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 说课,厦门外国语学校 曾阔,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教学过程设计,学情 分析,教材 分析,板书设计,说课主要内容,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 水溶液,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第4节 离子反应,一、教材分析,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目标,溶解性、溶解度及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独立或 合作完成 简单实验,抽象思维 逻辑分析 知识迁移,知识储备,实验能力,认知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主体,自主建构,实验探究,讨论合作,类比学习,三、教法与学法,情境设置引入课题,环节1,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建立,环节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环节
2、3,知识应用:沉淀的溶解与生成,环节4,思维凝练,环节5,四 、教学过程,环节1 情境设置引入课题,【创设情境】,0.01 molL-1 1 mL,0.01 molL-1 1 mL,预期回答:Na+、H 、Cl-、OH- 或者Na+、H+ 、Cl-、OH- 、Ba2+、SO42-,有什么离子存在?,Na2SO4 +BaCl2 = BaSO4 + 2NaCl,环节2 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建立,Ba2+ ?SO42- ?,环节2 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建立,取上层清液,再滴加KI,有黄色沉淀产生,PbI2饱和溶液,环节2 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建立,510-5 molL-1,=2.910-4 g,从定量的角
3、度,通过近似估算,用具体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难溶物不是不溶,只是溶解的程度很小。从而走出思维误区1。,Sm ,查阅资料 S =2.910-3 g,环节2 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建立,知识链接,动画演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0.01,1,10,g,Mg(OH)2,突 破,思维误区:,环节2 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建立,讲解陈述,环节3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提出问题,定性:动、等、定、变 定量:化学平衡常数,环节3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环节3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环节3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提出问题,环节4 知识应用:沉淀的溶解与生成,环节5 思维凝练 -方法提升,化学平衡观,发现可逆过程,建构平衡模型,分析平衡特征,总结平衡规律,解决平衡问题,环节5 思维凝练 -观念形成,BaSO4 (s) Ba2+ (aq) + SO42- (aq) PbI2 (s) Pb2+ (aq) + 2I- (aq),板书设计,二、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1.表达式Ksp=Pb2+I-2 2.影响因素:难溶电解质自身性质和温度 3.意义: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当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sp数值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4.Ksp与Q的关系对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一、沉淀溶解平衡,反应速率,反应时间/S,沉淀速率,溶解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