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四章复习课 一一、易写错的字填空、易写错的字填空 1 1三十(三十()共一()共一()。)。2 2()()()以为器。)以为器。3 3凿户(凿户()以为室。)以为室。4 4()者不立,跨者不行。)者不立,跨者不行。5 5自伐者无功,自(自伐者无功,自()者不长。)者不长。6 6其在道也,(其在道也,()余食()余食()形。)形。7 7其脆易(其脆易(),其微易散。),其微易散。8 8九层之台,起于(九层之台,起于()土。)土。二、情景式默写二、情景式默写 1.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固执己见、自以为
2、是的两句是:“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4.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常于几成而败之”,如果能做到“慎终如始”,就不会失败。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体现“很遥远的行程,是从期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一句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在老子看来,“知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更加重要,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7.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
3、事,就不会让事情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失败的句子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8.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有”与与“无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子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9.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解决问题要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10.在在老子老子第三十三章中关于有志和长久的精彩
4、论述是:第三十三章中关于有志和长久的精彩论述是:“强行者有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志,不失其所者久。”11.老子老子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千里之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始于足下。12.荀子在荀子在劝学劝学中说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老子老子中也有类似中也有类似的表述:的表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名言都启发我们做事要从点滴这些名言都启发我们做事要从点滴做起。做起。13.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老子中的中的“自伐者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5、长功,自矜者不长”正好说明这个道理。正好说明这个道理。14.老子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为知己知彼,认为知己知彼才是聪明人。才是聪明人。15.老子在阐释治国之道时,连举三个现象说明事物是不断积累和发展老子在阐释治国之道时,连举三个现象说明事物是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其中以建筑为例进行阐释的句子是的,其中以建筑为例进行阐释的句子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6.老子老子第十一章中第十一章中,老子认为车的功用产生于车毂的中空处的句子是老子认为车的功用产生于车毂的中空处的句子是“三十辐共一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当其无,有车之用有车之用”
6、。17.老子老子第十一章中第十一章中,老子关于器皿的功用的看法是老子关于器皿的功用的看法是“故有之以为利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之以为用”。18.老子老子第十一章中第十一章中,老子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老子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句子是句子是“埏埴以为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当其无,有器之用有器之用”。19常言道“知足常乐”,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知足者富”更进一步地表明知道满足的人的。20.老子第三十三章中,“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21.对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老子认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
7、脆易泮,其微易散”,意思是事物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处理。2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认为解决问题应在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制止,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23事物的发展是从基础开始的,无论多大的功业都要从基础做起,对此,老子有过生动的比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4.有所作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过于偏执,反而会失败,因而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25.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26.“行百里者半
8、九十。”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所以老子告诫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7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28老子中以大树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29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30.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1.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1、通假字 曰余食赘行(行,同“形”赘行,赘瘤)其脆易泮(半,同“判”,分离)起于累土(累,同“蔂”,土筐)2、古今异义 凿户牖以为室(古义: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跨者不行(古义:不能远行。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强行者有志(古义:勤勉而行的人。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3、特殊句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状语后置句,即“合抱之木,于毫末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状语后置句,即“九层之台,于累土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状语后置句。即“千里之行,于足下始”)自知者明(宾语前置)自胜者强(宾语前置)4 4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自见者不自见者不明明 (形容词作动词,明察)
10、(形容词作动词,明察)自是者不自是者不彰彰 (形容词作动词,明辨是(形容词作动词,明辨是非)非)名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自伐者无自伐者无(名词作动词,建立功勋)(名词作动词,建立功勋)5 5、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赤壁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六国论六国论)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屈原列传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明道德之广崇(屈原列传屈原列
11、传)若知我不降明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苏武传)答案答案聪明明亮视力次一个,下一个明白,聪明明亮视力次一个,下一个明白,清楚明白,懂得说明,阐明明显,明确清楚明白,懂得说明,阐明明显,明确举举其坚不能自举也其坚不能自举也承受承受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鸿门宴)举起举起举类迩而见义远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屈原列传)列举列举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陈涉世家)发动发动戍卒叫,函谷举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阿房宫赋)被攻占被攻占举贤以自佐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屈原列传)举荐举荐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拿拿杀人如不能举
12、,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鸿门宴)尽尽举先王之政举先王之政(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施行施行胜胜 胜人者有力胜人者有力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质胜文则野质胜文则野(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六国论)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刑人如恐不胜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鸿门宴)沛公不胜杯杓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鸿门宴)答案战胜克服超过胜利美好尽,全答案战胜克服超过胜利美好尽,全经得住,能承受经得住,能承受 当当 (1 1)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其无,有车之用
13、 (有了)(有了)(2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对着)(对着)(3 3)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匹敌)(匹敌)(4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把守)(把守)(5 5)北邀当国者相见)北邀当国者相见 (掌管)(掌管)伐伐(1 1)自伐者无功)自伐者无功 (夸耀)(夸耀)(2 2)此五霸之伐也)此五霸之伐也 (功业)(功业)(3 3)十年春,齐师伐我)十年春,齐师伐我 (攻打)(攻打)(4 4)坎坎伐檀兮)坎坎伐檀兮 (砍伐)(砍伐)(5 5)伐无道,诛暴秦)伐无道,诛暴秦 (讨伐)(讨伐)为为 (1 1)为为之于未有之于未有 (
14、做)(做)(2 2)我世世为泮澼絖)我世世为泮澼絖 (从事)(从事)(3 3)君王为人不忍)君王为人不忍 (做)(做)(4 4)使子婴为相)使子婴为相 (担任)(担任)(5 5)窃为大王不取也)窃为大王不取也 (认为)(认为)(6 6)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被)(7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呢)相关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曰余食赘行B其脆易泮 C生于毫末D起于累土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死而不亡者寿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A 3对
1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见者不明明:明察 B物或恶之恶:凶恶 C其未兆易谋谋:解决 D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B强行者有志 强:强大 C不贵难得之货 货:财物 D埏埴以为器 埏:揉和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埏埴以为器 埴:黏土 B.凿户牖以为室 牖:窗户 C故有道者不处 处:相处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几:接近答案 C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一项是()A民之从事,常于而败之 B企者不立,跨者不行C自见者不明 D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答案 D 7.7
1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A常于几成而败之常于几成而败之 B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 D治之于未乱治之于未乱 答案答案 A A 8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A当当其其无,有车之用无,有车之用 不失不失其其所者久所者久 B B为为之之于未有于未有 曰余食赘行,物或恶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之 C C是是以以圣人无为圣人无为 以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D D死死不亡者寿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常于
17、几成而而败之败之 答案答案C C C C项,介词项,介词/连词;连词;A A项,都是代词;项,都是代词;B B项,都是代词;项,都是代词;D D项,都是连词,表项,都是连词,表 转折。转折。课外阅读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
18、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
19、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下列对文中蓝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关”,此“关”指玉门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 喉,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B“子将隐矣”中的“隐”是“隐居”之意。在古代
20、,隐居是一种生活 态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如陶渊明就是著名的隐士。C“汉孝文帝”,是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地位次于太师。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质,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的愚钝。C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
21、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4把文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其”代老子,“其学”做句子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A项。第一个“之”是词缀,放在表时间的词后,做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能断开。“见周之衰”承前省略主语“老子”,应在第一个“之”后断开,排除C项。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第二个“之”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2A【解析】本
22、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此关指玉门关”错误,此关指“函谷关”。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C项,“是一致的”错误,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4(1)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2)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您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
23、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
24、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