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回顾知识回顾1.1.凸透镜的形状:凸透镜的形状: 凹透镜的形状:凹透镜的形状: 2.2.透过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是透过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是 的的 透过凹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是透过凹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是 的的3.3.凸透镜对光有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作用中央厚中央厚 边缘薄边缘薄中央薄中央薄 边缘厚边缘厚正立放大的正立放大的正立缩小的正立缩小的会聚会聚发散发散知识回顾知识回顾凸透镜到底能成几种像?放大放大缩小缩小倒立倒立正立正立实像实像虚像虚像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假设点燃的蜡烛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凸透镜光屏光屏光具座光具座设计实验设计实验物距物距u像距像距v物体到
2、透镜中心的距离;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像距:像距: 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物距:物距:提示: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提示: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中心等高共轴心等高共轴(1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三心同高);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三心同高);(2 2)把蜡烛放在物距)把蜡烛放在物距大于大于凸透镜凸透镜二倍焦距二倍焦距的位置,的位置,即即u u2 2f f,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直至在光屏上呈,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直至在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为止,观
3、察像的大小、正倒,并测出现蜡烛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并测出物距和像距;物距和像距;实验步骤实验步骤(3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些)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些(u u2 2f f),重复,重复以上操作;以上操作;(4 4)把蜡烛放在两倍焦点位置)把蜡烛放在两倍焦点位置(u u =2=2f f),观察,观察成像情况;成像情况;(5 5)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f fu u2 2f f),重,重复两次,两次距离不同;复两次,两次距离不同;(6 6)把蜡烛放在焦点位置)把蜡烛放在焦点位置(u u = =f f),观察成像情,观察成像情况;况;(7 7)继续把蜡烛靠近凸
4、透镜)继续把蜡烛靠近凸透镜(u uf f),注意观察,注意观察怎样才能得到蜡烛的像,像的位置如何怎样才能得到蜡烛的像,像的位置如何实验实验序号序号物距物距u u像距像距v v像的性质像的性质像物像物的位的位置置应用应用1 1u2fu2f40401717fv2ffv2f缩小缩小倒立倒立实像实像异侧异侧照相机照相机35352 219193 3u=2fu=2f24242424v=2fv=2f等大等大倒立倒立实像实像测焦距测焦距4 4fu2ffu2fv2f放大放大倒立倒立实像实像幻灯机幻灯机投影仪投影仪5 5606015156 6u=fu=f1212得不到像得不到像平行光源平行光源7 7ufu88vu
5、vu放大放大正立正立虚像虚像同侧同侧放大镜放大镜实验数据实验数据2fff2f2fff2f2fff2f实验结论实验结论u2f,u2f,成倒立、缩小的实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fv2ffv2fu=u=2 2f,f,成倒立、等大的实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v v=2=2f ffu2f,fu2fv2fuf,uu ,vu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u=f,u=f,不成像不成像(1 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像像的正、倒以一倍焦距为分界点的正、倒以一倍焦距为分界点. .(2 2)u=f,u=f,不成像;不成像;u=2f,u=2f,成等大的像成等大的像. .(3 3)凸
6、透镜成像中,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凸透镜成像中,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异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同侧像异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同侧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照相机能成照相机能成倒立倒立的、的、缩小缩小的的实实像像照相机照相机镜头(凸透镜)(像)投影片上的图案通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过凸透镜形成:放大放大、倒立倒立、实像实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随堂练习随堂练习例例1. 1. 投影仪是教学时常用的仪器,物体发出的光线投影仪是教学时常用的仪器,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投影仪的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个清经过投影仪的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
7、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一位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晰的像,一位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则正确的调节方法是(面太小,则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A.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B.B.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C.C.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D.D.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
8、与屏幕间的距离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通常根据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通常根据“物物近像远像变大近像远像变大”来调节,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来调节,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 .故选故选C.C.C C例例2.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住凸透镜上面的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住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
9、A.A.屏上的像消失屏上的像消失B.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C.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D.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解析: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烛焰上射向凸透镜下半部的解析: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烛焰上射向凸透镜下半部的任意一点,经凸透镜折射后,依然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任意一点,经凸透镜折射后,依然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但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不发生变化,但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选故选D.D. 错解:错解:C C注意:误认为凸透镜被硬纸板挡住一半
10、,只能透过一半光注意:误认为凸透镜被硬纸板挡住一半,只能透过一半光线,成一半的像而错选线,成一半的像而错选C C;凸透镜被打掉或遮挡一部分后,;凸透镜被打掉或遮挡一部分后,剩余部分仍符合凸透镜的结构特征,因此成像性质不变剩余部分仍符合凸透镜的结构特征,因此成像性质不变. .D D例例3 3 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实验中:(1 1)首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首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烛焰的像才,烛焰的像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2 2)该凸透镜的焦距为)该凸透镜
11、的焦距为10 cm10 cm,把烛焰由如图所示的位,把烛焰由如图所示的位置向凸透镜靠近置向凸透镜靠近5cm5cm,则需将光屏向,则需将光屏向_(填(填“左左”或或“右右”)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光屏上才能得到烛焰清)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光屏上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晰的倒立、_(填(填“放大放大”或或“缩小缩小”)的实)的实像像. .同一高度同一高度右右放大放大例例4. 4. 在探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
12、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 cm40 cm刻线处刻线处,对于此时像的性,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质判断正确的是是( )A.一定是放大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等大的像一定是等大的像 D.一定不成像一定不成像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解析:由图可知,物距u u=20 cm=20 cm,像距,像距v v=15 cm=15 cm,物距大于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因此判断此时因此判断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则有如下关系式:像距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13、则有如下关系式:20 cm20 cm2 2f f, f f15cm15cm2 2f f,解得,解得7.5 cm7.5 cmf f10 cm10 cm.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 cm40 cm刻线处时,物距刻线处时,物距u u=50cm-40cm=10cm=50cm-40cm=10cm,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告诉大家好吗?物距物距像距像距成像特点成像特点U2fU2ffV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U=2fU=2fV=2fV=2f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fU2fV2f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U=fU=f不成像不成像UfUf正立放大的虚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应用照相机照相机测焦距测焦距投影仪投影仪放大镜放大镜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约约诺里斯诺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