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翻译 强化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926859       资源大小:68.9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9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9.99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wenku818)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9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翻译 强化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1、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翻译 强化练习题汇编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

    2、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强化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卿(qn) 涉猎(sh) 邪(y) 岂欲(q) 即更刮目相待(n)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权谓吕蒙曰(对说) (2)但当涉猎(只)(3)见往事耳(了解,知道)(历史) (4)孰若孤(与相比怎样)(5)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6)与蒙论议(

    3、讨论)(议事)3.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4.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学习?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卿今当涂掌事”)5.孙权是怎样劝吕蒙读书学习的?首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然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6. 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蒙乃始就学”,并且学识进步很快、很大。7.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

    4、的。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有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8.说说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理解。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9. 孙权、吕蒙、鲁肃分别是怎样的人?孙权: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吕蒙: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鲁肃:爱才,敬才。10.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5、。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二、拓展阅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炳烛:点烛,一说当时的烛是火把,不是后来的蜡烛。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晚,迟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哪里)12.

    6、翻译下列句子。(1)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火把呢?”(2)炳烛,孰与昧行乎?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13.从横线上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青少年时期。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珍惜这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努力学习。14.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孙权是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学习的重要,从而说服晋平公。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7、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

    8、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

    9、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

    10、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强化训练】1. 文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句子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文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 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其相似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 文中写征途遥远、

    11、行军神速(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5. 文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 文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7. 文中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8.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句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卖油翁宋欧阳修【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12、:”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

    13、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强化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自矜(jn) 家圃(p) 睨之(n) 颔之(hn)忿然(fn) 杓(sho) 酌油(zhu) 沥之(l)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善于) (2)公亦以此自矜(自夸)(3)睨之(斜眼看,形容不在意) (4)但微颔之(只)(点头)(5)释担而立(放下) (6)但手熟尔(只是)(同“耳”,罢了)(7)尔安敢轻吾射(怎么)(轻视) (8)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

    14、)(9)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同“勺”,勺子)(注入)(10)笑而遣之(打发) (11)唯手熟尔(只,不过)3.翻译下列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2)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3)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4.课文主要写了射箭和酌油两个场面。5.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善射;自矜。为后文故事中两人矛盾激化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6.卖油翁是怎么观

    15、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睨之,久而不去,微颔。说明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7.如何看待课文中“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写得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最富有个性的神态、言行来描写。陈尧咨的轻狂自傲,卖油翁的从容稳重就跃然纸上了。8.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示例一:我喜欢卖油翁。他虽然身怀绝技,却心态平和,不骄傲自满。示例二:我喜欢陈尧咨。他不是一个完人,他因射技高超而沾沾自喜,认识到骄傲自满的错误后又能虚心接受卖油翁的批评。示例三:我喜欢卖油翁。他是一位深明世故的老人,对于陈尧咨的责难,他没有分辩,只是用行动说明

    16、一切。9.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拓展阅读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0.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1)夫没者岂苟然哉 (随便、随意) (2)见舟而畏之(畏惧、害怕)11.翻译下面句子。(1)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7、2)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人。12.卖油翁一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本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都用原文语句回答)13.本文与卖油翁两文都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强化训练】1. 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18、情景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 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3. 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4. 诗中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他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强化训练】1.诗中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

    19、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的句子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2.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禁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诗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异曲同工之妙(由听到折杨柳曲调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强化训练】1.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

    20、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诗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句子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诗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强化训练】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2.诗中运用

    21、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3.诗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4.诗中表明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蕴含哲理)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

    22、】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强化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德馨(xn) 苔痕(ti) 调素琴(tio) 鸿儒(hng r)案牍(d)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神异)(3)斯是陋室(这

    23、)(动词,表肯定的判断) (4)惟吾德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5)苔痕上阶绿( 蔓延到) (6)草色入帘青(映入)(7)谈笑有鸿儒(大) (8)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9)可以调素琴( 调弄) (10)无丝竹之乱耳(指弦乐器)(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 (指官府文书)(使劳累)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4)孔子云

