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中中华华传传统统道道德德经经典典第五章国 学 经 典 导 读 壹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贰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章目录壹中 国 文 化 的 基 本 精 神章过渡页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和思想意识等层面,这些都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联系。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所有这些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5 总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优秀传
2、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着文化的发展演变而不断扩大和加深自己的思想内涵,也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6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是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个体价值;强调人性尊严,注重人性的完善,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和伟大作用;高扬个体在道德自省自律与道德实践上的主体性、自觉性;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7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中,人居于中心地位,人为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
3、人神之间以人为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人文精神可以被称是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8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中强调“人禽之辨”,即为人的本质属性张本,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9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表现是,突出人在道德实践中的能力,将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强调个体在道德自省自律与道德实践上的主体性、自觉性,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以道德自省自觉抵制宗教强制。
4、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0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以抵制宗教神学。因此,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1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有人说,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学、道学,还是玄学、理学、佛学,都是人学。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释家,都表现出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情怀。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道家又极为推崇闲云野鹤
5、、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与宁静恬淡、清心寡欲的心理境界,讲求柔静无为,乐天安命。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3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儒道合流、儒道互补塑造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宁静致远”、修己慎独,刚健有为与致虚守静相统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享受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视万钟如浮云,视功名如敝屣。从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使中国人具有了似乎与生俱来的内心自我调适功能,能很好地适应人世浮沉荣辱的变化,克服心理疾患。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4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种弘扬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
6、,塑造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使得中国人在世人面前极具人格魅力,以致不少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也充满了敬仰之情。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5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社会生活、个体人格方面有多方面的意义,能给我们以启示,富于现代意义。在物质社会中,如何避免人的“异化”,是一个异常重大而严峻的问题。同时,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重视万物生存发展之基本权利,也有 重大的意义。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6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以人为本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伦理化又与人文精神相对立,如程朱理学存理灭
7、欲、有钳制人性、反人道的倾向。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7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二)天人合一 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全过程的主题是天人合一。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命题,而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的思想关注的也是天人关系问题。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8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二)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各个时期的具体涵义不尽相同。在中国哲学中,天有自然实体与精神实体之分,有人格化、神性之天与物质性之天的区别,因此对“天人合一”历来存在着唯物与唯心的解释,如张岱年的解释就偏向于前者。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9一、中国
8、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二)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但就其民族文化的总体而言,其基本涵义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或者说是精神与 自然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人合一”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想。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0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二)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中国古代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一般都反对天与人相互对立,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天与人是相通的,统一的。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1一、
9、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二)天人合一 由于重于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就成了中国古代哲学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内圣,讲的是人的修养成就;外王,讲的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谓内圣外王,是说一个在精神修炼、道德修养方面获得最高成就的人最有资格为王。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2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二)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整个过程可以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领次递进,被中国历代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物几乎都按这种格式加以塑造。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3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三)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是处理天人和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对中国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孔子重
10、视“刚”的品德,肯定刚毅的表现,强调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4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三)刚健有为 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不仅对知识分子,而且对一般民众也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但不占主导,只是一种补充。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5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四)贵和尚中 贵和谐,坚持中道,追求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追求和并不是要求取消个性的差异而达到统一。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6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11、(四)贵和尚中 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提出和同之辨的思想家。他强调以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晏婴进而用“相济”(取长补短、互为补充)、“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运用于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上意见“可否相济”的重要性。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7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四)贵和尚中 孔子也主张重和去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文化价值观方面,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在民族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素以礼仪道德平等待人,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
12、都有其价值。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8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四)贵和尚中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在维护自己民族独立的同时,不主张外向扩张,用武力去征服其他国家和民族,而是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9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四)贵和尚中 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原则政治化,以实现人际和天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往往是和“尚中”联系在一起的。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0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四)贵和尚中 贵和
13、尚中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对我们民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凡事不走极端,极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1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四)贵和尚中 但是,由于贵和尚中的观念过分强调“仁”在其封建礼制其中的作用,加上人们的误读,因此在具体运用中,反而让人容易走极端,去和求同,凡事走中间路线,造成个人创造性的萎缩,压抑个性,抑制竞争性观念和道德的生长,与
14、世无争,知足保守。往往由于封建统治者“以统一思想为名”的误导,这种观念成了压制思想、维护专制主义等级秩序的一种重要工具。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2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一)民族凝聚功能 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3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一)民族凝聚功能 总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同时也是增强并推进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
15、神34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二)精神激励功能 文化基本精神代表着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具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伟大作用。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的精神源泉。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5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二)精神激励功能 刚健自强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的价值,首先是道德价值;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整
