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4章-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比较文学概论》课件).pptx

    • 文档编号:5175452       资源大小:4.17M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8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28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晟晟文业)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第4章-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比较文学概论》课件).pptx

    1、形象学、接受形象学、接受学学 与与变异学变异学ChapterFour本讲纲要二、二、接受学接受学三、三、变异学变异学一、一、形象学形象学一、一、形象学2020世纪九十年代世纪九十年代初,初,代表学者:莫哈、巴柔形象学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种专门研究类型。2020世纪七八十年世纪七八十年代代以后以后保罗利科确立“形象”的两个主要功能:“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形象学发展历程形象学发展历程导言飞跃飞跃萌生萌生扩展扩展2020世纪四五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年代的法国的法国标志着早期法国学派在观念和方法上的重要转向。(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萌蘖与生发学术背景学术背景1919世界末世界末2020世纪

    2、初世纪初比较文学研究取向趋异受进化论影响重视归纳与综合强调文献实证,排斥理论综合和美学评价难以操作“影响研究”(影响研究)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经常是靠不住的。在这种研究中,人们往往试图将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加以称量。相比之下,更为可靠的则是由作品的成就、某位作家的境遇、某位大人物的命运、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旅游和见闻等等所构成的历史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萌蘖与生发卡雷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萌蘖与生发卡雷的贡献卡雷的贡献新的研究空间研究力作各民族间通过文学作品、旅游日记所表现出来的“想象性的相互诠释”法国游客与作家在埃及法国作家与德国幻想形象学拓荒力作形象

    3、学拓荒力作不再追求抽象的总括性影响,而设法深入了解一些伟大民族传说是如何在个人或群体的意识中形成和存在下去的,这就是近五十年来法国的一种远景变化,它使比较文学产生了真正的更新,给它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萌蘖与生发基亚用简单化的形象来想象别的民族得出“漫画式的、图解式的和令人惊奇的”抽象结论总括性地加以研究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萌蘖与生发形象学的萌蘖20世纪初关于“异国形象”的研究形象学的生发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卡雷和基亚确立了新的原则卡雷、基亚将对“异国形象”的研究置入传统影响研究中使人们开始注重文学在表现异国形象时的传播和建构作用 (一)形

    4、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萌蘖与生发萌蘖与生发l 洛托拉利18世纪法国的俄罗斯幻象(1951)l 马朗东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意识中的法国形象(1952)l 罗勒、斯蒂芬英国文学中的瑞士(19521955)l 狄戎法国思想中的德国危机:18711914(1959)l 热内从格兰多热到巴拿布思:法国小说和戏剧中的美洲人形象(18601917)(1964)l 卡多法国知识界的俄国:18391956(1967)研究成果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发展与现状发展与现状是“影响研究三支柱”中的一种,没有成为“专门之学”萌蘖与生发阶段的形象学20世纪80年代得到根本改变萌蘖与生发阶段的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5、 发展与现状发展与现状总结总结 借助新的理论来建构形象学的理论基础借助新的理论来建构形象学的理论基础 借新的理论来开辟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涵借新的理论来开辟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涵1.1.形象学自身的理论化形象学自身的理论化接受美学场论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丰富形象学研究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东方学东方学”“场论场论”姚斯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萨义德萨义德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发展与现状发展与现状总结总结2.2.形象学迅速向其他欧美国家传播形象学迅速向其他欧美国家传播20世纪60年代起向欧美传播遭遇著名学者抵制形象学趋向形象学趋向社会化政治化历史化文化心理化文学研究的文

    6、学研究的真正价值真正价值探讨文学的内在形式和美学品格彼此冲突 相关论著极其丰富,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影视文化以及相关论著极其丰富,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影视文化以及历史、宗教、哲学、伦理、地理等各个层面;历史、宗教、哲学、伦理、地理等各个层面;高校开设形象学课程,硕、博士生撰写相关学位论文;高校开设形象学课程,硕、博士生撰写相关学位论文;比较文学教材编写形象学篇章。比较文学教材编写形象学篇章。(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发展与现状发展与现状总结总结3.3.形象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形象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形象学的性质与定义“自我自我”的确立,始终是与的确立,始终是与“他者他者”相伴。相伴。形

