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能力提升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为地球大气的部分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列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高空飞行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A.B.C.D.读“逆温现象发生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3.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B.乙C.
2、丙D.丁4.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阴雨天气降温晴朗无云的夜晚冬季冷空气南下太阳风的影响A.B.C.D.某校学生设计了验证大气受热过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测量,两个玻璃箱内的气温出现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A.低层大气主要靠太阳辐射加热B.下垫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C.晴朗天气不存在大气削弱作用D.土壤对大气辐射的吸收作用弱6.另一组学生改变实验设计,在乙箱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经测量,两箱内气温也存在差异,该实验的观测结果和可解释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甲箱内的气温高乙箱内的气温高海陆风的形成原
3、理气温的纬度差异A.B.C.D.中国天气网专门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4月份,图中城市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月份这些城市( )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B.冷暖气团在此交汇C.以晴朗天气为主D.大气逆温范围广8.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干旱区D.半干旱区下图为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海报主要内容为一个男人面朝大海,向一艘船挥手,手中的手帕向后飘扬
4、。读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甲中、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处B.处C.处D.处10.为了拍出图中男人的手帕向后飘扬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洞穴开口向北,呈肚大口小、垂直分布的“保龄球瓶”状。夏季洞外鲜花烂漫,而洞内却是坚冰不化,冬天洞外最冷几乎达到零下30度,洞内反倒比洞外暖和许多,有一种冬暖夏凉的感觉。读冰洞所在的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下图所示冰洞剖面图,其冬季气流运动
5、方向正确的是( )A.B.C.D.12.冰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 )A.海拔较高,外部冰川广布B.垂直洞穴,空气对流旺盛C.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D.洞口向北,受冷空气影响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市2018年12月15日、16日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B.C.D.14.与15日相比,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减弱,增强B.减弱,增强C.增强,减弱D.增强,减弱15.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实现低碳生活会使图中( )A.增多B.减少C.减少D.增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5分。16.读大气的垂直分
6、层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1分)(2)一架飞机沿11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次穿过了哪几层?(1分)(3)图中b为_层,它的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这是因为其中的_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3分)(4)a为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2分)(5)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层,整个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_层(填字母)。_(填字母)层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影响。(3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
7、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1)从山体效应原理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边缘与内部山地的整体林线高低。(5分)(2)根据“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分析山体效应的形成机制。(6分)(3)推测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脉更强的原因。(10分)(4)最热月气温10C等温线一般与山地林线相重合。但青藏高原的最高林线不与该线重合,而且位于藏东南部。请说明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山区风力、风向多变
8、,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左图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右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示山区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6分)(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点倒火”可以灭火的原因。(6分)(3)有人说,山火对森林的危害很大;有人说,山火对森林也有益处。请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A; 2.D解析:1.根据图示的纵坐标、该大气层的高度位置可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结合温度范围判断甲曲线符合。2.由上题
9、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故错误。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正确。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错误。平流层的气温升高,主要由于该层大气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正确。答案:3.A;4.C解析:3.甲图上冷下热,空气上下对流运动活跃,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故A正确,BCD图都有逆温层,不利于对流运动,污染物不易扩散,故BCD错。故选A。4.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气温垂直变化过程为:随着高度增加,首先气温降低,之后有一段空气逆温,最后又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应该出现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冷空
10、气南下造成近地面气温低,故正确,阴雨天,云层厚,夜晚的云层保温作用强,不会发生逆温,和太阳风无关,故错,故选C。答案:5.B;6.A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故A错误,B正确;晴朗的天气云层较薄,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故C错误;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强,产生的地面辐射强,使大气升温较快,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6.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同样的太阳辐射比土壤升温慢,释放的地面辐射弱,使大气升温较慢,故甲箱内气温较高,正确,错误;海陆风是因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大小不同,升温降温速度不同,使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从而产生海洋和陆地的风向的变化和实验设计描述的大气的受热过程
11、原理相同,正确;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同一个地区(同纬度地区)下垫面性质不同而产生的温度不同,错误,故该题选A。答案:7.C;8.D解析:7.由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知,白天天气晴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晴朗少云,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从而造成气温日较差大的现象。图中城市4月份气温日较差大的主因是晴朗天气多。选项C正确。8.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可知,西宁、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等城市位于半干旱区,仅太原位于半湿润区。选项D正确。答案:9.B;10.B解析:9.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气温,排除,AD错误。结合图中热力环流流向可知,近地面气温,的海拔相同,从近地面向高空,随着海拔升高,气
