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届浙江高考《论语》复习之《君子之风》高频考点与配套试题》课件(48张PPT).ppt

    • 文档编号:2502335       资源大小:1.26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5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25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三亚风情)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2021届浙江高考《论语》复习之《君子之风》高频考点与配套试题》课件(48张PPT).ppt

    1、2021年浙江高考论语复习之年浙江高考论语复习之君子之风君子之风高频考点与配套试题高频考点与配套试题考点:考点:1.君子的君子的品质内容品质内容与与实现方式实现方式(7.6)()(15.182.君子的君子的义利观义利观(15.9)()(4.16)3.君子的君子的安贫乐道安贫乐道(4.9)()(17.15)()(6.11)()(7.16)()(7.19)4.君子的君子的类型类型(14.28)()(6.23)()(8.7)5.君子的君子的礼仪礼仪(12.8)()(7.38)一、君子的品质内容与实现方式(一、君子的品质内容与实现方式(7.6)()(15.18)1.“君子之风君子之风”的具体内容(的具

    2、体内容(7.6)(1)“君子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必须具备的品质政治、道德素质政治、道德素质“道道”、“德德”、“仁仁”、“义义”、“礼礼”、“信信”;“六艺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的知识技能素质:全面均衡的发展全面均衡的发展礼、乐、射、御(驾车)、书(六书,文字)、数(算术)。礼、乐、射、御(驾车)、书(六书,文字)、数(算术)。(2)“志道志道”“”“据德据德”“”“依仁依仁”“”“游艺游艺”之间的之间的关系关系“志道志道”(明道行道)、(明道行道)、“据德据德”(真实心性)、(真实心性)、“依仁依仁”(美行)(美行) 有先后有先后,无轻重无轻重。“志道志道”“”“据德据德”“”“依仁依仁”与

    3、与“游艺游艺”(真才)的关系(真才)的关系 有轻重有轻重,无先后无先后。四者:德才问题四者:德才问题 德德(道、德、仁),(道、德、仁),才才(艺)(艺)(3)君子和小人)君子和小人君子君子(政治地位高的人政治地位高的人)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乎?)乎?“君子君子” 、“小人小人”本来是就人的政治地位来说的。本来是就人的政治地位来说的。上层阶级的人称为上层阶级的人称为“君子君子”;下层阶级的人称为;下层阶级的人称为“小人小人”。在对人的反思中,孔丘认为,人的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在对人的反思中,孔丘认为,人的评

    4、价的标准,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试题【试题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1】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子曰:】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根据上述章节,简要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根据上述章节,简要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 答:答: (1) 重视思想道重视思想道德德教教育育,把它放

    5、在,把它放在首位首位。如第一章,先是。如第一章,先是“孝弟孝弟”“”“谨信谨信”“”“爱众亲仁爱众亲仁”,在此基础上,才是,在此基础上,才是“学学文文”;第二章,也是先;第二章,也是先“志道志道”“”“据德据德”“”“依仁依仁”,然后才,然后才是是“游艺游艺”。2.“义义”的实现方式(的实现方式(15.18)(1)义以为质)义以为质 义是根本义是根本(君子坚持原则)(君子坚持原则)(2)落实)落实“义义”的三种方法的三种方法礼以行之礼以行之 礼礼(用来实践的规范)(用来实践的规范)孙以出之孙以出之 谦逊谦逊(态度)(态度)信以成之信以成之 诚信诚信(态度)(态度)二、君子的义利观(二、君子的义

    6、利观(15.9)()(4.16)1.儒家的生死观(儒家的生死观(15.9)(1)君子的类型)君子的类型 志士志士、仁人仁人(比干成仁,舜禹御灾,文天祥就义)(比干成仁,舜禹御灾,文天祥就义)(2)孔门论学的重心:如何生)孔门论学的重心:如何生“杀身成仁杀身成仁”(孔子)、(孔子)、“舍生取义舍生取义”(孟子)与之矛盾吗?(孟子)与之矛盾吗?孔子曰: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 知如何生知如何生(知有不该求生时),(知有不该求生时),自知如何死自知如何死(自知有不避杀(自知有不避杀身时)身时)志(知)士:志(知)士: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 牺牲生命牺牲生命并非盲目情绪并非盲目情绪,