    7、象学的性质形象学的性质形象学的形象学的性质性质取决于取决于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异国形象异国形象异国描述异国描述 (二)形象学的性质与定义形象学的性质形象学的性质一、“形象”所蕴含的是不同民族间“想象的相互诠释”最根本的特性最根本的特性二、“形象”的认知功能处于“再现”与“想象”之间三、“形象”兼具“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蕴含四、“形象”兼具“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价值功能五、“形象”具有语言的一切特征,具有严格意义上的 诗学特性形象学是把“异国形象”置于与“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关联之中,研究一个民族对“他者”的各种诠释(描述、想象、幻象、神话、传说等)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原因。

    8、(二)形象学的性质与定义形象学的定义 (二)形象学的性质与定义形象学的定义形象学的定义跨学科考察两极关系(同一性/相异性)表现在文化间的爱憎态度身份上的认同与别异本质上的褒贬判断他者形象社会总体想象物注重探讨自我(叙述者/注视者及其文化)他者自我反观、自我书写、自我言说的深层原因和变异机制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对象形象学的对象“异国形象”的创造者“社会总体想象物”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异国形象”的方法论研究“异国形象”本身(最主要)主体、自我、叙述者、注视者,等等依 赖依赖包括理论建构研究具体问题研究难以区隔相互交叠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内容形象学的内

    9、容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内容形象学的内容理论建构研究之一形象学的特点跨学科性新文论化注重总体性和综合性形象学的性质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内容形象学的内容理论建构研究之二形象学的目的考察“异国形象”在民族文化中产生的原因、机制及其复杂表现审视和辨析“形象”形象学的功能借助达成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利科诠释“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功能例主主体体客客体体能够意识到想象物与现实的差别不能意识到想象物与现实的差别客体“缺席”【萨特】客体“在场”【休谟】产生的“异国想象”是“乌托邦”二者之间的区别最大,想象成为批判现实的工具二者之间的区别最小,想象与现实相混产生的

    10、“异国想象”是“意识形态”解构颠覆社会历史文化凝聚整合社会历史文化 在主体批判意识的强弱与想象物在主体批判意识的强弱与想象物/现实之区别的大小现实之区别的大小之间,并不是一种单一对应的关系。根据民族作家心目中之间,并不是一种单一对应的关系。根据民族作家心目中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高下优劣的差异程度,把民族作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高下优劣的差异程度,把民族作家对于异国文化的基本态度分为三种:家对于异国文化的基本态度分为三种:一、狂热一、狂热 二、憎恶二、憎恶 三、友善三、友善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巴柔修正“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功能例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内容形象学的内容

    11、理论建构研究之三关于形象本身形象的分类形象的分类【莫哈莫哈】形象的学术史演变形象的学术史演变【卡多卡多】形象的诗学形象的诗学【巴柔巴柔】巴柔的研究,把形象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巴柔的研究,把形象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具体问题研究之一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内容形象学的内容在文学事实联系脉络下延伸出来的相关成果在文学事实联系脉络下延伸出来的相关成果艾田伯艾田伯:形象学巨著的中国之欧洲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也相当丰富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也相当丰富:前辈前辈:钱锺书、季羡林、张星烺、范存忠、方重、戈宝权后辈学者后辈学者 :乐黛云、钱林森主编“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严格意义上的形象学研究严格意义上的形

    12、象学研究:特别是周宁撰写或主编的一系列著作,将理论反思不断引向深入。具体问题研究之二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内容形象学的内容词汇研究词汇研究“套话套话”研究研究【巴柔】采用福柯话语理论、东方主义、结构主义等方法来讨论这类词汇所蕴含的“文化”与“权力”、“自我”与“他者”关系“法国人喝葡萄酒”“德国人思维严谨”具体问题研究之三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形象学的内容形象学的内容周宁的相关研究使这一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变: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于西方的关于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形象”反思反思研究数量较多,但是大都重视史料罗列,缺乏思想深度二、二、接 受 学 (一)接受学的历史

