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2 讲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单元高效整合 知识网络 脉络清晰 |框图纵览 , 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认读导引】 四个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战 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20 世纪 90 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 知识整合 无障通达 |专题归纳 ,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历程 1 由空想到科学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 社会提出一些天才的设想。 (2)19 世纪三四十年代 ,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 为科学理论的创 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2、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 共产党宣言。从此 ,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 由理论到实践 (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巴黎 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 由理论到现实 1917 年 ,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 实。 4 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 , 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 , 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
3、列人民民主国家 , 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5 由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 , 中国共产【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1 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1)从两极格局形成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实力增强 , 而英、法等国实力严重削弱 ,使 得美苏由联合走向对峙,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2)从多极化趋势 出现看: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 欧洲国家和日本的实力急剧上升 , 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 1973 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 , 导致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出现。 (3)从两极格局瓦解看: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经济严重衰退 , 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4)从中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看: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的实力 , 使中国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2 国际格局的 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 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同 盟关系。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对抗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 , 苏联企图控制社会主
5、义国家的内政外交 , 导致了中苏关系破裂。 (3)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 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 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 , 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 , 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3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影响大国关系 (1)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带有浓厚的意识 形态对抗和社会制度对抗的痕迹。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两国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后来中苏关系的恶化 , 也是由于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 三、二
6、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历程 1 从战后雅尔塔体制确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 两极格局形成 , 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 “ 冷战 ” 。 2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末 , 世界政治局势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1)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2)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 政治舞台。 3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 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 , 美苏
7、矛盾缓和 , 东欧剧变 , 苏联解体 , 华约解散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 5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四、美苏 “ 冷战 ” 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时间 美苏 “ 冷战 ” 局势演变 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1949 1955年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 。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 奉行 “ 一边倒 ” 的外交方针;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 , 保家卫国 20世纪 50年代后期起 美苏争霸 , 赫鲁晓夫推行 霸权政策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 中美关系
8、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 , 既反苏也反美 20世纪 70年代 美苏争霸中 , 苏联处于攻势 ,美国处于守势 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20世纪 80年代 美苏争霸中 , 美国处于攻势 ,苏联处于守势 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 中美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1991 年后 两极格局结束 , 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对外开放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对应学生用书第 93 页 ) 一、以多元史观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 史观应用 理论阐释 新史观是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 也是新课标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
9、现。文明史观以 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为基本线索;全球史观主要强调的是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近代化史观以突出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社会史观强调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 是深化思维 , 提升科学素 养的主要途径。 运用点拨 1 用多元史观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 唯物史观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全球史观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 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
10、制度 现代化史观 使俄国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 , 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道路 2.深度解读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革命 , 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1)十月革命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 , 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 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 , 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十 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被压迫民族采取了和平、友好的政策,它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十月革命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 他们开始学习、
1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条件。 (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 , 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 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进程的发展方向。 “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 , 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 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3 (对接高考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 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 ,极大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十月革命向全
12、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 , 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 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以多元史论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 , 是 值得关注的高考热点。 二、史学界关于 “ 冷战 ” 的起源的争鸣 学术前沿 热点关注 “ 冷战 ” 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 美国史学界关于 “ 冷战 ” 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 冷战 ” 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 “ 共产主义侵略 ” 所做出的“ 勇敢反应 ” , 苏联是挑起 “ 冷战 ” 的罪魁祸首。第二种观点认为 “ 冷战 ” 是美国最先引起的 ,
13、 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观 点认为“冷战”是美苏两国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史学界:美国必 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 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对于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作用 , 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 , 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 , 认为苏联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还有的观点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运用点拨 1 材料 拉费伯尔是美国 著名的外交史专家 , 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 , 属于 “ 修正派 ” 中的一翼 , 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 “ 正统派
14、” 的反对 ? 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 , 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 咎于苏联 , 认为 “ 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 , 外加经济资【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 ” 。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 “ 负责任 ” 而不得已应战。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 , 虽非认为苏联 完全无辜 , 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 评论材料中关于 “ 冷战 ” 责任的观点。 提示一 观点:美国应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