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整理课件 第一节 市政公用设施内容及工作程序 第二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第三节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第四节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第五节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第六节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 第七节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 第八节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 第九节 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 第十节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第十一节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略)2整理课件 第一节 内容及工作程序一、市政公用设施内容1 1、内、内 容容 市政公用设施是指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技术性城市基础设施,具体 范畴有六大系统。(1)交通系统:对外交通设施和城内交通设施;(2)水 系 统:水资源、给水和排水设施;(3)
2、能源系统:供电、燃气、集中供热设施;(4)通信系统:邮政、电信、广播、电视设施;(5)环境系统:环境卫生设施与环境保护;(6)防灾系统:消防、防洪(汛)、防空袭、防风(雷)、抗震等设施;2 2、分、分 类类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除交通系统外,在城市规划中,列为下列八类:(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3整理课件(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3)城市供电工程规划;(4)城市燃气工程规划;(5)城市供热工程规划;(6)城市通信工程规划;(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环卫设施规划);(8)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综合防灾规划)。二、市政工程规划的工作程序1 1、总的工作程序、总的工作程序市政工程规划虽所涉及内容、特
3、点而略有差异,但总体上遵循以下程序:(1)量(需求量)的预测;(2)源的规划;(3)设施的布局;(4)管线的安排;(5)相关措施的提出。4整理课件2 2、给水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给水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用水量预测(2)给水水源规划(3)输配设施规划(4)给水管网规划3 3、污水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污水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污水量预测(2)排水体制选择(3)污水处理设施规划(4)污水管网及输送设施规划4 4、雨水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雨水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雨水量预测(2)排水体制选择(3)雨水排放设施规划(4)雨水管网及输送设施规划5整理课件5 5、供电工程规划
4、的具体工作程序、供电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供电负荷预测(2)供电电源规划(3)供电网络及变电设施规划6 6、燃气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燃气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燃气负荷预测(2)燃气气源规划(3)燃气网络及储配设施规划7 7、通信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通信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邮政工程规划 邮政需求量预测,邮政设施规划(2)电信工程规划 电信需求量预测,电信设施与网络规划(3)广播电视规划 广播电视台站与线路规划6整理课件8 8、供热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供热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供热负荷预测(2)供热热源规划(3)供热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9 9、环卫工程规划的具体
5、工作程序、环卫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废物量预测(2)各类环卫设施规划1010、防灾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防灾工程规划的具体工作程序(1)防洪规划:防洪标准确定,防洪工程设施规划(2)抗震规划:设防标准与规划目标确定,抗震设施规划(3)消防规划:设防标准与规划目标确定,消防设施规划(4)人防规划:人防标准与规划目标确定,人防工程设施规划(5)地址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与人为灾害调查,地址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对策。7整理课件 第二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
6、工作;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指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二、总体规划中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2、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3、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4、布置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三、城市用水水质要求及用水量预测与计算1、城市用水水质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要求8整理课件2、用水分类 根据用水目的的不同,以及用水对象对水质、水量及水压的不同,将城市用水分为五类:
