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口社会学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676)一、论述题1. 请结合实际,论述中国人口发展的深远意义。答: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1)人口增长方向性的转变使中国人口摆脱了历史上在衣业经济条件下的盲目增长和 收缩的历史循环,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井逐步向零增长接近,为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6分)(2)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人口数目过大对资源环境的重压,为进一步优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创造了最为宝贵的客观条件。(6分)(3)对
2、于世界人口的发展而言,中国人口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转变的历史过程,既为世界人口转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也为缓解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局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6分)以上要点每条得3分,简略陈述可得6分。2. 什么是生育率,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国生育政策的内容。答: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包括生育数量控制政策、避孕节育政策、奖励优待政策和限制处罚政策等几个方面,其中生育数址控制政策是我国整个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2分)实行计划生育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未婚青年实行晚婚;二是已婚夫妇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到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我国目前的生育政策基
3、本上是:提倡适当晚婚,贯彻“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方针,提高人口质鱼(4分)3.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未来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答: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 年轻人口数逗减少,年长人口数囊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 相应增长的动态。(2分)应对老龄化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1)整合各种养老资源,完善现代养老保障体系(6分)(2)适时调整人口发展 相关政策,优化未来人口年龄结构。(6分)(3)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积极的老龄化政策(6分)以上每条3分,结合实际具体阐述得6分。4 .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请结合实际阐述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答: 所谓
4、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指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政治发展的生育文化,是在婚育方面形成的科学、文明、进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新道德、新制度,我们还可以称之为先进生育文化。(4分)重要意义: (1)能够促进广大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4分)(2)能够促进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发展。(4分)(3)有利千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我国人口素质(4分)(4)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4分)以上要点每条得2分,结合实际具体阐述才可以得到满分4分。5. 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答: (l)死亡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
5、显差异的人口死亡的类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死亡模式的基本指标。(5分)(2)中国死亡模式的演变过程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人口在经历了长期传统衣业社会高死亡、低预期寿命的死亡模式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5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了中国的人口死亡模式也具有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死亡模式的特征:一是人口死亡率高;二是人口预期寿命低;三是死亡率随社会政治动荡而不断波动(5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中国的人口死亡模式也发生了历史巨变。死亡率
6、由开始的高水平迅速下降,达到低死亡率模式并保持稳定。同时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3.5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5分)6. 什么是人口城市化?结合实际阐述我国传统人口城市化道路的特征。答:人口城市化,指的是衣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2分)主要特征: (1)城市化进程具有波动性。(3分)(2)户籍制度长期影响人口城市化。(3分)(3)城市化的政府主导作用较强(3分)(4)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滞后。(3分)(5)存在“隐性城市化”现象。(3分)(6)城市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3分)以上要点每条1分,结合实际具体阐
7、述得3分。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口社会学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676)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生育模式转变的特点。答:无论从人口生育率变化的历史过程和趋势,还是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生育模式转变过程具有显著的特征。(2分)(1)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分)(2)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分)(3)中国的生育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2分)(4)生育率的急剧下降也为中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2分)2. 简述性别结构的影响因素。答:对一个社会的人口状况来说,性别结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口婚姻和生育状况的基本因素,对人口再生产、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以及包
