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欧阳文忠公尝谓: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晋无文章,惟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归去来一篇而已。一篇而已。 余亦谓唐余亦谓唐学科网 无文章,惟韩退之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一一篇而已。篇而已。” 苏轼苏轼东坡题跋东坡题跋 1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元代鲜于枢书韩愈文元代鲜于枢书韩愈文 2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韩愈写此文时韩愈写此文时3434岁,自岁,自1919岁到京师求仕。仕途岁到京师求仕。仕途一直坎坷不平,有一直坎坷不平,有“四举于礼部乃一得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次上、三次上书宰相而不理的遭遇。贞元十七年,他回长安等候书宰相而不理的遭遇。贞元十七年,他回长安
2、等候调选,十八年春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小学官。因此,调选,十八年春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小学官。因此,韩愈这段时期的诗文,不时流露除不遇之叹,不平韩愈这段时期的诗文,不时流露除不遇之叹,不平之鸣,流露出相信命运、羡慕隐居的想法。贞元十之鸣,流露出相信命运、羡慕隐居的想法。贞元十七年,韩愈好友李愿要归隐盘古,于是写下这篇赠七年,韩愈好友李愿要归隐盘古,于是写下这篇赠序。序。 3 【解解 题题】 ? “序”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之前的文章,为“书序”;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诗成后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朋友离别,送别者常会赠予对方一篇序,以表达惜别之情或勉励、祝愿之意,为“赠序”。 学科网
3、? 这篇序是赠序,是送别李愿归隐盘谷的。 ? 李愿:李愿是韩愈的好朋友,唐人高从所跋盘谷序后称其为“不干誉以求进”,“寄迹人世,心游太清”的大隐士,隐居于盘谷,号盘谷子。 4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飘裙裾飘裙裾 飘:使飘:使飘动飘动 B.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盘”。 谓:对谓:对说说 C.翳长袖翳长袖 翳:遮掩翳:遮掩 D.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中,维子之宫。 维:是维:是 5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罗弓矢罗弓矢 罗:排列罗:排列 B.车服不维车服不维 维:束缚维:束缚 C.黜陟不闻黜陟不闻 黜陟:降职黜陟:降职 D.穷居而野处穷居而野处 穷:偏僻荒远穷:偏僻荒远 6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3、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壮:壮大壮:壮大 B.可濯可沿可濯可沿 沿:沿着沿:沿着走走 C.窈而深窈而深 窈:幽深窈:幽深 D.不可幸而致也不可幸而致也 致:得到致:得到 7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4、下列、下列“而而”字用法
5、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夹道而疾驰夹道而疾驰 B.入耳而不烦入耳而不烦 宅幽而势阻宅幽而势阻 C.触刑辟而诛戮触刑辟而诛戮 争妍而取怜争妍而取怜 D.处秽污而不羞处秽污而不羞 穷居而野处穷居而野处 8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5、下列各项划线虚词与例句的、下列各项划线虚词与例句的“之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例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A.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B.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 C.寻坠绪之茫茫寻坠绪之茫茫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9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6、下列各项划线虚词与例句的、下列各项划线虚词与例句的“之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例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 C.辍耕之垄上(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D. 人之称大丈夫者人之称大丈夫者 10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7、下列例句中划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下列例句中划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无不足兮奚所望无不足兮奚所望 彼且奚适也彼且奚适也 B.其在外,则树旗旄其在外,则树旗旄 其
7、孰能讥之乎其孰能讥之乎 C.利泽施于人利泽施于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泉甘而土肥泉甘而土肥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11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 【自习检测自习检测】 1、从文中看,李愿归隐盘古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看,李愿归隐盘古的原因是什么? 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作者借李愿之口所说的三种人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作者借李愿之口所说的三种人的特点。 3、请说说作者对、请说说作者对“得意人得意人”、“闲居人闲居人”、“奔走伺候人奔走伺候人”的态的态度。度。 ) 4、请简述文章最后一段中歌词的作用及其与前文的联系。、请简述文章最后一
