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种子健康性诊断研究生课程教学与实践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农科类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作物种子健康性诊断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学方法与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通过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分析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有关作物种子健康性诊断的方法和前沿技术。 【关键词】作物种子 健康性诊断 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65011),石河子大学青年教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培育计划(SDJDZ201509),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特殊人才项目(CSC201405215035)资助。 1G64 1A 12095-308935-
2、0245-01 国际上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颁布了种子法,并对植物新品种实行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于2000年7月8日公布,自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内容包括总则、种子资源保护、品质选育与审定、种子生产、种子经营、种子使用、种子质量、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种子行政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十一章。标志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種子的健康性检测是保证农作物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维护经营企业信誉、保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利益;是防止病、虫、杂草的传播和蔓延、促进种子品质提高、规范种子执法管理、处罚的依据。 一、教学目的 作物种子的健康性诊断课程是从2013年起,
3、我校面向农科类作物遗传育种方向、植物保护研究方向一年级的研究生新增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32个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实践相结合。 通过对作物种子的健康性诊断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对严控种子质量和法律保护意识,全面了解种子质量的概念、检验的意义和发展概况,掌握种子检验规程、农作物种子的质量指标及质量检验的关键方法。实验环节锻炼了学生在田间、室内测定种子是否携带有病原菌(如真菌、细菌及病毒)、有害的动物(如线虫及害虫)等健康状况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了对种子所携带病虫害种类及数量进行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效果 本课程采取提交试验报告的方
4、式进行考查: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了解学生掌握全球范围内作物种子健康性诊断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并结合当前实际,使学生掌握了作物种子健康性诊断的技术与方法,考查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实验报告成绩占 70% ,平时成绩包括小组讨论、个人汇报、考勤等占 30%)。对考查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课堂分组讨论环节、个人汇报交流等环节综合评定成绩。 三、教学心得 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信息量,使用教学录像、幻灯片、图片册、标本等丰富教学内容,并结合目前种子的健康性诊断热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采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5、部分章节在教授的基础上,要开展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综合分析问题、书写及语言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要学会种子健康检测方法应达到使病原体容易识别、结果有重演性、样品间结果有可比性、方法简单快捷且费用低、能适合于国际贸易检测等要求。 (2)在讲授基本理论时,要联系目前中国种子检验的实际情况特点多举例。比如应该要求同学们熟记主要作物种子的质量指标,不能因为简单而忽视。虽然新规程上所列入的检验方法都比较简单,但检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病理学和昆虫学知识,去鉴别;并且还需有一定的仪器设备,并通过适当的培训,才可以掌握和正确测定。 (3)充分利用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网络教学材料,包括课程简介、课程
6、计划、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师简介、课后习题等,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真正实现课前有了解、课上有讨论、课后有思考的良好效果,与任课教师、同学们可以随时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交流,使授课更加生动、具有时效性。 从接到新增此课程任务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这门课程的建设,从制定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通过课程实践,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各知识单元的内容,并掌握了有关全球范围内作物种子健康性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并结合当前实际,使学生了解中国作物种子健康性诊断的发展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