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目 录录 前言. 1 第一章 儿科学绪论 . 1 第二章 生长发育 . 2 第三章 小儿保健和疾病防治 . 3 第四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 3 营养基础和喂养 . 3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4 小儿单纯性肥胖 . 4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 5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 5 第五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 6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 6 新生儿黄疸 . 7 新生儿溶血病 . 7 新生儿窒息 .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8 新生儿颅内出血 . 9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9 新生儿低钙血症 . 10 新生儿低血糖症 . 10 第六章 遗传性疾病 . 11
2、21-三体综合征 . 11 苯丙酮尿症 . 11 肝豆状核变性 . 12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 . 13 免疫缺陷病 . 13 风湿性疾病 . 13 风湿热 . 13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 14 川崎病 . 14 第八章 感染性疾病 . 15 麻疹 . 15 水痘 . 16 猩红热 . 16 流行性腮腺炎 . 17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 17 小儿结核病 . 18 原发型肺结核 . 18 结核性脑膜炎 . 18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 19 2 小儿腹泻病 . 19 消化性溃疡 . 20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 20 急性呼吸道感染 . 20 支气管哮喘 . 21 第十一章 循环系统疾病
3、. 22 先天性心脏病 . 22 病毒性心肌炎 . 22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 23 急性肾小球肾炎 . 2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24 第十三章 造血系统疾病 . 25 小儿造血、血象特点及营养性贫血 . 25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2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26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 27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27 小儿惊厥 . 28 癫痫 . 28 神经遗传病 . 29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 . 2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29 儿童糖尿病(I 型糖尿病) 30 1 儿科学教学大纲儿科学教学大纲 前言前言 儿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科学,它的主要
4、任务是研究小儿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卫 生保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问题。 在儿科学教学中应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儿科学理论知识; 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和自我发展的潜能; 较强 的外语运用能力; 较强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理论联 系实际,概念确切,重点突出。在讲清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医学新进展,反映现 代儿科水平。 培养目标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优良医德 医风,融洽医患关系;强烈团队精神,勤奋学习态度,严谨工作作风,基本法律意识。长学 制学生应特别
5、注重培养自我知识更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要求学生能结合病人查阅儿科经典教科书, 结合病人查阅有关文献及网上检索, 了解儿科学 国内外的最新动态。 培养方法:注重启发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儿科教学过程分为课堂讲 授、教学实习及生产实习三个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临床工作环境。培养学生临床实 际工作能力。 教学时间:课堂讲授 36 学时,教学实习 88 学时,生产实习 6 周。 第一章第一章 儿科学绪论儿科学绪论 一、要求 掌握: 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 熟悉: 儿科学的范围、任务;儿科学的特点。 了解: 儿科事业的成就和展望。 拓展: 国内儿
6、科各专业发展现状、儿科学 21 世纪面临的挑战。 二、主要内容 1儿科学的任务:改善小儿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使他们 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充分发展。 2儿科学的范围: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及疾病的防治。 3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基础儿科(生长发育、生理特点、营养、免疫)。临床儿 科(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的特点。 4小儿年龄分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小儿各年龄期的主要特点。 5新中国儿科在培育妇幼保健人员,发展托儿机构,防治小儿传染病、地方病及先天 性疾病;扩大儿科队伍;群体医学科研的发展
7、等方面的成就。 6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病防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药物防治心理行为治疗与 预防。 2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四、学时:0.5 学时 五、参考文献 1吴希如,秦炯主编.儿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2陈永红主编.儿科学应试指南.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章第二章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一、要求 掌握: 1体格生长、骨骼发育、牙齿发育各项指标的正常值、测量方法及计算方法。 2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的规律。 熟悉: 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了解: 神经心理发育,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拓展: 青春期发育、保健和心
8、理卫生。 二、主要内容 1体格、骨骼和神经心理发育:各项体格生长指标的增长规律、生后前半年、后半年、 12 岁,212 岁各年龄阶段的计算方法、测量法及测量结果的判断。 (1)体重: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估算小儿体重的公式,影响体重增长的因素。 (2)身长:出生身长、身长增长的规律、估算小儿身长的公式。低体重儿及矮身材小儿 的概念及病因。 (3)头围:出生头围,增长规律。 (4)胸围及腹围的测量法。 (5)骨骼发育:颅骨发育:前囟的测量,闭合时间,前囟异常的临床意义。脊柱的 发育:三个自然弯曲的形成。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骨龄的临床意义。牙齿的发育:出 牙时间、顺序、2 岁以内乳牙数目的计算
