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17:维也纳+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礁石维也纳维也纳,你虽然美丽却是痛苦的,象一个患了风湿症的少妇面貌清秀而四肢瘫痪。维也纳,象一架坏了的钢琴,一半的键盘发不出声音;维也纳,象一盘深红的樱桃,但有半盘是已经腐烂了的。星星不能只半边有光辉,歌曲不能只唱一半;自由应该象苹果一样鲜红、浑圆是一个整体。我的心啊在疼痛,莫扎特铜像前的喷泉所喷射的不是水花而是奥地利人民的眼泪;再伟大的天才也谱不出今天维也纳的哀歌啊!天在下着雨,街上是灰白的水光,维也纳,坐在古旧的圈椅里,两眼呆钝地凝视着窗户,一秒钟,一秒钟地在捱受着-陰-冷的时间维也纳,让我祝福你:愿明天是一个晴天,陽光能射进你的窗户,用温柔的手指抚
2、触你的眼帘1954年7月8日晚,维也纳一连串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呈现出维也的的病态美,说明其美丽却又痛苦的特点。诗人忍不住发出心疼的感慨,把喷泉喷射的水花比作人民的眼泪,说明诗人对奥地利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人细腻冷峻的笔触,把维也纳描述成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孤独地忍受着痛苦,期待着自由和明天,画面感很强。维也纳的悲哀奥地利,一个美丽的国家。这里,森林密布,遮天蔽日,被世人称为森林王国。它的首都维也纳,更为世人所瞩目,因为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世界级的大音乐家,他们的音乐摇撼着世界。然而,1954年,诗人去南美访问,途经这里的时候,诗人的心情并没有感到愉快,甚至可以说是悲哀的。因为诗人所关心的不仅是这里的
3、自然环境,诗人更关心的是这个国家的命运,这个国家人民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美丽的国家被苏、英、法、美四国分别占领着,首都维也纳也不例外。将近十年后,当诗人下榻维也纳的时候,这种严峻的局面依然存在着。这情况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深深忧虑。维也纳一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感情。诗人在描述大都市的风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从早期写的巴黎、马赛,到后来写的纽约等诗,都显示了诗人这方面的才华。诗人不仅能迅速地抓住这些大都市的本质,而且能抓住生动的具象来反映这种本质。维也纳一诗,再次显示了诗人的这种才能。不过,诗人写的巴黎、马赛等,多是揭露性*和批判性*的。而维也纳不同了,诗人对这个城市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写
4、法上,这首诗与巴黎、马赛等也不太相同。这首诗多采用生动的比喻,而且是为奥地利人民所容易接受的形象来譬比,增强了这首诗的感染力。这也就形成了这首诗的显著特点。维也纳,像一个患了风湿症的少妇/维也纳,像一架坏了的钢琴/维也纳,像一盘深红的樱桃,/但有半盘是已经腐烂了的。这一连串的比喻,把维也纳当时的处境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而且把这个城市的特点也表现了出来。这个城市是美丽的,却是痛苦的。这个城市被世人称为音乐之乡,却像一架坏了的钢琴,/一半的键盘发不出声音。樱桃是奥地利人民所喜爱的,但有半盘是已经腐烂了的。维也纳,这个城市的悲哀,通过这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深切感觉到了。当然,诗人在这首诗中,不只是写了
5、维也纳的悲哀,也写了维也纳对自由的渴望,这也是用比喻来呈现的:星星不能只半边有光辉,/歌曲不能只唱一半;/自由应该像苹果一样/鲜红、浑圆是一个整体。诗人还 写道,维也纳坐在古旧的圈椅里,捱受着-陰-冷的时间,期待着自由,期待着晴朗的明天。最后,诗人还 对维也纳寄予了希望:维也纳,让我祝福你:/愿明天是一个晴天,/陽光能射进你的窗户,/用温柔的手指抚触你的眼帘这首诗,对于一个城市,写得这么动情,其原因是什么呢?除了诗人对维也纳这个城市处境有深刻的理解之外,还 在于诗人对这里的人民怀有深切的感情。没有这种感情,这样动情的诗句是写不出来的。诗人于在汽笛的长鸣声中艾青诗选自序中说:人人喜欢听真话。诗人
6、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摇憾人们的心。诗人也只有和人民在一起,喜怒哀乐都和人民相一致,智慧和勇气都来自人民,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这话,说出了诗人的一贯主张,也说出了诗之所以能感人的本质所在。由衷之言,是诗人对于诗的本质要求。这也是诗人对于诗美的理解的根源。维也纳这首诗,正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因而,诗人能选择到准确鲜明的形象,因而,使人读着这首诗感到则亲切动人。(郭宝臣)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在那楼梯的边上,有一个黑人姑娘,她长得十分美丽,一边走一边歌唱她心里有什么欢乐?她唱的可是情歌?她抱着一个婴儿,唱的是催眠的歌。这不是她的儿子,也不是她的弟弟;这是她的小主人,她给人看管孩子;一个是那样黑,
