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法治中国构建法治中国,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一、提出构建法治国家的背景一、提出构建法治国家的背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续深化了十八届,继续深化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决定决定中提出的要建设法治中国的目中提出的要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提出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标,提出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出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会一体建设;提出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维护宪法的权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依宪执政,维护宪法的权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
2、保公正司法;继续推进反腐制度设计,规范约确保公正司法;继续推进反腐制度设计,规范约束权力运行等等重大决策和措施。为什么要建设束权力运行等等重大决策和措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我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我国长期以来有人治传统,国长期以来有人治传统,1957年以来,从党内到年以来,从党内到党外、彭德怀案,刘少奇案,张志新案,到文革党外、彭德怀案,刘少奇案,张志新案,到文革一大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被批判,都是对公民权一大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被批判,都是对公民权利的严重侵害。利的严重侵害。1999年以来虽然提出依法治国,年以来虽然提出依法治国,但以言代法、官
3、员滥用权力干预司法审判及腐败但以言代法、官员滥用权力干预司法审判及腐败现象仍很严重,法治之路还很不平坦。现象仍很严重,法治之路还很不平坦。二、法治与法制概念的区别二、法治与法制概念的区别“法治法治”的概念不同于的概念不同于“法制法制”的概念。的概念。“法制法制”英文为英文为Legal System,指的是一个国家法律制,指的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总称,它指的是一种静态的法律制度,是法度的总称,它指的是一种静态的法律制度,是法律的立法体系(立法形态)和法律的实施工具体律的立法体系(立法形态)和法律的实施工具体系(物质形态,包括法院和监狱等)的总称;而系(物质形态,包括法院和监狱等)的总称;而“法治
4、法治”的英文含义为的英文含义为Rule of law,强调的是,强调的是法律治理的过程和状态。但有了法制不等于就自法律治理的过程和状态。但有了法制不等于就自动的实现了法治,良好而又完备的法律制度才是动的实现了法治,良好而又完备的法律制度才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因此实现法治的前提,因此“法治法治”的确切的英文含的确切的英文含义为义为Rule of good law。它排斥不好的恶的法律。它排斥不好的恶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依照不好的恶的法来治理国家,制度,也就是说,依照不好的恶的法来治理国家,即使是严格执法,也不被认为是法治国家。即使是严格执法,也不被认为是法治国家。“法治法治”的概念最早是亚里士多
5、德在其的概念最早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政治学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法治应包含两层意义: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法治应包含两层意义:“已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资产阶级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认为法治还应该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蒙思想家认为法治还应该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后人对反对任何组织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后人对法治的概念进行了新的补充,发展和丰富了亚里法治的概念进行了新的补充,发展和丰富了亚里士多德的士多德的“法治法治”概念:即立法机关要有一套
6、创概念:即立法机关要有一套创设和维护人类尊严的良法体系及其立法程序;能设和维护人类尊严的良法体系及其立法程序;能够有效维护法律秩序的透明政府及其严格执法;够有效维护法律秩序的透明政府及其严格执法;独立公正的司法;公民普遍的守法。法治的前提独立公正的司法;公民普遍的守法。法治的前提是宪治,即是宪治,即RULE OF CONSTITUTION.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素 1、有一个能够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立法、有一个能够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立法机关及有一套良法体系;机关及有一套良法体系;2、执法人员严格执法;、执法人员严格执法;3、司法人员公正独立的司法;、司法人员公正独立的司法;4、广大公民普遍自觉
7、地守法;、广大公民普遍自觉地守法;5、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特别是高级官员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特别是高级官员在法律的适用上)。法律的适用上)。我国虽然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基本法律体系,我国虽然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基本法律体系,但这只是立法层面上的,离法治国家的标但这只是立法层面上的,离法治国家的标准和状态还很远,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任务准和状态还很远,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任务还很艰巨。因为要实行法治,意味着首先还很艰巨。因为要实行法治,意味着首先要依宪治国,要把宪法和法律作为国家和要依宪治国,要把宪法和法律作为国家和社会生活运转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生活运转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机关、政党、团体和个人都必
