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下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知识点1走近作者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至圣”,有“万世师表”之称。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作品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2背景解读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这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虽说已是“礼崩乐坏”的局面,但周王室的精神统治力量还在,与战国时期“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局面
2、不同,孔子也还只是忧心忡忡而已,尚有一种纡徐气象。他所追求的是“克己复礼”,所以在课文中他对几位弟子的理想就有了不同的评价。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礼乐是孔子提出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仁”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它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为政以德”。3相关知识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
3、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4文化常识【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例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这也是公西华的谦辞。例如: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例如:莫春者,春服
4、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作舞以求神。例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必背知识1字音识记曾皙(x)冉有 (rn)毋吾以也 (w)千乘之国 (shn)摄乎大国之间 (sh)夫子哂之 (shn)以俟君子 (s)愿为小相焉 (xing)铿尔 (kn)冠者五六人 (un)风乎舞雩(y)夫子喟然叹曰 (ku)异乎三子者之撰(zhun)2字形辨认冉 (冉冉) 摄 (摄取) 谨 (谨慎) 渭 (渭水)再 (再见) 慑 (震慑) 馑 (饥馑) 喟 (喟然)3通假字(1)鼓瑟希(同“稀”,稀疏)(2)莫春者(同“暮”,晚)4一词多义5词
5、类活用(1)鼓瑟希:名词作动词, 弹奏(2)如会同, 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戴着礼帽(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 吹风(4)三子者出, 曾皙后:名词作动词, 落在后面6古今异义(1)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很短的时间。今义:一天。(2)子曰:“何伤乎?”古义: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今义:什么伤。(3)童子六七人古义:少年, 未成年的男子。今义:儿童。7文言句式(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句)(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4)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句)(5)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句)(6)浴乎沂, 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句)(7)可使有勇(省略句)重难探究1用原
6、文语句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 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答:弟子志向(文中原句)子路“千乘之国”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冉有“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公西华“宗庙之事, 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曾皙“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2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鲜活,极富表现力。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答: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抱负之大可见一斑。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思的情况下抢先发言,显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
7、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而且口中的国家比子路所言的中等国家,要小得多,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十分谨慎。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娴于辞令的特点。3如何理解曾皙的一段话所表达的思想?答:“莫春”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三种解释:一种认为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
8、盛世的图景,是孔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在子路等三人谈出积极从政的思想后,曾皙却说出与从政不相干的答话,很使孔子失望。这三种解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第一种解释较为合理。在舞雩台上吹风,思念苍生;归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从而培养起高尚的情操、高洁的志趣。这也是孔子追求的礼乐社会的图景。4结合课文中的语言、行为、神态描写,具体分析课文中孔子的形象。答:从“侍坐”这一章中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教育家,孔
9、子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谈话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大事。他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是一个既热情又严格的老师,是一个有抱负的活生生的形象。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动人。归纳总结1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 以言志为线索, 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 性格, 也表现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和态度。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生动地刻画了孔子弟子的群像。子路“率尔而对”可见其有抱负,坦诚直率,但也有鲁莽和不谦让的一面。冉有在孔子点名后发言,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公西华委婉地说
10、出自己的志向,谦恭有礼,娴于辞令。(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文章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如“率尔”写出了子路开朗而又不谦让的性格,“哂”表现了孔子对子路的态度,既认可其政治抱负,又含蓄地批评其“不让”。【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我的年纪比你们长而不敢说话。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打算做些什么事情
11、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
12、“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春衫。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
13、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相关迁移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乱。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朝廷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东汉时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1906年,在清廷借孔子收拾人心的情势下,京师文庙祀典从中祀升为大祀,这种殊荣万古
14、唯有孔子一人而已。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最早选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最后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此外,孔庙还有专门的祟圣祠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并以四配之父及宋代理学家周、张、程、宋、蔡之父配享从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