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招考、培训>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九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pptx

    • 文档编号:359101       资源大小:834.91K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95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95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小豆芽)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九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pptx

    1、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 (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 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 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五年高考,答案 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信息看,耆英认为,官吏因“欺压良善”,而“自命为能员”,这是不能抵御外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

    2、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误区警示 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有些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不强。误选A项的考 生,没有发现“贫富不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误选B项和C项的考生,看到材料有“莠民” “民情柔懦”的相关内容就直接作出了选择,没有对材料作进一步解读,“莠民作乱”“民性 懦弱”只是材料中提到的现象,并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解读材料会发现“良 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欺压良善”都是吏治腐败的表现。由此可见,准确合理地解读材料信 息是历史学习重要的基本能力。,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1.(2016江苏单科,6,3分)有学者认为,天

    3、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 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 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答案 D 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其受农民起义中“均 贫富”思想的影响,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土地分配原则,A项不 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这是受基督教平等 思想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想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4、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是受“大同”思想的影响,C项 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与题干中“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的 信息不符,D项符合题意。,命题评审 从思想史角度看,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 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正是在晚清独特的王朝衰 落与西方冲击相交织的历史过程中,在农民起义“均贫富”的思想脉络里,在西方基督教平等 观的激励下,在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的影响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领袖们最终颁布 了这一企图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2.(2015江苏单科,6,3分)

    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 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 因是 (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答案 D 从材料中“天京陷落”可以判断出这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太平天国运动失 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故D项正确。,误区警示 本题有近50%的考生误选了C项,误选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考生未能准确理解 题干中的“根本原因”;二是考生困扰于“社会角色”一词。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 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

    6、发展影响深远,考生对这部分内容重视不够,知识掌握不 到位,也是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考点三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1.(2016江苏单科,9,3分)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 A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1894年到1914年,日本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逐年 加大,表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强,A项正确;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与日

    7、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加强有关,并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明显下降,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以资本输出为主,C项错误;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的变化说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D项错误。,知识归纳 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相结合,但以商品输出为 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分水岭,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变为资本输 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主要表现为列强争相在华修铁路、开矿山、办银行、设工厂等。,2.(2017江苏单科,22,12分)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 地

    8、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 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 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 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 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 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

    9、4年),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 写一篇小论文。(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 答案要点: (1)道路: 日本:积极自救后侵略扩张。 印度:不积极自救沦为殖民地。 背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 (2)略,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日印三国面对西方侵略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及对中国“道路”的理解 和认识。第(1)问,据材料信息,迁移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印度所走的不同道路;结合19世纪中 期工业革命后西方列

    10、强的扩张指出共同背景。第(2)问,据材料及所学,按照小论文的格式,提 出观点。结合中国19世纪中期后的沉沦、抗争与探索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史论结合, 言之有理即可。,命题评审 第(2)问是小论文题。小论文丢分的主要原因是有些考生的历史论文论述能力较 差,并且不能按照论点、论据、论证这样的层次来论述。具体表现:第一,论点部分满分3分。 论点部分提到“救亡图存”“自尊而又自救”这些词的给3分,但许多考生开篇论点就表述错 误,如用材料中“未能创出一条新路”进行表述的,还有答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论点都不 能得分。还有考生无论点,开篇不知道提出论点,就开始直接论述,也不能得分。第二,论据部 分满

    11、分3分。论据正确的任意一个就给3分,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但只答洋务派、维新派, 不答具体活动不给分。部分考生无法准确定位题干中“19世纪后期”这一概念,所以出现了 许多不符合时间要求的论据,如“开眼看世界”、抗日战争等。对这种超出题目限定时间范 畴的论据,今年出现了倒扣分的尝试,倒扣1分。当论点错误时,论据即使正确也只给1分。第 三,论证部分满分3分。从一个方面论证的考生得1分,出现概念混乱和错误的倒扣1分,这样很 少有考生能够拿全3分。部分考生作答杂乱无章、逻辑混乱,不能得分。,3.(2015江苏单科,22,13分)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 一种精神

    12、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 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 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 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 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 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 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

    13、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 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 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分)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 加以说明。(4分),答案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 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

    14、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 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解析 (1)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概括。第二小问要从作战策略、军队斗志及指 挥等角度分析。(2)由材料信息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甲午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还要考虑到甲午战争对日本侵略野心的 刺激作用。(3)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注意角度要全面。,误区警示