8、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政党、团体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社会成员的活动普遍符范围内进行活动,社会成员的活动普遍符合一种良好而又完备的法律规范。合一种良好而又完备的法律规范。四、宪治的核心是制约公权力四、宪治的核心是制约公权力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因此法治的前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因此法治的前是宪治。所谓宪治宪治。所谓宪治,就是用宪法来治理国家,把权就是用宪法来治理国家,把权力关在宪法的笼子里。实现宪治的前提是首先要力关在宪法的笼子里。实现宪治的前提是首先要有一部完善的宪法,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治,宪法有一部完善的宪法,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治,宪法是宪治的基础。宪法从它产生的第一
9、天起就是用是宪治的基础。宪法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用来约束国家的公权以保障公民的私权。宪法对国来约束国家的公权以保障公民的私权。宪法对国家公权的限制分为横向和纵向的限制。西方的是家公权的限制分为横向和纵向的限制。西方的是三权鼎立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三权鼎立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并相互制衡;而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立并相互制衡;而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人大对一府两院有任命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一人大对一府两院有任命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的监督和制约。府两院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的监督和制约。五、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五、党的领导与依法治
10、国的关系1、构建法治中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共产、构建法治中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共产党的强有力的领导和保障来推进,党的领导确保党的强有力的领导和保障来推进,党的领导确保政治方向;但不是说党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的特政治方向;但不是说党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的领导是指党领导我们制定宪法和法律,权,党的领导是指党领导我们制定宪法和法律,也带领我们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党员干部要也带领我们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党员干部要成为尊重、信仰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党员成为尊重、信仰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党员干部犯法要比一般的公民犯法更严重,因为你手干部犯法要比一般的公民犯法更严重,因为你手中拥有
11、公权力,而你的表率作用没有做好,所以中拥有公权力,而你的表率作用没有做好,所以党领导依法治国是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守法党领导依法治国是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守法要求。法治高于党治,宪法高于党章和党纪党规。要求。法治高于党治,宪法高于党章和党纪党规。所以党员干部涉嫌违法犯罪应该先按照国法来审所以党员干部涉嫌违法犯罪应该先按照国法来审判,再配有党纪党规处分。判,再配有党纪党规处分。六、我国法治进程的判断:六、我国法治进程的判断:第一个阶段主要为经济学时代。时间从第一个阶段主要为经济学时代。时间从1979年到年到1998年。其特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年。其特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确
12、立标志经济学时代的到来。其主要特征是基本确立标志经济学时代的到来。其主要特征是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这一阶段从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这一阶段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开始,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第年开始改革开放开始,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第二个阶段主要为法学时代。时间从二个阶段主要为法学时代。时间从1999年到年到2018年:法律制度的改革与法治国家的构建标志年:法律制度的改革与法治国家的构建标志法学时代的到来。其主要特征是提出构建社会主法学时代的到来。其主要特征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从义法治国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从1999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提出
13、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提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构建法治国家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构建法治中国的决定。中国的决定。第三个阶段主要为社会学时代。时间从第三个阶段主要为社会学时代。时间从2019年年-2038年:公民社会的建设与社会年:公民社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实现标志社会学时代的到来。主要治理的实现标志社会学时代的到来。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的实现,这一特征是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的实现,这一阶段实现了社会管理方式和内容的转变阶段实现了社会管理方式和内容的转变,民民间的社会组织将蓬勃发展间的社会组织将蓬勃发展,最终形成公民社最终形成公民社
