮助你解释这些观点?下面老师要抽选几位同学和我一起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模拟船只进出港。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用到“地球是球体演示仪”。操作中,老师会把小船沿着球体缓慢移动,请同学在另一侧平视并把看到的情况讲给大家听。然后再平面上再做一次移动,请同学在另一侧平视并把看到的情况讲给大家听。选同学操作,

    5、并引导学生正确的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两种情况下,看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的情况和上面一种(第一种情况)是一样的。实验发现:帆船在球体上航行,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时看见的情况则相反。帆船在平面上航行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个实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伟大的人物-麦哲伦,听过的同学举手。你知道他的什么事情?说说看。请大家阅读活动手册上相关内容。然后,用彩笔在地球仪上标注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在主要停靠点上插一面小旗,并用细红线按航行的路线把小旗连接起来。取下这些小旗和细红线组成的图形。观察细红线,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思考。细红线围

    6、成了一个圆圈,这说明,麦哲伦围绕着地球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方。这一个伟大的创举也说明了地球是球体。古人由于受到科技条件的限制,在认识地球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上没有办法实际进行观察,现在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让我们从外太空观察到实际的地球了。例如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在宇宙中亲眼目睹地球外貌的人,他的观察成了证明地球形状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让我们自信的看一下地球的样子。照片上白色、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可能是什么?白色的云,蓝色是海洋,咖啡色是黄土、沙漠等

    7、植被稀少的地方,绿色地方是植被密集覆盖的区域。比较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蓝色的面积大于绿色大于咖啡色。接下来,给大家一个挑战,请大家仔细观察地球仪,待会老师发给你们地球上的几大板块贴纸,你们有没有信心把板块贴纸准确贴到相应位置?学生领材料,动手操作。选出全对的小组进行讲解,鼓励大家进行修正。本环节为学生梳理了人们对地球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几种典型观点。把学生课前了解到的知识进行了明晰和强化。本环节通过生活中海边生活的人们所熟悉的现象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但是这一现象对学生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性,需要在课堂上重新演示,以具象学生的认知。本环节通过人人参与的动手实验,研究麦哲伦航海路线,从

    8、而发现路线的特征,从侧面认识到其中的道理。本环节是介绍现代人观测到的地球。是人类在认识地球的过程中最现代的一个过程,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阶段。本环节是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通过动手操作,强化对地球几大板块的特征认识。三、研讨小结大家今天的收获可真多,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今天所讲的人们认识地球的几个阶段吧。出示课件中的表格。地球附近还有一个小星球,你们知道是谁吗?月球.嗯,说的对,就是我们夜晚看到的月亮。四、拓展课后请大家阅读关于月球的知识,我们观察到的月亮有什么特征呢?等着你分享哦。五、练一练一、 选择题1.太阳系中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星球是( )。A.月球 B.地球 C.火星 D.水星2.下列说

    9、法正确的( )。A.帆船行驶时,能始终看到船帆和船身同时出机B.当帆船回港时,先看到船身,再看到船帆C.当帆船回港时,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D.在不同位置看到船帆和船身先后顺序也不同3.下面最能验证地球是球体的是( )。A.张衡提出的“浑天说”B.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度阴影进行的推测C.卫星拍摄到地球的照片D.自古传说的天似穹庐4.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可以看到地球大部分是蓝色,蓝色部分可能是( )。A.陆地 B.森林 C.冰川 D.海洋5.地球质量足够大,围绕太阳运行,自身不发光,是一颗(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D.彗星二、判断题1.海面上驶来的船只,人们总是先看

    10、到船身。( )2.安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球的。( )3.地球仪上蓝色部分代表的是陆地,绿色部分代表的是海洋。( )4.地球仪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5.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开始认为海面不是平的。( )参考答案1. B 2.C 3.C 4.D 5.C1. 2. 3. 4. 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5.地球盖天说(古代中国人)浑天说(张衡)观测月食推断地球是球体(亚里士多德)地球是球体(麦哲伦)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宇航员)八、课堂反思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课题6.月球课时2核心 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月球