    15、 本题第(3)问得分最低,均分只有0.57分,失分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 找准论证点。许多考生依旧是论述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把说明的重点放在了 “灾难”上而不是“精神上的强击”上。二是将“精神上的强击”仅限于思想层面,并且也 只涉及维新变法思想,导致论证要点不全。史学家陈旭麓所说的“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 精神上的强击”,实际上也包含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上的反应。三是在所列史实论证时,时 序概念不清,许多考生用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史 实来泛泛证明。,考点四 辛亥革命,1.(2019江苏单科,8,3分)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

    16、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 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 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答案 C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和日本侵华,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试题以近代上海报纸的记载为背景材料,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培养爱 国情怀。 材料中“大国民”说明此时已进入民国时期,“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说明当时 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日渐觉醒,同时也说明当时中日之间有较大的民族矛盾,据此判断此时期 应

    17、是辛亥革命后、抗战胜利前,故C项正确。18401911年属于清后期,与“日本人大 呼”“大日本”“大国民”不符,A、B两项错误;19461949年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与“倭奴 是不拉的”不符,D项错误。,2.(2018江苏单科,8,3分)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 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 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答案 B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清朝末年四川官、商、民筹办铁路的历史事件。191

    18、1年,清政 府宣布将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保路运动,造 成湖北防务空虚,武昌起义爆发,最终清朝政府垮台。故选B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咸丰年 间,故A项错误;保路运动发生于1911年,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 排除C、D两项。,命题评审 本题误选A项的考生人数最多,达到24.2%。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薄弱和 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足。“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武昌起义 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等都是考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结论。实际上,只要考生的时间观念强,其他错误选

    19、项都可以排除。,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 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 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 A 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现夹带鸦片甘愿接受处理, 体现出政府的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态度,也不能

    20、 说明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C两项错误;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项错误。,2.(2015安徽文综,15,4分)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 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 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 B 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并不能“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故A项错 误。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被俘并下台,据此可排除C、D两项。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 约继续有效,而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

    21、驻北京,外国人可自由到中国内地游历、 经商、传教,故B项正确。,3.(2015山东文综,15,4分)“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 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 调的是 (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答案 B “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到今天,在中国或西 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体现出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故B项符合题 意。题干中的材料强调的是中西方相互的影

    22、响,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演进的 模式,C项错误;题干中的材料不仅仅强调的是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D项错误。,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2015北京文综,16,4分)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 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 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答案 B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未与西方文明相 对接,更没有提倡民主自由思想,由此可排除A、C两项

    23、;剪辫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联系,可排除 D项。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考点三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1.(2018课标,28,4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 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 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 C 解读题干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策略和公关手段,引导欧 美舆

    24、论倒向日方,西方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是日本将中国“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 独裁中”解放出来,而清政府却对此没有任何回应,这本质上说明了昏庸的晚清政府不谙熟近 代外交,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日本利用舆论宣传掩盖其侵华的本质目的和晚清政府的不 作为,未反映A、B、D三项。,2.(2017课标,29,4分)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 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 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

    25、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可知,1904年,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及直隶的留日学生占全国留 日学生总数的85%以上,而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占比较小。究其原因,长江流域、东 南沿海地区以及直隶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开放程度较高,而山西、陕西等 其他十几个省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较低,故选A项。B、D两项并非主要因素,故排除;2 0世纪初正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发生变化,故C项与史实不符。,3.(2014山东文综,18,4分)“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

    26、,请设陆 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 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 D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举国震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的落后,所以才会 出现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的局面。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材料信 息不符,排除。,考点四 辛亥革命,1.(2019天津文综,6,4分)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 “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 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

    27、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 B.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C.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 D.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论能否付诸实践与时代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以革命老人吴玉章的回忆为背景材料,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 核心素养,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材料“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 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表明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先进,但并不符合当时中 国革命的实际,D项正确

    28、。,2.(2019天津文综,7,4分)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 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 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答案 B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 题以纽约时报的报导为背景材料,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指导学生从历史 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材料“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

    29、的权利”,表明这场革命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B项正确。由材料中“湖北革命军”可知这场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A项错误;材料只是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对“这场革命”的报导, 无法反映这场革命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C项错误;“反帝”与材料中“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 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的信息不符,D项错误。,3.(2016课标,29,4分)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 “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

    30、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 D 1903年正值清末“新政”期间,作为官方文件的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这 些新名词从侧面反映了此时民主革命思潮高涨,清政府统治面临危机的社会现实。而清政府 此举的目的在于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进而维护清朝统治,因此D项符合题意。此时社会上传 播的主要是革命思想,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不符合史实。,4.(2015浙江文综,19,4分)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

    31、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答案 B 刘邦主张“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巩固刘氏天下的专制统治,孙中山 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防止帝制的复辟。A项中的传统社会指封建社 会,与题干不符。C项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D项 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正确。,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4江苏单科,5,3分)下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 B 由清道光帝谕旨中“准

