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版高二语文选修第3课《待价而沽》课件1.ppt

    • 文档编号:4363037       资源大小:2.75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5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25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晟晟文业)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语文版高二语文选修第3课《待价而沽》课件1.ppt

    1、【原文】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 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阅读思考阅读思考】请大家朗读这一则,明确这里的请大家朗读这一则,明确这里的“美玉美玉”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把美玉卖出去把美玉卖出去表明什么?表明什么?【读解】古代君子佩玉,因此用美玉来形容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样温润。古语有云“君子比德于玉”,孔子亦曾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玉光润、温和,没有棱角,用手抚摩,也是亲切的。君子也一样,雍容自若的神采,豁达潇洒的风度,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宠辱不惊,闲

    2、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美玉美玉”的指代意义:的指代意义:(提示:屈原在(提示:屈原在离骚离骚中以中以“香草美人香草美人”自比)自比)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表面上是围绕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表面上是围绕“藏玉藏玉”还是还是“卖玉卖玉”而展开的,而展开的,实际实际上围绕什么问上围绕什么问题呢?题呢?入世与出世入世与出世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倾向?子贡认为孔子有学问、有境界,可是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为天下所用,所以就打了这个比喻。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的政治态上问题。的政治态上问题。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子贡给

    3、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韫椟而藏”,珍藏在匣中;要,珍藏在匣中;要么么“求善贾而沽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孔子就回答说,要卖,要把它卖了啊。我是等待着那些识货的人来,等到那些真正认得美玉的人来买啊。这是很重要的。孔子并不是不愿意出来为天下做事,而是等待时机。要用,但是要有选择的用。不识货的人来问,你这块玻璃怎么卖?完了,这是块美玉,不识货的人却认作是玻璃。姜太公、伊尹都是贤人,伊尹耕于野,姜太公钓鱼,伊尹遇到商汤,姜太公遇到文王,都遇到善识玉的人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遇到刘备,就出来为天下做事。孔子则在期待圣王贤君。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孔子所

    4、说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用之则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舍之则藏”的的“行藏行藏”问题。孔子在这里的问题。孔子在这里的回答是倾向于回答是倾向于“行行”的方面,即的方面,即“沽之哉!沽之沽之哉!沽之哉!哉!”卖出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卖出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想中积极入世积极入世的一方面。的一方面。但要注意,孔于说的是但要注意,孔于说的是“我待贾者也我待贾者也”而子而子贡问话中说的是贡问话中说的是“求善贾而沽诸求善贾而沽诸?”两者是否完全相同?两者是否完全相同?子贡的“求善贾而沽”,孔子的“我待贾者也”中一“求”一“待”的区别,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读书人不是不想做官,只

    5、不过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读书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过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官位罢了。取官位罢了。读书人等待被重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人读书人等待被重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人来买一样,如果没有任用,就终身默默无闻也没关系,来买一样,如果没有任用,就终身默默无闻也没关系,绝不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简而言之,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读书人可以做官,但却不可以求做官,不可以但却不可以求做官,不可以“跑官跑官”。一到。一到“换届换届”的时候,的时候,东奔西跑,利用一切关系和纽带,送钱送礼,拍马屁,耍手东奔西跑,利用一切关系和纽带,送钱送礼,拍马屁,耍手段,削尘脑

    6、袋往上钻,千方百计向上爬。即便段,削尘脑袋往上钻,千方百计向上爬。即便 不能往上爬,不能往上爬,起码也要保住现有官位不变。起码也要保住现有官位不变。现在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不是“待贾而沽”就够了呢?千里马常有,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求伯乐难求。还应该还应该“毛遂自荐毛遂自荐”大胆地有创意地大胆地有创意地进行自我推销。进行自我推销。岳飞的岳飞的满江红满江红唱得好:唱得好:“莫等闲,白了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年头,空悲切!”“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