14、会,从而走向社会公正和实现社会治理。会,从而走向社会公正和实现社会治理。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以社会学家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以社会学家唱主角的时代的到来。唱主角的时代的到来。第四个阶段主要为政治学时代。时间从2039年-2058年:政治民主的建设与执政方式的转型标志着政治学时代的到来。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的实现。上图表中提到政治学时代的开始阶段是根据邓小平在1987年4月说,“我向一位外国客人讲过,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从1987年加上50年以后,也就是2037年以后,我国可以实现普选。故本文将2039年前后作为一个政治学时代的开始;其结束阶段的根据是
15、2049年恰恰是新中国建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这第二个100年末(即1949年到2049年)实现中国梦:即中国实现成熟的全民大选、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和中华民族的腾飞等。七、目前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七、目前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 1、虽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但立法上还缺少一些重要的法律,如官员财产公开法,新闻监督法等;2、党员干部的权力缺乏有力的监督;有些党员干部用权谋私,想贪、敢贪,裸官权力失控现象严重;3、行政权干涉司法审判的现象比较严重;3、司法队伍参差不齐等;4、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有问题不信法,只信访,缺乏对法律的尊重和意识,缺乏证据意识;5,缺少对违宪行为的追究机制等。八
16、、我国现行宪法已经具有了现代宪法普八、我国现行宪法已经具有了现代宪法普遍具有的基本原则遍具有的基本原则现代世界各国公认的宪法的普遍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和法治原则。我国现行宪法也体现了宪法的上述这些基本原则,具备了实行社会主义宪治的基础和前提。1、我国宪法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在第一章总纲的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机关和权力个人,其手中的任何权力属于人民,来于人民,因此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服务人民,为民系情,为民所急,为民谋利。2、我国宪法规定了权力制约原则。、我国宪法规
17、定了权力制约原则。除了规定全国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制约外,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关的第135条规定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也就是说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各相关的国家全力机关既要职权分工,又要相互制约。以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的实施。国家机关在行驶权力的过程中都不能越位和错位,更不能滥用职权。权力之所以需要分工和制约是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走向腐败。防止权力腐败也是现代宪法原则和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3、我国宪法明确了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明确了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在第二
18、章公民的利力中,从第33条到45条广泛的规定了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表达权如言论自由权、出版权、结社、集会与游行示威的权利,监督权和罢免权、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等。人民通过选举授予被选举人权力,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其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基本人权的实现。4、我国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原则。在第三章国家权力机关的126条中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即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党派、组织、机关的干扰和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宪法中的司法独立主要是指法院独立,但司法独立的核心是审判案件的法官独立,
19、而目前以上海等六个省市的司法体制的改革正是从法院独立向审判案件的合议庭(法官)独立的过度。5、我国宪法规定了法治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了法治原则 在第一章总纲中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也就是任何政党、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还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他权力有多大,官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只要他有违宪和违法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因此,我国现行宪法已经具备了实现宪治的
20、基础和条件。九、维护宪法权威的具体建议和措施1、建议全国人大要继续完善宪法监督机制和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相应的司法追究体系,对一切公权力机关的抽象的和具体的违宪行为进行追究;我们必须通过全国人大来研究和制定相关的程序法律,通过立法明确规定违宪行为的种类和主体以及违宪责任;界定违宪行为的标准、类型和主体,制定、完善和启动追究违宪行为的司法程序及其管辖地,对不同类型的违宪行为和危害结果予以相应的追究、制裁和惩罚,并配以相应的司法机关,建立宪法法庭,专门受理违宪案件(抽象的与具体的违宪行为)对违宪行为随时可以提起诉讼并加以追究和审判;2、制定我国的阳光法律体系、制定我国的阳光法律体系(1)制定官员财产