    32、其贸易”“赏借”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朝天朝上国的外交 观念仍有体现,故B项正确。由谕旨中通商口岸的名称及题干中“道光帝”可知A项错误;由 谕旨内容可知南京条约尚未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项错误;由“香港仍 坚持赏借”可知D项错误。,2.(2017天津文综,5,4分)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 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

    33、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答案 C 题干信息表明中国发展海军是应对西方侵略的被动反应,以致出现“海患紧则海 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局面。这说明中国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故C项正 确。A、B、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相左。,3.(2015上海单科,19,2分)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 “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 )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答案 D 将上海租界称为“外人居留地”是对当时现实的描述,不含有或褒或贬的价值判 断,故D项符合题意。,4.(2014重庆文综,6,4分)从1876年中英协

    34、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 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 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答案 D 由题干中英国的要求和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可看出,李鸿章是要拖延重庆 的对外通商,D项正确。A项中“利用”的表述与李鸿章回应的内容不符;B项中“变相”、C 项中“借助”的表述在李鸿章的回应中没有体现。,5.(2013北京文综,17,4分)一位美国学者指出

    3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 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 D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美国根据这一条款, 完全可以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故D项正确。获得军费赔偿的只有英法,故A项错误。B、C两 项分别是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中的规定,故可排除。,6.(2015浙江文综,38,14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

    36、全之法 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 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 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 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 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 约的实质。(7分)

    37、,答案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解析 (1)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一的中心思想即可,注意关键信息“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 约”。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2)根据材料二,回顾教材知识作答。,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1.(2015重庆文综,6,4分)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

    38、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 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 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 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答案 D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等信息,说明曾国藩认为官吏贪暴 腐败严重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故选D项。A、C两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但与题中曾国藩所言不符,排除;“粤盗益复猖獗几无一尺净土”说明社会治安混乱,但这 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

    39、的社会现象,B项错误。,2.(2011课标,29,4分)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 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 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 是因为 (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 A 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帜,组织和发动群众起义,反对孔孟儒家思想,在太平天国运 动初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其政权趋向封建化,其统治思想随

    40、之发 生了变化,重新尊孔,实质上说明了拜上帝教难以适应太平天国后期政权的封建化,故A项符合 题意。B项与题干情境无关;C、D两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士绅, 抵抗西方侵略势力。,3.(2016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 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 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 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

    41、终身制,国家 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 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 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 归于一”的重要手段。 据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答案 (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 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 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 (2)对西方政

    42、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解析 第(1)问,阅读材料,从权力设置、法律制度、学习西方的内容、外交等方面归纳洪仁玕 的政治主张;迁移所学知识,结合洪仁玕总理朝政时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概括其目的。第(2) 问,依据材料,结合洪仁玕的主张及其所处时代的局限性评述其对西方制度的认识,注意从进步 性与局限性两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三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1.(2018课标,28,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 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 万国公法

    43、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 D 地方官员在上奏中要求按照万国公法来评判涉外事件,说明国人具有了一定的近 代外交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项错误。当 时朝贡体系尚未完全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地方官员只是在上奏中提供建议,并非干预朝 廷外交事务决策,故C项错误。,2.(2018北京文综,16,4分)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 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

    44、待这一天很久了,但 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 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答案 A 寓言故事中的狮、狼和狗代表西方列强,羊、兔子代表面临列强侵略威胁的中国 等国。1903年,正值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期,这则故事后的按语意在提醒中国人警惕被列强侵 略瓜分的危险,因此A项符合题意。这则故事后的按语抨击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揭示了列 强侵凌弱国的罪行,B、C两项错误;题干材料

    45、强调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国民众 和清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此排除D项。,3.(2015四川文综,5,4分)右图是法国某 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 (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 D 由图中美国星条旗、英国米字旗等列强旗帜及列强占领的建筑物,可以判断此次 战争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结果是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故选D项。A 项是鸦片战争的后果,B项是中法战争的后果,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后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3四川文综,4,4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

    46、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 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60年代,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思 想走向成熟并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综合三者,可知答案为D。,5.(2016课标,4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

    47、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 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答案 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 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 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阅读图文材料,任意提取一个信息,迁移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说明。 可

    48、从清末自开商埠的趋势及其区域分布状况的角度提取信息,从“是什么”“怎么样”“为 什么”等角度论证说明。如从所给的地图材料“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中可以提取自 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这一信息,分析论证时要紧紧围绕所提取的信息,不偏离主题,做到史论 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6.(2015天津文综,13,12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 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 (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

    49、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 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 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 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 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答案 (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以天朝上国自居。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2)屈辱的服从地位。 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 完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九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