    7、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中国古人向来有“比德于玉”的传统,文人怀瑾握瑜,既是品格的写照,又是才能的隐寓,更是德才兼备者的自况。但遗憾的是买家只有一个,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每一个中国人生来就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理想,只有出仕才能带领百姓谋幸福,才是文人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孔子:对理想的执着,对政治的狂热,自我实现的急切心理。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注释】【注释】(1)(1)畏:拘囚,受到威胁。畏:拘囚,受到威胁。文

    8、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2)(2)没:通没:通“殁殁”,死亡。,死亡。(3)(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兹:这里,指孔子自己。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4)(4)与:参与、介入。与:参与、介入。(5)(5)丧:使丧:使丧失。丧失。(6)(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7 7.23 23 子曰: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魋其如予何?”【背景背景】据史记 孔 子世家记载,这几句话,是孔子在逃跑途中说的

    9、。当时孔子从卫国去陈国,中间经过宋国。停留了一阵。宋国的司马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就砍倒大树,而且扬言要杀孔子。于是孔子弟子们很紧张,连忙保护孔子离开了。孔子不慌不 忙,弟子们紧张的催促他,于是他就说,别着急,老天把道德给了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呢?这句话和“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简直一模一样。阅读9.5和7.23,思考孔子为什么觉得匡人和桓魋孔子为什么觉得匡人和桓魋不能拿他怎么样?不能拿他怎么样?由此可见,孔子在遭遇困厄的时候由此可见,孔子在遭遇困厄的时候表现得极度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什么?表现得极度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什么?神

    10、圣的使命感 这个这个“神圣使命神圣使命”是什么?是什么?就是来自文王的文化传统孔子定义为“文”。具体的说,就应该包括“礼、仁”这些孔子提倡的东西。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给传播下去,发扬光大。否则“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文”了。现在我们把孔子定义为圣人,其实孔子自己也有一种自觉的“神圣感觉,这种神圣感,不仅仅来自文王,更来自天。因为他心底里是认为,老天是仁慈的。所以,老天肯定不会让“斯文”给中断的,所以,他孔丘也肯定会没事。3 3.24 24 仪封人请仪封人请见见,曰:,曰:“君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

    11、得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见也。也。”从者从者见见之。出曰:之。出曰:“二二三子何患于三子何患于丧丧乎?天下之无道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注释】【注释】(1)(1)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2)(2)见(见(xixin n):使得以进见。):使得以进见。(3)(3)二三子:各位。二三子:各位。(4)(4)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5 5)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这段故事的背景,是孔子当时失去了鲁国的职位后,这段故事的背景,

    12、是孔子当时失去了鲁国的职位后,开始周游列国。想必孔子名声在外,起码也是开始周游列国。想必孔子名声在外,起码也是“社会贤社会贤达达”,于是这个卫国的小地方官,就要求见见孔子,而见,于是这个卫国的小地方官,就要求见见孔子,而见了之后就被孔子所折服(可以想见孔子的魅力也有很外在了之后就被孔子所折服(可以想见孔子的魅力也有很外在的一面),推许孔子为时代的新希望的一面),推许孔子为时代的新希望天下之无道也久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种评价是极高的。这种评价是极高的。1、仪封人认为不需要为孔子失去官职担忧,理由是什么?2、“木铎”是什么东西?3、上天拿孔子当木铎是什么意思

    13、?【资料】【资料】铎,就是一种金属的铃铛,而中间那个舌是木制的,就是木铎。铃铛摇起来自然会当当作响,跟过去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总是拿着摇拨浪鼓,其起的作用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我来了。当然,拿木铎的人可不是小贩,而是一种叫遒人的官员,他们是来宣达政令的人。而这里,仪封人把这个木铎拿来喻孔子,意义更有了飞跃孔子所要传达的不是普通的王者政令,而是上天的旨意。换句话说,孔子就是上天的代言人啊!由此可见,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影响力十分大。信服、由此可见,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影响力十分大。信服、佩服他的人非常多,社会认同度极高。佩服他的人非常多,社会认同度极高。关于木铎,还值得一提的

