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课题:课题:6 6 回忆我的母亲回忆我的母亲 教师寄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师寄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预预 习习 案案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一、走进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 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 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二、钟太夫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一生勤 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 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太
2、夫人以 85 岁高龄于 1944 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三、课文主旨 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 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四、关于回忆录 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 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 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 些生活片段。 以记叙为主, 可兼有描写、 抒情和议论。 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 不求过于华丽。 预习导学预习导学: 1、注音。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3、体会本文 质朴的语言, 理 解 作 者对 母 亲 深 深的 敬意。 2了解夹叙 夹议、叙议结 合 的 手 法对 突 出 文 章主 题的作用。 3体会老一 辈 革 命 家由 爱 母 亲 升华 到 爱 中 国普 通 劳 动 人民 的思想境界。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了 解 母 亲的 形象特征。知 道 人 物 具有 的 优 秀 品质 和 作 者 通过 哪 些 事 例来 突 出 人 物的 优秀品质。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1了解夹叙 佃 农( ) 祖籍 ( ) 溺 死( ) 私塾 ( ) 衙 门( ) 劳碌 ( ) 妯 娌( ) 和睦 ( ) 差役 ( ) 横蛮 ( ) 不辍 劳作( ) 2、解释词义。
4、 好劳动: 任劳任怨: 周济: 为富不仁: 节衣缩食: 支撑门户: 东挪西借: 聊叙: 不辍劳作: 慰勉: 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5、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夹议、叙议结 合 的 手 法对 突 出 文 章主 题的作用。 2体会老一 辈 革 命 家由 爱 母 亲 升华 到 爱 中 国普 通 劳 动 人民 的思想境界。 教师复备栏教师复备栏 或 学 生笔 记或 学 生笔 记 栏:栏: 6、结合这些事件的具体内容,分析和概括朱德的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合合
5、 作作 探探 究究 案案 【合作【合作展示】展示】 1、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 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2、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3、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 4、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 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1、品味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 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 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 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6、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 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 ,一个勤劳的习惯 ,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2、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请找出 来,看看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检检 测测 案案 阅读下文,完成 17 题。 默读父亲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 “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 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 10 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 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
7、。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 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 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 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 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 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 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 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 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
8、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 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 凝固了。 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 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 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 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 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 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 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
9、时, 你爸 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 里漫上一阵痛楚 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 17 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 里住了 4 个同学, 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 听听节目学学英语, 很让人眼馋。 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 60 里 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 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 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 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
10、父亲这句话,父亲 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 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 500 cc 血给换来的。 “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 样长大” 就是父亲这句话, 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 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父亲没能活到 60 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 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 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 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几件事。 答
11、: 2、第二段划线句表现了父亲_的心情。 3、当得知父亲躲起来注视颁奖大会, “我木然”,怎么理解“我”当时的感受? 答: 4、父亲说“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 5、 “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指的是_ _。 6、“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7、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 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预预 习习 案案 预习导学:预习导学: 1、din j n sh y l zhu m chi y hng mn chu 2、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
12、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不仁,不同情别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慰勉:安慰勉励。 3、第一部分:(第 1 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 215 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 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 1617 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 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4、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
13、其中,“爱”是基本感 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 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5、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亲戚等小事。记 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事情。 6、优秀品质:勤劳(第 4、5、13 段);俭朴能干(第 6、12 段);宽厚仁慈(第 7 段);坚强(第 8 段);有远见(第 10 段);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第 12 段)。 合合 作作 探探 究究 案案 1、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 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
14、、孤立的,文章围绕母亲“勤劳一 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 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 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 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2、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 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 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 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
15、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 3、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4、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 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凡, 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 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 为更博大的感情: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 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
16、 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 题。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1、用词准确,语言朴实但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语言朴实无华,表现了母亲识大体、吃苦耐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 之情。 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 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以“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 真挚。在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 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
17、此段平白 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2、 课文第 14 至 17 段都是议论。 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涵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 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3、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 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 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 14、15 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 亲所给的宝贵财富, 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感情真挚深 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 检检 测测 案案 1、父亲在冬天为病中的儿子买冰棍;父亲躲在角落里注视颁奖大会;父亲为儿子买收录机 并教育他如何做人。 2、高兴、自豪以及对儿子的重视 3、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痛心。 4、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同样可以生存,人活的是志气。 5、把爱无私地给了儿女并正视艰难的生活。 6、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 7、伟大、深沉、无私的父爱;正视艰难生活的刚毅伟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