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并能熟练背诵这首词;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写作手段;3.感悟作者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体现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和革命情怀的;4.能够学会准确而有情感的诵读诗词作品。秋 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题材。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过去我们接触过哪些写秋的诗词名句?古人眼中之秋古人眼中之秋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柳永雨霖铃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以上列举的这么多写秋的诗词名句,它们有些什么特点呢?目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知人论世 走进作者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反复诵读 把握基调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分析诗词 概括图画题 解壹壹题 解一、词一、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起源于隋唐之际,兴盛于宋朝,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音乐曲调的歌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与音乐相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人们称它为“曲子曲子”或者是“杂曲子杂曲子”、“曲子词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乐府”、“长短句长短句”、“诗余
3、诗余”等等。这些称谓都是根据词的特点给它命名的,比如说“长短句长短句”、“诗余”。词按字数分为小令小令、中调中调、长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每一个词都有一个词牌名,这个词牌名就是这个曲词的名称,词牌就决定了这个词的字数、句数还有它的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就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沁园春 长沙它的词牌就是“沁园春”,题目是“长沙”,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沁园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被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
4、,有人就作诗咏怀这个事,词牌由此得名。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卜算子咏梅。贰贰知人论世 走进作者一、走进作者一、走进作者毛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论文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诗词作品有沁园春 雪、七律 长征、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蝶恋花 答李淑一等。其作品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高度结
5、合,多表现革命生活中的大事,从中折射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叁叁反复诵读 把握基调二、背景介绍二、背景介绍这首词作于1925年,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当时革命运动还是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毛泽东看到了革命的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一、诗词诵读应当注意一、诗词诵读应当注意(一)要读懂词意。这是学习一首词的前提,同学们要借助于
6、工具书,借助于课下注释梳理诗词的大意;(二)读出节奏。要注重语法上的停顿,不能读破字音,要注意领字的停顿;(三)注意读出情感,在领会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情感的变化;(四)适当加入肢体语言。二、字词正音二、字词正音舸舸 怅怅 chng 携携 xi 稠稠 chu 峥嵘峥嵘 zhng rng 遒遒 qi 遏遏 沁园春 长沙 独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看/万山/红遍遍,层林/尽尽染;漫江/碧透透,百舸/争争流。鹰击击/长空,鱼翔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竞自由。怅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稠。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7、斥/方遒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舟?本词的感情基调本词的感情基调:深沉而豪迈诵读时要注意正音,注意节奏,注意停顿,读出感情,要热情奔放,慷慨激昂。思考:思考:上、下片主要写什么内容?上片: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下片:抒情,借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革命豪情。肆分析诗词 概括图画通览全词,共描绘了哪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01020304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一、上片研读与探究一、上片研读与探究 (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图)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简要说其大意。点明了哪些内容?大意:在一个深秋的季节
8、,我伫立在橘子洲头,深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水,凝重的目光折射出无限的遐思。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2、“独立”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是否能替换成“站立”?独自一人远望凝思,与下文相照应,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表现出的砥柱中流的气概。不能替换。我们先从意思上来看,“独”是独自一人,“站立”不能表现这种意思,这是从浅层来看。更重要的是“独立”和“站立”的气势对比,“独立”可以反映出人一种卓尔不群的气势,“站立”很显然没有这种气势。这里很明显,词人一开始就要营造出这样一种卓尔不群、大气磅礴的气势,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一、上片研读与探究一、上片研读与探究 (湘江秋景图)(湘江秋景图)1.“看”领
9、起下面哪几句?从哪些不同视角选取了哪些意象?(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2.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使用了什么手法?组成了一幅什么特点的图画?描写这幅图画有什么作用?远眺远眺:万山:万山红红 遍遍 层林尽层林尽染染(静静)近观近观:漫江:漫江碧碧透透 百舸百舸争争流(流(静静、动动)仰视仰视:鹰:鹰击击长空长空(动动)俯瞰俯瞰:鱼:鱼翔翔浅底浅底(动动)总看总看: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1.1.看看远近远近相间相间动静动静结合结合对照对照鲜明鲜明色色彩彩绚绚丽丽生生机机勃勃勃勃引发思考引发思考为抒情作为抒情作铺垫铺垫以壮景抒豪情以壮景抒豪情2.2.一系列富有一系列富有表现力
