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苏轼苏轼 任务一:作者与背景任务一:作者与背景苏轼的成就:苏轼的成就:诗:诗:清新豪健,想象丰富,与黄庭坚合称清新豪健,想象丰富,与黄庭坚合称“”;词: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散文: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之一,“三苏三苏”之一;之一;书法:书法:“宋四家宋四家”之一(苏东坡、之一(苏东坡、黄庭坚、黄庭坚、米米芾、蔡襄)。芾、蔡襄)。苏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
2、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被调赴汝州(今属河南),州(今属河南),这年六月,苏轼由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
3、,顺便送他长子苏迈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写作背景写作背景任务二:解读题目任务二:解读题目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
4、,退可守,号称称 江湖锁钥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 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
5、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代重建。侧 景夜 景正 景任务三:朗读感知任务三:朗读感知读准字音读准字音彭彭蠡蠡(l)郦郦元(元(l)钟钟磬磬(qng)桴桴止响腾(止响腾(f)铿铿然(然(kn)硿硿硿硿(kng)栖栖鹘鹘(qh)磔磔磔磔(zh)鹳鹳鹤鹤(gun)噌噌吰吰(chnhn)穴穴罅罅(xi)无无射射(wy)窾窾坎(坎(kun)镗鞳镗鞳(t nt)任务四:理解第任务
6、四:理解第1 1段段 水经云: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
7、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何哉?任务四:理解第任务四:理解第1 1段段人物人物得名由来得名由来作作 者者态态 度度作者作者依据依据郦郦道道元元李李渤渤下临深潭,微风鼓浪,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 常疑 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止响腾,余韵徐歇。余 尤疑 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所在皆是在皆是也,也,而此而此独以钟名,独以钟名,何哉何哉?概括段意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
8、法,以及对这两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种说法的怀疑。可分三层。第一层,引可分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水石相搏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之说难以取信于人。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亲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
9、质疑。李渤亲“访访”遗踪,亲遗踪,亲“扣扣”其石,其石,亲亲“聆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提出疑问提出疑问任务一:理解第任务一:理解第2 2段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10、。至莫夜月明,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
11、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任务一:理解第任务一:理解第2 2段段概括段意 记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明其名由来的经过。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描绘出一幅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
12、清凄厉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2 2)作用:这段描写着力)作用:这段描写着力渲染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暗含亲身探访的不易,暗含为下文为下文批评批评“士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伏笔。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
13、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任务二:理解第任务二:理解第3 3段段任务二:理解第任务二:理解第3 3段段概括段意 写探明了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写探明了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想,表明写作意图。抒发感想抒发感想(总结议论)(总结议论)郦 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
14、惜)一一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嘲笑。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的说法就一定正确吗?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的说法就一定正确吗?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又何在呢?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这这是一篇是一篇带有带有考考辨性辨性的游记,其中固然有以生动的的游记,其中固然有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比拟、亲身的感受写景状物的内比喻、形象的比拟、亲身的感受写景状物的内容,同容,同时时还有在此基础上生发而出的雄辩的驳还有在此基础上生发而出的雄辩的驳论、透论、透辟的说理。辟的说理。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很能代表苏轼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很能代表苏轼散文文、情、理并茂散文文
15、、情、理并茂的特点的特点。作作者在文中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视调重视调查研究查研究的态度。的态度。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于一得之见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于一得之见(也表现在他对渔工水师的轻视上也表现在他对渔工水师的轻视上)的弊病。后人也有以的弊病。后人也有以山上有洞,形如覆钟非议他的。尽管如此,他的山上有洞,形如覆钟非议他的。尽管如此,他的石钟石钟山记山记仍不失不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杰作仍不失不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杰作。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人们对于
16、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和苏轼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和苏轼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精神正是正是一致的。一致的。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乎”的观点,的观点,表现了苏轼为了弄清石表现了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不避艰险,亲身探访的精神。的精神。游因质疑郦说游历解疑看法 因声命名方法游感结论:记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小结课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