    11、是地球的卫星34年级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通过望远镜观察或利用图片资料,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科学思维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探究实践能持续观察月相,会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态度责任通过图片欣赏、模拟实验、观察记录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

    12、因,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持续观察记录月相,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 准备教师:手电筒、篮球、铝箔纸包裹的网球。学生:沙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块、月相记录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了解下月亮。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月亮!关于月亮你知道些什么?有各种形状、不会发光、球体。对了,它真正的名字叫月球。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月球。(板书课题)出示月亮的图片直接导入课题,引导学生的认知从原先意识

    13、中的“月亮”转变到“月球”。二、教学过程1、月球上的环形山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月球的好奇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400多年前,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有很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又研究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或陨石撞击而形成的。这些环形山有什么特征?外围一圈隆起、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模拟实验:环形山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陨石怎样撞击会形成这些不同特征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问题:环形山的大小、深浅和陨石的什么有关。接下来我们用

    14、实验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实验器材有沙盘、细沙,它们代表了月球表面;还有石块,代表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陨石的质量和撞击速度怎么来表示?该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小组间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进行交流:大小不同的石块表示质量不一的陨石,石块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撞击速度不一样。出示实验步骤:(1)在两个盘子里分别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2)从不同高度往其中一个沙盘中丢相同大小的石子。(3)从同一高度往另外一个沙盘中丢不同大小的石子。(4)轻轻将石块取出,观察被石块砸过的坑。同学们已经有了实验思路,接下来请大家讨论小组分工。你们小组是怎样分工的?A负责将细沙铺在沙盘里;B负责挑选大小相同的石块,使其从不同高度坠落

    15、;C负责挑选大小不同的石块,使其从相同高度坠落;D负责将石块取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问题操作过程要严密、实验器材轻拿轻放、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手松开时让小石子自由下落。那就开始动手实验吧!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看到的实验现象。石块越大,砸出的坑就越大。石块下落越高,砸出的坑就越深。老师还给每组同学准备了手电筒,请把手电筒打开,直射或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你观察到了什么?和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阴影一样吗? 2、地球的卫星月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知道它是一颗行星。月球和地球是什么关系呢?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所以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地球

    16、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到月球旅行,需要带哪些东西?同时月球不会发光,只会反射太阳光,因此我们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又叫月相。3、模拟月球的公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为什么会变化呢?这和月球绕地球公转有关。接下来老师来演示一下月球的公转,我用打开的手电筒表示太阳,用一个篮球表示地球,用这个包裹着锡箔纸的网球来表示月亮。请一位同学拿好手电筒站在一侧,关灯,让“月球”绕“地球”转动,观察“月球”的明暗变化情况。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

    17、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4、观察月相并记录。知道了不同月相的形成原因,老师今天要发布一个任务每天晚上6点去观察一下月亮。容易忘记怎么办?每天定好闹钟,让闹钟来提醒我们。仅仅观察还不够,还要学会记录月相。这是我们的活动手册,可以将我们看到的月相画在表格里。怎么画呢?第一种方法:直接画出亮面形状。首先我们要判断亮面在左还是右,我们来看这张图中的月亮,它的亮面在右侧。第二步:画出亮面的形状,一个弯弯的月牙。接下来我们试着画两个月相。这种方法对画画的要求比较高。介绍第二种方法步

    18、骤:涂阴影法(1)在记录纸上画好相同大小的圆圈(2)观察月相,找出明暗分界线。(3)圆圈上点出分界线的两个顶点,画线连接两顶点。(4)将不明亮的部分涂上黑色。 注意:写好日期,也可以加上日历上的农历日期。 实事求是,如遇天气不佳就空着。在观察月相时,同时观察月亮出现的位置。第二课时:1、根据形状认识月相名称。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同学们坚持观察月相并且做好记录,老师为你们点赞。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观察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学生进行交流老师也和大家一样,观察和记录了月相,其中有几个月相图片(课件出示),你们有没有观察到?介绍几种月相名称:新月: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