9、公式,出牙迟缓的原因。 (6)神经精神发育:着重于运动功能、语言思维及感觉的发育。智力低下的概念及病因。 (7)心理行为的发育:注意力、记忆力、情绪、情感;思维的发展;意志性格的发育。 儿童心理社会发育理论及含义,影响发育的环境因素、母儿因素,发育的一般规律。 2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3青春期主要表现,生长模式及发育类型,性发育,心理和智力发育。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四、学时:1 学时 五、参考文献 1吴希如主编.儿科实习医师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 2陈永红主编.儿科学要点与自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第三章
10、第三章 小儿保健和疾病防治小儿保健和疾病防治 一、要求 掌握: 1我国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 2儿科病史和体格检查。 3小儿体液特点与液体疗法。 熟悉: 1各年龄期小儿特点和保健原则,保健的内容与管理。 2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 小儿保健组织形式与实施。 拓展: 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能力,了解医疗有关法律法规。 二、主要内容 1计划免疫:小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2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儿童保健的服务内容与管理:新生儿访视及疾病筛查, 定期健康检查与生长监测,营养指导,儿童常见病防治,智力发育监测等。 3儿童保健组织形式,散居儿童保健,托幼机构和小学校卫生指导。 4儿科病史询问与记录,体格
11、检查。 5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脱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与处理。 6儿科护理原则、饮食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和心理治疗原则。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查房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查房 四、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李万镇主编.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儿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第四章第四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营养基础和喂营养基础和喂
12、养养 一、要求 熟悉: 1小儿对能量的需要。 2母乳喂养的优点,人工喂养及辅食添加。 了解: 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饮食安排。 拓展: 4 我国儿童主要营养与喂养问题,营养过剩问题。 二、主要内容 1小儿对热量、水、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及临床意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水、矿物质、维生素、食物纤维)。 2母乳喂养的特点。 3牛乳量计算法。 4添加辅助食物的目的、原则及顺序,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危害,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5营养缺乏与过度营养。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四、学时:0.5 学时 蛋白质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能量营养
13、不良 一、要求 熟悉: 1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分型和分度。 2营养不良的防治。 了解: 营养不良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拓展: 营养不良性矮小的生长激素治疗。 二、主要内容 1营养不良的病因:喂养不当,先天不足,疾病影响,结合病因讲述预防措施。 2结合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讲述本病的临床表现。 3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分型和分度。 4治疗原则和方法:加强护理,去除病因,调整饮食,改善消化功能。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小儿单纯性肥胖小儿单纯性肥胖 一、要求 熟悉: 1小儿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小儿单纯性肥胖的防治。 了解: 小儿单纯性肥
14、胖的概念和病因,病理生理。 拓展: 儿童期严重肥胖与成年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关系。 5 二、主要内容 1定义(诊断标准) :身高别体重超过参照人群值 20。 2病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家庭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模式是主要危险因素。 3结合病理生理讲述临床表现,强调小儿时期肥胖与成人肥胖及疾病的联系。 4治疗:以体重控制为基本概念。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有氧能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取得体育高分,控制体脂增长在正常速率范围内,是第一线目标。以运动处方为基础,行为 处方为关键技术,健康教育贯彻始终的综合治疗方案。 5预防:婴幼儿期预防,学龄前期预防,青春期预防。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
15、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营养性维生素营养性维生素 D D 缺乏性佝偻病缺乏性佝偻病 一、要求 掌握: 1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2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和治疗。 熟悉: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 维生素 D 的来源、转化和生理功能。 拓展: 维生素 D 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维生素 A 缺乏症与锌缺乏症。 二、主要内容 1佝偻病的病因: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 2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3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分期:初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4各型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16、5治疗与预防:强调综合治疗,户外活动、合理喂养,维生素 D 疗法,钙剂应用。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四、学时:1 学时 维生素维生素 D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一、要求 掌握: 1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 2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 了解: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理。 6 二、主要内容 1结合维生素 D 的体内代谢,说明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理。 2临床表现及诊断:发病年龄,维生素 D 缺乏的病史,手足搐搦、惊厥、喉痉挛等症 状;面神经征、腓反射和 Trousse