7、黑得象紫檀木;一个是那样白,白得象棉絮;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地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1954年7月17日 里约热内卢用黑得像白得像两个比喻描写了黑人姑娘与白人小孩肤色的鲜明比照,暗含对黑人姑娘的同情与声援,表达了诗人对种族歧视和贫富差距现象的谴责。她心里有什么欢乐?诗人的胸怀是宽广的。他不仅时刻关心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时刻关心着世界人民的命运。他早在诗论中就说过:思想力的丰富必须表现在对于事物本质的了解的热心,与对于世界以及人类命运的严肃的考虑上。这是诗人对诗的一种要求,也是对自己胸怀的一种写照。1954年,诗人有时机到南美进行访问。这是诗人受智利众议院议长和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
8、鲁达的邀请,前往智利,参加聂鲁达的五十寿辰,同时利用这时机做世界和平运动的工作。这历时两个月的旅行,使诗人感触颇多,他的诗情一次又一次被激发起来,写下了一批动人的诗篇。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就是其中一首。诗人在19岁时,曾到法国巴黎勤工俭学三年,对那里光怪陆离的生活有过深切的感受。三十几年后,诗人在南美洲,又看到了类似的生活场景。过去的生活感受和眼前的生活现实,使诗人的心不能不一次又一次被拨动。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停留期间,这个城黑人区的贫困情况使诗人的心颤抖了。黑人们有的看门,有的推车,有的当石工,有的当褓姆,甚至有的以卖|婬*为生。他们做着社会上最下贱、最沉重的体力工作,在简陋的木屋里过着衣不裹
9、体、食不果腹的穷苦生活。当时,诗人面对这个很不兴旺又很不公正的世界,在内心里不能不作深入的思考,不能不对黑人的处境鸣不平。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就是对这不公正世界的揭露和控诉,特别是对不人道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这首诗,是写一个黑人姑娘为别人看管孩子,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唱着催眠歌。这样的场景在巴西并不少见,也很普通,可在诗人朴实无华的笔下,产生了动人的艺术力量。这首诗,诗人几乎没有作任何雕饰,朴实地对生活真实进行白描,并用比照手段,加强了诗的震撼力量。比照,对这首诗起了重要作用。第三节,一层层推进。先写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继而写她唱的歌是催眠歌,再写她为什么唱催眠歌?因为她为人家看管孩子,那孩
10、子是她的小主人。这三节,很朴实也把人物处境写出来了,似乎还 不使人感到什么。下面两节,给整首诗赋予了震撼力。一个是那样黑,/黑得像紫檀木;/一个是那样白,/白得像棉絮;/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地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这也完全是生活的真实,诗人并没有作任何夸张。可是,经诗人这么朴实地、又是巧妙地一点,其艺术魅力跃然纸上了。一个黑人姑娘抱着一个白人小孩,孩子在哭,姑娘在唱歌,这是生活提供出来的。诗人的高明在于,把这种强烈的反差抓住了。这既是生活的真实,又是艺术的真实。从这反差中,不仅使人深切感到这世界的不公正,使人同情黑人姑娘,使人产生关心黑人命运的感情,而且,就艺术上来说,也是
11、颇为精采的。黑与白的比照,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住地哭;/一个多么可怜,却要唱欢乐的歌。这又是两个人的比照,使诗十分鲜明地勾画出一幅图画,而且有声有色*。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成功的范例:艺术手段的产生和运用,必须依据生活,依据你所描写的对象。离开了生活,艺术手段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运用。像这首诗,它所描写的生活和对象,本身就提供了一种启示,诗人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启示,使这首诗浑然天成了。它启迪我们:要注重生活,要善于观察,并善于抓住生活的启示,再贴切地运用艺术手段,就会到达极好的效果。脱离了生活,任何艺术技巧都可以是无用武之地。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
