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复习目标1.初步记住化学研究的对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主要内容。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并能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能运用物质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4.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5.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基本操作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物质的两种类型的变化和物质的两种类型的性质2.初中常用仪器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操作的内容。教学过程(一) 知识梳理: 绪言:一、什么是化学
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以及_的基础科学。二、化学的发展史?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 和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三、绿色化学:又称_,主要核心是_。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_; 2、化学变化:_; 3、两者的本质区别:_; 联系:_。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火焰:焰心、_(最明亮)、_(温度最高)(2)如何检验产物? H2O:_。CO2:_。(3)熄灭后:有_烟(为石蜡蒸气),点燃,蜡烛_。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
3、体中O2的量_,CO2和H2O的量_。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认识常见仪器:2、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三”原则:“三不原则”:_。节约原则:_。处理原则:_。(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固体药品:块状:用 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粉末状:用 (或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 着放,标签 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4、”(3)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方法:读数时,应将量筒放 ,并使视线与 处保持水平,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4)少量取液滴管3、 给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禁止向 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 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 加热;熄灭时,用 灭,不能用嘴吹;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应_。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2)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与桌面成约 (4)手不要拿试管夹的 (5)外壁有水,加热前要 (6)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7)先均匀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8)加热时,要用 焰(9)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
5、中上部 (3)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物质加热,用干燥的试管。4、 连接仪器装置。将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用力 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然后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将连接好的仪器旋转塞进容器口。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连接仪器, ,用手握住试管若 ,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5、玻璃仪器的洗涤。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_。(二) 题型、方法归纳:走进化学世界的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中考主要考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三) 典例精讲:【典型例题
6、讲解】(通过学生的自讲,自纠完成下列各题)例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加热后有气泡产生B.蜡受热熔化C.海水蒸发析出食盐晶体D.白糖加热变黑【分析】:根据物质的外形,状态有无变化,以及是否有某些现象发生,是可以作为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参考,但最科学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它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质,例如本题的选项A和C从表面看好象有其他物质生成,A有气体放出,C有食盐产生,但它们都不是水发生了变化,而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逸出和食盐析出而已。选项B,蜡受热熔化,也只是状态变化,液态的蜡仍然是蜡,冷却后又成为固体蜡,本质未变,但选项D,白糖加热变黑,这种黑色物质已不是白糖,它既无甜味又
7、不溶于水,已完全失去了白糖所具有的性质,它是炭所以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例2.在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可以燃烧B.白糖可溶于水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分析】:“性质”与“变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比如:“木材能燃烧”是指木材具有这种化学性质(可燃烧)。“木材在燃烧”是指木材正在发生一种化学变化(燃烧),因此“变化”是物质性质的表现而“性质”是物质发生变化的根据。以上五种情况都是告诉我们这些物质“可以”怎样或“能”怎样这都是物质所具有的性质,而不是正在发生的现象。选项A,由于酒精燃烧时,酒精发生了变化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了其他物质,
8、同时发光发热,选项C,生石灰遇水时转变为熟石灰,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成铁锈,铁锈与铁是完全不同的物质,所以这三项都是指化学性质,选项B,白糖可溶于水,属于溶解性,所以选项B属于物理性质。例3.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分析】:给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易失火;手直接拿砝码会污染砝码或引起锈蚀而导致称量不准确,应该用镊子拿取;滴加液体时若滴管触及容器壁,容易
9、弄脏滴管,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故该题选D。(四)归纳小结:该单元主要内容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板书设计】:一、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二、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区别和联系。三、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四、 实验探究:蜡烛燃烧实验、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化学的方法是实验,实验中注意关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等。五、 认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作业布置走进化学世界同步练习题教学反思本课题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次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思考和探究,教师重点在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观察,并准确地描述试验现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调控,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怎样上好探究课,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