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全部教案【单元教材简析】新教材改编后将单式和复式的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了。本单元主要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已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
2、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难点: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判断和预测。【单元课时安排】单式折线统计图 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 1课时蒜叶的生长 1课时 第一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2122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的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信息,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的数据。2.使学生在读图、画图,以及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基于数据作出判断、预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或特点。前置作业:收集自己上从一年级开始每年
4、体检的身高数据,填好P22的统计表。教学流程:一 、交流【课前探究】:1、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怎么看出来的?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学生明确: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师:为了更加清楚地表示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折线统计图。二、合作发现 1出示折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师指出:0-110cm这一段的画法之所以与其他各段不同,是因为没有低于110cm的数据,所
5、以这一段的刻度就可以被省略了。2.你知道这张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师可以选1-2个点让学生说说怎样找到的?(把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年龄和对应的身高联系起来考虑。)3.比较认识现在把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一下,表示的数据相同吗?哪个更能清楚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小结:它们都能表示数据是多少,但要看出身高数据的变化,统计表要把数据作比较才能知道数据增长或减少,但折线统计图上的折线能直接看出数据变化情况。所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能直观表示数据多少,又能形象地反映数据变化情况。三、应用质疑1.完成练一练:刚才,我们自己收集了自己的身高情况,下面完成练一练的统计图。(1)独立完成后交流,你是怎样确定点的位
6、置的?制图时的注意事项。(2)组织讨论从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你的身高增长最快?全班同学中身高增长最快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可以先在组间统计,然后汇总全班。2.练习四第1题阅读统计图,说说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明确正常体温在37左右。提问:从统计图上看,他的体温大体是怎样变化的?图上怎样看出体温的上升和下降?你能说说这位病人体温变化的具体情况吗?根据下面的三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怎样根据折线统计图判断几时到几时体温上升最快和下降最快?怎样看出19时起体温趋于平稳?你还能从图中知道什么?3.【课堂检测】完成补充习题p18第1题和第2题。四、拓展提升1.了解折线统计图表达的相关数据出示
7、收集的一些折线统计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内容?2.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认识和收获?五:自主作业:【课后拓展】板书: 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变化情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的第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能收集简单数据,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简单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2.使学生感受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统计数据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并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提高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的数据的技能。3.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统计活动,产生对实验研究
8、问题的兴趣,体会实验对于研究问题的作用;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前置作业:完成p24练一练中实物实验,并完成统计表的填写。教学流程:一 、交流【课前探究】完成教科书23页例21. 昨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来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2.根据第一幅统计图,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接着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3.【课中探究】交流订正课前探究4.师介绍:当一副图中,有两种不同的数据出现时,我们就需要用两种不同的线来表示,圈出图例部分。把这量幅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新的折线统计图了。这
9、就是复式统计图。(板书课题)5.组织学生自己制图,教师巡视指导。二、合作发现1.出示问题:(1)实验开始后的第60分钟,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多少摄氏度?第120分钟呢?(2)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70摄氏度大约要经过多少分钟?陶瓷保温杯呢?(3)哪种保温杯性能好一些?(4)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交流问题,并自由说说还能获得哪些信息。2.归纳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图(昨天学习的)相比,有什么特点?三、应用质疑【课堂检测】完成练一练。1.学生根据自己试验的数据进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2.学生回答两个容器的水各是从第几分钟起比较适合引用这个问题时,现在纵轴上找到45的
10、点,再由该点所在的横线与两条折线的交点位置估计相应的时间。四、拓展提升1.练习四第2题讨论题里的两个问题。交流:你从图中了解了些什么?在风信子发芽实验中,开始出现根和芽的情况是怎样的?能说说根和芽从出现开始的生长变化情况吗?2. 通过学习你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认识?有哪些收获?五:自主作业:课后自己可以找两种不同的植物种子,做一次发芽实验,并记录数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后拓展】六、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第20-21页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多少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四的第3-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用
11、折线表示统计结果,能简单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的数据的技能。3.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信息。前置作业:教学流程:一 、自主探究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研究折线统计图。3.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后交流过程,校对答案。二、合作发现1.第4题生围绕以下问题交流:(1)这家商场去年销售的电冰箱哪个月最多,哪个月最少?销售量在1