7、(1)生活用水:指居民日常生活、工业企业职工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等;(2)生产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其水量、水质也水压的要求因具 体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不同;(3)市政用水:指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等用水;(4)消防用水:指扑灭火灾时所需要的用水,对水质没有特殊要求;(5)其他用水: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失水量及其他未预见水量。3、用水量标准 用水量标准是预测与计算用水总量、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对用水量预测与计算影响较大的有: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市政用水量标准:消防用水量标准:9整理课件4、用水量预测与计算的方法 用水量预测的时限一般与城市规划年
8、限相一致,多方法相互校核。(1)人均综合指标法:城市规模:特大城市(100万),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所在区域:一区、二区、三区(2)单位用地指标法:根据预测人口规模、所在区域确定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再依据规划的城市用地规模,推算出用水量。(3)年递增率法:根据历年给水能力的年递增率,并考虑经济发展的速度,选定供水的递增函数,再由现状供水量,推求出规划期末的供水量。(4)分类加和法:分别对各类用水进行预测,获得各类用水量,在进行加和。基本分类为: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用水(前5项之和的1
9、0%-20%,一般取15%)。10整理课件四、给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1、水源的选择(1)水源:指可供城市利用的水资源,即产生可以利用的河流、湖泊的地 表 水,逐年可以恢复的地下水,海水以及再生水(可回用的污水)等(2)要求 水量充沛可靠,水质符合要求:水源卫生条件好,便于卫生防护;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安全经济,具备施工条件;选择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应有确切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不得超量开采;考虑防护和管理要求,避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为保证供水安全,应有远期备用水源。2、水源保护 水源保护包括水质和水量两方面11整理课件2.1 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1)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游泳和
10、从事可能污染水源 的任何活动,并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2)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3)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 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4)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10m范 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畜禽饲养场、渗漏厕所,不得堆放垃 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2.2 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 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位于开采井的周围,以防止一般病源菌的污染;二级保护区位于一级保护区外,以保证有足够的滞后时间,以防止病原菌以外的其他污染;准保护区位于二级保
11、护区外的主要补给区,以保护水源的补给水源水量和水质。(1)以地下水为水源、采取分散式取水时,水井周围30m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粪坑、垃圾堆、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2)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按地面水厂生产区要求执行。12整理课件五、给水管网规划1、给水灌渠规划 给水灌渠指从水源到水厂或从水厂到给水管网的管线或渠道。2、给水管网规划 给水管网的作用就是将输水管线送来的水,配送给城市用户。根据管线的作用和管径的大小,将管线分为干管、分配管(配水管)、接户管(进户管)。干管的主要作用是输水和为沿线用户供水,管径一般在干管的主要作用是输水和为沿线用户供水,管径一般在200mm200mm
12、以上;以上;配水管主要把干管输送来的水,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管径一般至少配水管主要把干管输送来的水,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管径一般至少100mm100mm,同时供给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径应大于,同时供给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径应大于150mm150mm;接户管是从分配管接到用户去的管线,管径不小于接户管是从分配管接到用户去的管线,管径不小于20mm20mm。在城市给水工程管网布置中,常油环状网和树状网相结合;一般城市中心区布置成环状网,郊区或次要地区布置成树状网;在城市建设中,近期采用树状网,远期采用环状网。13整理课件给水管网布置原则(1)干管位置尽可能布置在两侧用水量较大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管数量