    14、是,北师大的校徽就是关于木铎,还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的校徽就是“木铎木铎”。取。取“古代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古代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的寓意。的寓意。北师大百年校庆,启功大师在百年校庆纪念碑上北师大百年校庆,启功大师在百年校庆纪念碑上书写书写“木铎金声一百年木铎金声一百年”。子曰:子曰:“苟有用我者,苟有用我者,期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孔子说:“苟有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做官到底行不行,事实胜于雄辩。孔子做官到底行不行,事实胜于雄辩。司马迁在司马迁在孔孔子世家子世家里提

    15、到这样几件事:里提到这样几件事:孔子在鲁国的政绩:孔子在鲁国的政绩: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定公十三年定公十三年公山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山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孔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姑蔑。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饰贾;男妇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男妇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四方之客至乎邑

    16、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弟子的能力:孔子弟子的能力: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无有。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无有。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无有。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无有。无有。(楚令尹子西与楚王的对话)(楚令尹子西与楚王的对话)子曰:子曰:“君子疾君子疾没没世而名不称焉。世而名不称焉。”【注释】【注释】疾:忧虑;恨。疾:忧虑;恨。没没(m)世:死亡。世:死亡。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所谓人生在世,名利二字。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17、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恐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已把对“名”的追求推向了极端。至于至于“功成名就功成名就”、“扬名显亲扬名显亲”等,更是铸造着等,更是铸造着中国读书人中国读书人 的人格心理。孔子作的人格心理。孔子作 春秋也是为了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说穿了,正是。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而只是反对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而只是反对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子曰:

    1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君子只怕自己没有能力,而并不担心别人是否了解自己。而在本章里,君子关心自己是否为人所称述,这是否前后矛盾?不是“君子”这个词语在论语中的情况非常类似于“仁”,孔子对它们都做了各种角度描述,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君子”或是否“仁”,都不是由旁人说的,而是有许多明确的标准。其中最根本的标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说到底,“君子”和“仁”都是一个自我体认的东西,都是一种为人的状态,是人的一种对于完善自身的追求。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

    19、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 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2 2、以:凭借。、以:凭借。畔:通畔:通“叛叛”。说:通说:通“悦悦”。3 3、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4 4、公山氏之之公山氏之之: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之公山氏之之公山氏之”。5 5、夫:代词,那个。、夫:代词,那个。徒:说空话。徒:说空话。其:表反问,难道。其:表反问,难道。3.3.孔子觉得自己去公山弗扰那里做官,不只孔子觉得自己去公山弗扰那里做官,不只是复兴东周的世道,那他还想干些什么?是复兴东周的世道,那他还想

    20、干些什么?(1)继续发扬周朝的)继续发扬周朝的礼乐礼乐制度制度(2)发扬广大高尚的)发扬广大高尚的道德道德品行品行(3)传播自己的)传播自己的政治政治主张主张(4)施展自己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才华(5)使自己)使自己名扬名扬后世。后世。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注释注释】(1 1)佛肸:音)佛肸:音 ,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2 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

    21、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5 5)缁:音)缁:音,黑色。黑色。(6 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7 7)系:音)系:音,结,扣。结,扣。孔子不仅对家臣执国政,就是对大夫执国政也是反对的却又答应为一个叛乱家臣效力,这是不是自相矛盾?不是 孔子通权达变的思想。他之所以想应佛胖之召,是想借家臣(佛胖)的叛乱 而反对大夫专权,恢复“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甚而至于达达“礼 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并不是想和叛乱者同流合污。对于子路的疑问,孔子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道理加以回答。真正的君子,是在 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自

    22、己的节操的。这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只能挂在那里面不 能供人食用!”这又一次表达了孔子积极入世,希望能够“行义以达其道”的思想。因此这并不与孔子的主张相矛盾。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注释注释】笃信:深信;笃信:深信;笃:深,甚;专心,一心一意笃:深,甚;专心,一心一意 守死:坚持到死而不改变。守死:坚持到死而不改变。善:使善:使完美完美。见:见:xinxin,通,通“现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