12、00台以上的月份有哪些?(2)电冰箱的销售量哪个月增长最快,哪个月下降最快?你能试着解释原因吗?(3)从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2出示第5题。(1)说说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2)这两架飞机各飞行了多少秒?哪一个架飞机飞行的时间长一些?(3)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多少米?乙飞机呢?第几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个高度?三、应用质疑第6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交流:(1)这两个城市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最低呢?(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四、拓展提升1.阅读“你知道吗”上海和悉尼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你知道原因吗?2.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对这单元学习的内容有哪些收获?五、
13、自主作业:完成第7题学生收集最近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7天),在119页上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六、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第22-23页板书: 折线统计图数据多少 变化情况【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蒜叶的生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围绕实验中蒜叶或根须的生长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感受数据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不断提高综合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的意识。2.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回顾反思的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在活
14、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不断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前置作业:完成p24练一练中实物实验,并完成统计表的填写。教学流程:一 、自主探究出示蒜头和蒜苗的图片,说说是什么。提问:你对蒜头、蒜苗的种植、用处有哪些了解?你注意过蒜头发芽情况和蒜叶的生长过程吗?(板书课题)要知道蒜叶的生长情况,就需要通过实验来了解。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蒜叶的生长情况,先了解实验方法和实验活动要求。二、合作发现 1.种植蒜头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选
15、择一些粗壮、饱满的蒜瓣分别种植在盆里,种在图中的蒜瓣把尖头一头朝上,蒜瓣尖头可以稍微露出土壤。种植完成后,要把种在土壤中的两盆分别放在阳光下和屋子里,注意放的位置要便于观察和测量,种在水里的放在容易观察和测量的合适地方。2.观察记录要求:(1)观察、记录根须的生长每个人注意观察自己小组种在水中蒜瓣的根须生长情况。第2填起各小组每天测量根须生长情况,每人做好记录。一星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2)观察、记录蒜叶的生长从第6天起每两天测量一次蒜叶的生长情况。每次分别测量放土的两盆蒜苗的最长蒜叶,各人记录在自己的表格里。到第16天止,根据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说说记录数据和制作统计图
16、要注意些什么?三、应用质疑1.交流结果、分析数据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交流和分析。(1)交流根须生长情况小组内交流,蒜瓣是从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的?根须的生长是怎样变化的?从各组的统计结果里,你发现了哪些共同的地方?各组介绍第3天、第6天根须长度,并分别计算前3天和前6天的平均长度。(2)交流蒜叶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太阳光下和屋内的蒜叶生长有什么相同?比较每次测量的两组蒜叶长度的差,看看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2.你从统计图中还能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几个小组代表呈现数据、统计图,并介绍、交流。四、拓展提升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测量记录,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了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
17、,看看统计图表示的数据,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五:自主作业:六、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第109-110页板书: 蒜叶的生长和记录种植记录制作统计图分析数据【教学反思】机动一: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第1-2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解方程(24分)x 1.250.8 x1.835x4.2x8.8 0.7 x0.71.43.65 +2 x23 0.8 x3 26.4二、想想填填(17分)1、在7+x 5x +428 6a=48 x320 x-323 510=15这些式子中,等式有( )(填序号);方程有( )(填序号)。2、五1班上学期有x人,本学期转来3人,转走2人,本学期有 ( )
18、人。3、如果4x113,那么3x1( )。4、松树有x棵,杨树的棵数比松树的3倍少10棵,杨树有( )棵,松树与杨树一共有( )棵,杨树比松树多( )棵。5、有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M,中间的数可以表示为( )。6、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公式是: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如果今天的气温测出是80.6F,那么相当于(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度。8、小明和小华每人平均有邮票45枚,小明邮票张数是小华邮票张数的3.5倍。小明实际有邮票( )枚,小华实际有邮票( )枚。9、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75米,a分钟到学校;小华从家到学校每
19、分走80米,a分钟也到达学校,小明、小华的家和学校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则小明和小华家,最远相距( )米,最近相距( )米。10、两个数相除,商6余6,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242,则被除数是( )。11、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小明和小强同时从同一起跑点同向出发。已知小明每秒跑6米,小强每秒跑5米,( )秒后小明第一次追上小强。三、 仔细判断(10分)1、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3、3x=0,因为x的值是0,所以此方程没有解。 ( )4、鸡有x只,鸭有15只,比鸡少8只,可以列成方程x8=15。 ( )5、解方程的依
20、据是方程的性质。 ( )四、慎重选择(10分)1、方程6+x=14与下列( )的解相同。 Ax14=8 B. x8=6 C. x6=22、x+2=y+3,那么x( )y A大于 B. 小于 C. 等于3、老王a岁,小王a18岁,再过c年,他们相差( )岁。 Ac+18 B. c C. 184、若 + + = 60, = 6 , 表示的数是( ) A. 6 B. 0.2 C. 0.35、从甲袋中拿a个小球给乙袋,则甲袋比乙袋少3个,则甲原来比乙多( )个。A. 2a3 B. a3 C. 2a3 五、看图填空(9分)1、丁元从家去相距4千米远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丁元在图书
21、馆呆了( )分钟,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米(保留整数),返回时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米。2、下面是李方和王刚4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秒,王刚用了()秒。(2)第30秒时,李方跑了()米,王刚跑了()米。(3)前200米,()跑得快些;后100米,()跑得快些。六、解决问题(30分)1、一个停车场原有汽车96辆,后来开出了28辆,开进若干辆,这时停车场有汽车78辆。开进多少辆汽车?(用方程解)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6平方厘米,一条直角边的长是18厘米,另一个直角边的长是多少厘米?(用方程解)3、外婆家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比鸭多养了26只,外婆家养的鸡和鸭各有多少只?(用方程解)4、甲、乙两辆客车分别同时从某站开出,相背而行,甲车每小时行9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4千米。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距637千米?(用方程解)5、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头蓝鲸重165吨,比一头大象的6倍少15吨。一头大象重多少吨?(用方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