13、;平行的干管间距为500-800m,连通管间距为800-1000m;(2)管线应遍布整个给水区,以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3)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4)生活饮用水管严禁和非生活饮用水管连接,严禁和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与供水系统直接连接;(5)为保证消火栓处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应将消火栓与干管相连接,消火栓的布置,首先应考虑仓库、学校、公共建筑等等集中用水的用户。14整理课件15整理课件16整理课件 第三节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一、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合理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降水设施的规模与容量;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等各种污水处
14、理与收集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及各级污水管网;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二、总规中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排水制度;2、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3、进行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雨水、污水主要泵站数量、位置、以及水闸位置;4、确定污水处理厂数量、分布、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用地范围;5、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6、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17整理课件三、排水体制的选择 1、排水分类(1)生活污水:含有较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需处理才能排入水体;(2)工业废水: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3)降 水:比较清洁,但初期雨水较脏,含较多污
15、染物;降通常所言污水指直接排入排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2、排水体制的分类(1)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灌渠系统的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个排水口,混合的 污水不经处理和利用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目前一般不宜采用。截留式合流制:在早期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留干管,同时在截留干管处设溢流井,并在下游设污水厂,多用于老城改建。(2)分流制排水系统 完全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灌渠系统,适合新区;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管道没有完整的雨水灌渠排水系统;用于有合适的地形,不适合地势平坦地区。18整理课件3、排水体制的选择(1)环境保护方面选择(2)工程投资方面选择(3)近、远期方
16、面比较(4)施工管理方面比较四、污水量预测与计算(1)城市污水:供水的70-90%;(2)城市综合生活污水:供水的80-90%;(3)城市工业废水:供水的70-90%。实际计算中通常采用生活供水的80%来计算污水量。五、污水处理系统规划 包括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污水厂选址、平面布局、高程布置等。1、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1)一级处理(2)二级处理(3)三级处理19整理课件2、污水处理厂选址 污水处理厂是供处理和利用污水和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和建筑物的综合体,选址应考虑如下因素:(1)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污水自流入场内;(2)宜设在水体附件,便于污水就近排入水体,尽量无提升;(3)设在城市下游,与
17、城市、工厂和生活区有300m以上卫生距离;(4)尽可能少占或不占农田,宜便于施工;(5)不宜设在雨季宜受水淹的低洼处;(6)考虑污水回用于工业、城市和农业,与回用的主要用户靠近;(7)考虑污泥的运输和处置,靠近公路和河流;(8)近远期结合,有扩建的可能。3、污水管道布置的原则(1)在管线较短或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区域污水自流排出;(2)定线时充分利用地形,在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铺设主干管或干管;(3)污水管道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4)减少与河道、山谷、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交叉;起始管径:300mm20整理课件(5)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6)简洁顺直,不要绕弯,注意节约大管道的长
18、度;六、雨水排放量计算 根据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雨水量(Q)用降雨强度(q)、径流系数()和汇水面积(F)等3个因素的乘积估算。1、暴雨强度 降雨量是降雨的绝对量,用深度h(mm)表示。暴雨强度是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i=h/t。暴雨强度也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hm2)表示。在设计雨水管渠时,假定降雨在回水面积上均匀分布,并选择降雨强度最 大的雨作为设计依据,根据当地多年(10年以上)的雨量记录,推算出暴雨强度公式。2、重 现 期 重现期指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发生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以P表示,以年为单位。强度大的暴雨,其重现期长。一般地区,P为13年;