    13、与现状“影响研究三支柱”都与“接受”有关特别是渊源学和流传学。接受学的早期形态接受学的早期形态渊源学渊源学流传学流传学从“接受”出发,追溯“影响”的异国来源着眼于“影响”得以发生的媒介与环境,研究重心就在影响的终点“接受者”1.属于“文学史研究”,是“历史或社会学研究”而非“文学批评”;2.它虽然着眼于接受者的“接受”,但重心却落在放送者在他国获得的“机运”和“成功”之上,故流传学实为放送者在异国的“声望”之学;3.他国的种种“接受”是对于放送者的单向反应,接受者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学早期形态的共同特点接受学早期形态的共同特点 (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自自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以来年代

    14、中期以来 ,接受美学愈益成为欧美学者的关注热点接受美学愈益成为欧美学者的关注热点 。接受学的早期形态接受学的早期形态“比较文学接受学比较文学接受学”进入了新的阶段进入了新的阶段 1979 1979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办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九届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办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九届年会,次年出版的年会论文集(接受美学的主要创始人年会,次年出版的年会论文集(接受美学的主要创始人H.H.R.R.姚斯为主编之一)第二卷名为姚斯为主编之一)第二卷名为文学交往与接受文学交往与接受。标标 志志 (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在欧美学者所撰比较文学概论性著述里安排专门章节来论述“接受研究”者并不多见接受美学

    15、的国外情况接受美学的国外情况伊夫谢弗莱尔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在德国今日比较文学齐马比较文学导论设有专章“比较性接受研究”(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接受美学的国内情况接受美学的国内情况从1983年起进入我国学界引发研究与应用的热潮主主要要研研究究 1 1、跨文化视域下的接受美学与诗学研究、跨文化视域下的接受美学与诗学研究 2 2、以接受美学为参照的中国诗学理论重构与反思、以接受美学为参照的中国诗学理论重构与反思 3 3、阐发研究、阐发研究 4 4、外国作家、文学和理论思潮的中国接受研究、外国作家、文学和理论思潮的中国接受研究 5 5、翻译研究、翻译研究 (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接受美学的国内情况接受美

    16、学的国内情况我国较早接纳我国较早接纳“接受美学接受美学”的的比较文学著述比较文学著述主主要要著著述述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著乐黛云著】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乐黛云主编乐黛云主编】比较文学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教程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新编【张铁夫等主编张铁夫等主编】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主编曹顺庆主编】(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 (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接受美学概述接受美学概述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由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的姚斯、伊瑟尔、施特里德、福尔曼等率先倡导、建立。重视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中的作用及规律,被称为“接

    17、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姚斯文本的召唤结构 伊瑟尔围绕围绕“读者读者”与与“文本文本”两要素两要素姚斯和伊瑟尔姚斯和伊瑟尔在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在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等方面的主要观点:(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其一、文学的本质作者文本读者文学如何存在其二、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受到“接受屏幕”的制约产生“期待视野”围绕围绕“读者读者”与与“文本文本”两要素两要素姚斯和伊瑟尔姚斯和伊瑟尔在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在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等方面的主要观点:(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其三、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开放未定而具有可连接性的“意义空白

    18、”各种图景片段间的“未定性空缺”“否定性”构成围绕围绕“读者读者”与与“文本文本”两要素两要素姚斯和伊瑟尔姚斯和伊瑟尔在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在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等方面的主要观点:(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其四、良好的“召唤结构”其五、文学史即“效果史”庸常的“期待视野”创造性的“视域融合”打破形成读者参与的“接受史”(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接受学的性质和特点接受学的性质和特点摆脱了对流传学等传统影响研究类型的依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类别研究的内容更为广阔、深邃和复杂不单是历史研究和文献实证,而且还是“文学批评”乃至“文学理论研究”影响研究从原来的单向流传,变成了双向的互动 (

    19、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接受学的定义接受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一国作家为主体的读者对异国文学的接受和反应研究视角 文化背景、文学原理与批评、原作与译本的比较、发行调查、一般舆论反响 接受过程中对于异国文学和文化的过滤、误解、变形乃至扭曲等各种现象的 深层原因和变异机制审视和探究反观和认知本民族文学与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即即“接受者接受者”,可以是单个,可以是单个的人(不仅仅是作家),也的人(不仅仅是作家),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每个人的情绪、气质、性格、品行、可以是一个群体。每个人的情绪、气质、性格、品行、教养、背景、经历、嗜好,等等,都是构成教养、背景、经历、嗜好,等等,都是构成“接受屏接受屏幕幕”的重

