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科学“有效交流研讨”专题研讨活动课件.ppt

    • 文档编号:2483090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9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29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三亚风情)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9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小学科学“有效交流研讨”专题研讨活动课件.ppt

    1、小学科学“有效交流研讨”专题研讨活动 今天活动安排 上午听课: 1.锦南小学项娟执教六上“电和磁” ; 2.昌化一小陈爱中执教五上“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晨曦小学张怡执教六上“电磁铁”。 下午: 1.与会老师深入研讨) 2.本人作活动小结一、问题的提出 1.每年的阅卷会议,讨论“图表题和简答题”的答案及评分标准总要一小时以上,说明部分老师自己不会参与讨论。 2.有老师反映学生懒得动脑,等着老师给答案。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课堂不重视交流研讨。考试时,只要题目稍微变一下,学生就不会做。 3.有老师反映科学课上做不做实验,对学生科学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原因之一是我们现在大部分的科学课上学生只动手很少动脑

    2、。 4.在章鼎儿、路培琦、李子平合著的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一书中把“交流研讨”作为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观察标志。 5.是小学科学培养目标的需要,不加强交流研讨的研究,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可能形成。 所以本月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有效交流研讨”!该主题是今后一定时间内教研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二、章鼎儿老师有关“交流研讨”的论述“科学素养”目标的达成 科学素养的目标是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中达成的 所以,必须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朝着科学探究活动推进。 那么怎样的课才是“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呢? 我们现在的课属于下面的哪个阶段呢?解决课堂教学与科学探究活动不沾边的问题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活动

    3、科学探究活动 让课堂教学与科学探究沾边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活动 让科学探究活动进入课堂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活动 需要有个基本认识 要搞清楚我们现在的课是不是以探究为核心的课,需要有个基本的认识: 即关于科学探究活动与观察实验活动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 什么是观察活动? 什么是实验活动?这是科学探究活动吗? 学生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烧杯中的水沸腾。 学生观察到了水的蒸发,观察到了水的沸腾,完成了加热实验。 这是科学探究活动吗? 这只是一个水的加热的实验活动 或者说只是一个蒸发与沸腾的观察活动。 这是科学探究活动吗? 老师请1号同学把一勺食盐加入水

    4、杯,请2号同学搅拌,请3号同学观察,请4号同学记录;再请1号同学加盐最后请4号同学汇报溶解了几杯食盐。 不是。 这些孩子所经历的,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观察实验过程。 许多科学课大体停留在 一般观察实验活动水平 科学课程开设至今,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了 许多科学课的活动还大体停留在一般观察实验活动水平 原因当然不止一个 但与许多人在观察实验与科学探究活动之间划上等号肯定是有关系的。科学探究活动与观察实验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和观察实验活动是彼此之间有联系的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可能包含有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 但它们又是不同性质的活动 观察活动不一定是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活动也不一定是科学探究活动。作为

    5、精髓的“探究”的缺失 诸如此类的溶解、加热等观察实验活动,都可以说是科学活动,但都还不是科学探究活动。 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精髓的“探究”的缺失。 在这些观察实验中,活动主体并没有进入“探究”的层面,活动本身也欠缺可以称之为“探究”的过程。 说活动主体并没有进入“探究”层面 证据:我们的活动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说活动本身欠缺“探究”的过程 包括缺乏“探究”的内容、探究的问题 还反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那就是普遍存在的忽略活动后期的交流研讨、甚至取消交流研讨的过程。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也可以说我们的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改革停留在一般观察实验层面的教学活动、向着科学探究活动方向

    6、推进,走向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课 才能使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与科学课的科学素养目标相适应走向探究的科学课 可以把科学课的这项改革,称之为“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改革 整理、提供几个观察标志 可以用来观察分析课堂教学活动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度 实际上也是走向科学探究活动这项改革的几个思路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标志1 学生的活动参与状态:主动参与、自主参与、被动参与,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观察标志 这是学习主体角度的一个观察标志。 道理很简单,如果学生是被动参与的,老师说一就做一,老师说二才做二,毋须动脑筋,也无所谓思维参与,那样的活动不会是科学探究活动。观察标志:活动主体