    19、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这时是农历初一。峨眉月: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上弦月: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初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凸月:到了农历十二、十三,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故称凸月。明亮部分朝向西方,满月以前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又称“上凸月”,。满月: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

    20、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凸月: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农历十九、二十的凸月称为“渐亏凸月”,又称“下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下弦月: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峨眉月: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

    21、,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在你们的记录单上把上面的几种月相圈出来。2、整理月相记录单,总结月相变化规律。投影展示一些学生的月相记录单,请大家对比分析。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并加以视频给学生带来直观视觉体验,同时尝试用语言描述月球表面的状态。学生通过该模拟实验能直观感受到月球上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教材上只是给出了实验方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验转移到实际,即和陨石的大小和撞击速度有关系。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图片展示为主。模拟月球的公转情况,可以直观感受到月相变化产生的原因,需要指出的

    22、是学生在教室里通过演示实验看到的月相变化和我们在地球上真正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观察月相后需要记录,首先要指导学生记录的方法是什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徒手画,但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而涂阴影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记录月相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中间会受天气、自身等诸多影响。让学生交流遇到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同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认识几种常见的月相名称是和二年级的知识点相互呼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认识月相名称的环节,是知识的进阶记录单上有35个空格,因此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至少观察35天的月相,更容易找出其变化规律。在分析月相变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按照农历时间将月相排列好。三、研讨小结课件出示月相

    23、记录汇总,指导学生总结变化规律:上半月,亮面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西面);下半月,亮面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如果继续观察下去,月相会是怎样的?是的,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根据月相观察记录,数一数两次新月大约间隔多少天?30天。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四、拓展大家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其实关于月球还有更多有趣的知识,大家可以作为课后拓展,留待课后继续探究,好吗?思考:月亮出现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在发布观察月相任务的时候,让学生同时注意观察月亮出现的位置。但对于位置的记录和描述都有一定的难

    24、度,对于已经发现其规律的学生老师及时给与表扬,暂时说不出来的学生鼓励其继续观察五、练一练一、 选择题1.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是( )。A.月球B.地球C.火星D.水星2.古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中的“三五”指的是( )。A.农历初八B.农历十五C.农历二十D.农历二十八3.月相为满月的时间是( )。A.农历初一、初二B.农历十五、十六C.农历十八、十九D.农历二十五、二十六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描述的月相是( )。A.峨眉月B.满月C.新月D.朔月5.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 )。A.24小时B.半个月C.一个月D.三个月二、判断题6.一个完整月相周期大约是30天

    25、。( )7.根据月相变化情况,两次满月大约间隔60天。( )8.月球在晚上是静止不动的。( )9.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流星或陨石撞击形成的。( )10.月球上至今没有发现生命存在。( )参考答案1.A 2.B 3.B 4.B 5.C1. 2. 3. 4. 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6.月球八、课堂反思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课题7.太阳课时1核心 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地球绕地轴自转34年级观察并描述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长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26、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及太阳的运动特征;知道太阳高度角及其变化规律科学思维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探究实践测量太阳高度角,发现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态度责任意识到地球自转对时间影响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和太阳高度角;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测量太阳高度角。教学 准备教师:爱牛课件优化学生:量角器、线(如:棉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

    27、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探究太阳的影响。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猜谜语吧,记得举手抢答哦。老师待会叫最快举手的同学回答。一个球,圆溜溜,夜里人人不见,白天家家有。说的没错,就是太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角-太阳。谜语中还能调取学生头脑中关于太阳的已有知识。二、教学过程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表面温度约为5500,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这个温度可是很高很高的呢,把水烧开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把铁融化的温度是1500度左右。这样一对比,是不是感觉到了太阳的温度有多高了吧。太阳的体积相当于130万