17、au 征;血钙降低,强调喉痉挛的严重性。 3其他惊厥性疾病鉴别诊断。 4治疗:急救处理,钙剂应用,维生素 D 治疗,对症治疗。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0 分钟 五、参考文献 Richard E. Behrman, Robert M. Kliegman, Hal B. Jenson: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 th Edition 第五章第五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要求 掌握: 1新生儿分类。 2
18、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特点和护理。 熟悉: 1新生儿期几种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2新生儿学与围产医学的范围。 了解: 1新生儿行为能力和早期干预。 2新生儿疾病筛查。 拓展: 我国新生儿医学的发展与现状。围产高危儿的近远期重点疾病。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学及围产医学的定义、范围,新生儿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2根据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重情况所规定的各种分类如足月新生儿、早产儿、过期产 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及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的定义。 3新生儿的解剖生理是本课的重点,包括新生儿外观,呼吸、循环、消化、神经行为、 血液、泌尿、内分泌(能量代谢和体液代谢、体温调节)、皮肤、粘膜、免疫的特点。 4讲解
19、新生儿时期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如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假月经、 生理性乳腺肿大等的临床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状态的原因。 5根据新生儿、早产儿的特点讲解护理中的特殊要求及新生儿喂养。 6新生儿行为能力主要表现和测定方法及意义。早期干预含意、重要性、实施和效果。 7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的新生儿筛查。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7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四、学时:课堂讲授:0.5 学时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 一、要求 掌握: 1新生儿黄疸的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 2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熟悉: 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了解:
20、 新生儿黄疸的神经毒性及肝胆损害。 拓展: 新生儿黄疸的特殊病因及诊治进展。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的特点: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 肠道重吸收胆红素增加。因而新生儿期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2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 准。 病理性黄疸的几种常见疾病的鉴别:重点为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了解母乳性 黄疸、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要点。 3高间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 一
21、、要求 掌握: 1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点。 2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原则。 熟悉: 1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机制。 2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溶血病的概念、ABO 血型不合及 Rh 溶血病。 2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水肿、黄疸、贫血及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胆红素脑病 的临床特点。 3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光疗、药物治疗(静脉用高价免疫球蛋白、白 蛋白、苯巴比妥、糖皮质激素等)、换血治疗等;胆红素脑病的预防。 8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0.5 学时 新生儿窒息新生
22、儿窒息 一、要求 掌握: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新生儿复苏处理原则。 熟悉: 1新生儿窒息的病因。 2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 了解: 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拓展: 我国对新生儿窒息的防治现状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窒息的概念及病因(产前因素、产程中因素和产后的吸入) 。 2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分度(Apgar 评分法),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并发症。 3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处理原则和简要步骤(ABCDE 复苏方案)。 4并发症、后遗症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新生儿缺
23、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要求 掌握: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分度。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熟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了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拓展: 高危新生儿随访,早期干预,康复训练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重要性(病情重、病死率高、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度(轻、中、重),诊断依据(病史、临床 表现、辅助检查:脑 EEG、头颅 B 超、CT 等)。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处理:NICU 的监护和治疗(一般治疗、重症监护、镇静止 9 惊、治疗脑水肿、预防颅内出血
24、、维持热卡,限制液量等)。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 一、要求 掌握: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和处理。 了解: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防。 拓展: 头颅 B 超在新生儿的应用。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缺氧、损伤)和病理生理,并根据病因提出预防措施。 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依据:病史(产伤、围产期窒息史)、临床表现(兴奋、抑制惊 厥、肌张力减低、生理反射消失)、辅助检查(脑脊液、头颅 B 超、脑 CT)。