    24、: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1)文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文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文中运用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文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文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

    25、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目的是为了衬托陋室的不陋。6.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请举例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的清幽表现“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的博学表现“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7.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的高雅,后者是说没有嘈杂的音乐扰耳,没有公务缠身这类世俗之事。8.结尾句“何陋之有”照应了前文中哪一句?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照应了“斯是陋室,

    26、惟吾德馨”一句。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论证“陋室不陋”,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9.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寄托作者的情感。10.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开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结尾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11.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言简义丰;讲究修辞,注重音韵;句式整齐,骈散结合,节奏明快。12.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

    27、“铭”有何用意?借陋室表达自己高雅的志趣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13.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本文开头所讲的“惟吾德馨”。示例:我觉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惟吾德馨”是对道德情操的赞赏。今天,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唯利是图、贪赃枉法。我们必须守住心中的原则和底线,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精神生活丰富,有高雅志趣和远大抱负的人。14.朗读全文,说说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

    28、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15.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二、拓展阅读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n)漉(l),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

    29、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6.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每移案(桌子) (2)余稍为修葺(我)17.翻译下面的句子。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18.内容上,陋室铭和本文都描写了居室环境,陋室铭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绘陋室幽雅,本文用“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对比手法。19.对陋室铭和本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

    30、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爱莲说宋周敦颐【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

    31、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强化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甚蕃(fn) 淤泥(y) 濯清涟(zhu) 亵玩(xi) 噫(y) 鲜有闻(xin)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只) (3)

    32、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4)濯清涟而不妖( 洗)(艳丽)(5)不蔓不枝(横生藤蔓) (6)香远益清 (更加)( 清芬) (7)亭亭净植(竖立)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9)陶后鲜有闻(少)( 听见,听到) (10)同予者何人(一样)(11)宜乎众矣 ( 应当)(很多)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33、4.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1)文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文中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文中写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6)文中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

    34、是:莲,花之君子者也。5.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6.文中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风度、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8.作者分别写出了莲的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角度写出了莲不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的高洁、庄重的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从体态、香气角度写出莲正直不苟、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的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风度、气节角度写出莲庄重不可

    35、轻慢的品质。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富贵及功名利禄。10.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洁身自好,正直质朴,豁达大度,保持独立的人格、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1.举例分析衬托手法在爱莲说中的运用。爱莲说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表明作者不像牡丹一样,以富贵媚人,从俗从众,而是像莲花一样,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

    36、品德。1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本文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13.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14.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环境可以影响、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二、拓展阅读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

    37、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1)荷花为雨所洗(被) (2)余以为妙绝(极点 )16.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1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18.读文赏荷(1)赏荷,可观其形美。本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描绘雨后荷花的

    38、语句是“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用原文填空)(2)赏荷,可品其神美。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本文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向前看不到

    39、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强化训练】1.诗中表达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句子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诗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诗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

    40、睛远望飞鸟归林。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强化训练】1诗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句子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诗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诗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句子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诗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强化训练】1.诗中富于哲理,

    41、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春社日已临近了,村民们衣冠简朴,村子中古风尚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

    42、,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强化训练】1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诗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落,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的新花。【强化训练】

    43、1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句子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3.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河中石兽清纪昀【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44、:“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

    45、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

    46、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强化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河干(gn) 圮(p ) 棹(zho ) 曳(y) 铁钯(p) 木杮(fi)湮 (yn) 啮(ni) 坎穴(xu) 溯流(s) 臆(y)断 欤(y)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岸) (2)2.山门圮于河(倒塌)(3)阅十余岁(经过,经历) (4)求二石兽于水中(寻找)(5)竟不可得(终了,最后) (6)棹数小舟(划)(7)曳铁钯(拖) (8)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研究、探求)(事物的道理、规律) (9)是非木杮(这)(削下来的木片)(10)湮于沙上(埋没) (11)不亦颠乎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翻译 强化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