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曲歌曲 保卫黄河保卫黄河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听赏乐曲保卫黄河 ,感受作品中宏伟气势,了解乐曲力 度的变化,体会钢琴与乐队间的呼应配合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歌唱水平不统一,因此我降低了教学 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由于歌曲演唱难度较 大,我把欣赏歌曲和了解歌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三、重点难点三、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中黄河的宏伟气势,了解乐曲力度的变化。 难点: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教具:电子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 (1)播放“黄河”的录像。 (2)学
2、生谈观后感。对黄河有哪些了解?介绍黄河。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长 5464 公里,发源于青海的巴颜 口客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 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最后由山东注入渤海。黄河被称为 我们的“母亲河” 。 3、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教师板书) 黄河大合唱作于 1939 年 3 月,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冼 星海作曲。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在民族危亡的严重 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 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 流砥柱,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民族解放, 为抗战发出怒吼, 他纵笔谱写歌。1939 年他去看望青年诗人光未然,在西北旅社 的一间窑洞里,光未然
3、亲自朗诵了黄河吟 。冼星海听其讲述 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所震撼,乐思如潮。约光未然将其改成 歌词,并激动地表示: “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仅一星期,完成了 该作品八个乐章。 黄河大合唱共分为九个部分。序曲、第一 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 天上来 、第四乐章黄水谣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第六 乐章黄河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 河 。 4、冼星海简介(教师板书)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出生于 1905 年 6 月 11 日,1945 年 10 月 30 日病逝于前苏联莫斯科。原籍广东番禺, 生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 童年和少年时期曾在新加
4、坡生活和学习, 后在岭南大学预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上 海国立音专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 年回国后积极参加 抗日救亡运动。1938 年到达延安,任“鲁艺”音乐系教授和音 乐系主任,同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一生中创作了近 300 首音乐作品和 大量论文。塑造了无数生动的艺术形象,并以他对革命音乐的巨 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称号。作品有救国军歌 、 只 怕不抵抗 、 在太行山上 、 到敌人后方去等。他在延安鲁艺 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更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朽名作。 5、欣赏、分析歌曲。 (1)播放保卫黄河 (2)歌曲分析。全曲共唱了四遍,
5、第一遍和第四遍是齐唱,第 二遍和第三遍是二部轮唱和三部轮唱。 齐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 唱同一首歌曲称“齐唱” 。群众歌曲常采用齐唱的形式。 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 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 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 。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 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 (3)分析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力。齐唱和轮唱在歌曲中的 作用是什么? 齐唱表达了中华儿女齐心协力, 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 决心。 轮唱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侵略者必将淹没在人 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6、渐强记号(教师板书) 由此记号处逐渐渐强。这个渐强记号,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歌 曲的情绪变化, 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 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必胜决心。 7、再次欣赏歌曲,结束本课。 五、课后小结。五、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 换来的, 中华儿女不屈不饶的精神犹如母亲黄河一般永远流淌在 我们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