    7、而是,而是自觉行为自觉行为。超道德:超道德:“仁仁”发自内心而可与宇宙交通发自内心而可与宇宙交通 “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孟子)(孟子)仁义:代表人性向善,生命目标仁义:代表人性向善,生命目标 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活命而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却肯牺牲生命成全人生理想。牲生命成全人生理想。牺牲生命牺牲生命,等于,等于完成生命完成生命。【试题【试题2】你怎么看待】你怎么看待“杀身成仁杀身成仁”这个问题,试举例说明。这个问题,试举例说明。 答:答: “杀身成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也要保全“仁

    8、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丽诗篇。“成仁成仁”不一定非要不一定非要“杀身杀身”,“杀身杀身”也未必尽是也未必尽是 “成成仁仁”。杀身以成仁的杀身以成仁的“杀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我自横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瘁,死而后已”,不应作拘泥的理解。(,不应作拘泥的理解。(“杀身成仁杀身成仁”概念理概念理解

    9、解1分,观点阐述分,观点阐述1分,辩证看待分,辩证看待“杀杀”事例事例2分)分)2.儒家与法家的儒家与法家的“义利观义利观”(4.16)(1)孔子的义利观孔子的义利观“君子喻于义君子喻于义”A.“见利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反对见利忘义;B.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但利要服从义,要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但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重义轻利;(重义崇;(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论语论语尧曰: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君王应该根据民的(君王应该根据民的利益来治人理国,使民得以实现他们的利益。)利益来治人理国,使民得以实现他们的利益。)C.诚信经商诚

    10、信经商(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求)。“小人喻于利小人喻于利” 见利忘义见利忘义义利统一的价值观义利统一的价值观A.能以生命捍卫仁义,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个人利益为重;B.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与外表的统一。(2)后世儒家)后世儒家“义利观义利观”的变迁的变迁韩非子韩非子 六反六反:“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也。”(所以父母对于子女,尚且用计算利弊相对待。)(所以父母对于

    11、子女,尚且用计算利弊相对待。)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夫人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夫人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不计其功。 ”(仁人,就是端正他的义而不去谋取私利,阐明(仁人,就是端正他的义而不去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功劳)他的道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功劳)【点评点评】 应当端正与人相交往的态度,不要为了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应当端正与人相交往的态度,不要为了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取某种好处或达到某种目的,才决定和他人结交。取某种好处或达到某种目的,才决定和他人结交。(3)法家的)法家的“义利观义利观”韩非子:韩非子:功利主义功利主义A.崇尚崇尚竞争竞争、崇尚、崇尚实力实力,否

    12、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B.割裂义和利的关系。割裂义和利的关系。功利主义的作用功利主义的作用 一时达到一时达到富国强兵富国强兵之效。之效。功利主义的危害功利主义的危害 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试题【试题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题目。(5分)分)【1】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

    13、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论语)【2】子曰:】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论语)语)【3】“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韩非子)(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分)(1)孔子孔子,重义轻利,以义取利;,重义轻利,以义

    14、取利;韩非子韩非子,重利轻义。,重利轻义。(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分) (2) 孔子孔子承认人们追求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反对的是重利轻义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见利忘义的行为。的行为。韩非子则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韩非子则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系。/孔子的义利观虽偏重于义,但能将义和利辩证统一起来;孔子的义利观虽偏重于义,但能将义和利辩证统一起来;韩非子则割裂韩非子则割裂了义和利的关系了义和利的关系,否定了义的存在,是不可取。,否定了义的存在,是不

    15、可取。【译文译文】 医生善于吮吸人的伤口,嘴里含着人的血液,并不是因为有骨肉亲情,医生善于吮吸人的伤口,嘴里含着人的血液,并不是因为有骨肉亲情,是为利益所驱使。因此造车的人制造车,就希望人们富有、地位尊贵;木工是为利益所驱使。因此造车的人制造车,就希望人们富有、地位尊贵;木工制造棺材,就希望人们早夭、死亡。(这)并不是因为造车的人仁爱而木工制造棺材,就希望人们早夭、死亡。(这)并不是因为造车的人仁爱而木工邪恶。邪恶。三、君子的安贫乐道(三、君子的安贫乐道(4.9)()(17.15)()(6.11)()(7.16)(7.19)1.“道道”与与“衣食衣食”的关系(的关系(4.9)(1)孔子论孔子论

