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X年XX省教育技术获奖论文展示 Z J基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XXX学校 Z J摘 要:文章以XX学校的“空中课堂”教学为例,客观再现了线上教学在教学方式、时间、内容和线下作业上的一般做法,指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未来线上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线上教学;空课;家庭教育;课程现在讲的线上教学,应该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学校的课程,而是泛指一切利用网络的、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线上教学无论采取“教师直播、录播、语音,还是转发视频、布置作业、上名师课,抑或购买在线教育产品或服务”,都是要求
2、学生按照学校课程计划进行在线学习。线上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校主场”的师生面对面的对话教学,变成了“家庭主场”的学生在家的听课学习。一、XX学校“空中课堂”教学的做法因为疫情的特殊性,XX学校根据县局专题会议精神,实行“一校一策”自主确定适合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空中课堂”,简称“空课”。也即学生因疫情在家的时间里,学校一直安排学生在家上空课。1. 上课方式。各年级每个学科安排一名老师上课,基本上都是备课组长。教师到学校的空课教室在线上课,学生在家利用学校统一配备的平板上课,家中有电脑的也可以在电脑上上课。后来调查发现,有少许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线上学习。2. 上课时间。每周安排6天,每天上8节课,
3、涉及4个学科,每个学科2个课时。保证了每个学科轮流进行上课。基本上各学科的总课时数一致。3. 上课内容。因为对疫情缺乏最起码的预判,我们的“空课”上课内容是根据疫情的发展及时调整的。比如,我上的高二语文课,从2月3日到2月15日这两周,主要是小专题形式带领学生学习写作。为了让学生在心里上对疫情有科学的认识,一方面我带领学生认识疫情,每天推送时文,同时给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自己思考,自己写作。为了鼓励学生写作,我利用家长微信临时成立作业交流群,主要是发布作业,反馈作业。从2月17日起,考虑到疫情可能一时不能结束,开始作长期打算,着手从必修一开始,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工作,这一上就上到了3
4、月14日。从3月16日开始,考虑到疫情控制还将继续,学校经过研究,认为需要上新课,于是我与备课组老师商量,选择了先秦诸子选读这本还没有学过的选修教材,同时结合所学内容,将写作一并考虑在里,以周记的形式,让学生保持写作的习惯。4. 线下作业。除了上面的写作练习是一种常态化的作业以外,从第二学段的学考复习教学开始,学校与阿里的线上教学联系,利用钉钉群重新组建班级群,专门用来布置作业、提交作业、批阅作业。授课老师只要课前将作业与答案及时发到级部钉钉群,然后大家商量好,课上完后,由各科任老师将当天的作业发到各自的班级钉钉群里,学生做完后,在线提交,老师在线批阅。学校在此之前组织过老师讨论作业的布置与批
5、阅的问题,为了不让学生长时间的对着平板或电脑,每科作业一定做到精炼,比如我的语文作业,每天不超过8小题,以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为主,周末就是周记。学生只要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然后拍照上传提交即可。提交作业时间一般都要求在晚上9:30前,老师批阅完后,再将答案发到钉钉群里,给予作业情况简单的反馈,对集体性的错误要求学生订正。 二、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尽管我们与科大讯飞有长期的合作,利用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教学也很熟练,但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参与率不能保证100%。比如我所带的高二年级,共890人,但每天在线人数通常在800人左右,刚开始时能达到840人,后来多
6、数情况下在760人左右。参与率90%上下。Z J1. 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虽然我们能看到学生的在线情况,但无法检测学生在线的真实学习情况;虽然我们有课后的作业反馈,但无法保证学生作业的真实性。这从复课后的学科检测情况能够看得出来。2. 学习内容过于肤浅,不能深入。无论是之前的复习教学,还是后来的新课教学,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只能围绕着课本进行,只能将重点放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担心部分学生不是在认真学习,或担心学生线上学习学不下去,只好降低教学内容难度,自然导致教学内容与真正的课程要求相距甚远。3. 对学生眼睛伤害太大。线上教学必须利用平板或电脑,利用网络,长期眼睛盯着屏幕,对
7、学生的眼睛伤害严重。笔者后来参加合肥市教科院组织的线上教学座谈会时,也听到其他学校的老师对此多有反映。4. 部分学生借上空课之名沉迷手机游戏。不少学生家庭没有有线网络,就借助手机移动网络上课,结果部分学生空课平台虽然显示登录,但据家长反映,发现有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游戏的现象。客观分析一下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虽然问题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说,哪怕伤害一个孩子,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仔细思考,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乡村学生家庭数字鸿沟、家长支持差距造成线上教学难以完成。家庭中是否有智能手机、家庭电脑、有线电视和网络接入,是学生完成线上教学的前提。家庭安全性、支持
8、性和参与性的学习环境,是线上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像我们XX学校,虽然学生平板人手一台,但有部分学生家庭没有其它的数字资源,导致前期的空课,有些学生上不了;后期复工复产后,一些学生家长带走了智能手机和电脑,使得部分学生面临“线上辍学”状态。这可能是10%里面的部分学生不能参与线上教学的主要原因。Z J1. 部分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的经验,孩子在家管不住。部分学生自律意识很差,经常需要班主任电话询问、沟通交流,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几次之后,班主任也没有了耐心,只好任其发展。这可能是空课上到后来,参与人数减少的原因。这与家长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就是说,家长没有办法管理孩子的学习,平时完全倚仗学校,现在孩