16、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体的价值取向。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6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三)整合创新功能 整合不同的价值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有所开拓创新,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又一功能。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7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三)整合创新功能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诸多主体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原有的诸多地域文化和不同阶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整合创新功能,历史上,中国国代文化正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8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三)整合创新功能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作为全民族的共同精神成果,
17、在其演进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的大传统。原有的地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小传统,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共性,又保留了自己的特殊性,有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传统。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往往交相渗透,彼此兼容,难以截然分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强烈的趋善求治的价值要求。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9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以其聪明才智,创造、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对于这些文化精神的践行,铸就了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0(一)整体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整体观念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讲综合,讲整体,讲普遍联系;二是讲中庸,
18、讲大局平衡,不偏不倚。季羡林先生认为,东西方思维的主要区别是:“东方综合,西方分析。所谓分析,比较科学一点的说法是把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越分越细。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1(一)整体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整体思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如文学、艺术、戏曲、饮食、建筑、园林等,都有明显的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对现代科学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2(二)伦理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
19、精神43(二)伦理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4(二)伦理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强调伦理道德是华夏意识文化的第二个要点。“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我国伦理道德的社会基础是家庭。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5(二)伦理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在重视家和国的同时,个人是相对渺小的,个人的利益融入群体中。因此,个人应该谦虚行事。因为重视家,中
20、国人的家庭观念、家乡观念和同乡观念是很重的。英文和德文中没有老乡这个词。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6(三)笃学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笃学,专心好学。重视学习,尊敬师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华传统文化的笃学观念是中国学生学习优异的根源。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7(四)勤奋观念三、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勤奋观念包括勤俭和奋发自强两个方面。勤俭观念贯穿在传统文化的始终。勤是奋发自强,进取革新的基础。贰 中 华 民 族 的 传 统 美 德 章过渡页49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实现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
21、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50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每个时代都有具体不同的道德规范,但每个时代都有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传统美德,即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具有延续性的道德。中国社会生活中,道德的影响是重大的。51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要和深远,尤以孔孟“仁”学为基础。在今天,经过扬弃和创造发展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升依然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52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22、德一、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在各个历史时期,在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德目,是各种伦理道德的总原则。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53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仁爱孝悌 “仁”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也是儒家伦理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其本意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内省),提倡忠恕之道。孔子仁学内容主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弟等,“爱人”是其基本思想。54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仁爱孝悌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
23、,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55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谦和好礼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义是中国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国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礼”和仁德相互联系、分不开。56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诚信知报 中国美德由于性善的信念占主导地位,强调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别重视“诚”与“信”的品德。“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57第二节
24、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诚信知报 董仲舒以后,中国传统道德更是把“信”和“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之一。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在人伦关系中,中华民族还有“报”的德性。58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精忠爱国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成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中国社会中,“家家乡国家”是直接贯通的,中国人总是把自己的国家称作“祖国”,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是情感之源,对其具有强烈的依恋意识。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59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克己奉公 中华民族由于家庭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
25、礼教文化的传统,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在这种精神培养下,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爱国爱民,为民族为社会“舍小家”“顾大家”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60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六、修己慎独 中国传统伦理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而“为仁由己”,只要安伦尽份,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由此形成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61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六、修己慎独 慎独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旨在
26、启发培养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道德实践中的自觉性、能动性。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62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七、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是中国人处理义利关系的原则。传统义利观的内容十分复杂,重义轻利的倾向也曾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应当说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才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63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七、见利思义 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升华为
27、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64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勤俭廉正 中国人民历来就以勤劳节俭、廉明正直著称于世。他们以劳动自立自强,形成了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诚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与此相联系,中华民族又有尚俭的传统。65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勤俭廉正 这些廉洁勤政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人共有的美德。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和各种困难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与这些美德的具备是分不开的。66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笃实宽厚 中国传统道德崇尚质朴、朴素,儒家虽然重视“礼”的节文,但也要求以质朴为基础。道家更是主张“见素
28、抱朴”,以“返璞归真”为最高境界。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范和美德,形成了崇尚实干、反对空谈的务实精神和实践精神。在待人上,中华民族一向以宽厚为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67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笃实宽厚 在人与人关系中,中国人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为原则和原理,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互动中达到人伦的和谐与人格的实现,现在称为“换位思考”。68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笃实宽厚 笃实宽厚的美德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崇实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能够和睦相处,形成连绵不绝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活力。69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
29、勇毅力行 毅是指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毅力,以及在遵循道德标准方面的毅力,毅的美德的突出体现就是养气守节,固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勇毅力行的美德,使中华民族在各种险恶的环境得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勇毅力行是中华民族的践履道德方面所具有的德性和德行,或者说是道德意志方面所体现的美德。章过渡页三 传 统 道 德 文 化 经 典 选 读71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训学斋规72第