    16、“士士”与与“仕仕”“士士”的身份的身份A.由平民社会升入贵族阶层的过渡身份;由平民社会升入贵族阶层的过渡身份;B.有有使命感使命感。孔子论孔子论“士士”的原因的原因 孔门弟子多未仕孔门弟子多未仕孔子的平民教育孔子的平民教育 使学者使学者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学者求仕而得仕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学者求仕而得仕。如果。如果学者由此得仕,也将藉仕以行道,非为谋个人生活的安富尊荣学者由此得仕,也将藉仕以行道,非为谋个人生活的安富尊荣而求仕。而求仕。(2)孔子论)孔子论“道道”与与“衣食衣食”志于道志于道 “以道存心以道存心”(道系天下之公),道不虚行。(道系天下之公),道不虚行。“衣食衣食” 一人之私一

    17、人之私而耻恶衣恶食者,为足以议也而耻恶衣恶食者,为足以议也 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的美恶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的美恶,不会为天下后世的大公献,不会为天下后世的大公献身。身。孔子的孔子的“道道” 安贫乐道安贫乐道(苦修苦行)(苦修苦行)孔子的考验人的方法孔子的考验人的方法 用用比较比较考验弟子考验弟子论语论语子罕:子罕:“子曰:子曰:衣敝缊(衣敝缊(yn)袍,与衣狐貉)袍,与衣狐貉(m)者立,而不耻者)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其由也与?”(穿着破旧的丝棉袍(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有仲由吧。)

    18、2.“鄙夫鄙夫”的心理与危害(的心理与危害(17.15)(1)“鄙夫鄙夫”代表的人物代表的人物 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鄙夫鄙夫”是哪种人?是哪种人? 志于富贵的人志于富贵的人(耻恶衣恶食)(耻恶衣恶食)(2)“鄙夫鄙夫”的心理的心理 患得患得(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对(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对

    19、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患失。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患失。 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3)“鄙夫鄙夫”的危害的危害 “无所不至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什么坏事都干)(4)“之之” 荣华富贵荣华富贵、高官俸禄高官俸禄【试题【试题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子曰: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

    20、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请写出这一章所包含的两个成语()请写出这一章所包含的两个成语(1分)分)答:答: (1)患得患失患得患失、无所不至无所不至(2)有人认为)有人认为“患得之患得之”一句有脱文,应该是一句有脱文,应该是“患不得之患不得之”。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3分)分)答:答: (2)认同认同。前文是前文是“未得未得”,这里当是,这里当是“患不得患不得”,也照应后文,也照应后文“既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患失之”。不认同不认同。这里这里“患得之患得之”的意思是的意思是“所忧在于得所忧在于得”,是为如何得到而

    21、发,是为如何得到而发愁,即唯恐不得。愁,即唯恐不得。3.颜回的颜回的“安贫乐道安贫乐道”(6.11)(1)反复:)反复:“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对颜回的对颜回的敬佩敬佩和和赞赏赞赏(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成语;颜回怎样的精:成语;颜回怎样的精神?神? 箪食瓢饮箪食瓢饮;安贫乐道安贫乐道,好学好学。(3)人不堪其忧)人不堪其忧 考验考验【试题【试题5】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目。(】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目。(4分)分)【1】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22、乐。贤哉,回也!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哀公问:】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3】颜渊死,子曰:】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噫!天丧予!天丧予!”(1)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2分)分)答:答: (1)以)以安贫乐道安贫乐道、好学好学的德行著称(的德行著称(“安贫乐道安贫乐道”和和“好学好学”各各1分)分)(2)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

    23、要了他的)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命命”。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孔子为什么这么说?(2分)分)答:答: (2)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极度)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极度痛惜痛惜(1分)。因为颜渊是分)。因为颜渊是孔子所孔子所赞赏赞赏的贤人(君子)的典型代表(的贤人(君子)的典型代表(1分)。分)。4.孔子的孔子的“安贫乐道安贫乐道”(7.16)(1)乐道)乐道 高于任何物质生活和境遇本身,高于任何物质生活和境遇本身,超乎富贵贫贱之上超乎富贵贫贱之上。(2)“乐在其中乐在其中”“乐乐”的内容与内涵的内容与内涵“乐乐”的内容:物质贫困的内容:物质贫困 吃粗饭(吃粗饭(贫贫),喝冷水