9、子在家里,自己对孩子的管理完全失控。2. 线上教学无法进行直接的对话。由于疫情期间不能有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我们每个学科只抽调了一名老师上课,致使线上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不是自己亲自带的学生,师生之间有陌生感。加上学生人数众多,只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和教学的井然有序,无法在线上与学生进行对话,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学习内容难以深入。3. 课时设置时间过长。长期对着平板或电脑屏幕,对眼睛的伤害之大,不用多说。比如我们的空课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学生都是很兴奋的,但到后来,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开始在班级群里反映这个问题。讲的最多的就是眼睛受不了,天天对着电子屏幕,眼睛痛得很。后来我们虽然也发现了这
10、个问题,但伤害已经酿成了,无法挽回。4. 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监督学生用手机,导致部分学生处于散漫状态。部分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手机就万事大吉了,但很多学生不具备自律要求,加上空课时间过长,有部分学生因为疫情在家的原因,沉迷上了手机游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手头上有用手机的便利条件,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监督,致使学生表面上是打开手机在学习,实际上是在玩游戏,和家长一直在“躲猫猫”捉迷藏。三、对未来线上教学实施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开学复课后,我们安排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工作。首先学校和班级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开学第一课教学,着重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科学认识疫情,注重防范,加强防护
11、,做到抗疫和学习两不误。其次安排了开学后的检测,检测内容原则上复习课占50%,新课内容占50%,根据检测结果诊断,在疫情期间,哪些学生空课是认真学习的,哪些学生没有认真学习,然后由授课教师针对性地给予学习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补缺补差。再次调查学生学习需要,对部分学生重点反映的知识盲点,重新以小专题的形式给予再次教学。但这样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对于线上认真学习的学生,极为不公平,浪费了他们的宝贵学习时间。对于未来的线上教学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要注意教学的时间设置。每节课以30分钟或35分钟为宜,每天只安排半天上课,课时以6节或5节为宜。一来可以避免学生长时间眼睛盯着电子屏
12、幕,造成视力伤害;二来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聚焦老师上课的内容。也就是说,通过缩短时间,让上课学习时间更为紧凑,内容更为聚焦,氛围更为紧张。2. 教学内容要更加浓缩,一课一个知识小点,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老师的上课PPT不要复制粘贴过多文字材料,如果确有必要,可以以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学生课下查找,鼓励学生课下阅读纸质文本。提前编写课上学习内容提纲(可以称为“简要课本”)提醒学生自习。内容以任务驱动式呈现,教材既是上课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提要,也是学生课下需要完成的任务提醒。目的是借由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认真学习。Z J3. 课后作业以阅读和写作为主。
13、不要设置过多的客观题,一来可以让学生少接触平板或电脑,二来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接近学科本身,把真正的知识学习教给学生。也即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寻找知识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引导学生走进考试本身。让学生更多地进入问题情境,不以考试为主导,而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导。4. 将线上学习与线下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上学习内容要能更多地让学生感受到世间万象、人间烟火,引导学生线下走近自然,感受社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也即,在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结。5. 要格外关注乡村学生家庭数字资源缺失现象。对于家庭缺失数字资源的乡村学生,是否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利用社区或居委会建立线上教学集学校习点,由乡村教师或志愿者担负监督职责,确保乡村学生也能够享受正常的线上教学。一场疫情也是一次检验,是一次试金石。前面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克服艰难险阻。纵观眼下的科技形势,无论是基于疫情,还是在一般的情况下,线上教学可能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都将是一个不期而遇的存在,如何让线上教学能够服务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习者能够获得在学校学习一样的便利,能够得到在学校学习一样的愉悦,是值得我们所有教育者探讨的重要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