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 选自选自战国策战国策秦策一秦策一 刘刘 向向 整理整理 一、作品及作家介绍一、作品及作家介绍 战国策战国策作者已不可考。有人认为是秦汉间作者已不可考。有人认为是秦汉间辩士蒯辩士蒯通通著著 (近人罗根泽近人罗根泽古史辩古史辩第四册第四册),也有人认为出于,也有人认为出于战国策士战国策士虞卿虞卿之之手。但都没有确切的信证。手。但都没有确切的信证。一般认为。一般认为。战国策战国策所记所记非一时之事,又非涉及非一时之事,又非涉及一国,应是非一人所作一国,应是非一人所作,这可能是战国时期,这可能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和各国史官和纵横策士纵横策士所记,也许有些是所记,也许有些是秦汉
2、人秦汉人所作,来源不一,作所作,来源不一,作者不详,原零散错乱,名称各异。有者不详,原零散错乱,名称各异。有国策国策国事国事短长短长长书长书事语事语修书修书等称呼。等称呼。到了西汉末年,到了西汉末年,刘向刘向整理宫中图书,整理宫中图书,编成编成3333篇篇,他,他认为主要记载认为主要记载“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刘向刘向战国策书录战国策书录),),所以,定名为所以,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19731973年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内有出土了一批帛书,内有战国纵横家作品战国纵横家作品2727章章(达达1700017000多字多字)
3、。无书名和篇名,专家称。无书名和篇名,专家称其帛书其帛书战国策战国策,其中,其中1111章的内容见于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战国策与与史记史记。其中。其中1616章属失传己久的佚作,这说明战国时章属失传己久的佚作,这说明战国时记载的类似资料在当时肯定很多,传于汉时仍为数不少,记载的类似资料在当时肯定很多,传于汉时仍为数不少,刘向编订的只是一部分而己。刘向编订的只是一部分而己。目录学之祖目录学之祖-刘向刘向 刘向刘向(约前(约前77-77-前前6 6)原名更生原名更生,字子政字子政,西汉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学家。沛县沛县(今属江苏)(今属江苏)人。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楚元
4、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光禄大夫,改改名名“向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治春秋彀梁传。据汉书据汉书艺文志载,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刘向有辞赋3333篇篇,今仅存,今仅存九叹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
5、通义有清人清人马国翰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战国策1 1西周策西周策1 1篇,分为篇,分为1717章。章。2 2东周策东周策1 1篇,分为篇,分为2222章。章。3 3秦策秦策5 5篇,分为篇,分为6464章。章。4 4齐策齐策6 6篇,分为篇,分为575
6、7章。章。5 5楚策楚策4 4篇,分为篇,分为5252章。章。6 6赵策赵策4 4篇,分为篇,分为6666章。章。7 7魏策魏策4 4篇,分为篇,分为8181章。章。8 8韩策韩策3 3篇,分为篇,分为6969章。章。9 9燕策燕策3 3篇,分为篇,分为3434章。章。1010宋卫策宋卫策1 1篇,分为篇,分为1414章。章。1111中山策中山策1 1篇,分为篇,分为1010章。以上共章。以上共3333篇,篇,486486章。章。战国策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后来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
7、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司马迁,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战国策的影响。战国策中运用的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对答、抑客申主的写法,亦为汉赋所继承。纵横家鼻祖苏秦 生于战国时期的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于诸侯之间,从出身卑微的一介寒士成为身挂六国相印的显赫人物。他说服六国联合对抗秦国,以一己之力促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他卓尔不凡的政治才能受到了一代一代文人志士的敬仰,被誉为纵横家的鼻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经天纬地的谋略家,最终却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他被处以极
8、刑,车裂而死。苏秦运用的则是公开的外交,保持了纵横家本色。正如他后来对燕昭王所说的“且臣之说齐王,曾非欺之也”。以理取胜和以诈欺人,不只是外交手腕的表现,实质上是人品的反映。就这一点来说,苏秦远在张仪之上。苏秦纵横外交、强燕弱齐的结果是打破了秦齐两极左右天下的格局,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客观上为秦国统一全国扫除了一大障碍。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人,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