12、,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954年7月25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的标题为礁石,文中没有一处直言礁石,只写浪对它的拍打,但礁石的坚毅和沉着跃然纸上,俨然一个正义者的化身。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是礁石中的一行诗。艾青在为别人题词的时候,常常引用这行诗。比方1985年,艾青到秦皇岛访问,他在为青年们的题词中就有这一行诗。而礁石这首诗写于1954年,距1985年已经三十一个年头了。经过了漫长的时日,而在这漫长的时日中,诗人还 经历过二十年的磨难。其生命差不多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在好不容易复出之后,诗人仍然牢记着这行诗: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可见这行诗在
13、诗人心中的份量。这行诗差不多已成为诗人的座右铭,诗人还 希望成为青年人以及其他人的座右铭。这行诗的含意确实深刻而丰富,说它是诗人一生经验的总结,也并不过分。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诗人以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八个字来概括了。这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残酷的敌人面前是一种强者的藐视,在欢乐与胜利的时刻是一种舒畅。总之,不管是在历史的风云中,还 是在个人的蹉跎的征途上,都应该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接生活,也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这行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姿。也可以说,是我们了解诗人、认识诗人以及诗人的诗的一把钥匙。理解了这行诗
14、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就可以理解诗人一生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诗人创作中的根本旋律了。这行诗看来得之轻而易举,实则它是诗人生命的结晶,越了解诗人,就越会感到这行诗的钢铁般的沉甸甸的份量。礁石这首诗是写礁石,着重在写礁石的坚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可以说,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从少年时代起,诗人就显示出一种倔强的品格。他不屈服于父亲的压力,毅然和地主的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决裂。而后他在敌人的监狱中,这种倔强又经过了淬火,变成顽强、甚至英勇了。再以后的二十多年磨难,使这种顽强变得更加沉勇了。当然,这种坚强不只是一种个人品格,它是以对于生活的坚决信念,对于正义的无比坚贞为根本构成要素的。不仅如此
15、,这首诗还 具有着广泛的意义。礁石的形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形象,它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精神境界,是社会生活中呈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人生中最美的境界之一,不仅是诗人所倾心的,也是社会上正直善良的人们所倾心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美的一种理解,一种崇尚。在社会生活中什么是美的?在诗人看来,礁石就是美的,尽管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伤痕累累。也可以说,在诗人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在诗人对于诗美的顽强而执著的追求中,礁石所呈现出的美,是诗人追求诗美的重要内容。看了礁石一诗,很自然地会使我想到他死在第二次、吹号者等,塑造战士光辉形象的诗篇。礁石的形象,也在这众多的动人形象间占有一个重要位置对于这种诗美的理解和追求,诗人是持续不断的,几十年来,可以说这种诗美在诗人的创作中,构成了一道绵延不断的高耸的山岭,从三十年代,一直连续至今。这首诗只有八行,写得是明白无误的。浪,不断地扑向礁石的浪,代表着艰难,代表着恶势力。而礁石,则是坚强的正义的化身。然而,有人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说礁石是自傲的载体,要与大大小小的航船为敌。这真有点让人费解,甚至让人啼笑皆非了。(郭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