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课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为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世界各地雇佣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该漫画表明全球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是()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流向地B.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C.劳工迁移是主要趋势D.主要流向中东产油国2.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C.体现了冷
2、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3.2017年,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称其“损害美国主权”。国务卿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4.“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全球化使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B.全球化造成
3、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C.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已经建立起来D.全球化使各国劳工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5.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到2011年底,中国共送出约224.5万留学生,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且自费留学的比例高达90%。这一现象反映出()A.恢复高考促进了出国留学普及B.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得以满足C.已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人才培养机制顺应了经济发展要求6.下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A.美国成为资
4、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冷战的影响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7.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冷战政策A.B. C.D.8.2015年9月,在土耳其博德鲁姆海岸,两艘前往希腊科斯岛的移民船沉没,造成至少11名叙利亚移民溺水身亡,其中还有儿童。警方发现儿
5、童遗体的照片被曝光,引起国际言论一片哗然。造成叙利亚难民潮的根源是()A.叙利亚国内局势的持续动荡B.某些西方国家实行霸权主义政策C.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D.伊斯兰恐怖势力的极端行为9.美国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
6、大D.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必然影响10.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A.源于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B.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11.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B.海派抨击了京派
7、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C.京派的立场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的消失 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12.新加坡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分别主要对应新加坡的四大移民族群:欧洲裔、华裔、马来裔、印度裔。这说明新加坡()A.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B.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C.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D.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希特勒统治德国以前,世界的科学教育中心不在美国,而在德国。19世纪后半叶,德国就进入了科学与教育的辉煌时代,超越了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截至1933年,德国共有32名获奖者,美国只有5名获奖者。希特勒上台
8、以后,推行种族主义政策,使得50万犹太人被迫流亡他乡,美国接收了这些难民中的四分之一,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从欧洲转到了北美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德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世者只剩14名,而美国已经有25名。难民知识精英们把德国学术体系中最先进的方法论和最严谨的学风带到了美国,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领先地位。到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经超过200名,有的年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甚至被美国科学家包揽。摘编自李工真文化的流亡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首先离去的当然是来自欧洲的犹太难
9、民。他们感谢上海这个“诺亚方舟”使自己免遭纳粹毒手,但他们毕竟只是把上海看作临时避难地,并无长期居留的思想准备。一俟世界各地硝烟散尽,和平恢复,他们便着手去寻找一个可以永久居留的新家园。此外,他们大都有家属和亲友没能逃离欧洲或逃到了世界上其他地方,在战时与他们失去了联系,因此战争一结束,他们便急于探寻亲人的下落或去与亲人团聚。这也是他们在战后急于离开上海的一个原因。潘光、周国建二战后在华犹太人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原因。(10分)对德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概括欧洲难民知识精英们对美国发展作出的贡献。(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容
10、纳犹太难民“诺亚方舟”的背景。(8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部分欧洲犹太难民离开中国的原因。(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摘编
11、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根据材料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1.答案:B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故选B。2.答案:C 美国1952年移民法对于人才引进更多的是限制,无法扩大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并且材料中也并未体现有关苏联的描述,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冷战背
12、景下美国人才的引进,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由题干中可知,此时处于冷战时期,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时不仅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安全甄别,还对职业等有所规定,体现了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故C正确。由材料可知,美国1952年移民法是对移民和临时劳工入境作了限制,目的是减少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无直接联系。故D错误。3.答案:C 美国1952年移民法对于人才引进更多的是限制,无法扩大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并且材料中也并未体现有关苏联的描述,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的引进,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由题干中可知,此时处于冷战时期,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时不仅
13、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安全甄别,还对职业等有所规定,体现了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故C正确。由材料可知,美国1952年移民法是对移民和临时劳工入境作了限制,目的是减少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无直接联系。故D错误。4.答案:D 材料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劳务市场的全球化特征,即所有国家的劳工都要面对他国劳工的竞争,故D正确;不能根据劳务市场的激烈竞争现象得出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A错误;就业市场的全球性竞争并不意味着就业秩序的混乱,B错误;全球劳工的竞争并不意味着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的建立,C错误。5.答案: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说明我国需要更多的紧跟
14、世界先进水平的人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更先进,可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留学人才,故D项正确;留学人数尤其是自费留学人数的增多与恢复高考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我国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便已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C项错误。6.答案:B据材料数据可知,两个时段分别是1900年左右和1930年左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左右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故吸引了大量移民;1930年左右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大量工人失业,经济萧条,故移民处于低谷,故B项正确;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5、不是1900年左右,故A、C两项都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结束,不是1930年左右,故D项错误。7.答案:A 欧洲难民问题是近年来的时政问题,冷战政策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伴随苏联解体已经结束,所以不正确;欧洲难民危机是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的结果,正确;故选A。8.答案:C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大量难民流动,故选C项。9.答案:C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大量难民流动,故选C项。10.答案: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苏联
16、解体,冷战格局瓦解,国际力量失衡,导致这些状况出现,所以答案选C。A说法过于绝对,社会制度的变化不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B说法错误,社会动荡不会导致多极化的发展;D错误,东欧的危机不会促使西欧国家的繁荣。11.答案: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而后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在这里开辟出租界。从本质上说,租界是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的“国中之国”,也是其对华实施政治渗透、经济掠夺的基地。但殖民当局在租界内采取严格的市政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建设手段,客观上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与此同时华侨大量迁入,长期的华洋共处实际上是一个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复杂过程,最终它们都在不同
17、程度上得到了融合,这种融合为海派文化产生的基础。本题选A。材料没有说明海派对于京派的批评,B错误;京派鄙视海派的经商,体现出重农抑商思想,C错误;“京海之争”实际上是官商之争,并不能说明南北文化的融合,D错误。12.答案:A从题干中可看出新加坡的不同移民族群仍然分别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而且新加坡将四大语言均定为官方语言,这是对各族群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现象说明新加坡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因此不能得出新加坡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的结论,自然也不能得出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的结论,故B、C两项均错误;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新加坡对各民族语言的尊重,不是宗教
18、,故D项错误。13.答案:(1)原因: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耳曼“优种论”的传播;意图掠夺犹太人的财富;为发动世界大战作准备;历史宗教因素。影响:在实践上,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大肆驱赶、屠杀犹太人。会导致德国在政治上的孤立;会导致德国科学文化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德国最终的战败;会导致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转移。贡献:使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积蓄了大批人才。 (2)背景: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世界上许多地方不愿接受犹太难民;上海作为租界的特殊性。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出于他们自身寻求家园和家人团聚的需求;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不
19、适;中国内战爆发造成的不稳定因素。14.答案:论题:坚定文化自信,直面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冲击。论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的扩张。特别是美苏冷战以来,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竭力拓展世界文化市场,控制思想文化资源,把建立文化霸权作为谋求世界霸权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建立对全世界的文化霸权,将会使吸收该国文化的国家的政治文化不断被边缘化,进一步会引起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直至演化为国家政权的颠覆或国家主权的分裂。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要站在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上,积极应对西方的文化霸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树立文化自信,扩大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综上所述,我们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潮流,反对文化霸权,不断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