19、重要地区,P为35年。21整理课件3、集水(雨)时间 对于管道的某一设计断面,集水时间t由两部分组成: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的地面集水时间t1和从雨水口流到设计断面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t2,用公式表示为:t=t2+mt2 t1受地形、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和街区范围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为5-15min,m为折减系数,管道用2,明渠用1.2;t2为雨水在上游管段内的流行时间。4、径流系数 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只有一部分径流进入管道,其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就是径流系数。影响因素:地面渗水性,植物,洼地的截流量,集雨时间,暴雨类型等。城市建筑密集区(城市中心区):0.60-0.85 城市建筑
20、较密集区(一般规划区):0.45-0.60 城市建筑稀疏区(公园、绿地等):0.20-0.4522整理课件七、雨水排放系统规划1、雨水排放系统组成 雨水排放系统由排涝泵站、水闸、雨水管渠系统组成。雨水管渠系统由雨水收集、雨水管渠、检查进、提升泵站、排水口等组成2、雨水排放系统规划对策 在进行雨水排放系统规划时,除了建立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外,应对城市的整个水系进行统筹规划,保留一定的水塘、洼地、截洪沟,考虑防洪的“拦、蓄、分、泄”功能;通过建立一定的雨水储留系统,一方面可以避免水淹之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雨水作为城市水滤,缓解用水紧张。3、雨水管渠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或选用当地暴雨强度公式;确
21、定排水流域与排水方式,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雨水泵房、雨水排放口的位置;确定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与有关参数;进行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确定管渠尺寸、坡度、标高及埋深。4、雨水管渠系统布置 要求使雨水能顺畅及时地排除去,应从以下9方面进行考虑:23整理课件(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2)尽量避免设雨水泵站:泵站投资大、运行时间短、利用率低,应尽可能靠重力流排水;(3)结合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4)结合城市竖向规划;(5)雨水管渠采用明渠或暗管结合具体条件确定;(6)雨水出口位置:分散和集中布置;(7)调蓄水体的布置:选择适当的河湖水面和洼地作为调蓄池;(8 8)雨水口的布置:一般在街道交叉口
22、的汇水低洼处设置雨水口,不宜设)雨水口的布置:一般在街道交叉口的汇水低洼处设置雨水口,不宜设在对行人不便的地方,间距一般为在对行人不便的地方,间距一般为25-60m25-60m;(9)城市中靠近山麓建设的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除了应设雨水管道外,考虑在规划区周围或超过规划区设置排洪沟,以拦截从分水岭内排泄下来的洪水,使之排入水体,保证避免洪水的损害。起始管径500mm24整理课件 第四节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一、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进行城市电源规划;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已经电压等级;科学布局变电所(站)等变配电设
23、施和输配电网络;制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二、总体规划中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预测城市供电负荷;2、选择城市供电电源;3、确定城市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4、确定城市变电站容量和数量;5、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5、提出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25整理课件三、用电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时,应以规范制定的各项规划用地指标作为远期规划用电负荷的控制指标。包括人均综合用电指标、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单项建设用地负荷密度指标和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指标四部分。1、规划单项建设用地供电负荷密度指标 类别名称 单项建设用地供电负荷密度(kW/m2)居住用地 100-400
24、公共设施用地 300-1200 工业用地 200-800 适合于总体规划,城市新区按指标乘0.7-0.9系数。2、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适合于详细规划)类别名称 单项建设用地供电负荷密度(W/m2)居住建筑 20-60 公共建筑 30-120 工业建筑 20-8026整理课件10kv开闭所最大供电负荷15000kw35kw开闭所 最多可供3台 20MW110kv开闭所 最多3台 63MW27整理课件四、城市电源规划 城市电源由发电厂直接提供或外地电厂经高压长途输送至变电所,介入城市电网。变电所除交换电压外,还起到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的作用,并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电源分为城市发电厂和区域变
