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汗证的证候特征。熟悉汗证的证候特征。2熟悉自汗、盗汗与脱汗、战汗的区别。熟悉自汗、盗汗与脱汗、战汗的区别。3掌握汗证的治疗原则。掌握汗证的治疗原则。4熟悉汗证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熟悉汗证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5了解与汗证相关的西医疾病了解与汗证相关的西医疾病.一、概述 (一)定义:(一)定义: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为自汗;寐中汗出
2、,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亦称为寝汗。(二)源流(二)源流 1.内经内经: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灵枢灵枢五癃津液别五癃津液别说: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胱,则为溺与气。”一、概述 (二)源流(二)源流 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自汗论治对自汗、盗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汗出,即
3、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一、概述一、概述 (二)源流(二)源流 3.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汗证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虚,盗汗必属阴虚也”。4.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汗汗谓:谓:“阳虚自汗,治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一、概述一、概述 (二)源流
4、(二)源流 5.医林改错医林改错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盗汗的治疗方药。医林改错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说:”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逐瘀汤。”一、概述 (三)范围(三)范围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
5、的自汗、盗汗。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盗汗,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一、概述二、证候特征(一)主要表现:自汗表现为白昼时时汗 出,动则益甚,盗汗表现为寐中汗 出,醒后即止;(二)伴随症状:自汗常伴有气虚不固的 症状;盗汗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三)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及体征。素体薄弱素体薄弱病后体虚病后体虚久病咳喘久病咳喘肺气不足阴阳失调阴阳失调表虚受风表虚受风 营卫失和思虑太过思虑太过血证之后血证之后 心血不足烦劳过度烦劳过度邪热耗阴邪热耗阴阴虚火旺肝郁化火肝郁化火嗜食辛辣嗜食辛辣素
6、体湿热素体湿热邪热郁蒸表卫失司心液不藏逼津外泄汗液外泄失常汗液外泄失常(汗证)(汗证)四、诊断要点 (一)主要表现: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一)主要表现: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汗。(二)伴随症状:自汗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二)伴随症状:自汗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盗汗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三)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三)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四)查血沉、(四)查血沉、T
7、T3 3、T T4 4基础代谢、胸部基础代谢、胸部x x线摄片、痰涂片、作抗线摄片、痰涂片、作抗“O O”等检查以排除等检查以排除甲亢、肺痨、风湿热等。甲亢、肺痨、风湿热等。四、诊断要点 病名病名 出汗特点出汗特点伴见症状伴见症状自汗自汗 昼日时时汗出昼日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动则益甚 多见气虚不固的症状多见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盗汗 寐中汗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醒后即止多见阴虚内热的症状多见阴虚内热的症状脱汗脱汗 大汗淋漓大汗淋漓,汗出如珠,为汗出如珠,为病势危急之象病势危急之象声低息短声低息短,精神疲惫精神疲惫,四肢厥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或散大无力。战汗战汗 急性热病过程中,突
8、然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安黄汗黄汗 汗出黄色,染衣着色汗出黄色,染衣着色多见口中粘苦,渴不多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黄腻,脉弦滑等五、鉴别诊断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 虚证: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虚证: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 实证:清肝泄热,化湿和营实证: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六、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三)分证论治 1肺卫不固
9、证肺卫不固证 症状症状 (1)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2)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3)脉细弱,苔薄白。)脉细弱,苔薄白。六、辨证论治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兼有阴虚,症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六、辨证论治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怠乏
10、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补黄芪汤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药;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五味子等益气固摄药;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六、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2营卫不和证 症状 (1)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2)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3)苔薄白,脉缓。六、辨证论治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
11、:桂枝汤 桂枝温经解肌 白芍和营敛阴 生姜 大枣 甘草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 助调和营卫之功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汗出多者,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甘 润缓急;六、辨证论治 营卫不和营卫不和+气虚者,症见倦怠乏力,汗出多,气虚者,症见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症状,可改用黄芪建中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症状,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由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由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暗或有瘀点
12、、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六、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 3.心血不足证 症状:(1)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2)神疲气短,面色无华;(3)舌质淡,脉细。六、辨证论治 治法:补血养心 方药:归脾汤 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六、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 4.阴虚火旺证 症状:(1)夜寐盗汗,或有自汗;(2)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13、3)舌红少苔,脉细数。六、辨证论治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当归、生地黄 熟地黄 黄连、黄芩 黄柏 黄芪益气固表。六、辨证论治 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苦寒清热,泻火坚 阴;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 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六、辨证论治(三)分证论治 5.邪热郁蒸证 症状:(1)蒸蒸
14、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2)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3)舌苔薄黄,脉象弦数。六、辨证论治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泄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和营;甘草调和诸药。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里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六、辨证论治 七、转归预后转归预后 (一)单纯出现的自汗、盗汗,一般预后 良好;(二)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自汗,尤 其是盗汗,则病情往往较重。八、预防与调摄 汗出之时,腠理
15、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卧具干燥清洁。十、结语 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而白昼时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而白昼时时汗出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时汗出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自汗多由气虚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因为盗汗。自汗多由气虚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因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益气固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盗汗的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盗汗的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敛汗之品,以提高疗效。敛汗之品,以提高疗效。复习思考题 1.汗证的定义是什么?2.试述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3.汗证五个证型的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