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部分八年级(上)第6课时遵守社会规则 政政 治治内 容 索 引考点梳理整合规律方法探究考点梳理整合考点梳理整合一、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有何重要意义?(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 有序化 状态。(2)社会 正常运行 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 运行效率 ,降低社会 管理成本 。(3)社会秩序是人民 安居乐业 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 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 公平 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2.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有着怎样的关系?(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 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 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3.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有哪些?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 强制性 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 非强制性 手段。二、遵守规则1.如何理解自由和规则的关系?(1)自由与规则不可分。(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3)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
3、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公民如何行使权利和自由?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 道德 、纪律、 法律 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 的、 社会 的、 集体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3.如何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他律 和 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 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 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
4、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如何维护与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 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 自己 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提醒 、 监督 、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 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5.哪些规则需要改进和调整?规则不是 一成不变 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 合理性 ,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三、尊重他人1.为什么要尊重
5、他人?(1)尊重是交往的 起点 。(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 内在修养 的外在表现。(3)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 心理体验 。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4)尊重使社会生活 和谐融洽 。2.如何理解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 人际关系 的前提,是 文明社会 的重要特征。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 融洽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 。3.如何做到“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 关注 、 重视 他人。(2) 平等对待 他人。(3)学会 换位思考 。(
6、4)学会 欣赏他人 。4.如何做到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 感受 ,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 关注 ,而不冷落、忽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5.平等待人有哪些要求?我们每个人在 人格 和 法律地位 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 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6.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 感受 ,理解他人的 难处 ,包容他人,像尊重
7、自己一样尊重他人。7.如何做到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 潜质和特长 ,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四、以礼待人1.礼的含义和主要表现。(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 立身处世 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 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 国家形象 。3.如何理解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 优雅可亲 ,更容易赢得他人的 尊重与认可 。4
8、.如何理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 道德行为规范 ,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 桥梁 。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 友好交往 ,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5.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 态度谦和 , 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 仪表整洁 、 举止端庄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 学习 、观察、思考和 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 细节 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
9、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 影响 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6.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有哪些要求?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五、诚实守信1.如何理解诚信无价?(诚信的意义)(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 价值准则 ,是一种 道德规范 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 民法原则 。(2)诚信是一个人 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 通行证 ”。(3)诚信是企业的 无形资产 。(4)诚信促进 社会文明 、 国家兴旺 。2.如何理解诚
10、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3.为什么说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 文化软实力 。4.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1)树立 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2)运用 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
11、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 诚信记录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六、法不可违1.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法律规范的重要性)(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 标准 或方向。(指引作用)(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 准绳 。(评价作用)(3)法律是 最刚性 的社会规则。法不
12、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 底线 。(结论)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 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民事 违法行为、 行政 违法行为和 刑事 违法行为。4.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区别、联系。(1)区别: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相对轻微 ;犯罪(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 严重 。(2)联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属于 违法行为 ,都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5.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行政违法行为。(
13、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 民事违法 行为。6.如何做到遵章守法?(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 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 治安管理 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 民事活动 ,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七、预防犯罪1.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犯罪是指具有 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 刑法 、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 的行为。(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前两者的必然法律后果。2.我国刑罚的种类。(1)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2
14、)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3.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4.预防犯罪、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1)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 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应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自律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要从 小事 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八、善用法律1.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权益有
15、哪些途径和方式?(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 法律救助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 法律服务机构 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 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起诉 (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2.诉讼的含义、作用、类型。(1)诉讼是 人民法院 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 最正规 、 最权威 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最后屏障 。(3
16、)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民事 诉讼、 行政 诉讼、 刑事 诉讼。3.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 敢于并善于 依法维护正当权益。(3)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 保全自己 、 减少伤害 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 机智灵活 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4.做守法的公民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总的要求),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行为要求),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
17、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努力目标)。规律方法探究规律方法探究命题点1维护秩序遵守规则【例1】 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某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这件事启发我们()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规则分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B.C.D.解析:张某的行为以及结局启示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要增强规则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张某如果遵守规则、遵守秩序,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的认识是正确的;的观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A 命题点2尊重他人【例2】 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
18、伸脚打的 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尊重自己,看轻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A.B.C.D.C 解析: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生活中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的观点是正确的;的观点是错误的,尊重自己,不能看轻他人。命题点3以礼待人【例3】 每当客人来访,鲁迅先生都会亲自为客人倒茶。客人告辞,如果是在晚上,鲁迅先生总是要拿着灯将客人送至门外,直到客人走远。鲁迅先生的行动告诉我们()尊重他人要从小事做起诚信是做人的准则待人接物要谦和有礼友善是中华传统美德A.B.C.D.解析:鲁迅先生的行动告诉我们待人接物要谦和有礼,要尊重他人,要友善待人,的观点是正确的;的观点不符合题意。C 命题点
19、4诚实守信【例4】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材料二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为了解诚信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有关诚信问题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有关诚信的问题。在被调查的200人中,96%的人认为当前应加强公民诚信建设,70%的人对身边的诚信状况不满意,64%的人表示曾蒙受过不讲诚信之害。这些都表明诚信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请你写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俗语或名言警句。(2)为什么说“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3)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样践行诚
20、信?解析:第(1)问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问题要求,与诚信有关的成语、俗语或名言警句均可。第(2)问考查讲诚信的原因,答出诚信的意义即可。第(3)问考查怎样践行诚信,从树立诚信意识、勇于承认过错、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等角度作答。答案:(1)名言: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成语: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不轻
21、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运用诚信智慧。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命题点5法不可违【例5】 王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等,且不听体育馆工作人员的多次劝阻,最终王某等人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处罚。王某等人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B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违法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同时从题干材料中“警告处罚”这一信息,也可判断出王某等人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命题点6预防犯罪【例6】 中国
22、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仍很明显。这警示我们()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D.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暴力化明显,这警示我们要预防犯罪,防微杜渐,提高道德修养,及时改正过错,增强法律意识,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可以全社会形成合力,有效预防犯罪;B项说法错误,公民没有执法权;C项说法错误,家校联合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少年的问题,还需要社会创设有利环境,未成年人自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命题点7善用法律【例7】 八年级学生小李在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支付抚养费八百元。一年后,母亲以再婚生养女儿为由,不再支付抚养费,小李又因父亲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小李最有效的做法是()A.放弃抚养费B.寻求法律帮助C.向母亲追讨D.寻求妇联帮助B 解析: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采取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讨回公道。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所以小李可以通过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缺乏维权意识;C、D两项均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本课结束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