    7、参与状态 主动参与反映出学生有动机、有想法,有积极的思维参与进来了 自主参与更进一步深入到计划、比较、选择、决策等层面了 仅从活动主体思维参与的角度说,也向着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向推进了吧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标志2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二个观察标志是“活动空间” (内容空间与价值意义空间) 这是从“主要活动”角度观察的一个标志 也出自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预留给学生的活动空间过小的问题 活动空间与自主参与自主活动空间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原是一个活动空间比较大的活动: 从小组制定计划开始 制定计划会涉及对能溶解多少盐的预测 预测又可能反过来影响到计划

    8、的调整。 例如预测能溶解比较多的盐,准备的盐不够,就得改为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预测还会影响实验计划、过程与方法。如预测能溶解30克盐,那就会影响分几次加盐,每次加多少,第一次加多少盐等? 如果计划分多次加盐,是每次等量加盐,是递减着加,还是递增着加? 这个活动空间比较大的探究活动,确实留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活动空间调整的余地。 但在许多课堂上,老师们以自己的详尽指导与安排,把这个活动变成 请1号同学把一勺食盐加入水杯,请2号同学搅拌,请3号同学观察,请4号同学记录;再请1号同学加盐最后请4号同学汇报溶解了几杯食盐。 把这个活动的空间压缩成简单机械的活动操作与数字统计。把一个蕴

    9、含丰富内涵的科学探究活动,肢解成价值意义不大的教学一个能溶解多少盐的结果的活动了。 试想一下,无论是加盐的、搅拌的、观察的、记录的、还是汇报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除了最终知道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之外(?),还有什么更有价值的长进与发展呢? 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观察标志3 第三个重要观察标志就是“交流研讨” 这是活动结构层面的观察标志 同样来自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交流研讨不起来,或者忽略、甚至取消交流研讨过程为什么研讨不起来? 觉得研讨并不重要 观察实验中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已经直接指证课的结论 研讨已属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了 是这样吧? 忽略研讨,相当于告诉你目标出问题了案例:我们的

    10、小缆车 以铁垫片重力拉动小车的活动(教科版) 研究铁垫片数量与小车运动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老师作简要指导 学生小组实验活动 活动结束后,数据由老师汇总、整理在黑板上了8个学生小组汇总的数据 45.04 71.8 42.73 53.00 53.06 101.05 52.47 71.75 62.68 130.83 61.93 81.56 62.163 43.04 45.34 52.68 81.696 52.28 62.09 62.33101.83 61.84 91.51 72.01接下去我们会做什么? 我们会提出问题:大家看看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 1.垫片增加时,小车跑得快

    11、,垫片减少时,小车跑得慢。 2.拉力大,小车跑得快;拉力小,小车跑得慢。 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利小结下课了。多数的课做到这样很不错了 两年前,我请到的这位优秀教师,也是这样漂亮地完成示范课教学任务的 还能做什么呢?都已经下课时间了 但是,要是我们重视活动后的交流研讨,预留着充裕的时间呢?学生完成小组实验活动后 我们可以请每个学生(5-6年级)自己整理8个小组的实验数据 这个整理过程中有什么? 关注其他小组研究成果的过程 比对自己组与其他的组的数据的过程 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过程 发现与认识一些事物、性质、规律现在请老师们试着进行整理 45.04 71.8 42.73 53.00 53.06 10

    12、1.05 52.47 71.75 62.68 130.83 61.93 81.56 62.163 43.04 45.34 52.68 81.696 52.28 62.09 62.33101.83 61.84 91.51 72.01我们的小缆车数据整理 45.04 43.04 42.73 52.68 53.06 52.28 52.47 62.33 62.68 61.84 61.93 72.01 62.163 71.8 45.34 53.00 81.696 101.05 62.09 71.75101.83 130.83 91.51 81.56 这里面有什么? 起始个数 4-7 递增个数 六个组等差