    20、要因素;的重要因素;即接受者所处的即接受者所处的“年代年代”,主要牵涉到历史分期、流行,主要牵涉到历史分期、流行思潮、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及其相互关系对接受的影思潮、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及其相互关系对接受的影响;响;(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体主体时间时间接受者的民族或国家之社会现实环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势力状态;接受者遭遇的“客体世界”;“文本”具有“召唤结构”,“文本”杰作能够产生对于庸常“期待”的否定性作用,最终参与改变接受者的“接受屏幕”;“接受”现象的各种差异性表现及其深层原因和变异机制。(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空间空间文本

    21、文本其他其他 其一,研究某一作家对国外某一作家或某些作其一,研究某一作家对国外某一作家或某些作家的接受与反应。家的接受与反应。“鲁迅与雪莱”“王国维与叔本华”“郁达夫与佐藤春夫”“莫言与马尔克斯”“史奈德与寒山诗”(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 例:例:其二,研究某个外国作家在中国的接受与反应,其二,研究某个外国作家在中国的接受与反应,往往涉及该作家的重要作品或全部作品。往往涉及该作家的重要作品或全部作品。例:“泰戈尔在中国”“普希金与中国”“歌德与中国”“巴尔扎克与中国”(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 其三、研究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在某一国家的接受和反其

    22、三、研究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在某一国家的接受和反应,特别是在不同时代流传与接受所表现出的差异和变化应,特别是在不同时代流传与接受所表现出的差异和变化例:“三国演义在东南亚”“莎士比亚戏剧在18世纪欧洲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或者,研究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在不同国家的或者,研究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在不同国家的接受和接受和变异变异 例:“尼采与中国近现代文学”“赵氏孤儿在18世纪欧洲的流传与接受”“罗摩衍那与中国”,等等 (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其四、研究某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反应。其四、研究某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反应。例:“印度文学在中国”“日本文学在中国”

    23、“德国文学在中国”“俄罗斯文学与中国”(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 其五、研究某一思潮、流派在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其五、研究某一思潮、流派在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的接受与反应的接受与反应例:“中国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自然主义在19世纪欧洲的流传与变异”“现代主义在20世纪初叶的欧洲”等。或者,研究某一思潮、流派在同一时代不同国或者,研究某一思潮、流派在同一时代不同国家的接受和变化家的接受和变化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 其六、研究某一母题或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其六、研究某一母题或主题在不同国家、

    24、不同时代的接受与变异。时代的接受与变异。例:“二女争子”母题在不同作品中的演变“灰姑娘”母题在不同国家的演变 (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重叠性:重叠性:与渊源学、流传学、形象学、接受学有相当大的重叠性;变异性:变异性:一般而言,渊源学、流传学更注重实证性,而形象学、接受学更具有变异性特征;特点鲜明:特点鲜明:接受学始终围绕“接受”诸因素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接受者在“影响”发生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总总结结 鲁迅早年受到“摩罗诗人”以及俄苏作家的影响,里面便包含了鲁迅自己的主动选择。郁达夫受到日本小说家佐

    25、藤春夫、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法国作家卢梭等人的影响,也有郁达夫的主动选择。(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 首先,透过民族文学在异国语境中的传递和首先,透过民族文学在异国语境中的传递和接受,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接受,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自我”。(四)接受学的前景美国大学生在阅读小二黑结婚之后,竟然一致认同并喜爱“三仙姑”,这表明西方人在人生价值观上的确与我国存在鲜明差异。其次,接受学的方法论有待丰富与多样化。其次,接受学的方法论有待丰富与多样化。以往的以往的“接受研究接受研究”,在方法论上常常只局限,在方法论上常常只局限于接受美学。于接受美学。事实上,没有民族作家的“接受”,

    26、就没有异国作家的“影响”,因此,作家理应成为接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样值得加以探究。(四)接受学的前景再次,加强接受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再次,加强接受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翻译”是一种中介性的文学活动,从接受的视角来审视,译者的主体性、翻译中出现的“创造性叛逆”、“归化”与“异化”以及不同译本间的差异比较,都能够成为揭示文化变异、透析文化独特品格的论题。(四)接受学的前景中外文化与文学交往的大量史实表明,不同文化与文学间的“影响”,绝非单向的输入和传递,而是始终伴随着接受者的选择,肯定与否定并存,接纳与拒斥交错。即使是“接受”,其过程也往往充满着过滤、误解、变形乃至扭曲的表现。(四)接受学