25、电所两种基本类型。发电厂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分类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和原子能发电厂等,目前我国以火电厂、水电厂为主,积极发展核电厂1、火力发电厂选址要求(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尽量利用劣地或非耕地,或安排在规划三类工业用地内;(3)应尽量靠近符合中小;(4)电厂铁路专用线要尽量减少对国家干线通过能力的影响;(5)电厂生产用水量打,应考虑靠近水源;(6)燃煤发电厂应有足够的储灰场;(7)电厂选址应在环境容量允许条件下,满足环保要求;(8)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言适当的出线高压走廊;(9)满足地质、防震、防洪(百年一遇要求)。28整理课件2、水力发电厂选址要求(1)便于拦河筑
26、坝的河流狭窄处或水库水流下游处;(2)建厂地段需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高,非地质断裂带;3、核电厂选址要求(1)靠近符合中小,减少输电费用;(2)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1km内位隔离区,隔离区外围人口密度也要适当;不能在其周围建设化工厂、水厂、医院、学校等(3)比同等容量的矿物燃料电厂需要更多的蓄水;(4)选择足够的场地,留有发展余地;(5)地形要求平坦,尽量减少土石方;(6)地质条件良好;(7)有良好的公路、铁路或水上交通,便于运输发电设备和建筑材料;(8)应考虑防洪、防泄、环境保护要求。4、区域变电所的选址要求(1)变电所(站)接近符合中心或网络中心;(2)便于各级电压线
27、路的引入或引出,架空线走廊与所(站)址同时决定29整理课件(3)建设地点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高,地质构造稳定;(4)地势平坦,不宜设于低洼地段;(5)100-500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100年一遇的高水位上,35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的高水位上;(6)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否则应采取防污措施或设在污染的上风向(7)具有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8)应考虑对邻近地区的影响。5、火力发电厂占地指标控制 一般在15-70公顷6、变电所合理供电半径 变电所电压等级(kV)变电所二次侧电压(kV)供电半径(km)35 10 5-10 110 35,10 15-30 220 110
28、,10 50-10030整理课件五、城市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1、城市供电网络(1)供电电压等级 电力线路电压等级: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380/220V等八类;一次送电电压为220kV,二次送电电压为110kV,高压配电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2)电网的结线方式放射式,多回线式,环式,格网式和连络线。2、城市供电线路规划 2.1 高压线规划 2.2 送配电线路敷设 (1)送电线路敷设 (2)配电线路敷设 (3)电力电缆敷设:直埋、沟槽、排管、隧道、架空及桥梁构架安装 水下敷设等。31整理课件六、城市供电设施与线路保
29、护1、电力电缆线路安全保护(1)地下电缆:电缆线路两侧各0.75m;(2)海底电缆:线缆两侧各1km,港区各100m;(3)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两侧各100m,中小河流不少于各50m。2、架空电力线缆安全保护(1)边导线外城延伸距离线路电压(kV)1-10 35-110 154-330 500边导线外侧延伸距离(m)5 10 15 20(2)架空线路走廊宽度控制指标表 线路电压等级(kV)高压走廊宽度(m)500 60-75 330 35-45 220 30-40 11066 15-25 35 12-2032整理课件 第五节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一、主要任务 结合城市和区域燃料资源状况,选择气源,
30、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燃气用气量,进行气源规划;确定各类供气设施的规模;选择并确定燃气管网系统;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供应设施和输配气管道;制定管道保护措施。二、总规的主要内容 1、预测城市燃气负荷;2、选择城市气源种类;3、确定城市气源厂和储配站的数量、位置与容量;4、选择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的压力级制。三、燃气负荷预测 1、燃气的种类(1)按气源分类: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气;33整理课件(2)按热值分类:高热值,中热值,低热值;1Nm3燃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气的热值,单位为kj/Nm3。2、燃气负荷预测(1)分项相加法 适合于各类负荷均可用计算方法得出较准确数据的情形 Q=
31、Q1+Q2+Q3+Q4 Q为燃气总量,Q1为居民生活用气量,Q2为公共建筑用气量 Q3为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量,Q4为未预见用气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量可按民用气的2/3计算,亦可与当地有关部门共同调查和协商后确定;未预见用气量按前三项总用气量的5%计算。(2)比例估算法 由于工业企业用气量在规划中很难准确计算与预测,因此在总量预测中对这部分用气多采用比例估算的方法,通过预测未来居民生活与公建用气在总用气量中所占比例得出总的用气负荷。Q=Qs/P Q为总用气量,Qs为居民生活与公建用气量,P为居民生活与公建用气量站总用气量的比例。34整理课件四、燃气气源规划 气源:指向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提供燃气的设施
32、,主要有天然气门站、煤气 制气厂、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液化石油气气化站。1、气源选择:6个原则2、气源规模确定(1)煤气制气厂规模的确定(月平均日的燃气负荷)Q=Qa/365 Q为制气厂生产能力(m3/d),Qa为城市所用气量(2)液化石油气气源规模的确定 液化石油气气源包括:储配站,储存站,灌瓶站,混气站;规模主要指站内液化石油气储存容量 V=nKmQa/365 V总储存容积(m3);n储存天数,Km月高峰系数,Qa/365年平均日用量 最高工作温度下液化石油气密度,最高工作温度下储罐允许充装率,一般取90%。35整理课件3、气源规划(1)煤气制气厂选址原则,9项(2)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选址
