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1年广东省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专题 12文言文阅读(含解析+答案)学校 班别 姓名 一、(2021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月: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诲: (2)思援弓缴而射之。援: (3)为是其智弗若与?弗: (4)非然也。然: 2.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用原文回答) 3.本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其一人 ,另一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
2、理。【答案】1.教导。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不如。 这样。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解析】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释义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语境判断字词释义即可。(1)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诲”是“教导”的意
3、思。(2)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缴”是“弓箭”的意思。(3)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弗”是“不如”的意思。(4)非然也:不是这样的。“然”是“这样”的意思。2.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按照题干提示用原文回答即可。结合文言文与译文可知,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的原因是: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主旨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短文内容来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等。阅读本文可知,本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其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
4、,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据此回答即可。二、(2021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小升初真题)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完成答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注释: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日中正午。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蓬盖,像雨伞一样。及到,到了。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探汤把
5、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孰谁。为同“谓”,说。汝你。知同“智”,智慧。1.读文言文要把握好句子的停顿,用“/”画出画“ ”句子的停顿。2.借助注释,写出文言文的意思。本文着重在于“辩”,一小孩认为:_依据是: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另一小孩认_依据是:太阳刚出来时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是离得近让人感到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最后孔子都_。3.两小孩针对人们常见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体现出他们善于_,勤于_。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体现了孔子_。【答案】1“日
6、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不能判决谁对谁错。3.观察 探索 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解析】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
7、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1.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作答时,学生可以根据翻译或者一些关键字词进行划分停顿,平时要多做题。文言文停顿的规律有主谓宾之间要停顿;关联词语之后、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等。“日初出”后接结果可停顿,“及日中”后接结果也停顿,“此不为”引出结论可停顿,转折连词“而”要停顿,该句停顿节奏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本题考查语句翻译。作答时,找出与人物对话相对应的语句,逐字进行翻译,语句要通顺合理。一小孩
8、认为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另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是离得近让人感到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作答时,学生要仔细阅读原文,了解人物之间的互动,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平时要多做题。本文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
9、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善于观察、大胆质疑的精神。三、(2021广东省揭阳市仙庵镇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 。2.两个小孩辩论的问题是( )。A.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B.太阳是早上大还是中午大3.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10、远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4.你认为这是两个怎样的小儿? 【答案】1列子汤问 2A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解析】译文: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
11、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背景资料的掌握。两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文题是后人所加,记录的是春秋时期,两小孩与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的故事。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和“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两句可知,这两个小孩争辩的是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离人远,是因为他看到的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中午离人近,是因为他觉得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
12、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这篇文言文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通过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小孩都善于观察,而且说的话有理有据,不是胡乱猜测的。四、(2021广东省阳江市小升初真题)课内文段阅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 ),选自_。2.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3.惟弈秋之为听。(翻译句子的意思) 3. 课文记
13、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 。4.学习这则文言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学弈 孟子 2.wizhu3.只听弈秋的教导 4.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5.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解析】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大师。他曾经教了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弈秋怎么教,他就怎么做;另一人(样子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将要有天鹅飞过来,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它射下。虽然两人一起跟弈秋学习,他却远不如人家。这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当然不是啊!1.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
14、,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学弈,选自孟子,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惟,读音wi ;缴,读音zhu。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只听弈秋的教导。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选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人专
15、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三心二意之人不如专心致志学习的人的故事。5.本题考查了对选文主旨的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五、(2021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小升初真题)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授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学弈选自_。作者用_的写作方法叙述了两人对待学弈的态度。他们两人的表现分别是 “_”和“_”。学习态度的不同,导致学习的结果是“_”。(后三空填写文中的原句)2.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6、 3.学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孟子告子上对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授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3.学习要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解析】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要
17、熟记。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结合学过的知识可知,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作者用对比的写作方法叙述了两人对待学弈的态度。他们两人的表现分别是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和“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授弓缴而射之”。学习态度的不同,导致学习的结果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意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主旨一般分为:情感、道理、批判和品质。结合短文可知,
18、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六、(2020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小升初真题)课内文段阅读。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 。(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 日中时: (
19、3)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人物观点理由第一个孩子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第二个孩子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 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C孩子不忍心作出判断 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分析】参考译文: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20、。“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有智慧呢?“【解答】(1)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句子内容理解,“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两个小孩。(2)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句子内容理解,辩:争辩。始:刚刚开始。时:时候。(3)考查了信息的筛选。根据文章的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第一个孩子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日初出大
21、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第二个孩子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理由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考查了句子的朗读停顿。结合句子内容理解,句意: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根据句意应划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孔子不能决也”是因为孔子也不清楚,表现了他对待学问实事求是。故答案为:(1)两个小孩; (2)争辩。刚刚开始。 时候;(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C; (5)B。【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
22、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七、(2019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本文作者是_,他是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奉为“_”。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
23、的字。(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攻城做例子,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学习如何行军打仗。B在作者看来,要获得“人和”,君主必须要施行“仁政”,这样才能成为“得道者”。C文章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D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却体现了作者逻辑清晰、说理缜密的行文特点。【答案】1. 孟子 儒 亚圣 2.护城河 通“叛”,背叛。3.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4.A【解析】译文:孟子说:
24、“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比如有一座城)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敌人)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比如另外一座城)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士兵们的)武器不是不锐利,盔甲并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们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势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界线,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地势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只靠锐利的兵器。能够施行仁政的
25、君主,帮助他的人就越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越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连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凭着天下人都顺从的条件去攻打连亲属都会背叛的君主。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就必定胜利。1.此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本篇出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因为其地位低于孔子,所以被后世称为“亚圣”。2此题考查学生字词解释能力。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池:护城河。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畔:通“叛”,背叛。3此题考查学生句子翻译
26、能力。这句翻译为: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4此题考查学生文本的理解能力。A项说法错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八、(2019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永之氓
27、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四五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注释】永:永州。氓:百姓。绝:横渡。中济:渡到中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永之氓咸善游( ) (2)有顷,益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汝愚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答案】1.都 疲劳2. 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 愚蠢到了极点,愚昧到了极点,自己快
28、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3.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同时也讽刺了那些爱财如命,本末倒置的人的可笑傻行为。【解析】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愚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
29、。于是淹死了。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1)句意为: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咸:都。(2)句意为: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怠:疲劳。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再初步翻译,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且:将要;货,钱财。(1)句意为: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2)句意为:愚蠢到了极点,愚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3.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启示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结合文章主题谈自己的启
30、示。文章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九、(2019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附实验中学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察今)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涉:_ 契: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成语_出自此则文言文。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1.过,渡。 通“锲”,用刀雕刻,刻。2.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
31、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刻舟求剑4.人不能拘泥于教条。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会相应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要片面、静态、狭隘地看待问题。【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方法:一、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解释的方法:(1)借助前后语境比。(2)借助对称结构。(3)借助相邻字词。(4)借助现代汉语。(5)借助汉字字形等。二、虚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的也有很多,而且用法也不一而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文言文中的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涉:过,渡。契:通“锲”,用刀雕
32、刻,刻。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方法:(1)在读通顺的前提下,利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及关键字词等方法进行翻译。(2)原则: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3)方式:直译和意译直译: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方法:对:对译,逐字逐句翻译。比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翻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它们集中到咸阳。留:保留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年号、人名、地名、朝代等。比如:“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翻译为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意译:用意译将文中的比喻、借代、用典等翻译出来,使文意更通顺。比如:翻译“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本题考查成语识记。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