    13、 四个组等差1 一个组等差2 一个组等差3 二个组递变 一个组递增2-3 一个组递减2-1 还有一组与众不同的数据 45.04 43.04 42.73 52.68 53.06 52.28 52.47 62.33 62.68 61.84 61.93 72.01 62.163 71.8 45.34 53.00 81.696 101.05 62.09 71.75101.83 130.83 91.51 81.56 我们持什么态度? 45.04 43.04 42.73 52.68 53.06 52.28 52.47 62.33 62.68 61.84 61.93 72.01 62.163 71.8 45

    14、.34 53.00 81.696 101.05 62.09 71.75101.83 130.83 91.51 81.56 科学家是不会放过它的 对科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 可能是一个重大发现的机遇科学发现史中,应该这样,它却那样- 也有可能是一个重要问题的苗头 决不轻易放过 绝对要弄个明白,水落石出!科学老师对这组数据 也应该特别感兴趣的 这个小组特别认真啊。取到小数3位了。 这个小组肯定存有疑惑啊。坚持实事求是呢。 其他小组真没有发现吗?为什么没人提出呢 62.163 71.8 45.34 53.00 81.696 101.05 62.09 71.75101.83 130.83

    15、91.51 81.56 为什么会撇开、绕过、忽略呢? 当认识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目标时 它是不应该出现的干扰 它是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它影响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它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防止、避免出现的波折、差错 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改革一下我们的认识 我们真把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了 我们真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学核心了 我们真把科学课的教学过程看作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了 我们真把学生看作科学探究活动主体了这组问题数据成为教学契机了 发现了什么? 还发现了什么? 这组数据有什么不同? 它告诉我们什么? 1 2 3 4 5 这是一组很重要的数据,一组不可以轻易忽略的数据当然,事情会水落石出 对学生来说

    16、, 以后不会轻易放过了任何一个数据了 还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了 开始严谨起来了 对那个小组的学生来说 他们获得的数据受到重视了 后来又自己找出原因来问题是需要时间! 如果是我的话 我会用一节课时间来做这个文章 这一节课时间是值得的 已经上的课怎么处理? 没有时间了怎么办? 今天没有时间继续研究了 对这节课获得的8组数据,怎么概括、表述呢? 我们这节课的研究结果:7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支持“拉动小车的力大,小车的运动速度快;拉动小车的力小,小车的运动速度慢。”1个小组的实验数据不支持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这样, 还需要继续实验研究。学生的共识与老师的结论 课要结束在学生的共识上 真正的研讨基础上达成

    17、的共识 有一个形成过程、形成氛围的共识 而不是老师的结论 不是老师或教科书的那个结论式的共识。观察实验活动后的交流研讨 交流研讨也可以称之为:活动后的信息处理加工 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 其重要性可以这样概括:前面的活动是为它作准备的 我们却往往把这最重要的忽略了 几乎不给它以时间、地位活动后是场重头戏 科学探究是全班的协作活动 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十分重要 如果学生真把自己的探究当作一回事 怎么会不关心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呢?我们没把交流当作一回事 没把交流当作一回事 实际上正是没把刚才的探究真当一回事的反映 学生所以不把交流研讨当回事,实际上是我们老师没把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当作一回事在交流整

    18、理的过程中 对信息进行比对 对信息进行甄别 对信息进行整理 对信息进行处理 对信息进行加工 整个过程是个思维参与的过程 是科学探究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观察标志,也是研究方向 主体参与(主动参与、自主参与) 活动空间(活动所蕴含的内容与价值意义) 交流研讨 举一主体参与与活动设计方面的实例吧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材料:一小杯白醋,一小包小苏打。 活动:把小苏打倒进白醋杯里,观察。 发现:白醋杯里冒出许多气泡 有什么发现? 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冒气泡? 冒出来的是什么(气体)? 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参与大体上到此为止了,超出他们的水平了,无法思考下去、探究下去了 剩下的是老师的事了演示给大家看,气