21、公示法;(目前世界上有137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有此法)(2)制定新闻监督法;(3)制定宪法监督与实施法;相配套的是建立全国统一、独立的廉政与反贪局3、凸显宪法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凸显宪法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因此特建议:建立各级政府首席官员向各级人大就职宣誓:就职宣誓中内容包括尊重、信仰和遵守宪法、向人民负责,国家机关最高领导人就职时要向全国人大代表对宪法宣誓,忠于并遵守宪法;4、在执法和司法上一律
22、人人平等、在执法和司法上一律人人平等在执法和司法上真正实现法律实施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全国人大(或常委)立法规定任何行政案件的被告法定代理人,无论其职位有多高,没有正当理由必须出庭;列出可以不出庭的情形,对于无故不出庭的行政案件被告的法定代理人,以藐视法庭罪处置;各级法官在审判案件和制作判决书时,首先必须要把宪法的相关规定和法条引入到法律文书中,然后再判决当事人或当事机关具体违反了什么具体法律法规;5、进一步淡化司法体制中的行政色彩(1)进一步分离行政辖区与司法辖区的管辖区域。上海等六个省市搞了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第一把行政辖区和司法辖区脱钩(2)实现审判合一,以前冤假错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审与判
23、的分离,就是有一部分法官是审了不判,还有一部分人是判而不审。哪些人是判而不审,判而不审主要是审判委员会。要防止审判分离。(3)实行合议庭负责制;(4)在最高院内部建立巡回法庭到巡回法院,实行省级政府与省级高院的在人事权和财政权上的脱离。(5)提升法官队伍的专业化和品德水平十、维护宪法权威公民十、维护宪法权威公民必需具备的法律素质 1.法治意识法治意识:包括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公包括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公民的守法意识。依法行政还要树立民的守法意识。依法行政还要树立“法无法无授权不可为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如四中全会决的法治理念。如四中全会决定规定国家官员任职时要向宪法宣誓。定规定国家官员任
24、职时要向宪法宣誓。案例:案例:Due Process巡警抓小偷案。巡警抓小偷案。2.守法意识:公民既要守法意识:公民既要“法无禁止就可为法无禁止就可为”又又要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要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孕妇驾车案)孕妇驾车案)3.证据意识。主要是指法律证据(法庭认可证据意识。主要是指法律证据(法庭认可的证据)的证据)4.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如公车交通的环保规定,(如公车交通的环保规定,公园溜狗规定等,中国人在外国的一些不公园溜狗规定等,中国人在外国的一些不良行为已经引起国人们的关注)良行为已经引起国人们的关注)5.尊重他人意识(可以允许他人与自己不同尊重他人意识(可以允许他人与自己不同的生
25、活方式的生活方式李银河观点李银河观点-包容性)包容性)6.关爱他人意识(支援者行为,募捐行为,关爱他人意识(支援者行为,募捐行为,助人自助)助人自助)十一、培育和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途径十一、培育和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途径 1法制的局限与法律的不足还需要德治辅法制的局限与法律的不足还需要德治辅助法治助法治在立法上特定的法律总是特定在立法上特定的法律总是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立法者的产物。法律总有其的历史阶段和立法者的产物。法律总有其滞后性,(法律的空白地带需要道德规范滞后性,(法律的空白地带需要道德规范加以辅助和补充)(案例:加以辅助和补充)(案例:12岁偷自行车岁偷自行车不算违法不算违法.)2.道德与
26、法律均不是万能,怎样看见义勇为道德与法律均不是万能,怎样看见义勇为行为:道德提倡与法律缺失导致勇为者的行为:道德提倡与法律缺失导致勇为者的困境)。执法人员的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困境)。执法人员的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如(法院里)不同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审判如(法院里)不同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审判结果的不同。结果的不同。3.公民的诚信程度不一(欧盟对免费电话登公民的诚信程度不一(欧盟对免费电话登记的规定让中国学生占空子),说明需要记的规定让中国学生占空子),说明需要道德规范加以补充,道德规范的内化在自道德规范加以补充,道德规范的内化在自觉守法中的作用觉守法中的作用如诚信原则要讲如诚信原则要讲365天天.4
27、要使国家成为法治国家,就必须建设法治要使国家成为法治国家,就必须建设法治社会。(以新加坡国家的酷刑历法的法治社会。(以新加坡国家的酷刑历法的法治建设为例,口香糖,电梯里大小便,乱涂建设为例,口香糖,电梯里大小便,乱涂鸦,地铁里的规定等)鸦,地铁里的规定等)5法律习惯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法律习惯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将法律意识内化到人的大脑意识中去,自将法律意识内化到人的大脑意识中去,自觉成为公民行动中的法。觉成为公民行动中的法。结论:构建法治国家必须强调宪法和法律至上。结论:构建法治国家必须强调宪法和法律至上。需要从小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建议小学生学法需要从小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建议小学生学法律,参与交通管理等)。公民守法的程度与法律律,参与交通管理等)。公民守法的程度与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与强制遵守,意识:(自觉守法与强制遵守,99%的违法者与的违法者与法不治众)使公民的法律意识内化成知觉的守法法不治众)使公民的法律意识内化成知觉的守法行动。(如美国案件行动。(如美国案件“严禁复制严禁复制”)与我国的知识)与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与技术保护。产权法律与技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