    24、(),喝冷水(贫贫),曲肱而枕(),曲肱而枕(贫贫)写写“乐乐”的方法的方法 用具体的生活细节言志(用具体的生活细节言志(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乐乐”的内涵:精神富有的内涵:精神富有A.为心中的为心中的坚定信念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B.为能够为能够坚守坚守“乐乐”而乐。而乐。(3)“孔颜乐处孔颜乐处”天人之乐天人之乐“上下与天地同流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之乐(孟子)之乐世俗之乐世俗之乐孟子所谓得孟子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的“乐乐”,“独乐乐与众乐乐独乐乐与众乐乐”之之“乐乐”。(4)孔子的富贵观)孔子的富贵

    25、观 不反对富贵不反对富贵,但反对不义的富贵但反对不义的富贵。(4)孔子的富贵观)孔子的富贵观 不反对富贵,但反对不义的富贵。不反对富贵,但反对不义的富贵。(5)“浮云浮云”的比喻义的比喻义聚散无常聚散无常 喻不义得来的喻不义得来的富贵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瞬间即逝,极为短暂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云在天上,高不可及 比喻不义得来的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浮云轻飘淡然 喻不义得来的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 坚持道义的信念坚持道义的信念。(6)写作手法)写作手法 把高

    26、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很强的感情色彩)(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快乐。“于我如浮云于我如浮云” 把自己把自己坚持道义坚持道义的信念表达得十分的信念表达得十分坚定坚定。5.孔子乐道的孔子乐道的“三忘三忘”(7.19)(1)“三忘三忘”的具体内容:夸张的具体内容:夸张 忘食(忘食(“发愤忘食发愤忘食”:好学好学),忘忧(),忘忧(“乐以忘忧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安贫乐道),忘老),

    27、忘老(“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专志追求专志追求)(2)“三忘三忘”的原因:的原因:用功用功自许自许 学有未得,学有未得,愤而忘食愤而忘食;学有所得,;学有所得,乐以忘忧乐以忘忧;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忘老至圣忘老至圣。(3)愤)愤 因困惑不能解除而感到憋闷因困惑不能解除而感到憋闷。不愤不启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诲人不倦)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诲人不倦)(4)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很强的感情色彩)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很强的感情色彩)“女奚不曰女奚不曰” 把孔子对把孔子对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

    28、。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忘食、忘忧 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忘老忘老(“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 把这种快乐推向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新高峰、新境界。6.安贫乐道与脱贫乐道安贫乐道与脱贫乐道(1)安贫乐道的意义)安贫乐道的意义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 其其积极积极意义;意义;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目的是为了 “事君事君”。“苦乐观苦乐观”A.“苦苦”“”“乐乐”相对;相对

    29、;B.以苦为乐以苦为乐是一种气节;是一种气节;C.树立正确的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金钱观。(2)脱贫乐道)脱贫乐道 物质文明物质文明与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双丰收【试题【试题6】(1)安贫乐道与脱贫乐道,你选择哪个?请阐明理由。)安贫乐道与脱贫乐道,你选择哪个?请阐明理由。(1)我选择脱贫乐道:)我选择脱贫乐道:安贫乐道安贫乐道,是因为心中有了仁义,有了道义,才能够安于贫,是因为心中有了仁义,有了道义,才能够安于贫困。这是为了精神的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的崇高思想。困。这是为了精神的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的崇高思想。脱贫乐道脱贫乐道是指在物质丰裕、生活安逸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自是指在物质丰裕

    30、、生活安逸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己的理想追求。在现实生活中,追求丰裕安逸的生活是人的本能,也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追求丰裕安逸的生活是人的本能,也是个人的追求目标,的追求目标,安贫乐道安贫乐道固然精神可嘉,但也有无能的嫌疑,脱固然精神可嘉,但也有无能的嫌疑,脱贫乐道更能体现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人只有在温饱的前提下,贫乐道更能体现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人只有在温饱的前提下,才能有更多的精神追求,也才能更好地实现理想。才能有更多的精神追求,也才能更好地实现理想。(观点(观点1分,概念分,概念2分,理由分,理由1分)分)【试题【试题7】【1】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

    31、,小人喻于利。”(4.16)【2】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于我如浮云。” (7.16)【3】子曰:】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矣。”(课外选文)(课外选文)(1)孔子认为君子的)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2分)分) 答:答: (1)重义轻利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想