10、的词语:表现力的词语:S万:山之多万:山之多S遍:红之广遍:红之广 层:林之密层:林之密 尽:染之透尽:染之透S染: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染: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S漫:水之盛漫:水之盛 透:江水澄澈透:江水澄澈 S争:千帆竞发,争先恐后争:千帆竞发,争先恐后S击:矫健雄姿,强劲有力击:矫健雄姿,强劲有力S翔:自由轻快翔:自由轻快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诗人的思想的思想感情与感情与客观物客观物象融合,象融合,形成意形成意象。象。意 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境界。
11、3 3、赏析意象、赏析意象意象意象万山万山 层林层林 漫江漫江 百舸百舸 雄鹰雄鹰 游鱼游鱼意境意境生机勃勃生机勃勃 壮阔绚丽壮阔绚丽感情感情乐观热烈、奋发向上乐观热烈、奋发向上暗喻和赞美了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暗喻和赞美了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革命形势起的革命形势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景中寓情4.探究:词人为何“怅”?联系背景,想想“问谁主沉浮”的含义是?表达此人怎样的情感?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他想到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尤其是被剥削的人民,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不由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而生”怅”。词人由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谁主沉浮”的问题,此指主宰国家命运,掌
12、握民族前途,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抒写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1 1、词的下阕、词的下阕“峥嵘岁月图峥嵘岁月图”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从两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从两方面方面 突出了突出了 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从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两方面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革命青年。作者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作者和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三、下阕研读与探究三、下阕研读与探究 (峥嵘岁月图)(峥嵘岁月图)三、下阕研读与探究三、下阕研读与探究 (中流击水图)(中流
13、击水图)1.这幅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一结尾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以拼搏为乐的凌云壮志,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 “谁主沉浮谁主沉浮”的问题: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2.下阕回忆往事和上阕有什么联系?下阕的两幅画面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高度概括了词人的战斗生涯,展现了主人公昂扬的革命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力挽狂澜的革命气魄;另一方面,塑造了革命英雄群体形象,揭示了领袖成长的社会基础,也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3.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叙事、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的?上阕写眼中之景和心中所思,由
14、眼前的景想到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想到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下阕追忆往事,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写景,虽然着重写景,但实际上处处都是景中寓情。下阕借景抒情,情景合一,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的情趣到人生的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上上片片写写景景时间、地点、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环境(前三句)(前三句)湘江秋景图湘江秋景图山山林林江江舸舸鹰鹰鱼鱼静景静景(色)(色)动景动景远景远景近景近景红红染染碧碧争争击击翔翔仰视仰视俯视俯视总 结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图下下片片抒抒情情百侣曾游百侣曾游忆往昔忆往昔 风华正茂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书生意气 指
15、点江山指点江山 粪土万户侯粪土万户侯曾记否曾记否中流击水中流击水设问设问 结结 尾尾,回回答答“谁主沉谁主沉浮浮”:投身革命投身革命,急流勇进急流勇进,担担负大任。负大任。讨论:本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为什么?联系背景来看。在这样大好的革命形式下,作者重游橘子洲头。当然眼中所看的秋景是绚丽的、多彩的。作者自身。毛泽东,何许人也?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党和国家的缔造者,诗人,书法家,他有博大的胸襟,他有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他当然不同于我们以上所说的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所以尽管秋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胸襟不同,抱负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
16、以所选取的景物,他的着眼点也不同,所渲染的情绪,所抒发的感情自然也是不同的;写作手法、意图上来看。作者把他笔下的湘江秋景描画地非常壮美,江山越是壮美,就越加突出了我们主宰大地的重要山河写得越壮美,就越让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就越是感受到革命的需要。词人正是在这种不一致当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因此,作者笔下的秋,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放达,心中充满了豪气,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本词主题本词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熟练背诵并默写本词2.自行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名篇3.比较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形势与结构上的异同4.欣赏毛泽东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