30、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73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评析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读书、晒书单。你有没有因此而羡慕或者嫉妒,也希望自己有巨大的阅读量,超快的阅读速度?阅读量是靠积累的,需要时间。而“快速阅读”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你的阅读速度取决于你跟作者之间的“差距”,差距小,你的
31、阅读速度自然而然也就快了;差距适中,你可能需要停下来思考,或是反复阅读才能得以理解;差距大,这时可能你并不适合读这本书。74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评析 读书是一个好习惯,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你了解别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的好途径,你应该认真对待,用正确的读书方法:心到、眼到、口到。知与行75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原文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船山遗书知与行76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译文 行动可以得到知识,但知识不能兼具行动的效果。君子的学问,没有能脱离行
32、动而成为知识的,这是必然的。知与行77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评析 王夫之从“天下唯器”的世界观出发,总结了前人关于知行问题争论的成果,提出了他的知行观。第一,从难易角度看,知易行难,难者在先,所以行在先;第二,从知行关系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区别的;第三,从功效看,知依靠行,行却可以不依靠知,由行可以得到知的效果,而由知却不一定能得到行的效果。知与行78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评析 如何学习?王夫之的回答是“行动”,也可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讲的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真知,但孤立的知识若不与实践相连,就单单只是知识。学而有乐79第三
33、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原文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磬宣竹下之风。菜根谭学而有乐80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06读书与修己治81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原文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读书与修己治82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原文 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
34、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曾国藩家书读书与修己治83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一、为学修己 学乐有恒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0784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85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
35、“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86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评析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87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36、,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88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 喜欢、愤怒、悲哀、快乐这些情感尚未表达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达出来后而能合乎礼节,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事物的大根本;和,是天下事物的共同道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能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生不息。89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评析 中和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在中庸看来,如果天下的人都能达到中和这种境界,天地就能各安其位,万物就能自然生长、生生不息。怎样才能达到中和呢?简单地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发出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时,能把它们控制在适中的
37、程度。中和突出强调控制情感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90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君子必慎其独也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91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君子必慎其独也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0992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93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
38、德知礼 修德养性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09-110注释 忿懥:愤怒。94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原文 董仲舒:“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春秋繁露95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096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
39、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97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198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原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资治通鉴99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2100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101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大
40、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2102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103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3104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原文 君子有诸己而
41、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大学105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3-114106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君子有絜矩之道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大学107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君子有絜矩之道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4108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2、”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109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二、明德知礼 修德养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4-115110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学不可以已原文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111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学不可以已译文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凝结形成的,但比水更寒冷。112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学不可以已评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特别是在这
43、个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有“学完”之说,而且,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其内容也在不停地更新。对这个时代开放自己,不断接收新的概念、新的知识、新的潮流,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进步。113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原文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114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
44、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115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评析 登高招手、顺风而呼、借助马车、借助舟船,君子借外物而显得“高人一等”。我们能去的地方很有限,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时间很有限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获得经验、获取认知?第一,读书;第二,站对地方。读书带来的好处很好理解。这里的“站对地方”是指到一个信息丰富、能获取多重体验的环境中。116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
45、练识 博学有道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原文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文集117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6118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原文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吕氏春秋119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6-117120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
46、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善学、善问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礼记学礼121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善学、善问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7122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原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123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
47、117-118124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原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125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8126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原文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127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译文评
48、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8-119128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学记129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注释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19 操缦:操弄琴弦。130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原文
49、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荀子解蔽131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20132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
50、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133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20-121134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原文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礼记学礼135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三、通才练识 博学有道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译文评析具体内容详见课本P121136第三节 传统道德文化经典选读四、情投意合 有德有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