    23、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守死善道的典范,可以举鲁宣公弟叔肸为例。春秋公羊传的何休注说:“宣公篡立,叔肸不仕其朝,不食其禄,终身于贫贱。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之谓也。”因为宣公是篡权得到的君位(鲁文公夫人是哀姜,生了公子恶和公子视;次妃敬嬴受宠而生了公子俀。敬嬴私下与公子遂勾结。于是鲁文公死后,公子遂杀了公子恶和视,而立俀为鲁宣公)。所以他的弟弟叔肸就耻于入仕,终身织鞋子养活自己。孔子特别为他的死,在春秋中留下一笔

    24、,当是有褒扬之意。叔肸算是做到了“无道则隐”。孔子是赞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人,比后代幸运的一点是,还可以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人,比后代幸运的一点是,还可以选择选择“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得利于当时的政治状态,。这得利于当时的政治状态,周天子虽号有天下,不过是虚名。而人们真正认可的则是周天子虽号有天下,不过是虚名。而人们真正认可的则是“诸国并立诸国并立”的局面。颇类似于今日之欧盟。各国之间有竞的局面。颇类似于今日之欧盟。各国之间有竞争,但也可以自由流动。所以士人有着相当大的选择空间,争,但也可以自由流动。所以士人有着相当大的选择空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25、。文雅一点说是,。文雅一点说是,鸟可择木而栖鸟可择木而栖。比如孔子就带着一队人马周游列国,也是期待自己在某个比如孔子就带着一队人马周游列国,也是期待自己在某个国家(而不一定要在鲁国)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国家(而不一定要在鲁国)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5.21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注释(1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武”是他的谥号。是他的谥号。(2 2)愚:这里是)愚:这里是装傻装傻的意思。的意思。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

    26、挥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持赞许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持赞许的态度,装傻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态度,装傻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政治清明时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作贡献,政治黑暗时 便压抑自己以求洁身自好,以免同流合污,以免遭忌妒遭迫害。这就是大智若愚,这就叫难得糊涂。清代名士郑板桥说得好:“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所以圣人说宁武子的

    27、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而他的那种“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的。说穿了,发挥才智易,压抑自己难。好一个宁武子,愚不可及,实在是非寻常人可及啊!子曰: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雀安知鸿鹅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 长齐列传)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

    28、言。”曰:“怀其宝而 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 1、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这时已把持季氏、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这时已把持季氏的大权,的大权,成为孔子所说的成为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陪臣执国命。”(季氏季氏)2 2、“见见”,在这里为,在这里为使动用法使动用法,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3 3、时其亡:等到阳货不在家。、时其亡:等到阳货不在家。时:通时:通“伺伺”;其,代指阳货;其,代指阳货;亡,不在。亡,不在。4 4、曰:以下几个、曰:以

    29、下几个“曰曰”字后面的话均为阳货自问自答。字后面的话均为阳货自问自答。5 5、亟:屡次、亟:屡次 6 6、迷:混乱、迷:混乱 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阳货是哪一类的人?他因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阳货是哪一类的人?他因为囚禁了季桓子而在鲁国控制大权,后来在鲁为囚禁了季桓子而在鲁国控制大权,后来在鲁定公八年(当时孔子定公八年(当时孔子51岁)背叛鲁国。虽然背岁)背叛鲁国。虽然背叛鲁国是后来的事,但是,阳货是哪一类的人,叛鲁国是后来的事,但是,阳货是哪一类的人,我们却可以从此而知道。他想要让孔子去拜见我们却可以从此而知道。他想要让孔子去拜见他,目的是为了让孔子帮助他,但是,他,目的是为了让孔子帮助他,但是,因

