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 案设计 实实 习习 内内 容容: 高层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专专 业业 班班 级级: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班班 学学 生生 姓姓 名名: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老师老师 实实 习习 时时 间间: 20102010- -1212- -2020 20102010- -1212- -2424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目录 一章 工程概况 二章 设计依据 1 平面控制测量 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 导线网的设计规范 4 水平角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5 三角形网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6 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三章 设计过程 施工方法
2、过程 1 测量准备 2 建筑物定位和内控制网测设 2.1建立施工控制网 2.2 将测量坐标系转化为施工坐标系 2.3 主轴线测设 3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四章 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五章 经济预算 一章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效果图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 3 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 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 其建筑设计方案由美国 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 580 米,总高度 632 米,是目前中国国内规划中 的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总投入将达 148 亿元, 预计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时地下部分封 顶,2012 年结
3、构封顶且部分投入运营,2014 年竣工交付使用。 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上海中心 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 Z3-2 地块。 开工时间:2008 年 11 月 29 日。 建筑层数:127 层。 竣工时间:2014 年。 建筑造价:148 亿元。 占地面积;2.03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未知。 建筑高度:632 米。 第第二章二章 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1 1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1 1.1.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 导线及导 线网、三角形网等形式。 1 1. .2 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 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4、,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 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 级。 1 1. .3 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 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 精度要求合理选择。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1 1. .4 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 大于2.5cm/km 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 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 或任意带, 投影面为1985 国 家高程基准面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 统; 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5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2 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1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 规定。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 长度 km 平均边 长 (km) 测角中 误差 测距 中误 差mm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 差 ()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1级 仪 器 2级 仪器 6级 仪 器 三等 14 3 1.8 2.0 1/150000
6、5 10 3.6n 1/55000 四等 9 1.5 2.5 18 1/80000 4 6 5n 1/35000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4 10n 1/15000 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1 3 16n 1/10000 三级 1.2 0.1 12 15 1/7000 1 2 24n 1/5000 注:1 表中n 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 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 倍; 3 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
7、采用 此形式。 2.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 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 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 规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 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2.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 不应大于表3.3.1 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3 3 导线网的设计导线网的设计规范规范 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 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 网,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 3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4 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4
8、4 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型号 光学测微器 两次重合读 数误差 () 半测回归零 差() 一测回内 2C 互差 ()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 较差() 四等及以上 1级仪器 1 6 9 6 2级仪器 3 8 13 9 一级及以下 2级仪器 - 12 18 12 6级仪器 - 18 - 24 注: 1 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 的限制; 2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 该方向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 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 互差的限值。 3 3 观测的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
9、归零; 4 4 观测的方向数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 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 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5 5 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按工程测量规范附录C 执行。 6 6 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5 5 三角形网测量三角形网测量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级的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 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 倍。 等级 平均边 长(km) 测角中 误差 () 测 边 相 对中误差 最弱长相 对中
10、误差 测回数 三角形最大闭 合差() 1 级 仪器 2级 仪器 6级 仪器 二等 9 1 1/250000 1/120000 12 - - 3.5 三等 4.5 1.8 1/150000 1/70000 6 9 - 7 四等 2 2.5 1/100000 1/40000 4 6 - 9 一级 1 5 1/40000 1/20000 - 2 4 15 二级 0.5 10 1/20000 1/10000 - 1 2 30 6 6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 高差全 中误差 (mm) 路线长 度 (km) 水准仪 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