    19、泡里的是二氧化碳,产生新物质了我们可以把活动改革一下 材料:一小杯白醋,一小包小苏打。 活动:把小苏打倒进白醋杯里,观察。 发现:白醋杯里冒出许多气泡 有什么发现? 告诉我们什么? 这告诉我们什么? 这不告诉了我们小苏打的一个性质:碰到白醋就会产生气泡 还告诉我们白醋的一个性质:碰到小苏打会产生气泡 还告诉我们可用这个性质来鉴别小苏打 还告诉我们可用这个性质来鉴别白醋 不信?我们可以来试试老师(学生)的问题出来了 刚才我们加过小苏打、冒过大量气泡的白醋杯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用什么方法验证呢?课的主要活动开始了 每加一包小苏打,进行观察记录 一小包、一小包地加,共加4包 完成后,提出新的实验设想

    20、,领取材料 实际上后面就是一小瓶、一小瓶地加白醋,加了4小瓶活动结束后交流汇总 现 象 解 释 第1包 冒很多气泡 有白醋 第2包 气泡少了 还有白醋 第3包 气泡很少了 白醋很少了 第4包 不冒气泡了 没有白醋了 第1瓶 冒大量气泡 小苏打多 第2瓶 气泡少了 小苏打少了 第3瓶 气泡很少了 小苏打更少 第4瓶 不冒气泡了 没有小苏打了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把小苏打倒进白醋杯里,发现冒气泡了。 这是一个实验观察过程,不是探究过程 咦,加小苏打会冒泡!我再加点试试,还真会冒泡。再加,泡少了,再加一点试试,不冒泡了。怎么不冒了呢 这才叫进入探究了 其中的主要区别是有没有思维参与。发现实验后探究不起

    21、来 材料:一小杯白醋,一小包小苏打。 活动:把小苏打倒进白醋杯里,观察。 发现:白醋杯里冒出许多气泡 有什么发现冒出许多气泡 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冒泡? 冒出来的是什么(气体)?尝试着改革一下 加一点小苏打认识小苏打+白醋会冒泡 再加一点 再加一点 成为学生可以进行研讨的过程 教科书会朝这样的方向走 老师们也可以尝试着朝这个方向发展为学生设计一个科学探究活动 不要超越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也不要小看了小学生的认识能力 同时,也不要小看了我们自己 小学科学老师是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科学探究活动来的科学课的一般过程导导入入活活动动主要主要活动活动交流交流研讨研讨补补充充活活动动整整理理小小结

    22、结导入性活动 在课开始的时候,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即将开始的活动,知道下面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导入性活动一般在3-5分钟里完成。 3-5分钟时间里完成对课的主要活动的必要的指导 ,不是容易的事。 需要思考:抓住最重要的东西。补充性活动 在交流研讨过程中有分歧、有异议的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 有时就需要进行补充性活动主要活动与交流研讨 承担让学生获得重要的认识发展的任务 并在获得认识发展的同时,获得认识能力即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是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核心 是科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科学课的40分钟时间,30分钟以上的时间应分配给主要活动与交流研讨。三、我的尝试 按

    23、照章鼎儿老师的建议,一节课要安排30分钟以上的时间分配给主要活动与交流研讨。 并且认为“主要活动”是为“交流研讨”准备的。 那我们可否认为至少要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交流研讨, 让我们从每节课安排3、5分钟开始吧! 为了准备今天的活动,我在前阶段准备了两篇课文,上了3节课 1.五上“地球表面的地形”,分别在青山小学和城南小学做了试教; 2.六上“电和磁”,我借晨曦小学东校区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试教。我的几点体会 1.研讨活动是能有效开展的。在五年级学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经过研讨能够得出:“电流产生了磁性;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和五种地形的典型特征。 2.有效研讨活动是需要老师给

