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第6课时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下) 教学目标 1.接触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 2.经过这样的“逻辑之旅”,能更清晰地认识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 3.树立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逻辑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高考中涉及逻辑知识的相关题目。 教学难点 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 第六课时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下) 课时目标运用掌握的逻辑方法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过程 任务1:搜集典型议论性文章,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 逻辑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元素之一。行文的思路,或者说论点被逐步证明的过程,其也就是文章内在逻辑链条的推展过程。读者只有梳理出这一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作者论证。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先(分头)搜集典型的议论性文章,再(共同)剖析文章的论证过程,理清其包含的逻辑链条,推敲其论证的逻辑性,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任何文章都有内在逻辑,这种逻辑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是松散还是紧致,是开放还是密合,都起着串起全文的作用。这在论述文中尤为明显。有的论述文,其内在逻辑既表现为行文的思路,又是论点被逐步证明的过程。而作为读者
3、,只有梳理出这一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作者的论点并进一步检查这一论点是否成立。 分析议论文的逻辑链条,就是分析论点是怎样分条分步得到证明的,分析的基本要求是把起到关键作用的论点和论据都找出来,理解它们对中心论点的支持作用;进一步的要求是发现这论点、论据彼此之间的关系。极少有议论文是纯粹线性结构式的所有的论据层级分明、环环相扣、最后扣住论点,也极少有议论文是纯粹的车轮辐辏式的结构所有的论据都在同一个层级聚焦中心论点。 实际情况是,众多论据有的分别支持论点,有的共同支持论点,有的不和中心论点直接关联却支持了中心论点的直接论据,有的对上位的论点是论据,但对下位的论据又是论点,有的则是在中心论点基础上提
4、出的建议或呼吁. 以下是对六国论的分析,供参考。六国论围绕先秦六国破灭的原因,先后从不同角度写了如下内容: 提出论点:弊在赂秦 揭示原因:赂秦力亏 回应“论敌”:不赂者以赂者丧 失土情况比较:所亡百倍于战败所亡 失土过程描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释特殊情况:齐亲附秦;燕赵用兵有效却智力孤危,又行刺客,诛良臣 做出不弊假设:并力西向,秦人食不下咽 分析赂秦心理:为积威之所劫 揭示写作目的: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任务2: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辩题分析。 第一,对双方论点进行逻辑分析。 根据必要条件的逻辑性质和推理规则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没有温
5、饱就不能谈道德,也意味着如果谈道德那一定是温饱的。温饱的群体和讲道德的群体是前者包含后者或两者全同的关系。 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要举证的是存在不温饱却讲道德的情况。温饱群体和道德群体可以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也可能是两者交叉关系:仅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还有可能是全异关系,当然这在现实中是很难论证的。 不温饱不讲道德,讲道德的都温饱,是支持正方的;不温饱且讲道德,是支持反方的。而温饱却不讲道德,温饱而讲道德,和双方都不构成冲突。 第二,进行关键概念的分析。 由于正方要证明不温饱就不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努力使温饱降低到人类的生存底线。如果不温饱就难以生存的话,谈道德
6、的难度显然加大了。因此,“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对正方有利。 由于反方要证明不温饱也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尽量多地高过人的生存底线,即不温饱亦有一定的生存余地;另外,反方界定温饱时强调“社会总体上无衣食之困”,那“不温饱”就变成了“社会总体上有衣食之困”,这并不排除“局部无衣食之困”,如此这又给自己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 把温饱定义为或温或饱对正方有利,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既不温又不饱,在同等条件下这就要比温而不饱或饱而不温更难以谈道德。 相对于把温饱界定为或温或饱而言,界定为既温且饱对正方更加不利,既温且饱,意思就是只有两样都具备才能谈道德,无形之中抬高了谈道德的条件,论证的难度也
7、增加了。 第三,分析论证思路和攻防策略。 教材中的论证思路部分,实际上给出的是反方的思路。首先指出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是反方相当高明的设定,因为存在显然是比温饱更加宽泛的条件,而温饱这一条件就可能被绕过。 下面进一步指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仅构成对温饱这一条件的竞争和替代,而且体现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尊严。在此基础上,反方终于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这就彻底撇开了温饱这一条件;进而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温饱依然能谈道德,而且“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至此,不仅攻击了对方的观点,而且亮出了自己替代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还树起了价值高标。 在攻防策略中,教材给出的是双方不
8、同的策略。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人不能“存在”,自然不能谈道德。这是正方的策略。 相反,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则是反方策略,这就意味着在这个过渡地带也可以谈道德。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谈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这应属于正方的策略。 因为反方举出不温饱却谈道德的例子即可驳倒正方,而正方的化解方式或者指出这些例子中的人物已经温饱,或者指出他们未谈道德。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则属于反方策略。 如上所言、正方要把反方认为道德的界定为非道德的;反方则要把正方认为非道德的界定为道德的,从而使道德的范围超出温饱的范围。 任务3:驳论文写作提示。 驳论文,就是为反驳某种观点而写的议论文
9、。写驳论文,会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帮助学生表达合理诉求、参与公共讨论。驳论也是一种论证,它的目的是证明某种观点的错误而要证明某种观点错误,可以有不同的实现路径。 驳论文的写作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条理清楚。反驳的过程尽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首先要指出并分析对方观点。对方观点包含儿个要点,如准备逐点反驳,须条列进行。如果驳论的重点是对方论据,要对不同的论据或某论据的不同疑点逐一进行分析。如果驳论的重点是论证形式,就要分条剖析其逻辑错误。如果要对论证的三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驳斥,那就逐项进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破有立。否定是为了建构,揭穿错误是为了弘扬真理。驳论文的主要功能在“破”,但根本目
10、的在“立”。没有立,驳就没有价值。驳而不立,容易让人理解为挑毛病;驳而后立,才是一种真诚的建设态度。 有理有据。要克制情绪,有理有据地展开反驳。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不管对方的观点多么出格,你的态度尽量平和,言辞尽量客观,用事实和逻辑的力量说服人。万不可为驳倒对方不择手段、让自己陷人诡辩和谬误的泥沼。因为反驳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真相和寻求正义,不是压倒别人和维护自己。甚至在很多时候,反驳并不一定以某一方的落败告终,大家充分表达个人立场,然后在不同意见的碰撞和交锋中取得共识,共同进步。 例文展示 监考未必真,仍需担责任 疫情之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应对病毒向我们发起的一场“考试”。与此同时,高中的