9、前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帛书战国策残卷中,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与史记所载有出入。苏秦之死苏秦之死 齐宣王去世,齐闵王(前)继位后,齐国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齐王派人捉拿凶手,然而没有抓到。苏秦将要死去,便对齐王说:“我马上就要死了,请您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这样做,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当时,齐王就按照他的话做了,那个刺杀苏秦的凶手,为了邀功,果然自动出头露面了,齐王因而把他杀了。燕王听到这个消息说:“齐国为苏先生报仇,作法也太过份啦。”二、苏秦始将连横苏
10、秦始将连横内容讲解内容讲解 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秦策)(秦策)大意大意 本文描写本文描写了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游说各国,牟取功了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游说各国,牟取功名富贵的经过。名富贵的经过。先是以连横之谋,游说秦惠王而惨败,后又经过自先是以连横之谋,游说秦惠王而惨败,后又经过自己发奋苦读,以合纵之谋,游说赵王而一举成功,直至己发奋苦读,以合纵之谋,游说赵王而一举成功,直至成为六国之相。成为六国之相。本文本文刻画刻画了一个执著追求个人成功的说客,他追名了一个执著追求个人成功的说客,他追名逐利,欲求闻达。文章也逐利,欲求闻达。文章也描绘描绘了苏秦两次回家的遭遇,了苏秦两次回家的遭遇,反映反
11、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势利。了当时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势利。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苏秦始将连横”到“王固不能行也”,记叙苏秦用连横策略游说秦惠王,但没有成功。这部分主要是记言。第二部分从“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到最后,写苏秦连横活动失败后,受到家人的冷遇,于是发奋读书,并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合纵游说赵王,终于取得成功,不仅被封为武安君,拜为赵相,且以合纵决策人的身份联合六国诸侯以抗秦,以及衣锦归家时,尽显尊贵的情景。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8 8自然段大意自然段大意 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进谏秦国一统诸侯国的优势。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进谏秦国一统诸侯国的优势。秦惠王认为条件不成熟,拒
12、绝接受苏秦的游说。秦惠王认为条件不成熟,拒绝接受苏秦的游说。苏秦进谏:天下不可能只靠军队和武力解决问题,苏秦进谏:天下不可能只靠军队和武力解决问题,如果那样,战争就会越来越多。如果那样,战争就会越来越多。苏秦向秦王进谏没有成功,生活十分拮据便回家,苏秦向秦王进谏没有成功,生活十分拮据便回家,被家人的冷落。被家人的冷落。于是,苏秦开始锥刺大腿,诵读于是,苏秦开始锥刺大腿,诵读姜太公的阴符姜太公的阴符,终于从中悟到了说服天下的道理。,终于从中悟到了说服天下的道理。苏秦到赵国展示才华,以便孤立、抵制秦国。苏秦到赵国展示才华,以便孤立、抵制秦国。苏秦终于得到赵王重用,赵国因此崛起。苏秦终于得到赵王重用
13、,赵国因此崛起。苏秦在赵国功成名就,准备前往楚国说服楚王,苏秦在赵国功成名就,准备前往楚国说服楚王,路过家门与家人相见,家人视自己为贵客,苏秦从中悟路过家门与家人相见,家人视自己为贵客,苏秦从中悟出:出:“在世界上,还是钱、权的最有效用。在世界上,还是钱、权的最有效用。”三、三、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原文和译文原文和译文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郩、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
14、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译文:苏秦最初用连横理论向秦惠王游说:“您的国家,西边有巴、蜀、汉中等富庶之地,西有胡地的貉、代地的马可用。南有巫山、黔中的屏障,东有郩山、函谷关的坚固。田地肥美,民众富足,战车万辆,奋勇战士百万,肥沃的原野辽阔,储藏积蓄品丰富,地势有利,这就是所说天下富国、天下强国。凭借您的贤能,百姓的众多,如果习用车骑,教以兵法,您可以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做皇帝治理天下了。请大王稍加留意,请您允许我献上我的方略。”秦王曰: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