33、原则,7项(3)液化石油气气化站与混气站的布置原则,3项五、燃气输配设施规划 燃气输配设施主要有:储配站,调压站和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1、燃气储配站(1)主要功能:储存必要的燃气量,以调峰;使多种燃气混合,达到适合的热值等燃气质量指标;将燃气加压,保证输配管网内适当的压力。(2)供气规模较小的城市,储配站一座即可,可与气源厂合并。2、调压站2.1 燃气输配管压力(5级)高压燃气管道A:0.8P1.6(MPa);高压燃气管道B:0.4P0.8(MPa);中压燃气管道A:0.2P0.4(MPa);高压燃气管道B:0.05P0.2(MPa);低压燃气管道A:P0.05(MPa);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压力
34、也可分为3级,1.6;1.6-4.0;4.0以上36整理课件2.2 燃气调压站分类(1)按性质分:区域、用户、专用调压站;(2)按调节压力范围分:高中压、高低压、中低压调压站;(3)按建筑形式分:地上、地下、箱式调压站。2.3 调压站布置原则(1)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2)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3)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3、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主要功能是储存一定数量的空瓶和实瓶,为用户提供换瓶服务。主要为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建服务,规模以5000-7000户为宜,一般不超过10000户;供应站较多时,几个供应站中可设一管理所(中心站)。供应站站址选
35、择原则:(1)供应半径不宜超过0.5-1km,符合防火消防要求;(2)有便于运瓶汽车出入的道路,用地面积一般500-600m3,管理所(中心站)600-700m3。37整理课件五、燃气管网规划1、燃气管网的形制按布局方式分:环状管网(可靠性高),枝状管网按压力级制分:一级、二级、三级管网系统和混合管网系统(1)一级管网系统:只有一个压力级制的燃气管道系统;(2)二级管网系统:具有中压和低压两个压力级制的管网系统;(3)三级管网系统:具有高、中、低三个压力级制的管网系统;(4)混合管网系统:一、二、三级管网系统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系统以上的。后二个系统适用于情况复杂的大、中城市。2、燃气管网形制的选
36、择2.1 燃气管网形制比较 各种管网系统均有其优缺点,某一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成立,而在另外一些条件下可呢不成立。2.2 燃气管网形制选择的系统因素(1)供气可靠性;(2)供气的安全性;38整理课件(3)供气实用性;(4)供气的经济性;(5)气源的类型;(6)城市的规模;(7)市政和住宅的条件;(8)城市的自然条件;(9)城市的发展规划。3、燃气管网的布置3.1 城市燃气管网布置的一般原则(6条)3.2 各级管网布置原则(1)高压、中压A管网(2)中压管网(3)低压管网39整理课件 第六节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一、主要任务 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策、供热标准、供热方式;合理确
37、定供热量和负荷,并进行热源规划,确定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科学布局各种供热设施和管网;制定节能保温的对策与措施,以及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二、总规的主要内容 1、预测城市热负荷;2、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3、确定城市热源的供热能力;4、布局供热重要设施和供热干线管网。三、热负荷预测与计算 1、热负荷分类(1)热能最终用途:室温调节,生活热水、生产用热;40整理课件(2)按性质划分:民用和工业;(3)用热时间和规律:季节性热负荷和全年性热负荷;采暖、供热、通风热负荷季节性,生活热水和生产热负荷全年性的。2、供热对象选择 应满足“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即先满足居民家庭
38、、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小型企业用热,先选择布局比较集中的用户作为供热对象,以达到系统在经济方面的合理性。3、热负荷计算(单位兆瓦MW)(1)采暖通风热负荷(2)生活热水热负荷计算 使用温度为40-60度,采用的计算温度为65度;我国五个热工分区。(3)空调冷负荷的计算(4)生产工艺热负荷的计算(5)供热总负荷的计算 居住区包括住宅与公建,采暖综合指标建议取值60-67W/m2.41整理课件四、热源规划 热源:将天然或人造的能源形态转化为符合供热要求的热能装置,是城市 集中供热系统的起始点。1、集中供热热源种类 热电厂,集中锅炉房,低温核能供热,热泵,工业余热,地热和垃圾焚化厂2、热电厂规划 2.1
39、 热电厂指用热力原动机驱动发电机的可实现热点联产的发电厂。2.2 热电厂选择原则:(1)符合总体规划,并征求规划、电力、水力、消防等部门意见;(2)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3)有方便的交通条件,要有铁路专用线;(4)良好的供水条件和可靠的供水保证;(5)有妥善解决排灰的条件;(6)有方便的出线条件;(7)有一定防护距离;占用荒地、次地和地产田,不占或少占良田;(8)有良好的地址条件。42整理课件3、锅炉房规划 集中锅炉房作为热源较为灵活,适用面广;有一定污染。集中锅炉房布置原则:7条五、供热管网规划 热网:热源向用户输送、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主要由热源至热力站(在三联供系统中是冷暖站)和热力
40、站(制冷站)至用户之间的管道、管道附件(分段阀、补偿器、放气阀、排水阀)和管道支座组成。1、供热管网的形制 1.1 管网分类(1)热源和管网关系:区域式,统一式;(2)输送介质不同:蒸汽管网,热水管网,混合式管网;(3)平面布置类型:枝状管网,环状管网;(4)介质的使用情况:开式,闭式。2.2 管网形制(1)一级管网:热源到热力点(制冷站)间的管网;(2)二级管网:热力点(制冷站)到用户间的管网。43整理课件2、供热管网布置 1、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原则(4条)2、供热管网的竖向布置原则(6条)3、供热管网敷设 3.1 架空敷设 3.2 地下敷设(1)通行地沟:净高不低于1.8m,宽度不小于0.
