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测试-(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文档编号:2034460       资源大小:48.1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大布丁)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测试-(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一、单项选择题1清道光年间,土兵的素质令人担忧,“游手失业,恒多窜人其中,甚至吸食鸦片,烟瘾难支。”京城禁旅往往“三五成群,手提雀笼雀架,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问其名色,则皆为巡城披甲,而实未曾当班,不过雇人顶替,点缀了事。”这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缘于A吏治腐败B军备废弛C鸦片输入D观念落后2魏源的海国图志 ,打破了传统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观。由此可知, 海国图志A推动了晚清的社会变革B阐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开阔了当时国人的眼界D颠覆了传统

    2、的夷夏观念3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后所做的总结。其中属于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包括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历史原因B历史事实C历史过程D历史结论4有学者指出:乾隆后期的“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因而越来越异化,终于从一个雄强一世的东方大帝国、一个中央王国,异化为一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基于A东西方发展趋势迥异B清朝综合国力的衰退C中国经济发展的停滞D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5“1840 年的这场中英战争与其说是为了鸦片,不如说是为了通商;曼彻斯

    3、特比东印度公司更支持这场撬开中国市场的战争。 虽然人们都承认这场战争是不正义的, 但为了不让机器停转,就不能放弃这个诱人的市场。”该言论揭示出A鸦片战争具有反侵略的一面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拓展C英国旨在打开中国市场D为殖民扩张辩护的立场61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7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图) 。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

    4、,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该现象说明A体现当时国人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B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主权意识C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D反映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81873 年,外国向中国运销棉纱为 4.1 万多公担,1893 年为 59.9 万多公担。列强将中国出口货物中的茶、丝控制起来,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又将适应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需要的棉花、大豆和其他原料大量运出。这表明,中国当时A自然经济全面解体B日益卷入世界市场C沦为列强原料产地D农产品逐渐商品化9如表是 1843 年前后中英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对比表。由此可知货物单位1843 年前旧税率1843 年新

    5、税率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385.56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6.9578.64二等白洋布匹32.536.9578.64本色洋布匹20.745.5673.19斜纹布匹14.925.5662.73A英商在华倾销获条约支持B中国民间设厂限制被取消C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大增D中国民族企业被外资侵吞101861 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

    6、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11洪秀全在确立基督教信仰后,便开始反对孔子,弃去私塾中的孔子牌位。同时,太平天国的宣传拜上帝教教义的书籍,如劝世良言 新约 旧约 ,洪秀全在发行前又作了大量修改,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诠释,使之中国化了。洪秀全的这些举措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目的是扩大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力C意在争取知识分子支持D是基于太平天国斗争的现实需要1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记载:1891 年,北洋舰队的某一军舰访问日本时,官兵居然在军舰的炮台上、桅杆上晒衣服,更有舰长在军舰上养宠物。这从侧面反映出北洋舰队A军舰技术落后于日本B军事管理体制比较落后C推行兵民合一的体制D初步实现了

    7、强兵的愿望131870 年,清政府自英国购买的机器安置在天津城东贾家沽,是为东局;自上海等地购买的机器安置在天津城南海光寺,是为西局。两局即天津机器局,其性质是A近代军事工业B近代新式海军C近代民用工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4 太平天国运动前曾国藩奏称: 由于银贵钱贱, 农民“昔日卖米三斗, 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朝廷自守岁取之常,小民暗加一倍之赋”。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矛盾尖锐B官员贪污腐败C农民起义不断D资本主义发展15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林则徐誓言:“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

    8、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B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C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百日维新期间,梁启超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6从 1901 年至 1911 年,以农民为主体,包括一部分工人、城市平民和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内的所谓“民变”在中华大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受到国人的欢迎B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被彻底粉碎C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义和团运动唤醒了人民的爱国心17近代某条约规定:“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

    9、,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九国公约181885 年有官员上书说:“设立上下议院,凡练兵筹铜各举,使斯民身居局中,悉其原委,而后兵可增,而不以为抽丁;铜可增,而不以为重敛。”清廷回复:“外洋以商务为重,上下均得其利, 与中国政体迥殊, 若仿其议院之制, 无论扰乱政治之大患其事断不能行,拟毋庸议”。分析以上材料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要素内容A上书人身份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B上书人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C该事件背景维新变法走向政治实践D该事件影响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AABBCCDD19出

    10、于经济利益考虑,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并不希望长江流域同样陷入动乱,而以刘坤一(两江总督)与张之洞(湖广总督)为首的东南督抚也决意在辖区内对内镇压、对外妥协。为此他们与帝国主义“结成联盟”,不理睬清中央政府的命令。上述事件发生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D清末新政时期20有学者认为,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将条约关系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的主权遭受空前的损害。条约中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条约后A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B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二、材料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

    11、列要求。材料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失去了独立与平等地位。但同时,中国的近代史也是一部社会转型的历史。在中国人遭受殖民侵略的同时,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也不断传入,在寻求解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如何正确看待它,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中国的近代化”为主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点加以阐述。 (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详解】材料反映出清道光年间士兵素质低下, 游手好闲的失业者混入军队, 京城士兵多为游手好闲之徒,这些

    12、现象反映出清朝军备废弛是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 B 项;材料的主旨是清朝士兵素质低下、军备废弛,吏治腐败、鸦片输入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 AC 两项;材料未反映出思想观念落后的信息,故排除 D 项。2C【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故 C 正确;材料反映了海国图志介绍西方的地理、文化等知识,拓宽国人的视野,冲击了传统的“夷夏”