15、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译文:秦王说:“我听人说的是,羽毛不丰满的鸟不可以高飞,公文规章不健全的国家不能用刑罚,道德不高尚的君主无法驱使民众,政令训导不顺畅的国王不能劳烦大臣。今天先生郑重其事地不远千里来到庭上想要指教我,请您今后再谈吧。”1/1/苏秦曰: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zhu)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hun、du),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g,车轮的轴心)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纵连横,兵革不藏。”译文:苏秦说:“我原来就怀疑您不会采纳我的主张。从前神农讨伐补遂国,黄帝讨
16、伐涿鹿国并擒获了蚩尤,尧讨伐驩兜国,舜讨伐三苗国,禹讨伐共工国,汤讨伐夏朝的桀王,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商朝的纣王,齐桓公凭战争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发动战争而能统治天下的呢?古人互相交往,奔驰得车轮相撞击,靠言语互相缔结友好,天下联合在一起。各国之间合纵,连横主张都提出来了,武器和装备不能收藏着了。”2/2/文士并饬文士并饬(ch,巧伪),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於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於战场。夫徒处
17、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译文:文人辩士利用花言巧语,诸侯们迷惑昏乱,事端全被挑起来了,无法理顺;法条全部具备,民众大多以虚伪态度应对;文书政策多而乱,百姓衣食不足;国家上下互相烦愁,民不聊生。政府表面冠冕堂皇,其实战事不断;尽管辩士们衣冠楚楚,高谈阔论,战事还是停不下来;文书言辞繁复,天下无法治理;舌头吵破了耳朵,见不到成功;行动讲义盟约、诚信,天下却不相亲。于是,您该抛弃文官使用武官,用丰厚的待遇养活军人,缝制盔甲训练军队,让他们在战场上打胜仗。白坐那里那却能获利,安坐不动却能扩展疆土,就是古代的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
18、常坐等这些而获利,然而天下大势也终不可能让它实现啊,所以必须靠武力来续成大业。3/3/宽则两军相攻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於外,义强於内;威立於上,民服於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於教,乱於治,迷於言,惑於语,沉於辩,溺於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译文:如果地域宽阔,两军可以展开攻坚战;倘若地势狭促,两军逼近杖戟相碰,展开白刃战,然后才可能是建立功勋。所以军队在外面取得胜利,国家内部就能加强礼义;国王的威风就此建立,民众在下面便会服从。如今您想吞并天下,凌驾于万乘之国,使敌国屈服,统治各国,治理百姓,
19、使诸侯臣服,非发动战争不可!当今继嗣王位君主们,多忽视了最高的称霸之道,都迷惑在说教中,忙乱在治国中,被言语所迷惑,被话语所蛊惑,沉迷于争辩,沉溺于辞藻。如果这样下去,您本来就不可能采纳我的主张啊。”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li,通缧,绑)縢(tng,裹脚布)履蹻(jio,草鞋),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译文:苏秦说服秦王的奏文上交了十次得不到施行。连他穿的黑貂皮衣服都破了,百斤黄金都用完了,资费匮乏罄尽,他才离开秦国回家。缠上裹脚布穿上草鞋,背着书挑着行囊,形体瘦弱样貌
20、憔悴,脸色黎黑,表情羞愧。回到家,妻子不下织机迎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喟然叹曰: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译文:苏秦长叹道:“妻子、嫂子、父母都不认我了,这全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当夜找书,从放了几十箱的书中,找到姜太公的阴符谋略,伏案诵读起来,精选重点加以揣摩。想睡觉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他说:“哪有说服国王,不能让他
21、们拿出金玉和锦绣衣服来的,让我取得公卿宰相的尊位的呢?”就这样过了一年,苏秦终于揣摩明白了,说:“这次我一定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啦!”诸侯都赞同苏秦之计划,于是六国达成联合的诸侯都赞同苏秦之计划,于是六国达成联合的盟约,盟约,苏秦为纵约长。苏秦为纵约长。於是乃摩於是乃摩(迫近,接近。这里指到达)燕乌集阙(赵国的宫阙名),见说赵王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tn,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y两),以随其后,约纵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於赵而关(函谷关,通往秦国的要道)不通。”译文:于是苏秦又来到(赵国的宫殿)燕乌集阙,在华美的屋檐下拜见赵王,与赵王手握手
22、地交谈。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今河北武安县)君,授予宰相大印。让他享用车百辆,锦缎千匹,白玉百双,黄金万两,他和纵向(南北向)的国家盟约,来孤立抑制强大的秦国。因此,苏秦在赵国当宰相的时候,函谷关不能通行(封锁秦国)。当此之时,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於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於政,不式於勇;式於廊庙之内,不式於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於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通窟)门、桑户棬(qn)枢(qun)之士耳。伏轼