    28、个地球这么大。因为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其位置的变化,人们称这样的天体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白天在地球上唯一能看到的恒星。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相对于银河系来讲,它就像是很小的一颗尘埃。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光每秒钟的传播距离为30万千米。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光的速度是极快的,为了更好的感受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接下来,请你计算一下,此刻照在你身上的太阳光是什么时候发出来的?500秒!约8分钟,这样的数据真实太让人惊讶了。目前,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中,飞机是最快的了,拿时速是1000千米的飞机来对比,你能算出假如人类乘飞机去太阳那里,大概需要多久吗?如果换成

    29、宇航员乘坐的速度更快的火箭呢?火箭的时速达到了40000千米。当我们计算过之后,能够得出坐飞机大约需要连续飞行17年;坐火箭的话大约要连续飞行5个月。这样的数据不经让我们感叹太阳离我们真的是太远了。我们知道太阳每时每刻都是改变自己的位置,比如: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的方向,傍晚在西方。初次之外,同学们还关注了太阳的哪些变化呢?太阳的高度变了吗?变了。说的没错,太阳的高度也是变化的。比如:早上和傍晚的高度比较低,中午的时候高度最高。但是怎样才能清楚地表述太阳的高度变化呢?请大家思考。用直尺能行吗?不可以,说的没错,刚才的数据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那应该怎么表示太阳的高度呢下面,老师给

    30、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当我们(或者其他可以遮光的物体)站在太阳下的时候会产生影子。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我们把它命名为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角度越大说明太阳高度越高,角度越小说明太阳高度越低。那具体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角呢?谁愿意尝试一下?请学生代表到黑板上进行操作演示。同学们,你觉得他们做的对吗?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吗?老师在这里有一个友情提示: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红色为量角器的中心点,蓝色为常见的错误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我们将分发材料,外出进行实际观测。出发前,老师提醒大家:轻声讨论、及时记录任务分工,听从安排多做几次,避免失败完后观测,及时返回

    31、观测后,请大家汇报你们观测的结果。有数据和其他小组差异较大的请思考问题出在哪里。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据作为对比,为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数据做好铺垫,感受宇宙的广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数据的理解记忆。太阳的变化包括了很多方面,之前低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涉及了部分内容,本节课从高度入手,并应发思考,从而顺势推出“太阳高度角”的概念。操作上有一些易错点,要伺机给学生买下埋伏,让学生及时发现,自我发现,以便对相关知识点的深入剖析,切实理解,深刻记忆。用实际观测来强化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吸收,但是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把问题中三个时间点都测出来,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练

    32、习,这样既延展了课堂,又增加了学生的锻炼机会。三、研讨小结同学们,大家今天的收获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太阳的相关特征,太阳距离地球的长度以及可以告诉我们太阳高度的太阳高度角。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地完成了这节课,我感到非常高兴,谢谢大家!下课。四、拓展请大家利用几天学到的方法,测量上午9:00,中午12:00,下午3:00的太阳高度角,并把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思考这个问题: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有什么不同?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数据汇报和答案讨论。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小明和同学要测量太阳高度角,一定用到下列哪种器材()。A手电筒 B直尺 C量角器 D绳子2()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它给地

    33、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A太阳 B电灯C蜡烛 D月亮3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星球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火星4太阳是一颗()星球,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A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 B自身不能发光发热的气体C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 D自身不能发光发热的固体5()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水星二、判断题6太阳在天空中位置是不动的( )7太阳和月球是一样大的,所以我们看到它们是一样大的。( )8阳光强烈时,不要直射太阳。( )9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的多。( )10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因为在天上看起来很小。( )参考答案:1C 2A 3A 4C

    34、 5A6 7 8 9 10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7.太阳太阳是恒星太阳距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的高度在不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八、课堂反思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课题8.太阳钟课时1核心 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地球绕地轴自转34年级观察并描述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长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能描述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科学思维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35、后,研究太阳照射下影子的的长短和方向随太阳位置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规律探究实践使用和制作简易的古代的测量仪器模型,如日晷;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态度责任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日晷的工作原理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制作日晷教学 准备教师:PPT、手电筒、铅笔、橡皮泥、竹篾等。学生:硬卡纸、胶水、剪刀、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