    27、的前景第四,应当重视变异研究。第四,应当重视变异研究。三、变 异 学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定义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定义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现象在影响交流中呈现出的变异状态比较文学变异学比较文学变异学The Variation Studie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在相互阐发中出现的变异状态从而探究比较文学变异的规律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时代背景时代背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潮思潮跨文明研究跨文明研究思潮思潮当今全世界学术研究当今全世界学术研究核心和焦点是核心和焦点是差异性问题差异性问题 (一)比较文学变

    28、异学的基本原理国外 韦斯坦因:影响过程中的“创造性的转变”;赛义德:“理论旅行”Traveling Theory;斯皮瓦克,苏珊巴斯奈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弗朗索瓦于连:对异质性的强调。变异学萌芽变异学萌芽国内 叶维廉:“文化模子”说;严绍璗:“变异体”概念;王向远:日本新感觉派及其在中国的变异;曹顺庆:比较文学变异学,论文,专著。同源性:即流传或渊源的同一性。实际上变异同时存在。实证性:坚持实证性的科学精神是影响研究的突出个性,但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也同时包含变异的问题,因为当一国文学 传到另一国时,它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目标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传统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影响研

    29、究影响研究局限性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求同性的影响研究:不能反映在文学流传中信息的失落、增添与误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接受者、不同文明的影响下的文学阅读的差异。影响研究中的超越影响,未能揭示出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出在本国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变异”。传统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影响研究影响研究目标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 类同性 美国学派以及平行研究注重求“同”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看来,求同才具有可比性,没有同,就没有可比性,并没有认识到异质性与变异性。传统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平行研究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局限性 拒绝对异质性文化进行研究 早期异质文

    30、化间进行平行研究,由于缺乏对“异”的重视,“比较”沦为“X+Y”的表浅化“比附”。传统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平行研究 (二)变异学的理论核心:异质性与可比性异质性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基础异质性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基础 “同中之异同中之异”,即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同,即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同源性、类同性的可比性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延伸与补充。源性、类同性的可比性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延伸与补充。即:在有同源性和类同性的文学现象的基础之上,找出即:在有同源性和类同性的文学现象的基础之上,找出异质性和变异性。异质性和变异性。例:禅宗与佛教有相当的差异,但是有共同的源头 印度佛教。异质性与可比

    31、性异质性与可比性 跨国别的文学研究,是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的比较,必然会涉及一国文学流传到他国所产生的变异。(三)跨国变异研究“国别文学是墙内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越出了围墙。”跨国变异研究的内涵跨国变异研究的内涵雷马克 (四)跨语际变异研究跨语际变异研究的内涵跨语际变异研究的内涵翻译过程的变异文学现象通过翻译,跨越语言的藩篱,最终被接受者接纳的过程语言层面产生变异译者或读者对外来文学作品在目标语中加以“再现”或“再生产”,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制于目标语的规范和读者语言阅读习惯 (四)跨语际变异研究跨语际变异研究的特点跨语际变异研究的特点1 1、语言的语言的“不可译不可译”性与变异的必然性性与变异的

    32、必然性佛经翻译“五失本、三不易”道安2.2.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异质性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异质性“春蚕到死丝方尽”:“丝”与“思”一语双关 The silkworms of spring will weave until they die.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学科特征是“跨异质文化”:“如果说法国学派跨越了国家界线,沟通了各国之间的影响关系;美国学派则进一步跨越了学科界线,并沟通了互相没有影响关系的各国文学,那么,正在崛起的中国学派必将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巨大的墙,必将穿透这数千年文化凝成的厚厚屏障,沟通东西方文学,重构世界文学观念。”(五)跨文化变异研究跨文化变异研究的实质跨文化变异研究的实质曹

    33、顺庆跨文化研究的提出和中国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和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实践和知识资源密切相关理论实践和知识资源密切相关 (五)跨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过滤文化过滤内涵 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第一,是接受者的文化构成性。(五)跨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过滤文化过滤含义第二,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第三,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 (五)跨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过滤文化过滤作用机制语言差异的过滤作用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作用 在西方