    24、予一定帮助的。如提供所需要的资料,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提出研讨的问题、要求等。 3.有效研讨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调整教学策略。预留出一定的时间。 4.开展有效研讨活动,需要教师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如小组同学不能都是后进生,要鼓励想法共享等。 5.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四.研讨什么?怎样研讨? 为了引起大家对研讨活动的足够重视,我再引用章鼎儿老师的在很多场合用过的几张幻灯片。我们来看一份小组记录计数误差 2 3n同一个摆,摆三次,计数误差为2n摆重变化时,九次计数中,误差为3n可以说,这不是偶然的一个小组,而是学生现状反映n我想问:这是要求很高、操作难度

    25、很大的活动吗?n对五年级学生来说,15秒的计时与摆动的计数,太简单了吧!5年级的学生11-12岁吧n6人小组看着钟表,数摆动的次数n数来数去数不准n十几岁的学生就这个水平吗?n我们来看看十几岁的孩子的水平 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摘要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 n全世界只有30多个人成功地在没有政府资助情况下独立建造核反应堆,威尔森就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新型核辐射探测器,以高出数百倍的灵敏度取代了现有设备,替美国政府省了几百万美元的国防经费。 n 威尔森长得高高瘦瘦,蓝色的大眼睛被金色的齐刘海遮住了一大半,脸色白得就像一张未经涂写的纸。他喜欢跟朋友踢足球,也喜欢和同学开派对,不

    26、过平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躲到自家车库里,搞一场爆炸。n 从威尔森11岁开始,这种爆炸就时不时在他家后院上演。一开始只是研制失败的烟花冷不丁地炸个响,后来当这个男孩在书店读到了关于研制核反应堆的文章后,轰隆的声音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后院里。有时候爆炸声音太响,邻居们都吓得从屋子里跑出来,眼瞅着一朵朵蘑菇云从威尔森家院子里飘出来。n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父母早就习惯了满脑袋古怪主意的儿子。威尔森打小就喜欢把自己关在外婆家的车库里,嚷嚷着自己要在这里“造一颗星星”。10岁那年,他在卧室里贴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不出一个礼拜就全背了下来。后来在家庭聚会上,他穿着一身实验隔离服出现,手里拿着一套采血针,要求在场

    27、的亲属每人贡献一滴血,好让他进行“基因对比试验”。 n“我们的儿子把车库改造成的实验室,说要搞出一个核反应堆出来。”威尔森的爸爸肯尼斯在接受采访时说,“科学什么的,我们一点儿也不懂。但是我想让孩子自己搞清楚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竭尽所能,给他这样的环境去思考、成长。”n于是,靠在工厂里给可口可乐装瓶为生的爸爸和当瑜伽教练的妈妈,带着自己满肚子怪主意的儿子,连续几个周末穿梭在家乡的小店里,购买实验设备和相关书籍。为了在网上购买放射性设备,威尔森花光了自己攒下来的所有零用钱。n威尔森曾给同样研究核反应堆的科学家发邮件,2007年他还曾专门跑到内华达大学,跟物理学家弗里德瓦特温特伯格介绍自己的研究

    28、。可是,这位曾拜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师的大学教授,一听小小年纪的威尔森说要“搞核反应堆”,以暴脾气著称的他登时气得脸都青了。n“小子,你才13岁!你以为你能玩得了那些上千万伏的能量,搞得定那些要人命的射线?”教授当场冲尚未成年的威尔森厉声吼道,“你还是先学了微积分再说吧!”n 和安德拉卡一样,威尔森也在大人们的不信任中搞出了自己的成果。他说服了一名原子物理学家,在他的地下室继续做实验。2008年,威尔森成功建成了自己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此外他还研制出高敏感度的核辐射探测器和能产生同位素的癌症医疗仪器。在2011年5月举行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威尔逊荣获“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获