25、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护理、热量、液量、镇静、止血、降低颅内压,其他对症 治疗。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0.5 学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一、要求 掌握: 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原则。 熟悉: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原因、病理生理改变。 了解: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 拓展: 早产儿氧中毒的防治。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概念、病因(早产儿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病理改变。 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出生数小时内进行性呼吸困难
26、、紫绀、呼吸衰竭、 诱发因素(如围产缺氧、糖尿病母亲、双胎等),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X-线检查分 4 级、 泡沫试验),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10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原则:氧疗、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维持 营养水电平衡等。 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产前和产后预防(糖皮质激素)。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0.5 学时 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低钙血症 一、要求 熟悉: 1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病因。 2新生儿低钙血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低
27、钙血症的病因(包括早期生后 4 天内和晚期生后 4 天4 周发病)。 2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掌握新生儿特点(与婴幼儿的不同点易激惹、烦躁、伴 阵发青紫和呼吸暂停)。 3新生儿低钙血症的诊断要点(病史、症状和血清钙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4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处理原则。 三、教学方法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中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糖症 一、要求 熟悉: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了解: 1新生儿低血糖症的病因。 2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原则和预防。 二、主要内容 1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概念和原因。 2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重点为血糖的诊断标准。
28、3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处理原则(包括无症状性和有症状性低血糖)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五、参考文献及相关网站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 3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韩玉昆整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 1997, 35: 99-100 3韩玉昆,许植之,虞人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中国实用儿科杂 11 志,2000,15(6):381-382 4 早产儿安全用氧及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指南 5Willia
29、m Taeusch,Roberta A. Ballard: Avery ,s: Disease of the Newborn. Seventh Edition. Harcourt Asia,W.B.Saunders,2001 6Joseph J. Volpe: Neurology of the Newborn: Forth Edition. W.B.Saunders Company.2001 7de Menezes MS, Neumeyer AM, Talavera F,et al.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Newborn.eMedicine Journ
30、al, 2001, volume2:Number12 8Http:/www.neonatology on the web 第六章第六章 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2121- -三体综合征三体综合征 一、要求 掌握: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熟悉: 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了解: 染色体病的分类及其主要临床特征。 二、主要内容 1临床表现:智能、体能发育障碍,愚笨面容,皮纹特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 2染色体核型分析:典型型,易位型,嵌合型。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遗传咨询。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
31、时:课堂讲授:1 学时 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 一、要求 掌握: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 1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的原理与方法。 2本病新生儿筛查的意义、方法及原理。 3苯丙酮尿症产前诊断的原理及方法。 了解: 苯丙氨酸的生化代谢特点及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拓展: 了解遗传代谢病种类、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原理。 12 二、主要内容 1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先天性苯丙氨酸轻化酶缺陷,苯丙 氨酸蓄积、酪氨酸生成减少,旁路代谢增加。 2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智力低下、癫痫、烦躁、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损害,毛发黄、 肤色淡、酪氨酸生成减少,旁路代谢增加。 3诊断:血苯丙氨酸测
32、定、尿三氯化铁试验,强调本病早期的不典型性。 4鉴别诊断: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的鉴别。 5治疗:长期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严格监测苯丙氨酸血浓度。 6了解预后: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 个月内开始治疗智力发育正常,1 岁以后 将遗留脑损害。 7新生儿筛查:生后 47 天足跟取血进行苯丙氨酸测定,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8产前诊断:胎盘绒毛或羊水细胞的基因分析。 9遗传代谢病的种类,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原理。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肝肝豆状核变性豆状核变性 一、要求 熟悉: 1本病的临床