    36、将要继续探究太阳的影响。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同学们,在探究上节课的问题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是相同的。它们比中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要小。对我们的探究问题: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有什么不同?大家有答案了吗?谁来说一说。角的顶点、开口方向是不同的。还有就是影子的方向也是不同的。这就要和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有关了。(板书:太阳钟)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下两节课衔接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连贯性,探究活动有基础。教学过程1.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的变化与光源的关系让我们来观察两幅图片。一幅是下午3点测量太阳高度角时拍摄的照片,一

    37、幅是用手电筒照射一根竖立的木条,观察它们的影子。请大家思考: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教师引导出:光源、遮挡物、屏说的没错,左面这幅图中,光源是什么?太阳人是遮挡物,屏是草坪。同学们,现在我们用手电筒来照射竖立的木条,观察它的影子。我们发现了人的影子也在变化,现在你能改变木条的的影子吗?请同学们拿出实验器材,寻找方法。汇报改变影子方向和长短的方法。总结一下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非常棒,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其他发现?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吗?竖直向下照射!既然已经知道了影子会变化,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继续研究的方向吗?下面我们来模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从而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怎样

    38、改变的。太阳是东面升起,西面落下,在天空中变化的轨迹呈现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模拟太阳运行的轨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把手电筒放在竹篾上贴合移动。在竹篾上分别标注7:00;9:00;12:00;14:00;17:00时间的位置,手电筒分别放在这样一些位置。手电筒照射方向面朝木条上部。请大家及时记录5个位置的影子大小和方向,可以把影子绘制在底板上。实验中,老师提醒大家,绘制的时候每个影子旁边都要标注好对应的时间点,便于后期对比是进行区分。操作时把数据记录在我们的活动手册上。汇报记录情况根据大家记录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太阳位置变化时,物体影子也随之发生变化;早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中午最短

    39、。2.介绍太阳钟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请大家观察图片,左侧是地平式日晷,右侧是赤道式日晷,你认为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的没错,日晷正是利用了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的影子的影响是有规律的原理做成的。他们之间有的是平铺在地面的,有的与地面成一定的夹角。3.制作日晷了解了日晷,大家想不想做一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日晷,亲自去室外计时。做日晷需要使用的器材有:半圆形硬卡纸、三角形硬卡纸、胶水、直尺、笔制作的步骤是:1、在半圆形的硬

    40、卡纸上按刻度示例图标明刻度和方向。2、按成品效果图,把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3、确定好方向后,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请同学们注意,三角形硬卡纸要竖直粘贴。否则影响计时准确度。学生动手操作成品展示,错误指导。同学们,下课之后,大家可以尝试着在阳光下计时,计时结果和教室的钟表核对,看一看自己制作的日晷是不是能准确地计时。如果计时不对,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课后可以咨询老师。(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基本概念的学习。看似无目的的观察,却能够给学生建立起稳固的关于影子的概念,还能够从“无目的”中发现很多不同的现象,为下

    41、面的探究做准备。实验探究,发现太阳变化时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为下面引出太阳钟做好铺垫。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日晷正是一个人类的需求的设计作品,这也正说明了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给学生普及科学史,感受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益处。感受日晷之类的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人类进步道路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增加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体现stem的教育理念。三、研讨小结大家今天的收获可真多,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知道了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带来影子方向和长短规律性变化,一天中中午影子最短,早晚的影子最长;我们感受了古代人的聪明智慧,知道了日晷,制作和使

    42、用了这样一个简易的古代的测量仪器模型。四、拓展大家可以在课后进行实际计时操作,作为课后拓展,把你的收获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比如你的爸爸妈妈和同学们。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地完成了这节课,我感到非常高兴,谢谢大家!下课。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古代中国被称为()。A太阳钟 B日晷 C怀表 D影钟2下午,小明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长5米,1小时后他再去测量旗杆的影子,影长()。A小于5米 B等于5米 C大于5米 D不确定3对于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角,说法正确的是()。A方向角度都相同B方向角度都不同C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本文(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