    34、,庄子里面的“天”、“道”经常被理解为“上帝”(God),这明显是西方人根据其基督教文化传统,对中国文学的一种变异。例(例(1 1):(五)跨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过滤文化过滤例(例(2 2):林纾将其大卫科波菲尔为块肉余生述,把人名改用“块肉余生”替代,林纾还删节了一些他认为不重要的内容,如一些感叹词、拟声词,标题,与宗教相关的内容等。(五)跨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误读文化误读含义由于接受者或接受者文化对发送者文化的渗透,修正与筛选,亦即文化过滤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形成误读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诸因素合力的产物 (五)跨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误读文化误读造成因素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跨越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文

    35、学误读与创新例(例(1 1):):寒山诗翻译后的误读寒山诗翻译后的误读 (五)跨文化变异研究“炼药空求仙”中的“药”,是指炼长生不老的药,美国诗人史耐德故意用“drug”来翻译,“炼药”被译成“tried drugs”(嗑药)。译者以“垮掉的一代”的反叛、颓废思潮为取向,将寒山塑造成一位“嬉皮士”。形象与真实相去甚远。文化误读文化误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庞德译为:“To study with the white wings of time passing/is not that our delight”。庞德的误读,源于接受了费诺罗萨(18531908)的遗稿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中对汉

    36、字的误读。例(例(2 2):):庞德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误读庞德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误读 (五)跨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误读文化误读 (六)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何谓文学他国化何谓文学他国化文学传播至他国文学传播至他国更深层次的变异更深层次的变异文化过滤 译介、接受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所化,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所化,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判断标准判断标准话语规则是否发生改变话语规则是否发生改变例:例:佛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是与中国佛教化同时进行的。”(六)文学的他国化研究注重语言的印度文化规则“不立文字,以

    37、心传心”的中国文化规则转换中国的佛教禅宗何谓文学他国化何谓文学他国化 在特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心理下所形成的在特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心理下所形成的思辨、阐述和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规则。思辨、阐述和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规则。直接作用于:理论的运思方式、意义生成和语言的表达直接作用于:理论的运思方式、意义生成和语言的表达 鲜明体现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等鲜明体现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等 话语规则和言说方式上话语规则和言说方式上 (六)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中西话语规则的异质性中西话语规则的异质性话语规则话语规则话语规则的本质是文化规则话语规则的本质是文化规则所以具有强烈的异质性所以具有强

    38、烈的异质性西方文化与文论重科学理性的逻辑分析例例:“道道”与与“逻各斯逻各斯”(五)跨文化变异研究老子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道”倾向于倾向于“无无”“逻各斯逻各斯”倾向于倾向于“有有”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这个这个逻各斯逻各斯(logoslogos),虽然永恒),虽然永恒地存在着,但是人们在听见人说到它以前,以及在初次地存在着,但是人们在听见人说到它以前,以及在初次听见人说到它以后,都不能了解它。听见人说到它以后,都不能了解它。中国文论重神遗形采用艺术的表达与接受方式中西话语规则的异质性中西话语规则的异质性 将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化融

    39、合,结合中国的文学实践,以将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化融合,结合中国的文学实践,以中国的运思方式、学术规则、话语方式为主,来吸收与改造中国的运思方式、学术规则、话语方式为主,来吸收与改造西方文论,在对话中进行异质互补,有效融通,实现中国文西方文论,在对话中进行异质互补,有效融通,实现中国文化的创新。化的创新。(六)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西方文论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中国文论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化:中国文论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含义含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西方文论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西方文论“化中国化中国”的状况,的状况,同时又使中国文论和文学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同时又使中国文论和文学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六)文学的

    40、他国化研究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方法论结合本国的文学实践、文化传统和源头,结合本国的文学实践、文化传统和源头,理解本国文化的话语规则及其独特价值理解本国文化的话语规则及其独特价值善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通点与相异处,用双向阐善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通点与相异处,用双向阐发法来检验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和本土的实效性发法来检验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和本土的实效性吸收、改造、利用其积极因素吸收、改造、利用其积极因素 (六)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例:例:马列文论的中国化马列文论的中国化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将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文艺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马列文论,到目前为止,它依然是进行文艺批评实践的一种有效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注意事项

    本文(第4章-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比较文学概论》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