    29、得5万美元奖金。n “过去我的女儿一听后院爆炸就总抱怨,说爸爸妈妈管教孩子的时候该严厉些,不应该允许弟弟搞这些。但她不明白的是,在威尔森的字典里,原本就没有不可能这个词。”威尔森的爸爸肯尼斯说。 n时至今日,再也没有人敢小瞧这些年轻的小发明家了,就连美国国土安全部见到他们也得让着三分。2009年,他们曾约谈过只有15岁的威尔森,那时候他已经在自家车库搞了个小型核反应堆,安全部的官员刚跟他礼貌性地握了握手,威尔森就平静地对他们说:“这栋国土安全部大楼含有放射性物质,你们自己应该知道的,对吧?”n这个出乎意料的论断让完全不知情的国土安全部工作人员吓了一跳。威尔森从腰带上取下自己发明的核辐射探测器,

    30、只有传呼机大小的探测器正在嗡嗡响着,提示建筑内部有放射性铀。n“他们连自己所在的大楼有没有放射性物质都不知道,我想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开始认真对待我的发明了。”威尔森说。后来,他发明的单价几百美元的核辐射探测器取代了国土安全部原有造价几百万美元的设备,美国政府还主动向这个科学少年提供基金资助,邀请他参与相关研究项目。n“威尔森预示着一种现象。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科学热情减退,但威尔森却让许多上锁的科学大门向他敞开。”威尔森的导师荣恩法纳福说。n虽然只是个还在学校读书的美国小伙子,今年18岁的泰勒威尔森可没少见大人物。去年2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特意把他请到白宫小聚,刚一见面就赶紧凑过去跟这个平日

    31、爱把自己关进实验室的年轻人打招呼。n“今天见到你真高兴!你很快就可以为我工作了吧?”奥巴马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威尔森,一边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务必让国土安全部的负责人跟他谈谈,搞明白他探测核物质的那套方法。”n 不过,像威尔森一样的科学少年可并不在少数。12岁的英国小学生当上了欧洲最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一边在学校足球队踢球一边掌管自己的软件公司;15岁的美国中学生发明了又便宜又可靠的癌症试纸,准确率近乎100%他们并非出身科学世家,却在互联网时代依靠自学,成了跟成年人比肩的大发明家。n “我们应当想尽各种办法,让年轻人参与到科学和设计中来,激发他们创造的灵感,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明。”奥巴马在前不久的

    32、“教育创新”演讲中说,“孩子们应当是新事物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旧玩具的消费者。” 计数误差 2 3n同一个摆,摆三次,计数误差2n摆重变化时,九次计数中,误差为3n可以说,这不是偶然的一个小组,而是学生现状反映n我想问:是要求过高吗?操作难度很大吗?n我想说,对五年级学生来说,15秒的计时与摆动的计数,太简单了吧!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n以“摆的研究”一课来说n认识影响摆动频率的是摆长,并不难n能解决这样的计时、计数误差,从这样粗糙的观察实验活动中走出来,比较漂亮地解决这样的观察实验设计与操作,自己完成这一水平层次的研究活动,获得“影响摆动频率的是摆长”,而与摆幅、摆重关系不大的认识。n就是“摆

    33、的研究”这样的课的意义所在。不是因为难,而是我们不重视!n我真的不相信五年级的学生计时、计数、进行摆的研究活动水平会一直这么低。n如果我们大家重视了,把这个作为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了,试试n当学生把获得“可靠的数据”放在这项研究活动的第一位时,毫无疑问,他们的科学素养提升了,他们的实验观察活动也将面目一新。摆的研究需要怎样指导?n实验获得的每个数据都将对结果产生影响n怎么计时、报时n怎么计数、报数n怎么分工、搭配、合作 老师更需要思考研究n怎样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 n 更不能草率行事n研究讨论后形成一个操作方案非常希望看到面目一新的科学课n认真的n一本正经的 而不是做做样子n一丝不苟的 走走过场的