11、我们还要应对一场无人监考的考试。在这时,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监考才能保证考试的真实性,希望父母参与监考。 在我看来,监考未必能保证考试的真实性,让父母监考也未必合适。监考不是保证考试真实性的最佳手段,对考试发自内心的敬意才能真正保证考试的真实性。且不谈线上考试,在往常的线下考试里,也总会有极个别的同学作弊,即使冒着被监控捕捉到“作案现场”的风险也在所不惜。从监考的严格性上而言,线下考试显然比线上考试更加严格。在这样更加严格的环境下,考试的真实性仍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那么线上考试的监考就能保证考试的真实性了吗? 其实,保证考试的真实性还是要依靠我们学生出于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用严格遵守考试规
12、范来表达对考试的敬意。让父母监考也并非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 首先,在疫情逐渐好转的情况下,大部分父母已逐渐复工,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自然无法全力支持监考工作。如果强制规定必须让父母在家中监考,那么全国复工复产的情况不会受到影响吗? 再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作为高中学子,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用纸和笔作战的考试,还有在人生路上对道德、自控力的更长远的考试。更多的时候,我们才是自己的监考员,而不是我们的父母。既然考试是我们自己的责任,那么作为即将成年或已经成年的社会个体,我们不应该独立自主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吗?让父母在工作之余还要为我们负起责任,我们和无能的巨婴有何区别?在此,我
13、想跟高中的同伴们,以及所有的学生朋友们说,考试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分数和排名,还是我们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我们对自己的诚信和自觉性的检验。 诚然,考试作弊能够帮助你取得一个更“漂亮”的分数和排名,但除了这些呢?你能发现问题并纠正吗?你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吗?你真真正正地通过了这场考试吗?我相信你们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这场特殊的考试,关乎诚信,关乎自觉,关乎人生。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需要父母监考来“保证”考试的真实性,而是心怀自己的责任感去面对人生路上的每一场考试。 【点评】这篇驳论文在开头就交代了写作背景,而后摆出对方错误的观点:监考才能保
14、证考试的真实性,希望父母参与监考。随后作者便对准靶子开始批驳,主要是从监考未必能保证考试的真实性、父母在家监考影响全国复工复产情况、学生要对自己负责等几个方面进行的。文章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最后作者呼吁大家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不需要父母监考来“保证”考试的真实性。 知识温故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议论文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1)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是论点,即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文章的论点。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 二是论据,即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材料与理论材料。使用论据要做到确凿、
15、典型,并与论点相统一。 三是论证,即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从论据到论点有一个推演过程,要通过推理形式进行。因此,论证必须遵守推理的规则。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 (2)如果说论点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就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要用材料来证明观点,揭示材料与观点的有机联系。就得靠分析,回答为什么这个材料能够证明这个观点。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几种是最常用的: 运用因果分析。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材料进行分析说理,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16、因果分析也是探究本质的一种方法。 例: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他的丑陋,而这恰恰是他不愿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了铁耙。这种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那为什么不能接受镜子对其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 这一段文字,用因果分析阐述了猪八戒打碎镜子的原因,指出应如何正视自己,使得论证严密,极具说服力。 运用假设分析。假设分析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分析论证,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
17、据此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叙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叙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基本结构:材料十反向假设推论+结论。 例:除了学习功课,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等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想和做) 这一段文字,是从光做不想的危害的角度来进行假设分析的,推出如果不把“想和做”联系起来,“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的结论。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其他常用的关联词语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等。 运用对比分析。说理时把
18、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论据(或观点)对照来分析。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深化观点。 例: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因为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然,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想和做) 这一段文字,是从“想和做”相联结的意义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设分析。由此可见,一段分析可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辨性,令人信服。 2.写作驳
19、论文要掌握哪些知识? (1)掌握概念。为反驳某种观点而写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2)了解形式。驳斥错误的论点有三种形式: 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错误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与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对方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
20、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论证中的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3)注意要点。写驳论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对准靶子。写驳论文,首先要摆出对方错误的观点,竖起靶子。怎样竖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遍,并且还要强调敌论的弊端。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可以引用一些较为典型的事例和古典名句,更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错误的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 要注意分寸。对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