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小学数学年级/册二年级下册教材版本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 推理课题名称第九章 简单的推理教学目标根据已知条件有序推理,借助推理方法让学生学会有序推理的表述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1、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难点分析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学生如何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法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方法1. 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两种情况的推理(不是A就是B),延伸至三种情况的推理(先确定能确定,再排除能
2、排除的),并进行有序表述。2. 通过微课视频中借助三种方法(文字、连线、表格),有序思考,有序进行推理并表述。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微课出示两个生活中的两种情况的推理,如:不是左手就是右手,不是男孩就是女孩,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进行简单推理的生活经验,只不过没有意识到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就是推理内容,通过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种情况的推理,知道不是A就是B,为讲解三种情况的推理做铺垫。知识讲解(难点突破)知识讲解(难点突破)第一部分内容:借助文字进行推理1、呈现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仔细读题。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些
3、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每人说的话,找出关键信息。例题以文字进行挖空,老师表述,引导学生利用推理的思路填空,并说出结果。先确定能确定的,变成两种情况,再排除能排除的。通过讲解,理解借助文字进行推理的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下面的方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内容:借助连线进行推理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混合在一起时不好观察,老师可边写边画,结合第一部分的表述,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信息分别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上线(确定能确定的);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书和道德与法治书了,
4、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最后把小丽和道德与法治书连线。(再排除能排除的)用连线法叙述,再根据每一个条件边表达边连线,体会连线法的优点。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发现,解决问题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有助于厘清思路,便于后期解决问题。第三部分内容:借助表格进行推理边展示表格边叙述填写表格。语文书数学书品德与生活小红小丽小刚一般先找到一个关键的信息(指向“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排除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并排除小丽和小刚拿语文书的可能),由这个信息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在本环节,根据微课设计让学生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
5、代表表格进行推理,为下一课的数独作铺垫。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用推理解决问题时,往往不只一种方法,但不论用什么方法,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小结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进行有序推理出某个结论。2、通过推理方法的整理,学习怎样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有序推理,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如何借助关键信息进行有序推理,并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法,让我们的推理
6、过程更简洁、直观,选择自己合适 的方法进行推理。自我反思设计亮点:亮点1:知识点单一,符合微课程的特点。整个过程都是围绕推理的定义及其方法这一知识点展开,体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反复验证,总结规律、灵活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微”而不“碎”;亮点2: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前学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种方法验证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亮点3: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活动方式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反馈或共享交流。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抽象思维(口头表述)的接受比较困难,但形象思维(连线、表格)就显得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因此,不论是授例,还是练习,当题目比较简单时,学生可以用口头表述的方法进行推理,当题目比较复杂时,就引导学生用比较直观的连线或表格去进行分析和推理。这样的话,学生可以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而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