    34、观察实验活动n实事求是的n动脑筋、想办法的n积极的思维参与的n有商有量、同心协力的摆重变化的摆动次数统计摆重变化的摆动次数统计摆重变化的摆动次数统计表述n有三组的数据支持摆重变化不影响摆动次数变化n有两组数据支持摆重增加,摆动次数增加n有一组数据支持摆重增加,摆动次数减少n有两组数据支持第一次摆重增加时,摆动次数增加,再次增加时,摆动次数减少了n今天获得的数据告诉我们:有可能摆绳长短变化时摆动次数统计摆绳长短变化时摆动次数统计摆绳长短变化时摆动次数统计表述n8个小组的数据都支持:摆绳长短变化时,摆动次数也随之发生变化。摆绳越长,15秒中的摆动次数越少n这堂课我们已经能很顺利地得出我们需要的结论

    35、n再就是问题的表述:既然随摆绳长短变化 1、那摆绳一样长时,摆动次数是否一样? 2、问题:同是10厘米的摆就本课而言n两个摆绳一样长的长、短木条摆,15秒钟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n学生是无法回答一样的n因为统计汇总表已经“告知”我们是不一样的n但是,课上有学生说一样的n反映出他并没有看懂统计表,也不知道怎么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统计,统计了有什么用这些问题告诉我们什么?n课堂教学改革开始了n开始走到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的阶段了n我们向前走了n这些问题还告诉我们n课堂教学改革的路长得很n有着一连串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再来看一组我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来的一组数据(可以代表目前中上水平的

    36、课)。 请老师们仔细阅读后思考,并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一次有效研讨: 当你的学生得出这样一些数据后,你怎么办? 这是六上能量单元第3课,在做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实验后得到的一张统计表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统计表第第1组组 第第2组组 第第3组组 第第4组组 第第5组组 第第6组组30圈387831060圈15161921171590圈2243233022现在请老师们汇报: 当你面对这样一些数据时,该怎么办?五、几点共识 1.没有讨论的科学教育就不是探究式科学教育。 讨论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学生引入探究的环境,

    37、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估,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启发,都主要靠讨论。 2.讨论是发展儿童思维的过程。 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儿童去想和表达,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发散思维是很重要的。要避免急于诱导学生解答,急于给答案,更不要直接给出科学概念的定义。请记住,要扑灭儿童好奇心的办法就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如果让学生认为老师什么都懂,他就会感到上课只要注意听和记住老师的话就行了,不会再有探究的兴趣了。 3.讨论时需要所有人(包括老师)学会倾听 讨论是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对比不同意见,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尊重不同意见的过程 4.讨论是培养学生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38、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老师讲,学生听,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影响了中国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他们成年以后竞争力的欠缺。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需要认真吸取和总结的。 5.讨论是培养学生敢于争辩和进取的过程。 特别对性格内向的儿童,更是好的锻炼机会。教师需要注意给胆小的儿童以鼓励,给他们平等参与讨论的机会。后阶段主要活动 1.省学术年会。(11月20-22日,宁波北仑) 2.杭州市第十一届小学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7位老师认真修改论文,于本月底前按要求交给我 3.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交流”专题研训活动。(12月56日,地点桐庐,15个名额,先报先确认,报满即止) 4.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等体会交流活动。欢迎老师主动报名。 5.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比赛、调研活动五、关于学分认定 本学期起凭学分卡和签到单给老师们认定学分。 姓名、学校、学段、年级、学科、参加时间自己填 主题:小学科学“有效交流研讨”专题研讨活动。 一天折合8课时 填好后把记载卡撕下自己带回,前半张(存档)还给我谢谢大家!祝大家身心健康! 工作顺利!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科学“有效交流研讨”专题研讨活动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