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大学本 科 教 学 大 纲学院(实体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课 程 名 称: 大气探测学 二零一五年 大气探测学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大气探测学 (英文)Atmospheric observation课程类别:专必编号:学时:54主编姓名:蓝光东单位:大气科学系职称:讲师主审姓名:单位:职称:授课对象:本科生专业: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年级:2编写日期: 2015 年 1 月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明确基本要求的三个档次,即牢固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面和高空各种气象要素的基本观测原理,熟练各种经典气象仪器的使用,了解现代大气探测
2、一些新仪器和新的观测技术,培养学生综合大气探测及其资料应用的能力,为大气科学专业相关后续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牢固掌握: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气象仪器的结构和基本技术指标,云的观测,能见度观测,天气现象的观测,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的观测,降水和蒸发的测量,辐射及日照时数的测量,自动气象站;一般掌握:数据采集系统,主动遥感探测,被动遥感探测;一般了解:现代大气探测一些新仪器和新的观测技术。二、课程内容 (含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要落实到“章”或“节”,并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加以必要的说明)第1、2、3学时: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特点,大气探测发展概况,大气探测仪器及特性,大气
3、探测的“三性要求”。重点:气象仪器的结构和基本技术指标,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难点:气象仪器的结构和基本技术指标第4、5、6学时:云的观测概述,云的分类和云状的定义与识别特征,云状的相互演变及其与天气演变的关系,云的国际电码及其天气意义,云量和云高的观测。重点:高、中、低云的云码编制及其天气意义。难点:云状的形态特征及其辨认。第7、8、9学时:能见度的观测概述,能见度及目标物视亮度方程,气象能见度目测法,能见度器测法。重点:目标物的亮度方程,白天和夜间气象能见度的观测方法,能见度的器测仪器及观测方法。第10、11、12学时:天气现象的观测概述,天气现象的特征与符号,天气现象观测和记录,天气现
4、象电码。重点:天气现象的特征、符号、电码。第13、14、15学时: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实习。第16、17、18学时:温度的测量概述,温标及测温要求,测温元件,测温元件的热滞效应,气温测量中的防辐射设备。重、难点:各种温度表的测温原理,测温仪器的热滞效应及误差消除方法。第19、20、21学时:湿度参量及测湿方法,干湿球温度测湿表原理,露点仪测湿原理,毛发湿度表测湿原理,湿敏传感器,湿度的控制与检定。重、难点:干湿球温度表的测湿原理,A值和湿度的计算及查算表的编制,露点仪的测湿原理。第22、23、24学时:大气压力测量概述,水银气压表的测压原理和数据订正,气压表的安装和观测方法,空盒气压表、
5、气压计的测压原理,振筒式、电容式、半导体硅膜片压力传感器。重点:各种气压表的测压原理,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的订正。第25、26、27学时:温度、湿度、大气压力观测和资料处理实习。第28、29、30学时:地面风的测量概述,风向、风速的表示,风向的测量,风速的测量,旋转式风速表,压力式风速表,热力式风速表,超声风速表。重点:各种风速表的风向、风速测量原理及检定。第31、32、33学时:高空风测量的分类和方法,气象气球和确定气球位置的仪器设备,气球测风方法的基本原理,高空风的计算方法。重点:高空风的测量方法。第34、35、36学时:测风观测、资料处理实习。第37、38、39学时:降水、蒸发的测量概述
6、,降水、雪、蒸发的测量仪器原理,降水、雪和蒸发测量误差因素。重点:降水、雪和蒸发的测量仪器原理。第40、41、42学时:辐射基本量及观测内容,辐射测量原理、仪器及测量标准,太阳直接辐射的测量,短波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测量,全波辐射、净辐射和长波辐射的测量,日照时数的测量。重点:辐射基本原理及仪器换算因子。第43、44、45学时:自动气象站概述,自动气象站的组成,气象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气象站的软件,自动气象站的应用和维护。重点:自动气象站的组成。难点: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第46、47、48学时: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探测概述,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声雷达,气象卫星。第49、50、51学时:降水
7、、蒸发和辐射的测量、自动气象站实习。第52、53、54学时:现代大气探测一些新仪器和新的观测技术介绍,气象观测站选址和建立,综合气象观测项目、观测程序、时制和日界,气象局气象观测业务。三、使用说明 (对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如:实验、实习、习题课、作业等以及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等作必要说明) 该门课的实习以分组的形式多个项目同时开展,耗时较多较为复杂的一些实习项目安排在后续的大气探测综合实习课程中进行。学生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上机实验等综合因素形成。采用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考试方式。学生的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学生的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四、主要参考书目 (要求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教科书:1、 大气探测学,孙学金,王晓蕾,李浩等著,气象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参考书:1、现代气象观测,张霭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2、气象观测实验与实习,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实验教程课题组编写,2012年2月注:教学大纲一律使用A4纸,正文为小四号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