12、温降低,所以高空气温,所以气温最低的为处,C错误,B正确,故选B。10.拍出手帕向后飘扬的场景,即在吹海风的时候拍摄即可,即近地面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相对较低,气压相对较高。由图可知,在8时至16时时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故此时吹海风,可完成拍摄。故选B。答案:11.D;12.C解析:11.根据空气的热力性质可知,冷空气收缩下沉,热空气上升。冬季洞外气温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到洞内,热空气被抬升到洞外。故选D。12.水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故C项正确。A项,由材料“位于昌梁山脉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可知,海拔不高,外部没有冰川。故A项错误;B项,空气对流旺盛,冰
13、体易融化。故B项错误;D项,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无论洞口向哪个方向,都不易受冷空气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C。答案:13.B;14.C;15.C解析:13.为未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为进入大气层受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太阳暖大地,然后,地面向外释放能量,形成地面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从而使得大气温度升高。故正确的顺序是-。本题正确答案为B。14.为未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不受天气影响,并且对昼夜温差没有影响。故A错误。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15日天气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
14、的削弱作用比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较少,16日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较多,所以两天相比,增强。为大气逆辐射,15日多云天气,大气逆辐射比较强,16日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比较弱,所以两天相比,减弱。因此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大,故B错误C正确。昼夜温差指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一天中的最低气温的值主要受大气逆辐射的影响,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的大小来决定,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因此的大小不能直接判断大气保温作用的大小,故D不对。本题正确答案为C。15.A.为未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没有关系。故A错误。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
15、辐射,实现低碳生活,会减少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大气透明度,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故B错误。C.为大气逆辐射,实现低碳生活,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使得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变弱。故C正确。D.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实现低碳生活,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使得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16.答案:(1)地面温度过高。(2)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3)平流层;升高;臭氧;(4)对流层;递减;(5)对流层;a;c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显示地表温度达50以上,明显高于实际温度,存在明显的错误。(
16、2)由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有所不同,低纬度地区约为17-18千米,中纬度约为10-12千米,高纬度约为8-9千米。因此一架飞机沿l1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次穿过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3)图中b为平流层,平流层中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因此导致平流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4)a为对流层,据图可知,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5)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因此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整个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即a层。高层大气,即c层,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影响。17.答案:(1)林线高低与气温成正比,内部山地的山体效应强,气温
17、更高;因此,边缘山地林线低,内部山地林线高。(2)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仅有一小部分为大气所吸收,大部分为地面所吸收;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反馈给大气,使山体内部的气温显著上升。(3)青藏高原的海拔(基面高度)更高,空气更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多;青藏高原的体积和面积更大,山体的增温现象更显著;青藏高原整体纬度较低,全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阿尔卑斯山脉位于西欧沿海地区,受西风带影响,空气湿度较大,增温幅度较小。(4)林线的高低除了受到气温(热量)的影响之外,还有降水;藏东南部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水热条件充足,故出现最高林线。解析:(1)林线的高低受气温影响,气温越高,林线越高
18、。根据材料信息“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可知青藏高原边缘气温低于内部山地,所以青藏高原边缘林线低于内部山地。(2)太阳辐射中只有一小部分会被大气直接吸收,绝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后会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给大气,所以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经大为减弱。进而形成了山体效应。(3)由于两个山地的规模明显不同,青藏高原无论是在高度、面积还是体积上都远大于阿尔卑斯山的。高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山体效应越明
19、显;体积和面积越大,山地内部和边缘差异越大,山体效应越明显。二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纬度位置对山地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有较大的影响,青藏高原纬度位置低,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从而导致山体效应大;海陆位置,阿尔卑斯山位于沿海地区,空气湿度更大,山体效应增温效果较小。(4)林线位置的高低除了受到气温的影响之外,降水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藏东南地区因为位于夏季盛行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西侧多,导致林线位置更高,所以青藏高原的最高林线位于藏东南部。18.答案:(1)山区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都已燃烧殆尽
20、,山火自然熄灭。(2)山火火源处气温升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3)危害:山火导致物种减少,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山区自然环境变化,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益处:增加土壤有机肥,加速优势树种的生长;杀灭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和森林更新,更新生态系统。解析:(1)从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山高坡陡,在山地的背风坡,由于空气下沉,温度上升,湿度下降形成干热风,助长森林火灾的发生;山区地形复杂,交
21、通不便,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地势高,山上取水较困难。(2)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读图可知,森林火灾导致着火处气温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四周的温度低,因此近地面四周的气流向火场流动;点燃的倒火受气流的吸引,导致倒火向火场燃烧,山火和倒火相遇时导致氧气和可燃物燃烧殆尽,从而使山火熄灭。(3)森林大火对环境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害的方面从物种减少、森林破坏、自然环境改变等方面分析;有益方面从增加土壤肥力、杀灭害虫、更新生态系统等方面分析。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