    13、观,没有涉及晚清的社会变革,故排除 A;魏源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抵抗西方的侵略,但是材料并未涉及这一内容,故排除 B; 海国图志只是冲击、打破了传统的夷夏观,但是并没有颠覆传统的夷夏观,D 项夸大了这一作用,故排除D。3D【详解】历史结论是人们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和判断, 是一种认识和判断,属于历史结论,故答案为 D 项;属于历史原因,属于历史过程,属于历史事实,排除 A、B、C 项。4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走上资本主义之路之际,清朝却处于农耕时代的顶峰,这就导致“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

    14、动,因而越来越异化”,故 A项正确;此时清王朝的综合国力仍处世界前列,排除 B 项;清中期以前,社会经济仍是在发展的,故排除 C 项;西学东渐局面直至鸦片战争后方算形成,故排除 D 项。5C【详解】材料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通商、 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 意在强调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战争目的,故选 C;材料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具有侵略的性质,没有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反抗,故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没有反映工业革命在亚洲拓展的情况,故排除 B;材料是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客观分析,并未对殖民扩张进行辩护,故排除 D。6C【详解】根据“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

    15、,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并不了解世界的外交体系,仍然固守传统的朝贡体制,C 正确;这一做法不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排除 A;这一做法最终并没有能够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排除 B;D 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到证明,排除 D。7B【详解】材料反映了列强在上海划定居留区, 当地人却暗自窃喜列强选了荒蔓之地, 这说明上海官民缺乏国家领土主权意识,故选 B;材料反映的是国人缺乏主权意识,没有反映出自我为中心的天朝上国心态,故排除 A;华洋隔离并不能避免中外冲突,事实上鸦片战争后华洋冲突不断,故排除 C;列强选取上海城北地带作为居留地,并不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故排除 D。8B【

    16、详解】外国向中国运销棉纱增多,说明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中国的茶、丝、棉花、大豆和其他原料大量出口,说明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材料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 B;A 项“全面解体”表述错误,排除;CD 两项分别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排除。9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销往中国的货物关税大幅度下降,这是不平等条约带给英国的好处,便利了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A 正确;B、C 是甲午战后的影响,排除;D 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10A【详解】1861 年,慈禧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说明慈禧主张和英法议和;“在这个特别的关头, 我们要比我们

    17、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 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说明英国有勾结清政府的意图。 由此可知, 当时的太平天国将面临中外联合勾结的严峻形势,故 A 正确; 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 B 错误;材料无法得出顽固派地位得到加强,故 C 错误;材料没有外交体制变化的信息,故 D 错误。11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洪秀全对孔子的态度主要是为了适应天平天国运动斗争的需要, 后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主要是为了吸纳传统知识分子,减少抵抗的阻力,D 正确;洪秀全企图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政体,是历史的倒退,A 排除;B 与材料无关,排除;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最终也是为太平天国的斗争

    18、服务,C 排除。故选 D。12B【详解】根据材料中“官兵居然在军舰的炮台上、桅杆上晒衣服,更有舰长在军舰上养宠物”可知,北洋舰队在军事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故 B 正确;材料强调的军事管理有问题,而不是军舰技术落后,故排除 A;材料只涉及官兵的作法,不能说明推行兵民合一,故排除 C;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北洋舰队存在的问题,故排除。13A【详解】天津机器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故答案为 A 项;天津机器局是生产武器的工厂,不是近代新式海军,排除 B 项;天津机器局是军事工业,不是近代民用工业,排除 C 项;天津机器局是洋务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 D 项。14A【详解

    19、】由材料可知,农民负担沉重,而政府赋税不减,社会矛盾尖锐,引起太平天国运动,A 正确;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 A。1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辛丑条约签订的评价,C 符合题意;ABD 均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 C。16C【详解】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通过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引发了此起彼伏的“民变”,故选;项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项说法过分夸大了义和团的作用,排除。17C【详解】根据材料“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

    20、 或再有违约之行, 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否则该管之员, 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并结合所学可知, 这体现了列强严格要求清朝官员镇压人民的反帝行为, 严禁中国人民参与反帝运动,说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此条约为辛丑条约 ,故 C 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九国公约无关,故排除 A、B、D 项。18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85 年有官员上书清廷,要求设立上下议院,但遭到清廷抵制,这说明上书人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政治,故 B 项正确;材料中的上书人身份是官员,不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故 A 项错误;“维新变法走向政治实践”指的是 1898 年的百日维新,这与材料时间不符

    21、,故 C 项错误;洋务运动的开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 项错误。19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以刘坤一与张之洞为首的东南督抚不理睬清中央政府北上勤王的命令,与帝国主义结盟,即东南互保条约,故选 C;ABD 三项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0D【详解】“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可知该条约应是辛丑条约 ,1901 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其中规定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D

    22、 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A 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B 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 排除。故选 D。二、材料题1示例一:西方的殖民入侵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理由:19 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获得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丧失部分领土、关税等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进一步丧失政治、经济等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23、完成形成。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所闯入的外来者使中国失去了诸多主权,失去了独立与平等地位,是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示例二:西方殖民入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理由:19 世纪 60 年代。在外来先进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为了挽救封建统治,地主阶级兴办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过程中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近代教育,筹划近代海防,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1898 年,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1915 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化等,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基础,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由此可见,西方殖民侵略的同时也传入了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本题要求围绕“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中国的近代化”展开阐述。根据“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失去了独立与平等地位”可知;近代西方的殖民入侵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结合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在历次战争中丧失的权益等内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测试-(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