8、段中歌词的作用及其与前文的联系。 5、本文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 【第一段第一段】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 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故曰盘。”或曰: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 之所盘旋。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友人李愿居之。 13 【第一段第一段】 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 盘谷在太行之阳。盘谷在太行之阳。 ? 此处有甘泉沃土,茂树成荫,绿
9、草遍地,此处有甘泉沃土,茂树成荫,绿草遍地,且地处幽僻,地广人稀,是隐居的好处所。且地处幽僻,地广人稀,是隐居的好处所。 14 “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形容闲居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形容闲居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人,都结在人,都结在人贤不肖何如也人贤不肖何如也 一一句上。句上。”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 15 【第二段第一层次第二段第一层次】 愿之言曰: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令
10、。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16 第一类人
11、 高官权臣(得意人)高官权臣(得意人) ?(利泽施于人)(利泽施于人) 取悦皇帝取悦皇帝 ?(名声昭于时)(名声昭于时) 追求名利追求名利 (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手握重权,声威赫赫手握重权,声威赫赫 ?(树旗旄,(树旗旄,夹道而疾驰)夹道而疾驰) 飞扬跋扈,淫威骄横飞扬跋扈,淫威骄横 ?(喜有赏怒有刑)(喜有赏怒有刑) 喜怒无常,滥施权利喜怒无常,滥施权利 ?(才畯满前,(才畯满前,入耳不烦)入耳不烦) 喜听奉承喜听奉承 ?(曲眉丰颊,(曲眉丰颊,争妍而取怜)生活荒淫奢靡争妍而取怜)生活荒淫奢靡 ? 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 逃之(鄙弃)逃之(鄙
12、弃) 17 【第二段第二层次第二段第二层次】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行之。 18 第二类人 隐居之人(闲居人)隐居之人(闲居人) ? (穷居而野
13、处(穷居而野处濯清泉以自洁)濯清泉以自洁) 居处之幽居处之幽 ? (采于山(采于山鲜可食)鲜可食) 饮食之便饮食之便 ?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起居之安起居之安 ? (与其,(与其,孰若无忧于其心)孰若无忧于其心) 无毁无忧之乐无毁无忧之乐 ?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刑赏不相及刑赏不相及 ?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朝政不关心朝政不关心 ? 远离名利,不问政事,无拘无束,安闲自在,清高远离名利,不问政事,无拘无束,安闲自在,清高 自洁,与世无争,超然物外。自洁,与世无争,超然物外。 ? 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
14、: 行之(肯定)行之(肯定) 19 【第二段第三层次第二段第三层次】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人贤不肖何如也?” 20 第三类人 钻营之徒(奔走伺候人)钻营之徒(奔走伺候人) ?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趋炎附势趋炎附势 卑躬屈膝卑躬屈膝 ? 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 懦
15、弱卑琐,不知羞耻懦弱卑琐,不知羞耻 ? 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 仗势胡为,顽梗迂拙仗势胡为,顽梗迂拙 ? 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作者对这种人的态度: 恶之(厌弃)恶之(厌弃) 21 “极力形容得志之小人与不得极力形容得志之小人与不得志之小人,而隐居之高尚乃见。行志之小人,而隐居之高尚乃见。行文浑浑,藏蓄不露。文浑浑,藏蓄不露。” 刘大櫆刘大櫆 22 【第三段第三段】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
16、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23 说说最后一段中歌词的内容与前说说最后一段中歌词的内容与前 文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文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 最后一段是作者听了李愿这番谈论之后表示的赞叹。最后一段是作者听了李愿这番谈论之
17、后表示的赞叹。 ? 前十二句,照应前文第一段,写了李愿归隐的外部条前十二句,照应前文第一段,写了李愿归隐的外部条件件盘古可隐盘古可隐 ? 中间八句,照应前文中间八句,照应前文“愿之言曰愿之言曰”,写了李愿归隐的,写了李愿归隐的主观原因主观原因不遇于时。不遇于时。 ? 后三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李愿归隐的向往之情。后三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李愿归隐的向往之情。 24 【内容小结内容小结】 作者虚托李愿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仕途的看法,行作者虚托李愿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仕途的看法,行文前后对照,巧用对比,似褒实贬,暗含讽刺。在看似平文前后对照,巧用对比,似褒实贬,暗含讽刺。在看似平淡质朴的语言中探究那深微曲折中的主旨淡质朴的语言中探究那深微曲折中的主旨通过歌颂隐通过歌颂隐者僻居山林之乐而流露出自己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歌者僻居山林之乐而流露出自己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歌颂隐者是表面之意,关键是假托他人之口讥讽豪门贵族的颂隐者是表面之意,关键是假托他人之口讥讽豪门贵族的炙手可热,嘲讽对趋炎附势小人的厚颜无耻,对揭露官场炙手可热,嘲讽对趋炎附势小人的厚颜无耻,对揭露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朽,暗含对自己仕途不顺的不平之鸣。的黑暗和社会的腐朽,暗含对自己仕途不顺的不平之鸣。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