11、返较差、附合 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 点联测 附合或 环线 平地 (mm) 山地 (mm) 二等 2 DS1 因 瓦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 一次 4L 三等 6 50 DS1 因 瓦 往返各 一次 往一次 12L 4N DS3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一次 20L 6N 五等 15 DS3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一次 30L 第第三章三章 设计过程,施工方法设计过程,施工方法 1 测量准备测量准备 3.1 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 测设前需要下列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 图等。 3.2 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
12、主给定的 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 3.3 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 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 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 图等。 3.4 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 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 3.5 设备配置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DJD2-2PG 电子经纬仪 2 4 台 施工放样 2 DS3水准仪 3mm 4 台 标高控制 3 50m 钢尺 1mm 4 把 施工放样 4 激光铅锤仪 2mm 2 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5 双面塔尺 1mm 8 把 标
13、高控制 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 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 2 2 建筑物定位和建筑物定位和内内控制控制网网测设测设 2.12.1 建立施工控制网建立施工控制网 在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控制网主要是为测图服务, 控制点的 点位是根据地形条件确定的,并未考虑待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 因而在点位的分布于密度方面都不能满足放样的要求。 故需建立 比测图控制网高的施工控制网。 2.1.1施工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 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总平面图、 基础结构平面图等 进行布设。 3
14、.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点。 4.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 护,涂上红油漆作好警示标识; 此次设计以大楼的主要轴线作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 坐 标轴与大楼主轴线方向一致, 坐标原点设置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 上,纵轴记为A轴,横轴记为B轴,用A,B坐标标定大楼的位置。 2.1.2 施工区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 在场区内应至少布设三个 水准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在本工程的四周拟布设三个高程 控制点; 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 3.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网的精度; 4. 高程
15、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BM1、 BM2、 BM3,测设一条三等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出场区所布设施工水准 控制点高程,经平差计算后的结果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 2.2.2 2 将测量坐标系转化为施工坐标系将测量坐标系转化为施工坐标系 以一脚点P为例,其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p,Bp) ,该 点在测量坐标系的坐标为(xp,yp) , 用如下坐标转换公式将测量坐标系转化为施工坐标系 Ap =(xp-x0)cos+(yp -y0)sin Bp =-(xp-x0)sin+(yp -y0)cos 2.2.3 3 主轴线测设主轴线测设 2.3.1如下图 C M A O B N D 先测
16、设主轴线AOB, 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方法相同, 但AOB 与180的差,应在5之内。A,O,B 3个主点测设好后,如图 3-8所示,将全站仪安置在O点,瞄准A点,分别向左、向右旋转 90,测设另一主轴COD,用混泥土桩在地上定出其概况位置C 和D。 然后精确测出AOC和AOD, 分别算出他们与90只差1 和2,利用公式l=L*/计算出调整值l1,l2。 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方格网 等级 经纬仪 型号 测角中 误差/ () 测回数 测微器 两次读 书差/ () 半测回 归零差/ () 一测回 中两倍 照准差 变动范 围/ () 各测回 方向较 差/ () I
17、级 DJ1 5 2 1 5 9 5 DJ2 5 3 3 8 13 9 II级 DJ2 8 2 - 12 18 12 3 3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根据规范规定,对于 20 层以上或造型复杂的 14 层以 上的建筑物, 应进行沉降观测,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 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的有关规定。故根据本工程特 点,应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2.4.1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 2.4.1.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 进行,地下室封顶后观测一次,以上部分每增加 3 层观测 一次。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 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 2 个
18、月观测一次。在 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连续降雨、基础四周大量积 水等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 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入逐日观测或几天一 次连续观测。 2.4.1.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第一年观测 34 次, 第二年观测 23 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 止。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 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 0.010.04mm/d,可以认为已进入 稳定阶段。 2.4.1.3 观测方法。对于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应采 用 DS1精密水准仪用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观测,其误差 不应超过1n 0.5(n 为测战数) ,或4L0.5(L
19、 为公里数) 。 为了保证观测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50m,前后视距 离要尽量相等,可用皮尺丈量。观测时先后视水准点,再 依次前视各观测点,最后应再次后视水准点,前后两个后 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第第四章四章 安全质量控制措施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测量,质量第一,此次为保证大楼的测量,制定了以下措 施: 4.1 测放负责人按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 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方案、测法要科学、 合理,重要的单位工程或部位的测量方案由测量负责人审 批后方可实施。 4.2 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 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 问题后立
20、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4.3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国家工程测量规 范 (GB 500269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的要求。认真审核图纸及相关资料,仔细 核对依据资料及点位,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措 施。 4.4 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 检时必须换人,以不同的方法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给 专检部门验线。 4.5 技术资料、记录要齐全、完整,使每项测量工作都 可追溯。 第第五章五章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支出科目 数量数量 资金(万)资金(万) DJD2-2PG 电子经纬 仪 4 台 3.5 DS3水准仪 4 台 0.2 50m 钢尺 4 把 0.08 激光铅锤仪 2 台 1 双面塔尺 8 个 0.08 油漆 10 桶 0.01 方木桩 500 个 0.1 控制点不锈钢标志 60 0.2 通讯费 0.05 交通费 0.1 人员劳务费 100 总计 105.22 2010-12-2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课程设计设计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语 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