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 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
2、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空想社会主义(1)原因: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2)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分别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
3、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英文:utopian socialism)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不过,“空想”这种中文译法,在清末民初报刊上即出现过,是从日本转译来的。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共产主义学说。常与“空想共产主义”通用。广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包括空想共产主义。但在某些场合,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将二者加以区别,其原则是:把主张实行公有制的早期社会主义学说称为空想共产主义;如
4、康帕内拉、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欧文、卡贝、魏特林等人的学说。把主张仍然保留私有制的早期社会主义者的学说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学说。空想共产主义都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他们中有些代表人物还主张暴力革命,并提出和论证了过渡时期等问题。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因而他们的理想社会不能实现。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尔、闵采尔、康怕内拉等,主要代表作有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恐,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
5、人平等的理想社会。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资本主义已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法国的摩菜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科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
6、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
7、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8、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3)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4)形成: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5)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填一填 答案: (6)评价:空想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批判者,表达了早期无产阶
9、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A.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B.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C.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
10、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所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深化拓展】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1)空想社会主义历史条件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亲眼目睹了早期的资本家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还没有发展到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尖锐化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程度,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仅局限于资本主义显性的矛盾和问题,都是比较肤浅的,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实践的支持,注定了它的不科学性。19世纪,刚刚从无财产群众中分离出
11、来的无产阶级,还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为,无法形成一股力量独立进行实践。因此,缺乏实践的支持,使得社会主义只能是空中楼阁。(2)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空想社会主义将实现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天才人物”的身上,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而加以同情,而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革命的彻底性,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主力,从而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真正力量,只能沦为空想。对现存的统治秩序大多只是从改良的原则出发,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幻想通过呼吁资产者放弃私有制和平实现社会主义,这显然是不可实现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2.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1)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重要性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3)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4)启示: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3、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提示(5)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目的、方式和评价分别是什么?形式 目的 方式 评价经济斗争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捣毁机器、经济罢工、游行示威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政治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武装起义、革命战争无产阶级反对不资产阶级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思想理论斗争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斗争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易错警灯】 空想
14、共产主义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他们中有些代表人物还主张暴力革命,并提出和论证了过渡时期等问题,甚至进行了社会实验。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1.填一填答案:(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1-2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15、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 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
16、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 1 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早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面工
17、作的志向;在大学时代,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大学毕业后,广泛接触社会现实,了解工人阶级的需求,并与法国工人领袖和工人组织保持密切联系,逐渐开始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性转变。恩格斯深入工厂和工人住宅,参加工人集会,调查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系统钻研英国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著作批判研究资产阶级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有远大的理想,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两个伟大发现形成内容重要性唯物史观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
18、响,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形成内容重要性剩余价值学说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
19、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观点辨析】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资本增殖。提示: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是资本家付出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应归工人所有,但是却被资本家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无偿独占,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秘密。 【注意】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有两条:资本家主要通过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来赚取利润;只有产业工人的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以及商业服务业等非生产性行业的职工都不能创造新价值。这样,就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
20、了方向。【深化拓展】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正是在这一客观规律的支配下,社会发展呈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
21、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种对抗不是个人的对抗,而是阶级的对抗,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问题在于“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历史地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历史地走向灭亡,为消除了阶级对抗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2)如果说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它从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入手,以精湛的经济学分析证明,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资本家与工人交换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个超额部
22、分构成了剩余价值。而资本则是“死的劳动”,它的生命靠不断吸取“活的劳动”的鲜血即剩余价值来维持和发展。它吸取得越多,生命就越活跃,继续吸取剩余价值的能力就越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范畴,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独特的剥削形式。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正是在这一基本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产业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矛盾由非对抗走向激烈的对抗。(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资本主义的灭亡不再置于人们的猜想,而被置于顽强的经济事实之上;埋葬资本主义不再仅仅是个别天才人物的事业,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不再是理性
23、的发展,而是现实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任何一种学说要成为科学,都必须揭示研究对象的规律性。正是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经济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社会力量和现实道路,从而成为指引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真正科学,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理论成果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共产党宣言发表(1)时间:1848年2月(2)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
24、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3)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助推了中国的发展。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深化拓展】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
25、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从而为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必要条件。(3)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26、规律。(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知识拓展】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属于认识论范畴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形色色思潮进行斗争的结果,是科学社会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
27、产物。(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28、(无产阶级政权的确立)(1)时间:1917年(2)标志 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3)意义“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
29、料人们之间的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产品分配方式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多国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建立、发展) 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2)严重曲折: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挫折) 曾经:至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至1991年(苏联、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至1990年(3)趋势不可逆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新生)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