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知识提纲.docx

    • 文档编号:4638414       资源大小:48.2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Q123)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知识提纲.docx

    1、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理解“认识和实践”1、认识(1)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形式(或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

    2、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2、实践(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农民种地教师教学建筑工人盖房子科学家做实验行政机构改革猴子摘桃学生学习学生辩论会蜜蜂建蜂房(2)理解“实践”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3)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改革等,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如太空育种实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社会科学实验,如改革试点等。(4)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A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观事物、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都是客观的。B制约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原因:A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B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原因:A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B实践活

    4、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正确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特点区别所在解读点睛之词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点,在实践观点上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强调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主体”“对象”“手段”“结果”主观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点,在实践问题上 坚持了辩证法。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制定“计划”“方案”“规划”等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计划”“方案”“规划”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

    5、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有所差异;强调“合作”等,受横向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强调历史过程,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特别提示】实践的第一、二个特点并不矛盾,主体的客观性渗透着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夸大客观物质性否定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物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特别提醒】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实践;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是书本、网络.等间接经验;也可以是实践

    6、中得到的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正确的认

    7、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3、归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2)方法论要求: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二)真理的特征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具有绝对性、客观性(1)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8、。(真理客观客观实在)(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3)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4)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5)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

    9、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具体的统一”: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历史的统一”: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3)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特别提醒】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属于认识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联系意识、认知、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

    10、一。(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1)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3)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1)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2)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11、境的过程。3、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1)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认识不是直线前进,也不是循环运动)(2)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3)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总是(深度)不断深化、(广度)不断扩展和(进程)不断向前推移的4、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特别提醒】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但不能说有用的认识就是真

    12、理,因为它否定了真理的判断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是错误的。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不能认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社会历史的本质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经济领域: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13、 政治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

    14、基本的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性质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性质”决定“性质”) b.过程上: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方法论】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时间上: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b.性质上: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提示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说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区别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区别地位哲学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16、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二、社会历史的发展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a.含义: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b.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关系a.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b.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

    17、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合生产力状况,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二者的辩证关系:a.经济基础

    18、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c.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方法论】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调整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要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

    19、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的实现途径(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

    20、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通过改革解决)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三、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

    21、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用)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

    22、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用)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

    23、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要性(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展中

    24、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重点提示】如何判断“人民群众”考查点材料中出现“人民群众”“执政为民”“与群众相结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信息时,一般要想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精神动力真正的哲学,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生产动力生产活动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一、价值与价值观(一)人的价值1、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

    26、属性。2、人的价值: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1)人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 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付出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即价值的自我实现。(3)人的价值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名言】保尔柯察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忆

    27、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

    28、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2)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特征。3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9、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3)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产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3、特征社会历史性(1)内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

    30、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4、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二)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1、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1、(1)做事情对错的根本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2)要求: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标准。a.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b.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特别提醒】正

    32、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三、价值创造和实现(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

    33、人生的根本途径。 【特别提醒】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因素)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特别提醒】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3、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据。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修身立德。


    注意事项

    本文((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知识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