    30、为他因为他心术不正心术不正,所以孔子不想去拜见。对于这一类,所以孔子不想去拜见。对于这一类的人,又没有恶迹显露出来,我们当然无法对的人,又没有恶迹显露出来,我们当然无法对他做什么,但是,却不能不防备。他做什么,但是,却不能不防备。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做阳货的官。所以,孔子 的答辞不过是虚与委蛇,敷衍应付他罢了。因为不愿意在大街上 受他胡搅蛮缠,又不愿意直接得罪他,甩开他就走。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委蛇,应付应付也不是什么老于世故,圆滑取巧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 对什么人,处什么事。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律虚与委蛇,那当然就 是另外一回事了。为官处世原则为官处世原则守死善道。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31、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关于孔子为什么想要去公山关于孔子为什么想要去公山弗扰、佛肸那里,却不愿去弗扰、佛肸那里,却不愿去阳货那里?阳货那里?翟灏翟灏四书考异四书考异中说:中说:“佛肸之畔(叛),畔赵佛肸之畔(叛),畔赵简子也。简子挟晋侯以攻范、中行,佛肸为范、简子也。简子挟晋侯以攻范、中行,佛肸为范、中行家邑宰,因简致伐,距(拒)之。于晋为畔,中行家邑宰,因简致伐,距(拒)之。于晋为畔,于范、中行犹为义也。于范、中行犹为义也。”所以,所以,不能说佛肸是邪恶不能说佛肸是邪恶之徒之徒。孔子想要前往,这孔子想要前往,这只是孔子内心的

    32、一种想法,表只是孔子内心的一种想法,表明了孔子对出仕的一种态度明了孔子对出仕的一种态度。但孔子同时也知道。但孔子同时也知道不顾成败而贸然前往,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不顾成败而贸然前往,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无谓的牺牲,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孔子虽有成无谓的牺牲,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孔子虽有前往佛肸那里的想法,却终究没有前往。前往佛肸那里的想法,却终究没有前往。孔子欲往见公山弗扰、佛肸孔子欲往见公山弗扰、佛肸 在天下无道的情况下,如果只顾清高自守,那么,在天下无道的情况下,如果只顾清高自守,那么,天下如何能够重新回归道义?在天下混乱的情况天下如何能够重新回归道义?在天下混乱的情况下,如果对人的要

    33、求过高,那么,天下还有多少下,如果对人的要求过高,那么,天下还有多少人可以依靠?所以,君子人可以依靠?所以,君子对于那些还有希望能够对于那些还有希望能够改变的人和事,不应该坐观旁视,而要有挽救之改变的人和事,不应该坐观旁视,而要有挽救之心心,这也就是对天下的仁爱之心。刘宝楠,这也就是对天下的仁爱之心。刘宝楠论语论语正义正义中说:中说:“盖圣人视斯人之徒,莫非吾与(我盖圣人视斯人之徒,莫非吾与(我的同胞),而思有以治之,故于公山、佛肸,皆的同胞),而思有以治之,故于公山、佛肸,皆有欲往之意。且其时天下失政久矣,诸侯畔天子,有欲往之意。且其时天下失政久矣,诸侯畔天子,大夫畔诸侯,少加长,下凌上,相

    34、沿成习,恬不大夫畔诸侯,少加长,下凌上,相沿成习,恬不为怪。为怪。若必欲弃之而不与易(改变),则滔滔皆若必欲弃之而不与易(改变),则滔滔皆是,天下安得复治?是,天下安得复治?”君子不应只是身在淤泥之中而不使自己变得污浊,君子不应只是身在淤泥之中而不使自己变得污浊,而且他们而且他们还要尽心尽力去使污浊的现实变得清醇,还要尽心尽力去使污浊的现实变得清醇,使混乱的社会变得安宁,使周围的人更多地成为使混乱的社会变得安宁,使周围的人更多地成为君子君子。朱子朱子论语集注论语集注中引张敬夫的话说:中引张敬夫的话说:“子路昔者子路昔者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人体道之大权也。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人体道之大权也。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往者,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也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一则生物之仁,一则知人之智也。耳。一则生物之仁,一则知人之智也。”孔子不愿见阳货 孟子孟子滕文公篇滕文公篇:“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仁不富矣。”赵翼赵翼注注:“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孔子认为阳货孔子认为阳货“陪臣执国命陪臣执国命”。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版高二语文选修第3课《待价而沽》课件1.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