23、撙(zn)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通抗)。译文:这时,再大天下,再多民众,再威风君王,再有权谋臣,都愿听苏秦谏言。天下不费一斗粮,不出一兵,不打一仗,不射一弦,不断一支箭,诸侯国之间比兄弟还亲。一个贤人折服了天下,一个人得到重用天下人听从。所以说:“心应该用在政治上,不应用在武力上;应该用在朝廷上,不应用在战场上。”正当苏秦事业兴旺时,万两黄金由他使用,车马左右,炫耀在路上,诸侯小国,望风臣服,使赵国强大起来。而苏秦以前只是一个穷巷窑洞、桑田小户简陋门楣中的书生罢了。现在却是车马万乘,横行天下,朝廷上说服各国的国王,使国王的左右有口无言,天下人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将说
24、楚王,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苏秦的字)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苏秦准备去说服楚国国王,路过洛阳,(他的)父母听说了,清扫房屋打扫道路,奏乐摆宴,到郊外三十里迎接。妻子卑恭地不敢正视,洗耳恭听他教诲;嫂子小心翼翼跪拜请罪。苏秦说:“嫂子,怎么以前倨傲,现在要这样呢?”嫂子说:“凭季子你的官位尊还有金子多。”苏秦说:“啊!贫穷就不被父母当儿子,富贵就亲戚都畏惧。人生在世上,权势官位和富有,怎
25、么能够忽视呢!”四、四、苏秦始将联横苏秦始将联横写作特点:写作特点:纵横家的人生价值取向 与春秋左传国语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独具一 格的人生观。两者对于义与利的取舍截然不同:儒家羞于言财利,主张舍生取义,忘怀个人得失,追求品德的高尚和理想的人格;纵横家重利轻义,渴望个人成功,追求功名利禄,崇尚奇谋权变,因而朝三暮四之为仕,鸡鸣狗盗之行径,于儒家来说是大不当,于纵横家来讲却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必需。语言纵横捭阖语言纵横捭阖“文采斐然文采斐然”纵横家游说诸侯,目的是要打动诸侯,采纳自己的建议,从而一夜成名,功名富贵双收。这就必须要有滔滔不绝的口才和华丽雄
26、辩的言辞,不仅说得透彻,入木三分,而且要说得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诸侯喜欢听。本文无论叙事,还是说理,常常使用铺排夸张的手法,辞藻也华美,呈现出一股酣畅淋漓的气势,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还善于从人物的肖像、外貌情态上作细腻描绘,以典型化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灵。前后对比前后对比“相形而彰相形而彰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苏秦说秦失败和说赵成功后的不同遭遇,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他失败后,困顿落拓的窘相和功成名就后,尊贵无比的自得形象,以及父母、妻子,嫂子对他的不同态度。苏秦始将连横的艺术特色1善于运用抑扬对比的艺术手法。文章前一部分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陷于困境,后一部分写苏秦刻苦攻读后游说赵王大获成
27、功而尽显尊贵。前面是抑笔,后面是扬笔,在这一抑一扬的对比中,反映了当时策士的游说活动,生动地刻画了苏秦的形象。2描写生动形象,细节逼真传神。文中的描写生动形象,细节鲜明。写苏秦的困窘时,先正面描写他“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而他本人此时的形象,则是“赢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再从家人一面写他的困窘:“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比如写他的刻苦攻读“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谁自刺其股,血流至足。”都在细节的描写中尽显人物的鲜明形象。而一旦苏秦飞黄腾达,“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这些描摹都相当生动形象,在
28、细节的刻画中很有艺术的真实感。3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类比、引证中加强说服力量。本文大量运用对偶句、排比句。例如苏秦说到秦国的地理形势、军事实力、物质基础时就用了一系列对偶句、排比句:“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从“西”、“北”、“南”、“东”等语句看,句式整齐,相互对应,是对偶,而从整段文字看,又是排比。这两种句式交错在一起,使文章音调铿锵,气势磅礴。练习思考练习思考 各抒己见各抒己见 结合苏秦的人生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纵横家的人生价值结合苏秦的人生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纵横家的人生价值观。观。本文的说辞有何特点本文的说辞有何特点?朗读本文,读出感情和气势。朗读本文,读出感情和气势。请指出成语请指出成语“前倨后卑前倨后卑”的出处和含义。的出处和含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