8、括就业结构在内的其他人口结构指标均有直接关系(2分)(1)人口过程因素。(2分)(2)文化因素。(2分)(3)经济因素。(2分)(4)政治和制度因素(2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分,简要说明或举例可得满分。3. 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答:(l)老年人口规模大。(2分)(2)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2分)(3)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发展不平衡。(2分)(4)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城乡倒置。(2分)(5)人口老龄化水平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分,适当阐述得满分2分。4. 简述中国人口发展的深远意义。答: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
9、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分)(1)人口增长方向性的转变使中国人口摆脱了历史上在衣业经济条件下的盲目增长和收缩的历史循环,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并逐步向零增长接近,为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3分)(2)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人口数目过大对资源环境的重压,为进一步优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创造了最为宝贵的客观条件。(3分)(3)对于世界人口的发展而言,中国人口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转变的历史过程,既为世界人口转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也为缓解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局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3分)5. 简述死亡率的群体差异。答:(1 )年龄差异5(2)
10、性别差异;(3)地区及城乡差异;(4)社会阶层差异;(5)婚姻状况差异;(6)族群差异。以上要点每条1分,简要阐述或举例说明得满分10分。6. 简述人口社会学常见的研究方法答:人口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四种:(1)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3分)(2)人口抽样调查。在各种社会研究的方法中,社会调查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社会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3分)(3)人口统计分析。人口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方法和人口现象结
11、合的产物,内容极为广泛。(2分)(4)人口预测。人口预测是根据人口现状及对影响人口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假设,对未来入口规模、结构、变动和趋势所作的测算。(2分)7. 简述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演变过程。答: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人口死亡模式演变的历史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见证。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人口在经历了长期传统农业社会高死亡、低预期寿命的死亡模式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4分)新中国成立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了中国的人口死亡模式也具有典型的传统衣业社会死亡模式的特征:一是人口死亡率高;二是人口预期寿命低;三是死亡率随
12、社会政治动荡而不断波动。从人口预期寿命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低。(3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中国的人口死亡模式也发生了历史巨变。死亡率迅速下降后保持稳定,同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3.5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分)8. 简述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内涵。答: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内涵;(1)人口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4分) (2)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3分) (3)人口城
13、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非衣化过程。(3分)9. 简述当代社会婚姻结构发生的变化。答: (1)婚姻制度的多样性。(2分)(2)离婚率不断上升。(2分)(3)婚姻状态的多样性。(2分)(4)非婚生子女数量增多。(2分)(5)“亲生抚育的原则”发生变化。(2分)以上要点每条1分,简要说明或举例可得2分。10.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答:家庭生命周期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一般按照家庭发生的主要事件和妇女年龄划分为六个阶段:(1) 新家庭产生阶段。从夫妇结婚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前。从初婚到初育这段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整个生育期和生育鱼(2分)(2)生育和抚养孩子阶段从第一个孩子出生起,到
14、最后一个孩子出生时止,家庭人口再生产集中在这个阶段,家庭规模最大,家庭经济负担最重,可以计算妇女终身生育率和生育间隔(2分)(3)孩子陆续就业、结婚阶段。这段时间长短取决于妇女生最后一个孩子时的年龄,或生第一个孩子与生第二个孩子之间的间隔。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家庭劳动力最多,经济收入大,但是随着已婚孩子成立新家,原有家庭人口开始减少。(2分)(4)家庭开始收缩阶段。父母与最后一个孩子共同生活时期,它取决于最后一个孩子结婚离家的时间在西方现代家庭中,这段时间很短,在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并不存在这一阶段(2分)(5)空巢阶段。父母单独居住生活。(1 分)(6)配偶死亡到本人死亡阶段,家庭生命结束。
15、(1 分)11.简述人口城市化的概念及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内涵。答:人口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4分)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内涵: (1)人口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人口相对减少,第二兰产业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2分) (2)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2分)(3)人口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非农化过程。(2分)12.简述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答:推拉理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迁移理论模式之一。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
16、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鱼前拉后推所决定。按照这一理论,对于每一种迁移行为或一个迁移者来说,可能会同时存在多种推力和拉力,是这些力量的综合作用决定着迁移过程的发生(10分)13.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答: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的现象反映了基本人口过程中的人口性别结构异常,也反映了两性所具有的社会生存条件的异常,其背后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首先,选择性人流是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直接原因其次,社会经济和文化伦理因素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深层原因(4分)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男性偏好的传统文化是根本原因,即传统
