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维护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的斗争,一、中国古代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1.西汉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1)王国问题的出现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刘氏天下,加强皇权,形成郡县制、封国制并存的局面。 “王国问题”出现:汉高祖封立的“同姓王”,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机构与中央基本相同,诸侯王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王国问题”出现。,知识整合,封国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经过汉景帝“削藩”后,王国势力被削弱。 (2)汉武帝维
2、护统一的斗争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最终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又将天下分为十三州部,派刺史巡察地方,监督官吏,打击豪强。刺史官虽小,但因其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故而权力很大。慢慢地,刺史开始侵夺地方官僚的权力,州也由监察区逐步演变为行政区。到了东汉末年,州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形成州郡县三级制。,2.宋初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1)背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
3、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后,需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问题。 (2)措施 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剥夺统军大将兵权;编练禁军;设三衙和枢密院分掌统兵权和调兵权。 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任州郡长官,设通判进行监督。 制钱谷: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州郡财赋大部上交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二、西方国家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1.1871年德国统一 (1)背景 政治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分裂局面成为资本主义的发
4、展障碍。 民族意识的觉醒。 普鲁士的强大,俾斯麦坚持实行铁血政策。 (2)过程 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不久,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3)意义 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欧洲强国。 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的传统政治格局。,2.美国内战 (1)概念:1861年4月15日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战斗力量是广大工人、农
5、民和黑人。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要保卫奴隶制度,脱离联邦,建立邦联;而北方目的则在于打败南方,以恢复全国统一,废除奴隶制度,以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使得资本主义得到顺利的发展。 (2)经过 内战的爆发和初期战况: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接着挑起战争;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节节失利。 战局的转折:为扭转战局,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3年,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北方军队获胜,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战争的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3)意义 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6、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使美国迅速成为工业化强国。 美国南北战争中使用大量新式武器,显示了近代工业的威力,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铁路和电报发挥了重大作用,是一次现代化形态的战争模式。 但是美国内战并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一、选择题 1.(2019合肥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2)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 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C.兼并战争过
7、于频繁 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针对训练,1,2,3,4,5,6,7,解析 根据材料中“定于一”“乱莫大于无天子”,再结合战国的时代背景,可知时人的思想倾向于“统一”,故选A项。,2.(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25)杜佑通典中写道:“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凝,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B.统治阶层更迭频繁 C.中央官吏管理疏漏 D.地方管理体系不当,1,2,3,4,5,6,7,解析 “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凝,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可见强调安禄山在地方拥兵自重造成叛乱的
8、局面,故选D项; “地逼则势凝,力侔则乱起”材料没有强调一定是边疆,排除A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统治内部的调整问题,排除B项; “地逼则势凝”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官吏管理”,排除C项。,3.(2019郴州一模,15)下表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两次战争的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A.经济实力 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 D.国际援助,1,2,3,4,5,6,7,解析 材料甲午战争期间“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而抗日战争时期“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故选B项; 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国力稍优,但最终战败,可见经济实力不是其根本因素
9、,排除A项; 两场战争都是政府领导的,可见政府领导不是其根本因素,排除C项; 材料两场战争都没有涉及到国际援助,排除D项。,1,2,3,4,5,6,7,4.(2019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19)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据此可推知,德意志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C.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D.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1,2,3,4,5,6,7,解析 通过材料的关税同盟,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 普鲁士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与材料“南德”、“中德”、“德意志”等主体不同,故B项错误; “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
10、加了关税同盟”,建立统一市场,是材料已表明信息,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各地关税同盟的建立,表明德国急需要建立统一大市场,故D项正确。,1,2,3,4,5,6,7,5.(2019济宁高三期末,20)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认为,“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它在动员、集合民族感情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以下历史事件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B.德意志帝国统一 C.法国1875年宪法颁布 D.中华民国建立,1,2,3,4,5,6,7,解析 材料“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指的是德意志统一中的俾斯麦奉行“铁血政策”,利用外交手段等
11、措施最终实现其国家统一的目标,故选B项。 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吻合,均排除。,6.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解析 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合作的前提,故A项正确; 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
12、径之一,故B项错误; 大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C项错误; 统一后的台湾可以拥有立法自治权,没有外交自治权,故D项错误。,1,2,3,4,5,6,7,二、非选择题 7.(2019青岛二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作家哈里耶特比切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于19世纪50年代。小说中有如下情节:黑人奴隶乔治哈里斯被主人送到工厂劳动,聪明的乔治发明了一台先进的机器,受到了工厂主的赞扬和工友们的尊敬。但乔治的主人赛门莱格利认为乔治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喜爱,把他从工厂中领了回去。工厂主因为失去这样一个出色的工人而倍感惋惜,但受制度与法律的
13、制约,他又无能为力。回到种植园的乔治,遭受了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摘编自何成刚、沈为慧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1,2,3,4,5,6,7,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 示例: 故事情节:工厂主(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态度不同。 现象:美国独立后关于黑人奴隶制度存废的矛盾。 概述评论: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受到黑人奴隶制度的严重阻碍。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与奴隶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落后因素,建立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内市场(完成了南北统一),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