33、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 2本病的治疗原理与基本方法。 了解: 1本病的预后及早期诊断的意义。 2铜代谢的特点及本病的发病机理。 二、主要内容 1病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先天性铜代谢异常。 2生化特点:肝脏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胆汁中铜排泄减少。 3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婴幼儿表现不典型。早期症状如肝大、黄疸、肝损害逐 渐加重,晚期可造成肝硬化、精神神经及行为异常为主,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及肾损害。 确诊需进行血清铜蓝蛋白测定、24 小时尿酮测定,角膜 K-F 环为特征性异常表现。 4治疗:低铜饮食,青霉胺等铜络合剂促进铜的排泄,锌制剂的临床应用。 5预后: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可疑患者应及早
34、进行有关检查。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五、参考文献 吴希如,林庆主编.小儿神经系统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3 第七章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 一、要求 掌握: 原发免疫缺陷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熟悉: 1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2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与评估。 了解: 继发免疫缺陷的原因和治疗原则。 拓展: 免疫缺陷病的替代疗法和免疫重建治疗。 二、主要内容 1小儿特异性细胞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特点。T 细胞检测,B 细胞检测,吞噬作用检 测和补体检
35、测的方法。 2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抗体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措施。 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原因和表现,治疗原则。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5 学时 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 风湿热风湿热 一、要求 熟悉: 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风湿热的治疗。 3实验室检查内容。 了解: 1风湿热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 2预防对于发病及预后的重要性。 二、主要内容 1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基本病变为特征性的“风湿小体“,渗出、增殖、硬化三期的 病理改变过程。 2本病主要临床表现
36、及实验室检查。 3诊断标准:(1992 年美国风湿协会修订 Jones 诊断标准),二个主要表现,或一个主 要表现加上两个次要表现,并近期有链球菌感染依据者可诊断。 14 4风湿性心脏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的诊断要点(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 查)。 5风湿热鉴别诊断: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心脏炎的鉴别诊断;与 SLE 的鉴别诊 断。 6治疗和预防:肃清链球菌感染,水杨酸盐或糖皮质激素抗风湿治疗。原发性预防和 继发性预防(长效青霉素) 。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要求 掌
37、握: 1临床表现与分型。 2诊断与鉴别诊断。 熟悉: 1实验室检查和免疫检测。 2抗炎药物治疗。 了解: 关节、皮下结节,眼部病变等病理改变。 二、主要内容 1发病机理着重指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及免疫损伤。 2结合病理讲述临床表现:全身型(still 氏病) ;多关节型;少关节型(又分 I 型、II 型)。 3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 (血象、贫血、血沉快、C 反应蛋白及粘液蛋白增高) ; 免疫检测(免疫球蛋白增加,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可阳性)。X 线检查。 4鉴别诊断:与败血症和风湿热等病鉴别。 5治疗:主要应用抗炎药物,强调根据不同病情选择药物。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
38、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川崎病川崎病 一、要求 熟悉: 1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2川崎病的合并症。 3本病的鉴别诊断。 4本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 川崎病流行病学和病因。 拓展: 15 川崎病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二、主要内容 1流行病学、病因:本病分布全世界,以东方人最多,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为与感染 有关的一种急性血管炎(免疫反应)。 2临床表现:发热 5 天以上,手足红肿,多形红斑,两眼球结膜一过性充血,杨梅舌, 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等。 3实验室检查。 4合并症主要是:冠状动脉瘤,心肌炎,心肌梗塞,心包炎等。 5鉴别诊断:主要与猩
39、红热、全身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相鉴别。 6治疗原则:抗凝、抗炎,早期发现心脏损害。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5 学时 五、参考文献 杨锡强主编.儿童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第八章第八章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麻疹麻疹 一、要求 掌握: 麻疹早期诊断要点及典型临床过程。 熟悉: 1麻疹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原则。 2麻疹与其他发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3麻疹的预防。 拓展: 感染性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二、主要内容 1麻疹的病因。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2临床表现:分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
40、,恢复期,着重讲述早期表现。 3常见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结核病恶化,维生素 A 缺乏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 炎),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 4诊断与鉴别诊断,着重讲述与风疹、幼儿急疹及猩红热等的鉴别。 5治疗:一般疗法,中医中药,对症及并发症的治疗,抗生素的应用等。 6预防:一般性预防(隔离,检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16 水痘水痘 一、要求 熟悉: 1水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2水痘与其他发疹性疾患(丘疹样荨麻疹,脓疮疹,带状疱疹等)的鉴别诊断。 3水痘的
41、防治要点。 了解: 常见并发症。 二、主要内容 1水痘的病因,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2临床表现:着重讲述典型水痘(前驱期,发疹特点,成批出现,丘疹,早、晚期疱 疹及结痂期同时存在),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重症水痘;先天性水痘。 3常见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血小板减少,肺炎,心肌炎及神经系统损害。 4诊断与鉴别诊断,水痘与丘疹性荨麻疹、脓疱疹及带状疱疹等鉴别。 5水痘的治疗与预防。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猩红热猩红热 一、要求 熟悉: 1猩红热典型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2猩红热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3、猩红热的治