17、社会所形成的以儿子作为养老保障的“养儿防老“思想,表现为对男孩的偏好;相对较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以及与此 相对应的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基础;入口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具有强化作用;便捷安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更强化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趋势,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高位水平的直接因素(6分)14.简述中国出生人口质量干预的途径。答: (1)法律干预。(2.5分)(2)工程项目干预。(2. 5分)(3)技术千预(2.5分)(4)社区文化干预(2. 5分 )以上要点每条得1分,简单阐述才可以得到满分2.5分。15. 简述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答: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既
18、是人口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反映。(1分)(1)迁移规模不断扩大。(3分)(2)迁移流向日趋多元化。(3分)(3)迁移过程的自主性不断增强(3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分,简单阐述才可以得到满分3分16.简述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表现答: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2. 5分)(2)地区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较大(2.5分)(3)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全面失衡,衣村地区远远高于城市地区(2.5分)(4)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的增高而显著上升。(2. 5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5分,简单阐述才可以得到满分 2.5分17.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答: (1)我
19、国人口老龄化首先是结构问题,总量问题也不容忽视(3分)(2)老年人社会保障面临巨大压力。(3分)(3)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资源问题。一是劳动力平均年龄大幅度提高二是中老年劳动力成为主体(4分)以上要点每条得2分,简单阐述才可以得到满分。18. 简述中国传统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答: (l)城市化进程具有波动性。(1分)(2)户籍制度长期影响人口城市化。(1分)(3)城市化的政府主导作用较强(1分)(4)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滞后。(1分)(5)存在“隐性城市化”现象。(1分)(6)城市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1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分,简略陈述可得满分,共10分19. 简述当代中国婚姻结构的特征。答: (
20、l)初婚年龄逐渐提高。(2.5分)(2)离婚率持续上升(2.5分)(3)传统婚姻功能弱化。(2.5分)(4)婚姻挤压问题凸显。(2。5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分,简单阐述才可以得到满分2.5分。20. 简述人口迁移的类型。答: (1)按照迁移目的和动机,分为经济性迁移和非经济性迁移。(2分)(2)按照迁移的社会单位,分为单人迁移、单户迁移和集体迁移。(2分)(3)按照迁移的社会组织情况,分为有组织迁移和无组织迁移;有计划迁移和无计划迁移(2分)(4)按照迁移的决策选择,分为自愿迁移和强迫性迁移。(2分)(5)按照迁移的地域类型,分为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地区间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2分)
21、21. 简述贫困人口的结构化特征。答: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区和失业人口比发达国家、城市和就业人口存在更多的贫困人口。(1)目前,世界上的绝对贫困人口问题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和经济增长缓慢的中等收入国家(2分)(2)从城乡结构看,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呈现不同的特征(2分)(3 )从家庭结构看,单亲家庭更易于成为贫困人口。(2分)(4)从就业结构看,人口只有和生产资料 相结合才能产生生产能力,才满足最基本的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需要,因此失业人口比就业人口更易于成为贫困人口。(2分)(5)从教育结构看,文盲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口
22、易于成为贫困人口。(2分)22.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发展经历的六个阶段。答:六个阶段: (1)人口高增长阶段 (1949-1957 年);(2)人口低增长阶段(1 958-1961 年);(3)人口高增长阶段(1 962-1970 年);(4)人口增长的波动与反复 (1971一1980 年);(5)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一1990年);(6)人口的惯性增长(19 91 年至今)。(10分)23 . 简要说明人口社会学研究方法。答: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 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3 分)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人口普
23、查。(3分)(2)人口抽样调查。(3分)(3 )人口统计 分 析。(3 分)(4)人口预测。(3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分,正确陈述得满分。24. 简述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和联系。答:联系: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两个方面,都是指人口在一定的空间地域或社会范围内的移动(4分)区别:人口迁移的界定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考虑。(1) 从时间上来看迁移者在迁入地的居住必须超过一定的时间后才算做迁移。(3 分) (2)从空间上来看,一般认为跨社区改变定居点并居住达到一定时间的人口移动过程即为人口迁移(4分) 相对于人口迁移,从狭义上讲,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范围内非定居性的移动人口流动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常住地;二是跨越一定的地域空间;三是在流人地的居住是暂时性的;四是在移动过程中有往返的意愿或行为。(4分)25. 举例说明中国入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答: (1)我国人口老龄化首先是结构问题,总最问题也不容忽视(3分)(2)老年人社会保障面临巨大压力。(3 分)(3)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资源问题。一是劳动力平均年龄大幅度提高。二是中老年劳动力成为主体。(4分)以上要点每条得2分,简单举例说明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