41、7m;(2)半通行地沟:净高不低于1.4m,宽度0.5-0.7m;(3)不通行地沟:广泛采用的一种敷设方式;(4)无沟敷设:最经济的一种敷设方式。4、热转换设施规划 1、热力站(1)热力站的作用与类型(2)热力站的设置 2、制冷站44整理课件 第七节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一、主要任务 确定规划期内通信发展目标,预测通信需求;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二、总规的主要内容1、宏观预测近期和远期通信需求量,预测与确定城市近期、远期电话普及率和装机容量,研究确定邮政、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发
42、展目标和规模;2、提出通信规划的原则及主要技术措施;3、研究和确定城市长途电话网近、远期规划,确定长途网结构、长途网自动化传输方式、长途局规模的选址、长途局与市话局间的长市中继方式。4、研究和确定电话本地网近、远期规划,确定市话网络结构、汇接局、汇接方式、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拟定市话网的主干路规划和管道规划。5、研究和确定近、远期邮政、电话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规模和局所址;6、研究和确定近、远期广播及电视台站的规模和选址,拟定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网的主干路规划和管道规划。7、划定无线电收发信区,制定相应主要保护措施;45整理课件8、研究和确定城市微波通道,制定相应的控制保护措施。三、邮政设施
43、规划1、邮政设施需求量预测 邮政设施的种类、规模、数量主要依据通信总量、邮政年业务收入来确定;因此邮政需求量主要用邮政年收入(万元)或通信总量(万元)来表示。采用发展态势延伸法、单因子相关系数法、综合因子相关系数法等方法来预测。2、邮政局所设置数量 便于群众用邮,根据服务人口数、服务半径、业务收入三项基本要素确定 邮政服务网点设计参考值 城市人口密度(万人/km2)服务半径(km)2.5 0.5 2.0-2.5 0.51-0.6 1.5-2.0 0.61-0.7 1.0-1.5 0.71-0.8 0.5-1.0 0.81-1.0 0.1-0.5 1.01-2.0 0.05-0.1 2.01-3
44、.046整理课件3、邮政局所等级划分(1)市邮政局(2)邮政通信枢纽(3)邮政支局:一等、二等、三等支局;(4)邮 政 所:一等、二等、三等所。4、邮政局所选址原则(1)邮政通信枢纽选址原则(8条)(2)邮政局所选址原则(4条)四、电信工程规划1、电话需求量预测(1)简易相关预测法(2)社会需求调查法(3)单耗指标套算法:住宅每户一部,非住宅电话占住宅1/3等2、电话线路规划(1)电话管道线路规划 电话管道路由选择,电话管道敷设,架空线路规划47整理课件3、移动线路规划(1)移动通信容量规划(2)移动电话网规划 主要内容:移动电话网规划,话务量预测,移动通信频点配置。4、微波通信规划(1)微波
45、站址规划(2)微波线路路由规划(3)微波天线位置和高度五、有线电视广播线路规划1、有线电视、广播线路由规划2、有线电视、广播线路敷设 8条(略)48整理课件 第八节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一、主要任务 确定环境卫生配置标准和垃圾集运、处理方式;合理确定主要环境卫生设施的数量、规模;科学布局垃圾处理场等各种环保设施,制定环卫设施的隔离与防护措施;提出垃圾回收利用对策与措施。二、总规的主要内容1、预测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分析其组成和发展趋势,提出污染控制目标2、确定固体废弃物的收运方案;3、选择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4、布局各类环卫设施,确定服务范围、设置规模、设置标准、运作方式、用地指标等
46、;5、进行可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三、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规划1、城市固体废弃物种类与特点49整理课件(1)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2)城市建筑垃圾(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危险固体废物:腐蚀、毒性、浸出毒性及反应性、传染、放射性等2、固体废物量预测2.1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人均指标法和增长率法,相互校核(1)人均指标法:0.9-1.4kg(2)增长率法:W=Wo(1+i)t W-规划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Wo基准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i-年增长率;t-预测年限(与总规一致)。2.2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单位产品法(2)万元产值法50整理课件3、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2.1 生活垃圾的收集