42、疗与预防。 二、主要内容 1猩红热病因,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2临床表现:重点是普通型,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的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轻型、重型、外科型的诊断,及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其他发 疹性疾患的鉴别要点。 4治疗:抗生素疗法,首选青霉素,疗程要足够。 5预防:隔离病人。密切接触易感者投药(口服复方新诺明 35 日或肌注长效青霉素 一次)。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17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一、要求 熟悉: 1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并发症。 2与化
43、脓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 3治疗与预防。 了解: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流行病学。 二、主要内容 1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2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3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要点(化脓性腮腺炎,颈、耳前淋巴结炎及其他原因引起 的腮腺肿大如白血病、口眼干燥综合征等)。 4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与预防。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一、要求 熟悉: 1中毒型痢疾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2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 病因与发病机制。
44、 二、主要内容 1痢疾杆菌分四个血清型,毒素作用人体导致一系列严重症状。 2临床表现,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3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与热性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细菌性肠炎鉴别诊 断。 4治疗:抗菌治疗,降温止惊,防治循环衰竭、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18 小儿结核病小儿结核病 原发型肺结核原发型肺结核 一、要求 熟悉: 1小儿原发型结核、结核感染的特点。 2本病的诊断治疗 3结核菌素试验。 了解: 小儿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二、主要内容 1结核病流行病学(全国、世界)。结核病与艾滋病的
45、关系。 2结核病病原体、传染途径、细胞免疫、变态反应在结核发病中的重要。 3结核病病史、实验室检查、X 线、CT、着重结核菌素试验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本 病实验室免疫学诊断及生物学基因诊断。 4小儿与成人结核的区别(临床、病理转归、预后)。 5本病预防: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染途径,卡介苗接种,预防化疗原则、用药。 6结合治疗:重点了解抗结核药物(杀菌类、抑菌类)、联合用药原则、化疗方案。 7小儿结核感染的诊断、治疗,在小儿结核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学时:课堂讲授:1 学时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46、一、要求 熟悉: 1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2结核性脑膜炎治疗。 了解: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重要性。 二、主要内容 1发病机理,小儿免疫功能,血型播散在结脑发病的重要性。 2、结脑的病理,阐明临床表现,颅神经受损、粘连梗阻与临床表现及与治疗的关系。 结脑的合并症。 3、结脑的诊断,三期、四型。诊断分析,根据病史、结核菌素试验、临床表现、脑脊 液检查、眼底检查进行正确诊断。 4、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隐球菌性脑膜炎,强调脑脊液检查的重要 性。 5、治疗:抗结核治疗,强化治疗原则、方法、疗程,巩固治疗的原则,控制颅内高压。 对症治疗,强调早期、彻底治疗的重要性。抗结核药物
47、:全杀菌药、半杀菌药、抑菌药药 物血浓度、药物中毒、耐药问题。现代结核治疗原则。 19 6、结脑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结核菌耐药、发病年龄等)。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生产实习: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讨论 四、参考文献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 7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第九章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病 一、要求 掌握: 1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小儿腹泻病的治疗,特别是液体治疗。 熟悉: 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了解: 小儿腹泻病的预防。 拓展: 小儿液体平
48、衡特点及静脉营养。 二、主要内容 1小儿腹泻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掌握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学:包括小儿本身的易感因素、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主 要为肠道内感染,常见的病原有:病毒:主要是轮状病毒、其他肠道病毒如埃可病毒、柯 萨奇病毒等;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EPEC、ETEC、EIEC、EHEC)、弯曲菌、耶尔森茵、 鼠伤寒杆茵、金葡菌等;真菌感染;寄生虫。 3发病机理,介绍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和饮食、肠道外感染引起腹泻的机理。 4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病情分类(轻、中、重型)、病程分类(急性、迁延性、 慢性) ,重点掌握消化道症状、水电解质紊乱症状、脱水程度和性质、代谢性酸中毒、低钾 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和全身症状。 5熟悉几种肠炎的特点和鉴别: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金葡菌肠炎、 霉菌性肠炎。 6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 “生理性腹泻” ,坏死性肠炎。 7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一般治疗原则、饮食治疗、对症治疗、护理、控制感染,避免 滥用抗生素和迁延性腹泻的治疗要点。 8液体治疗:包括液体治疗的目的,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常用液体的成分和用法,根 据脱水的性质和程度进行补液的原则、方法、步骤(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量 的计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