    32、的价值观是追求;想的价值观是义利义利的统一。的统一。(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3分)分) 答:答: (2)理想的价值观是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义利的统一。在在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义”字当头。合于字当头。合于“义义”的的“利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3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做“义义”之事,获得利益。之事,获得利益。四、君子的类型(四、君子的类型(14.28)()(6.23)()(8.7)1.仁智勇三类人(仁智勇三类人(14.28)(1)仁智勇三类人的道德与心理)仁智勇三类人的道德与心理 不忧(不忧(仁仁),不惑(),不惑(知知),不惧(),不惧(勇勇)(2)“忧忧”与与“惧惧”的区别的区别 忧虑忧虑是比较长远的是比较长远的人生关怀人生关怀,思考一生的发展;,思考一生的发展;惧怕惧怕往往往往是现实,是现实,危机危机就在眼前。就在眼前。(3)解读仁智勇三类人)解读

    34、仁智勇三类人仁者足以爱人,故仁者足以爱人,故 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故不以一己私利而,故不以一己私利而忧愁忧愁;智者足以明礼,故能智者足以明礼,故能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故不为一己私利而,故不为一己私利而迷惑迷惑;勇者出自礼仁,大义凛然,杀身成仁,勇者出自礼仁,大义凛然,杀身成仁, 故不因一己私利而故不因一己私利而畏惧畏惧。(4)具备)具备“智智”与与“仁仁”品质的目的品质的目的 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试题【试题8】(2019浙江卷浙江卷)【1】子曰:】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勇者不惧。”子贡曰:子贡曰:

    35、“夫子自道也。夫子自道也。” (论语(论语宪问)宪问)【2】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1)“夫子自道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贡认为孔。子贡认为孔子的子的“我无能我无能”是是 的说法。的说法。(1)先生在说自己先生在说自己;自谦。;自谦。 【解析】【解析】“夫子自道夫子自道”中,中,“道道”意为意为“说说”,“自自”做做“道道”宾语,属于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翻译为宾语,属于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翻译为“夫子在说自己

    36、夫子在说自己”。孔。孔子说自己做不到子说自己做不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子贡,而子贡却认为却认为“仁、知、勇、仁、知、勇、”正是孔子具有的品格,一句正是孔子具有的品格,一句“夫子自夫子自道道”表达出了孔子在自己学生心目中谦虚的形象,所以子贡认表达出了孔子在自己学生心目中谦虚的形象,所以子贡认为孔子的为孔子的“我无能我无能”是自谦的说法。是自谦的说法。(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 “仁者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根据材料,简述孔子、

    37、孟子这么说的原因。孟子这么说的原因。【试题【试题8】(2019浙江卷浙江卷)【1】子曰:】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夫子自道也。” (论语(论语宪问)宪问)【2】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 “仁者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不忧”;按;按孟子

    38、说法,却又会孟子说法,却又会“忧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2)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都能“不忧不忧”。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姓“忧忧”。【解析】【解析】 解答此题,要读懂选文,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孔子、孟子的解答此题,要读懂选文,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孔子、孟子的思想,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概括即可。孔子之言

    39、的意思是: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思想,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概括即可。孔子之言的意思是: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所说的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所说的“君子道君子道”指的是君子所具有的品格,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便是指的是君子所具有的品格,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便是“不忧、不惑、不惧不忧、不惑、不惧”三个方面,这是君子的终极追求,因而孔子说君子应该三个方面,这是君子的终极追求,因而孔子说君子应该 做到做到“不忧不忧”。而孟子那句话的意思是: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而孟子那句话的意思是:尧把得不

    40、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他认为能为天下找到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的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他认为能为天下找到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的国君国君,才叫仁君,所以尧舜是为天下而才叫仁君,所以尧舜是为天下而“忧忧”。据此组织答案即可。据此组织答案即可。2.智者和仁者(智者和仁者(6.23)(1)仁知之性仁知之性知者乐水知者乐水 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通晓事理,反应敏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通晓事理,反应敏捷,思想活跃)捷,思想活跃)仁者乐山仁者乐山 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稳重安定。(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有仁德的人