47、(1)垃圾箱(桶)收集(2)垃圾管道收集(3)袋装化上门收集(4)垃圾气动系统收集2.2 生活垃圾的运输垃圾清运实行机械化,有专用车辆、船只等,保证清运机械通达垃圾收集点大、中型(2t以上)环卫车辆按每5000人一辆估算。垃圾转运站按功能划分:(1)单一转运站:更换车型转运垃圾;(2)综合性转运站:压缩打包、分选分类、破碎等一种或几种功能。4、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技术概述(1)自然堆存:废石、炉渣、尾矿、部分建筑垃圾;(2)土地填埋:卫生填埋(用于生活垃圾)安全土地填埋(适于工业固体废弃物)51整理课件(3)堆肥化:投资低,无害化程度高,产品可以用作肥料;(4)焚 烧:占地面积小,选择灵活;(
48、5)热 解:处理量小,投资运行费用高;(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综合利用,化废为宝;(7)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 减少体积,化学处理,焚烧去毒,生物处理等;城市医院垃圾集中焚烧。(8)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海洋倾倒,海洋焚烧,深井灌注,土地填埋,工程库储存等。四、环境卫生设施规划1、公共厕所规划(1)公共厕所的布局要求(2)公共厕所的设置标准(3)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2、废弃物处置设施规划(1)废物箱设置要求52整理课件(2)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设置要求 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70m,每4栋多层住宅楼设一个垃圾收集点;医疗废物及其他危险废物必须单独存放,不能混合于生活垃圾。(3)垃圾转运站设
49、置要求 每0.7-1.0km2设置小型转运站一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m2,间距5m以上服务范围为10-15km2或运输距离超过20km,设大、中型转运站。垃圾转运站的用地标准 规模 转运量(t/d)用地面积(m2)附属建筑面积(m2)小型 150 1000-1500 100 中型 150-300 1500-3000 100-200 中型 300-450 3000-4500 200-300 大型 450 4500 300(4)垃圾码头设置要求 有供卸料、停泊、调档等使用的岸线,陆上空地作业区。(5)垃圾堆肥、焚烧处理厂设置要求 垃圾堆肥、焚烧处理厂用地指标 处理方式 静态堆肥 动态堆肥 焚 烧
50、 用地指标(m2/t)260-330 180-250 90-12053整理课件 第九节 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一、主要任务 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科学布置各项防灾设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市常用设施的有机结合,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护管理等对策与措施。二、总规(含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2、布局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3、制定防火对策与措施4、组织防灾生命线系统三、消防工程规划1、总体布局消防安全要求(1)必须将易燃易爆物品工厂、仓库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并与重要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54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