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doc

    • 文档编号:5223866       资源大小:13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2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哟普)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doc

    1、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课题课堂随机收取一些铅笔,组织进行“猜一猜”的游戏。第一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最多有8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教师揭晓

    2、答案:可能有1支、2支8支。师:现在你们再猜一猜,我手上还有多的铅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最多有8支,所以不可能超过8,但可以少于或等于8。第二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教师揭晓答案:可能有5支、6支、7支师:看来答案还有很多很多。会不会只有4支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因为至少有5支,所以不可能是4支,老师手中铅笔的数量一定大于或等于5。第三轮:师:老师手里有一些铅笔,至少有5支,最多有8支。大家猜一猜,可能有几支?【学情预设】学生仔细聆听后,会很快想到可能出现的数量。教师揭晓答案

    3、。师:只有这几种答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分析题意,可知铅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即可能有5支、6支、7支或8支。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最多”和“至少”有关。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最多”和“至少”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至关重要,因此课始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最多”和“至少”的含义,为新课作铺垫。二、讨论辨析,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理解题意。课件出示教科书P67例5。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并结合题意突出表达对“最多”“至少”的理解。【学情预设】“最多”说明每条船

    4、上不超过4人,坐4人就是最多的。“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说明要使租的船最少。师:怎样坐才能保证租的船最少呢?【学情预设】让每条船尽可能坐最多的人,也就是每条船上坐4人。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师:接下来,请同学们4人一组探究至少要租多少条船。教师巡视,观察引导,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提醒,可采取画图或列算式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学情预设】学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有一定的能力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第一个环节对关键词的分析,学生能很快地选择用除法解决问题,但在结果处理、思路展示上,学生出现了分歧。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后,以小组形式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师:哪个小组觉得自己的方法

    5、最直观,最容易被大家理解接受?请你们来说一说。【学情预设】预设1:画图表示。用一个代表一个同学,因为每条船最多坐4人,所以4个为一份。 有5份就是要坐5条船,还剩2人,因为他们也要坐船,所以还需要再加1条船,也就是要租6条船。预设2:用符号表示。一个4表示租了1条船:4,4,4,4,4,2。5个4就是表示租了5条船,还多了2人,要再加1条船,一共是6条船。预设3:列式计算。224=5(条)2(人)。学生会出现不带单位、单位带错、结果不知如何表达等一系列状况,可引导学生结合预设1分析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然后得到至少要租6条船。如果未出现预设3,可先总结前面两种方法,然后继续下面的环节。师:要表扬

    6、用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同学!你们简单直接的表达让大家都理解了你们的思路。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画图法和符号法比较好理解,但相对复杂。当总数较大时,不够方便,这时导入列算式法。师:还有什么数学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学情预设】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答。师: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学情预设】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所以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24。全体学生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并把横式补充完整。师:竖式中的22、20、4、5、2各表示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把横式补充完整。师:余下的2人怎么安排?有的同学直接答租5条船就够了,有的同学

    7、觉得要6条船。你觉得呢?【学情预设】还多2人,应该还要再租1条船,才能都坐下,所以至少需要5+1=6(条)船。(板书)师:请注意,不管余下的是2人还是3人,都还要坐1条船,所以在求得的商的基础上还要加1。3.回顾与反思。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谁能口头检验?【学情预设】学生有以前解决问题的基础和经验,能够尝试把计算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用乘法进行检验。师: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余下的不管是多少,都要给商加上1。这样的方法叫做“进一法”。请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是有剩余,要用“进一法”的。【学情预设】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运货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

    8、的思路,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学会抓“最多”和“至少”等关键词理解题意;在自主探究中通过多种不同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在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进一法”;在回顾反思中渗透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三、深化理解,梳理强化1.完成教科书P67“做一做”第1题。师: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结合题意说一说,“最多”是什么意思?“至少”呢?学生分析题意,选择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集体评析。师:至少要运几次?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加1?2.完成教科书P67“做一做”第2题。师:集体读题,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最多”是什么意思?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师:还余下1元,应该

    9、再加上1个面包吗?【学情预设】不需要加1,因为剩下的钱不够再买1个3元的面包。师: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学生口头表达,指名多名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师:像这样不管余数是多少,都不影响商的大小的计算方法叫做“去尾法”。请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是使用“去尾法”的。【学情预设】剪布做衣服,用长跳绳剪短跳绳等。【设计意图】本题与例题不同,不需要进一,意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避免形成思维定式。3.类比概括,归纳总结。师:对比教科书P67“做一做”第1、2题,你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都是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第1题有余数,需要用商加1,因为剩下的也要运1次;第二题有余数,不需要加1,因

    10、为剩下的钱不够再买一个3元的面包。师: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不加1呢?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与安排,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完成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第8题。学生独立审题思考解答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综合考虑3种花的情况,以束数最少的花为标准确定最终花束的数量。【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基础上,能针对不同问题情境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答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5+1=6(条)口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常见问题,让学生深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合理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同时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了避免思维定式,又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确定问题的答案,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活动设计层层递进,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挑战新的困难。同时阶梯型的教学设置,给学生铺垫了道路,让学生有一定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让困难变得并不是那么不可克服。在解决问题后,学生能获得成功体验,这会给予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哟普)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