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和谐环境的构建。 一、导入新课 关于“和”字,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 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 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 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和俗语。“和”到底 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 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 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以和为贵”,感受“和”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和”之义(说故事) 1.“和”故事接力赛。 教
2、师先引入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 的故事也大声分享出来。 师: 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 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 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 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 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 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 一闻到鲜嫩的青草气息,就大嚼特嚼起来, 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 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 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 此对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 为美谈。 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罗威饲犊 ,那 我们“下一棒”谁来讲呢? 生: 司马徽
3、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 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 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 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 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 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 找到了自己的猪,很羞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 给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 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 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生: 杨翥(zh )卖驴具体内容见相关 教学资源(官网可下载) 生: 于令仪宽偷(具体内容见相关教 学资源(官网可下载) 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些“和”的故 事,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 在孔
4、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 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一 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在人与人、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 谐,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 本价值取向。 “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 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总结:从哲学意义上讲, “和”是和谐, 是统一, “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 象的, 内在的,“同”是具体的, 外在的。 “和 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 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 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 指明了答案 “不同” , 也就是不强求一致, 不重复别人。 只有在大目标
5、不冲突的前提下, 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 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2.由“和”故事联想到现在我们所提的 “和”文化。 明确:“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 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 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 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 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 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 去创建和谐社会。 目标导学二:寻“和”之用(谈看法)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 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 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 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 会意义的理解。 明确
6、:“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 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 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 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和”在生活中是“和睦” “和气”等义,不 管是“将相和” ,还是“六尺巷” ,对我们为 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目标导学三:为“和”宣传(拟标语)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 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 贵”的精彩标语,我们平时也会经常看到各 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 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 探讨研究了“和”文化,学以致用,请同学 们也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明确: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居家贵 和睦,近邻胜远亲。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 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 人争执。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 擦的人遭人嫌恶。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 的人际关系之上。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 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可取之处 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课前让学生做了预习,并将全班学生 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这符合我们自 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关于学生参与度及参与效果等问题,缺乏一些行之有 效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