    41、坚守道义,稳重安定。(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2)仁知之用仁知之用知者动知者动 快速快速、流动流动仁者静仁者静 稳定稳定、巩固巩固(3)仁知之效仁知之效知者乐知者乐以常为乐以常为乐 (迎刃而解各种问题;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迎刃而解各种问题;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仁者寿仁者寿寿寿 (心境平和宁静、无所变迁,成为无时间的时间)(心境平和宁静、无所变迁,成为无时间的时间)(4)乐山乐水的)乐山乐水的目的目的回归自然,免除各种回归自然,免除各种社会异化社会异化;恢复和发展被社会或群体所恢复和发展被社会或群体所扭曲扭曲、损伤损伤的人的各种自然素质和能力。的人的各种自然素质和能力。【试题【试题

    42、9】【1】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哉回也。”【2】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云。”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子曰:】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乐

    43、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乐”字的理解。字的理解。 答:答:“乐乐”是什么?是什么? 他所讲的他所讲的“乐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乐”。 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在其中他可以

    44、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道”。怎样才能获得怎样才能获得“乐乐”? 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论语雍也)雍也)“仁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仁”,孔丘把孔丘把“乐以忘忧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

    45、是处于忧患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乐以忘忧”。他是。他是“忘忧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不知老之将至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安身立命之地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那就是他的“道道”。他说:。他说:“朝闻道朝闻道 ,夕死可矣。,夕死可矣。”(论语(论语里仁)这里仁)这里说: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对于人生的重要。3.士(士(8.7)(1)“士士”的身份的身

    46、份由平民社会升入贵族阶层的过渡身份。由平民社会升入贵族阶层的过渡身份。(2)仁者的)仁者的“器识器识”与与“事功事功”弘毅:弘毅:“器识器识”(器量与见识)角度(器量与见识)角度A.弘弘 心胸开阔,目光远大而包容一切。心胸开阔,目光远大而包容一切。B.毅毅 意志坚毅,果敢的决断,目光犀利而处事利索。意志坚毅,果敢的决断,目光犀利而处事利索。道远道远:“事功事功”(事业和功绩)角度(事业和功绩)角度 路途遥远路途遥远“器识器识”与与“事功事功”的关系的关系 先先有有“器识器识”,后后能建立能建立“事功事功”。(3)“任重道远任重道远”的解读的解读“慷慨从仁易,从容就义难慷慨从仁易,从容就义难”的

    47、示例的示例A.汪精卫汪精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豪情侠气)(豪情侠气)汉奸汉奸 (凭一时的勇敢、情绪、意气)(凭一时的勇敢、情绪、意气)B.文天祥文天祥:“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为死囚三年不(为死囚三年不屈)屈)仁人仁人 (刚强不屈的伟大人格)(刚强不屈的伟大人格)伟大人格培养伟大人格培养:韧性精神韧性精神从小节做起从小节做起A.“岁寒知松柏之后凋岁寒知松柏之后凋”(孔子孔子)B.“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孟子)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曾子)【试题【试题10】(】(2015

    48、.浙江)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浙江)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

    49、孟子中)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我知言,我善养吾吾 ”一句的注释。(一句的注释。(2分)分)(2)从画线句中概括)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知言”和和“养气养气”的功能。(的功能。(3分)分)【译文】【译文】 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竭尽自己的心了解事物的原理,对于天下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竭尽自己的心了解事物的原理,对于天下所有的言论,没有不探究挖掘它根本的原理,来知道它是非对错得失的原所有的言论,没有不探究挖掘它根本的原理,来知道它是非对错得失的原因由来的。浩然,是很强势的水流行进的情状。气,就是使身体充盈的,因由来的。浩然,是很强势的水流行进的情状。气,就是使身

    50、体充盈的,本来气是很强大的,像强势水流行进的样子,不养它就会衰竭只有孟子本来气是很强大的,像强势水流行进的样子,不养它就会衰竭只有孟子善于养气,使它像开始那样充盈。只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才能够明晓善于养气,使它像开始那样充盈。只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疑惑;养气那么就能辅助道义,而且对于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疑惑;养气那么就能辅助道义,而且对于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这是他担当重任能不使他的心意惊动的原因。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这是他担当重任能不使他的心意惊动的原因。【试题【试题10】(】(2015浙江)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浙江)知言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届浙江高考《论语》复习之《君子之风》高频考点与配套试题》课件(48张PPT).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